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结构
一、 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1665年,英国科学家 胡克发明显微镜,发现细胞(死细胞的壁)。
2、德国:施莱登 、 施万 、 菲尔肖 提出了细胞学说。
(二)细胞学说的意义:生物学说是 ,任何生物学的重要问题都必须从细胞中寻求最后的解答。
(三)细胞学说基本观点:
1、所有生物都是 由一个或多个细胞 组成的;
2、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单位;
3、 所有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
二、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细胞
(一)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多样性
种类多样:
依据,细胞结构中是否有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细菌、蓝藻
可分为
真核细胞 植物、动物、真菌
(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种类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只有一大型环状DNA分子
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器
核糖体
多种细胞器
细胞壁
肽聚糖
植物是纤维素、果胶
染色体
无
有
细胞大小
小
大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三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又称质膜)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磷脂 和 蛋白质分子,还有少量的 多糖、胆固醇。
(二)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质膜的结构
(1)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尾
部 与胆固醇
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使
其既有流动性又很坚实。
磷脂分子头部 亲水,朝外,尾部 疏水 ,朝内。两层磷脂
分子构成一层单位膜 。
(2) 蛋白质 :镶嵌、覆盖或贯穿
(3)多糖 :与蛋白质或磷脂结合成细胞外被,在 细胞识别
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2.质膜的结构特点:具有 一定流动性 。
(三)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质膜的功能特性:细胞膜(质膜)具有 选择透过性 。
四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一)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分布、结构和主要功能
1.线粒体
(1)形态: 呈颗粒 状或 短棒状
线粒体
(2)分布: 动植物细胞中, 代谢旺盛 的细胞中含量较多.
(3)结构:外膜 :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分开
内膜 :向内折叠形成 嵴(意义:增大膜面积有利于生化反
应地进行)
基质 :含有氧呼吸所需的酶和少量DNA、核糖体。
(4)主要功能:细胞呼吸 和 能量代谢 的中心。
线粒体的数量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一般在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分布比较集中)。
2. 叶绿体
(1)形态: 一般呈 扁平球状 或椭球形(比线粒体稍大)
外膜
(2)分布:能进行 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中。
(3)结构
透明,有利于透光
双层膜
内膜
由类囊体重叠而成,膜上有色素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基粒
液态,含少量DNA、核糖体
基质
(4)主要功能:是 光合作用 的场所。
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
线粒体
叶绿体
分布
动植物细胞
植物的叶肉细胞或幼嫩的皮层细胞
形态
椭球形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结
构
双
层
膜
外膜
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
内膜
向内折叠形成嵴
是一层光滑的膜
基 粒
由类囊体重叠而成,类囊体膜上有色素,是光反应场所
基 质
含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含有碳反应有关的酶
都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
功能
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中心,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光合作用场所
3. 内质网
(1)形态:由一系列 单位膜 构成的 囊膜 和 细管 组成。
(2)分布:真核细胞,并与核膜及细胞膜有联系(见右图)。
(3)种类及功能:
粗面内质网(有核糖体附着):与蛋白质加工运输有关。
光面内质网(无核糖体附着):膜上有酶 ,与多种重要化合物
的合成有关,如:合成磷脂等。
4.核糖体——最小的细胞器
(1)形态:颗粒状(无膜结构)
(2)分布:所有细胞中,一部分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一部分游离在细胞质基质。
(3)结构组成:RNA和 蛋白质
(4)功能: 蛋白质合成 的场所
附着型:产生各种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内的酶;消化酶
游离型:产生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呼吸酶
5.高尔基体
(1)形态: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 扁平小囊 和由这种小囊产生的 小泡(蛋白质分泌泡)组成。
(2)分布: 动植物细胞 ,细胞核附近。
(3)主要功能:是真核细胞中 物质运输系统,承担着 物质加工、
运输的任务。
植物细胞分裂时与 细胞壁 的形成有关。
动物细胞中与 分泌物 的形成有关。
6.中心体
(1)形态结构:一对互相垂直的 中心粒 组成(中心粒由微管构成)。
(2)分布:动物 和 低等植物(如藻类、菌类等)所具有。
(3)功能:在动物细胞的 细胞分裂中起作用,与动物细胞
纺锤体形成 有关。
7.液泡
(1)形态结构: 泡状结构(由一层单位膜包被);细胞液中含有 水 、 无机盐、氨基酸、色素等。
(2)分布:植物细胞
(3)主要功能: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使细胞保持 膨胀状态;液泡中各种色素使得植物的花、果实、叶有各种颜色。
8.溶酶体
(1)形态: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
(2)分布: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细胞中。
(3)结构:单位膜,内含各种水解酶。
(4)功能: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颗粒 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5)意义:细胞中的一些分解反应局限在某种由膜包被的结构中,从而保证细胞中其他结构的完整性。
(二)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合成蛋白质
核糖体
内质网: 运输和加工
高尔基体: 再加工并分泌
线粒体
(供能)
细胞膜: 外排
细胞外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既有明确分工,又是紧密联系的。
各种细胞器总结归纳如下:
双层膜结构:线粒体 、叶绿体
单层膜结构:内质网 、高尔基体 、液泡 、 溶酶体
无膜结构:核糖体 、中心体 、细胞骨架
1、按有无
膜结构
2、高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液泡 、 叶绿体
3、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4、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
6、含有DNA的细胞器: 叶绿体 、线粒体
7、与细胞增殖有关的细胞器:中心体、高尔基体
8、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液泡 、 叶绿体
9、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 、 内质网 、 高尔基体 、线粒体
10.能够自我复制:线粒体 、叶绿体
11.与有丝分裂有关:中心体、高尔基体
12.与能量转换有关:叶绿体 、线粒体
五.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
核膜 定义: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有选择透性),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
相连。
核孔复合体:内外膜在一些位点上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是 RNA、 蛋白质 等大分子出入细胞的通道。
1.细胞核结构 染色质 :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携带着细胞的遗传信息。在细胞核内易被 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物质。
核仁 :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由某些染色体的片段构成。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细胞分类过程中能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核基质:细胞核内的液体部分。
2.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 代谢 和 遗传 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 储存 和 复制 的场所。
(二)染色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和功能
1.特点: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化学组成:主要由DNA和 蛋白质 组成
3.存在形式: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
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式
(成分相同,凝聚程度不同)。
4.功能:染色质是 DNA的主要载体。
六 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一)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1.定义:细胞质中除 细胞器 以外的液体部分。
2.成分: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 还有很多种酶。
3.功能:细胞溶胶中有多种酶,是 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比较
1. 细胞膜 10 .核孔
2. 细胞质 11. 核糖体
3. 高尔基体 12. 核糖体
4. 核基质 13. 中心体
5. 染色质
6. 核仁
7. 核膜
8. 内质网
9. 线粒体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 细胞膜 10. 核孔
2. 细胞壁 11. 线粒体
3. 细胞质 12. 内质网
4. 叶绿体 13. 核糖体
5. 高尔基体 14. 液泡
6. 核仁 15. 核糖体
7. 核基质
8. 核膜
9. 染色质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三)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相互关联和协调一致
(四)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 6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