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筏板基础容易遗漏的钢筋:筏板马凳筋、筏板侧面筋(根据图纸对筏板的封边构造来确定有无)、筏板放射筋(在单构件输入中计算长度计算见04G101-4第37页)、筏板马凳筋做为乙方最好按梅花型设置,做为甲方最好按矩形设置。
2、基础梁和基础次梁在画图是必须两端都有支座,这样才能正确计算,在画好基础梁时,不要急于将-1层的暗柱和剪力墙复制到基础层,因为在画好的基础梁图中,如果画了暗柱和剪力墙后,不小心在此重新提取梁跨时,软件会在次将暗柱识别为支座这时计算的就不正确了,如果某梁的一端有支座,而另一端无支座时,这时要将这一个支座添加上才能计算正确。
2、基础梁容易遗漏的钢筋:基础梁侧面筋,当基础梁腹板hw大于或者等于450mm时,根据需要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一般设计时会在集中标注中给出,
3、当基础梁一侧有基础板,另一侧无基础板时,梁两个侧面的纵向构造钢筋以G打头分别注写并用“+”号连接。
4、基础梁和筏板是不抗震的见03G101-3第14页。
5、基础梁采用复合箍筋时,采用哪种组合应弄明白见图集04G101-3第28页。
6、例G6B16+4B16,表示梁腹板高度hw较高侧面配置6B16,另一侧面配置4B16纵向构造钢筋。这个是在结构说明有说时,或者在图中给出时才计算,还是在图纸无论提到或者没提到都要计算吗?
7、基础主梁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这里的柱指的是框架柱并不是暗柱。而且只有图纸中注明时才算的见图集04G101-3第31页。
7、板中间支座负筋标注是否含支座,答案否(板计算设置第29项)。基础梁中间支座负筋标注是否含支座,答案否(基础计算设置第30项)。板计算设置第9项改为(板厚—保护层)。
8、连梁、暗梁、边框梁,无论梁腹板多高都要加梁侧面构造筋具体见03G101-1第51页。
9、在用广联达计算板支座负筋,要将计算规则里第九条改为(板厚-保护层),再将分布筋根数计算改为(向上取整+1)。
10、构造柱是后浇构件,所以构造柱是先预留钢筋,如果构造柱上有框架梁或者其它梁,这时,计算箍筋时层高会减去梁高,因为梁是在浇构造柱之前浇成的。
11、注意筏板、现浇板、剪力墙的拉筋布置形式,梅花型要不平行型钢筋算的多了。
12、悬挑梁设置一项,应在计算设置、框架梁、节点设置、第22项悬挑端钢筋图号选择中
改为3#弯起钢筋。
计算解释:400为梁高、25*2为梁上下两个保护层、10d即为图中的220见图集03G101-1第66页第一排筋10d、20d即为440见广联达计算设置、框架梁、节点设置、第22项悬挑端钢筋图号选择中改为3#弯起钢筋、1100为悬挑梁净跨值、0.5*1600+5*d即为图集03G101-1第66页注:1、其中1600为支座的宽度、(400-25*2)*(1+1.414)可分解为(400-25*2)*1=350、(400-25*2)*1.414即为斜长。如果结构说明中注明图例弯起钢筋的末端锚固最少要等于悬挑的净跨长,可以在编辑钢筋公式里修改然后锁定修改的构件。
13、
有时结构说明中会注明:次梁与剪力墙、柱相连配筋构造,次梁与剪力墙、柱相连端1.5倍梁高加密,这个可以在编辑钢筋里面加上一项即可,这时还不用锁定次梁,重新计算后加上的那一项不会变,但是次梁与剪力墙、柱相连端锚固要改为1个lae,这时要在原编辑钢筋计算式里修改,所以这一项修改完以后,要将次梁锁定。
14、有时结构说明中会说明:所有主次梁相正交时在次梁两侧主梁处均设附加箍筋6个箍筋,
这时可以在计算设置、框架梁第23项设置中、次梁两侧共增加的箍筋数量( 6 )个修改,在在非框架梁第26项设置中、次梁两侧共增加的箍筋数量( 6 )个修改,留意第31项
15、框架梁或者非框架梁在拉伸、或者是删除与之相连的梁时、或者是在与之相连的梁侧添加新梁时,这时候支座都会发生变化,必须重新提取梁跨才能计算正确
