收藏 分销(赏)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填空).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8668468 上传时间:2025-0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 与面临的挑战 第1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 )势力壮大,统一南方。 2、1368年,朱元璋在( )称帝,建立明朝,史称明太祖,同年攻占大都,灭亡( )。 1、 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①废除( ),皇帝直接统领( )。 ②设立( ),充当秘书机构,殿阁大学士有浏览奏章,草拟意见的( ),皇帝在票拟基础上( )。 ③明中后期大学士权力很大,被喻为宰相。 ④内廷宦官( )协助皇帝批红,负责提督( ),控制( ),对官民进行监视、侦查,出现( )的局面。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式 1、郑和下西洋: ①时间:15C前期,( )在位期间 ②航线:( )西洋,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③影响:在资金、装备、技术方面领先欧洲( ),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但其目的是耀兵异邦,以示富强,加重明朝( ),未能持续。 1、 倭寇侵扰:元朝末年,( )海盗对东南沿海进行骚扰,成为倭寇。明前期朝廷实海禁,海上走私与倭寇混杂,造成巨大破坏。 2、 抗击倭寇:明派大将( )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胜,在福建、广州( )合作,众创倭寇,东南形式稳定,朝廷放松对私人贸易的限制。 3、 殖民侵略:随( )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行动日益频繁。16C葡萄牙获得在( )租住权,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领( )南部和北部,后来荷兰打败西班牙。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贸易 1、蒙古草原:元朝灭亡后,蒙古人分裂为( )( )两部,明修建( )防止入侵。两部多次突破长城,瓦剌俘虏( )。1571鞑靼与明签订协议,接受明朝册封,恢复贸易关系。 2、西藏地区:明朝称为( ),明授予当地僧俗首领王的称号,设立行( )、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东北地区:在黑龙江设立( ),对女真族首领封授官号。16、17世纪之交,女真族首领( )统一女真各部,1616建立( ) 4、清朝建立:皇太极改女真为( ),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被尊称为清太祖和清太宗。 5、明朝灭亡:1644农民军首领( )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清摄政王( )打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攻占并迁都北京。后20多年,逐步确立在全国的统治。 第2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清( )、( )、( )统治期间,政局稳定、疆域开拓巩固,经济繁荣 2、( )制度:部分官员直接向皇帝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直接返回,这种迅速机密的方式,使皇帝更直接广泛的获取信息,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体制控制。 3、军机处:( )皇帝设立,指派朝中大臣担任,在皇帝监督下工作,处理( )文件,内阁只处理一般文件。 4、文字狱: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严格控制( ),造成严重摧残。 二、疆域奠定 1、台湾:1662( )收复台湾,1683清军打败郑氏后裔,1684设立( ),隶属( )。 2、东北:17C中叶,( )力量侵入黑龙江领域,( )前期,清军攻占雅克萨俄军,1689双方谈判签订《 》,从法律确立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包括( )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蒙古:明朝末年,鞑靼分为( )和( ),瓦剌称为( ),清军打败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进贡。 4、准噶尔叛乱:17C后期,漠西蒙古( )部势力强大,占领天山南北,进攻漠北、漠南蒙古,清军与其长期斗争,于1757年彻底击败。并很快平定了受( )统治的天山南路( )兄弟叛乱。 5、清朝在蒙古族设立( )两级行政单位,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62在新疆设立( ),总领军政事务。 6、西藏:清初,西藏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来京,册封为( ),后五世班禅被康熙赐予( )尊号,后世班禅和达赖都由( )册封。1727派( )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1793颁布《 》,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对西藏的管辖权。 7、清政府专设( )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政策,充分尊重起习俗文化,优待上层分子,保证了政局稳定。 8、清朝疆域:西跨( ),西北达( ),北接(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 ),东临( ),东南到( )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 )诸岛,西南到( )山脉。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康乾盛世后,清朝( ),嘉庆、道光更为明显。 2、内忧:人口迅速膨胀,资源日益紧张,政治腐败、贫富矛盾加大,农民起义不断,大部分由( )领导。 3、外患:( )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 4、闭关锁国:清初原指定四处对外贸易,后只保留( ),由政府特许( )管理对外贸易,对外交往受到严格约束,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3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局限 1、 农业:随着新航路开辟,明后期,( )、( )等高产农作物传入;江南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广泛种植。 2、 手工业:在南方一些行业出现工场,使用( )进行大规模生产。 3、 商业:商品经济繁荣--美洲( )大量涌入;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出现( )(晋商、徽商);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 ),成为地区贸易网核心。 4、 总结: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 )依旧占主体,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进步与转型。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陆王心学:明( )在南宋陆九渊基础上,提出( ),良知就是天理,需要重新发现践行,有主观( )色彩,强调主观能动性,隐含平等和叛逆色彩。 2、异端( ):提倡个性自由,反对权威教条,否定传统道德标准。 3、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反对( ),反对重农抑商,提倡( ) ( )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经世致用观点 ( )反对理学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明清城市( )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小说:明末元初施耐庵《 》、罗贯中《 》是最早的长篇小说,开章回体小说先河。 明吴承恩《 》神话小说;清吴敬梓《 》讽刺小说 清曹雪芹《 》是古典现实主义文学巅峰 2、 戏曲:昆曲--明朝( )、清朝( ) ( )--清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不同戏曲特色 四、科技 1、 中国:医药学---李时珍《 》;农学---徐光启《 》; 2、 工艺学---宋应星《 》;地理地质学---徐霞客《 》 3、西方:明后期,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代表人物( ),翻译书籍,传播西方知识,绘测地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