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1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教材及课程标准内容分析】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节,物质的分类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除衔接功能外,分类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这种作用尤为明显。因此,“物质的分类”是一个重要内容的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简单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简单分类;也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一定简单的了解;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开展类比迁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从多种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3)能够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把化学反应分类为:化合反应、分解 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等学习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感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体会到在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分类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会更简便、更加事半功倍。
【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
【教学难点】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预习引导】
一、 预习提示
1、 由于一种分类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 (如 ),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预习自测】1、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Na2CO3 钠 盐 H2SO4 含氧酸
Na2SO4 钾 盐 HCl 无氧酸
K2SO4 碳酸盐 HNO3 强 酸
K2CO3 硫酸盐 H2S 弱 酸
【变式训练】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2CO3 是碱 B、Na2CO3 是盐 C、Na2CO3 是钠盐 D、Na2CO3 是碳酸盐
2、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 进行再分类。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
混合物
单质
物质 氧化物
纯净物 酸
化合物 碱
盐
【预习自测】1、下列含有相同元素的化合物组是( )
A.O2 O3 B.CO CO2 C.KCl AlCl3 D.NaHCO3、NaHSO4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氯水 B、液氯 C、漂白粉 D、盐酸
【变式训练】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
CO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2
3、对化学反应的分类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
化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学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反 氧化反应
应 根据反应物质是否得氧或失氧
还原反应
【课堂小结】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化学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反应的分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随堂演练】
1.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是因为铁或铝能跟该农药中的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属无机物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3.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 )A.H2O B.NH3 C.NaH D.H2SO4
4.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现阶段认为正确)。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盐,又不是酸式盐的是( )
A.KHSO4 B.Cu2(OH)2CO3 C.Ca(H2PO4)2 D.NH4NO3
5.下列物质:①H2O ②NaCl ③H2SO4 ④Ca(OH)2 ⑤Fe2O3 ⑥FeSO4·7H2O ⑦HNO3 ⑧AgNO3 ⑨NaHCO3中,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盐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