16、基础梁在画好时,是以基础梁为支座识别的,在基础层画了暗柱和剪力墙时,千万不能在重提梁跨,因为重新重提梁跨后,基础梁会将暗柱识别为支座,这时计算出来的就和平法图集中的不一样了就不正确了。另外基础层必须画暗柱和剪力墙要不然会少算钢筋的。
17、两侧面腰筋:当梁的腹板高度大于等于450时,两侧面增加腰筋,或者是梁的一层或者两侧无现浇板时,梁的腹板高度hw可取梁高,也就是说这时无论梁高为多少都要在无现浇板的一侧或者两侧加腰筋,腰筋规格、型号具体见设计。
18、剪力墙洞口加筋及板洞口加筋参照结构总说明和平法图集。
19、
厨房(卫生间)烟气道洞口加筋,洞口最重要加筋。
20、在计算屋顶女儿墙时,可以在墙设置定义里只填入水平筋信息,垂直筋在其它钢筋里输入。
21、异性阳台栏板用梁来定义,利用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侧面钢筋,和其它钢筋来完成。
22、空调板、飘窗板、雨篷板末端锚固,广联达计算出来的结果和图纸中画得如果不一样的话,可以直接在广联达计算结果的公式里直接改成和图纸相符的结果然后锁定,其它小零件也可以这样的。
23、在构造柱和悬挑梁的结合处计算钢筋时,一定要将悬挑梁覆盖构造柱,也就是要将悬挑梁画到构造柱的外侧面即末段,这样才能正确计算。
24、在算砌体通长筋时有时结构总说明中所画的砌体通长筋和广联达计算的有区别、有出入,这时只能在计算的结果公式里修改后然后锁定图元。
25、一般情况下广联达计算设置板负筋第29项应更改为否,要不然会少算的。
26、一般情况下现浇板的分布筋都是要根据图纸前面的结构总说明来修改的应注意。
27、剪力墙计算规则节点设置中第22项,强身拉筋布置构造由双向布置改为梅花布置。
28、注意顶层的边角柱自动判断,和连梁在顶层时要将否改为是。梁在屋面时要将梁改为屋面框架梁或屋面非框架梁。
29、在阳台两边有构造柱时,阳台栏板必须用栏板来画,不能用梁来画,要不然构造柱纵筋计算有误,层高会不对,因为构造柱是预留钢筋,所以栏板按梁来画时,构造柱纵筋会减去上下梁高的。
21、悬挑梁设置:计算设置框架梁和非框架梁节点设置第22项和第17项改成3#弯起钢筋。
22、广联达梁设置中侧面纵筋可以全楼层设置。
23、板计算设置中第九项应该为板厚—1个保护层。
24、砌体通长筋在广联达中的修改,一般图纸结构总说明中,砌体通长筋离砼墙还有50mm,而广联达计算设置时是直接锚到砼墙里的,这时将砌体结构计算设置第34项砌体加筋锚固长度改为0,端部弯折长度由原来的60mm改为10mm,来抵消砌体通长筋距墙50mm ,正好。
25、
第一种情况:剪力墙洞口加筋布置,当洞口宽带和高度均大于800时,当洞口上部无连梁时,相当于洞口上下各加两道梁,梁高为1.5墙厚,当洞口边无暗柱时,相当于洞口两侧各增加两个暗柱,柱长为1.5墙厚。
第二种情况:洞口宽和高均不大于800时,一般结构说明会给出配筋图的。
第三种情况:洞口宽和高有一个不大于800时,可利用03G101-1第53页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时的纵筋构造配置。
第四种情况:洞口边无暗柱,但洞口边距暗柱的距离小于1.5墙厚时,可适当减小的。
第五种情况:剪力墙洞小于300的不加筋。
洞口加筋:上部梁和下部梁一样时,在墙洞里设置好配筋,画上后,计算完毕后,可在编辑钢筋里,将信息复制,做为下部梁的计算结果,这样重新计算后,不变。
26、图纸中的A6钢筋市面上是没有的,所以最后都要换算成A6.5的钢筋。
27、楼梯算量时,有时候楼梯上部支座负筋标注的是具体数值而不是Ln/4,这时计算退出后,计算式里有个Ln/4可以修改,然后锁定。
28、筏板基础计算设置第28项29项改为“是”,第30项34项改为“否”。
29、基础次梁第3项和非框架梁第3项改为“是”。
30、单构件和单图元修改计算设置或者锚固搭接不影响计算设置里的设置,详见2009钢筋交底。
31、基础梁注意事项:应该注意的是基础梁的箍筋满贯是否设置要在基础梁属性或者定义里面改,选中基础梁然后点属性,里面有箍筋贯通布置的设置。
32、剪力墙纵筋错开百分率现在都按50%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