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工作潜力发展和工作成就的提高起着根本的决定作用的是( A ) P3 A.素质 B.品德 C.体质 D.行为13.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某一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征的过程被称为( ) P6 A.工作分析 B.绩效管理 C.素质测评 D.工作评价37.标志着胜任力理论和方法向实践过程的转移和渗透的专著是麦克利兰在1976年出版的( ) P30 A.职位胜任力测评指导 B.职位胜任力测评 C.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 D.胜任的经理人:有效绩效模型57.
2、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必须是( ) P53 A.结构化的面试过程 B.非结构化的面试过程 C.开放式的面试过程 D.封闭式的面试过程69.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分为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和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其中,与测评客体本身无关的标准体系是( ) P67 A.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 B.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 C.A与B均是 D.A与B均不是86.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 ) P95 A.广泛进行宣传动员、组织专家评委、编制试题、确定测评日程安排 B.测评指导、实施测评、测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测评具体实施阶段 C.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测评结果、测评结果的报告 测评
3、结果整理分析阶段 D.用于人才的培养选拔、用于中层管理岗位的重新配置、用于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的建立 结果组织运用阶段96.18691904年,心理测验处于( ) P116 A.萌芽时期 B.成熟时期 C.昌盛时期 D.完善发展时期116.心理测验中的投射技术的首要特点是( ) P128A.非结构性 B.开放性C.自由性 D.隐蔽性125.一般能力测验,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 P134 A.想象力测验 B.执行力测验 C.智力测验 D.影响力测验121.在这种投射中,一般要求被测者对投射进行挑选、归类或排列。例如,给被测评者一些玩具,让他自由排列、归类,然后从所作的行为中获取品德测评信息。这
4、种投射技术属于( ) P130 A.联想投射 B.构造投射 C.完成投射 D.选择排列投射146.面试的基础是面对面进行( ) P154A.文字书写 B.工具操作C.动作演示 D.口头信息沟通165.评价中心是通过多种( )测评形式观察被试者特定行为的方法 P176 A.心理测验 B.面试 C.投射技术 D.情景模拟172.小组讨论中典型的形式是无角色小组讨论,它的使用频率为( ) P179A.57% B.58%C.59% D.60%197.先分项测评,最后根据各测评指标的具体测评与选拔结果,报告一个总分数、总等级。其优点是总体上具有可比性,缺点是看不出具体优缺点的报告形式是( ) P207A
5、.分项报告 B.综合报告 C.分数报告 D.等级报告.12.我们进行素质测评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对( )素质的测评上。 P5 A.知识 B.品德 C.技能 D.才能1.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对象是( ) P2 A.素质 B.品德 C.体质 D.行为16.人员素质测评是指对( )以上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个体的素质的测评。 P8 A.15岁 B.16岁 C.17岁 D.18岁25.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活动是指( ) P13 A.选拔性素质测评 B.配置性素质测评 C.开发性素质测评 D.诊断性素质测评35.促使现代胜任力研究运动兴起的一个关键起源因素应该追溯到( ) P29 A.亚伯拉罕.林肯政府
6、16 B.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 32 19331945 C.伍德罗.威尔逊政府 28 D.西奥多.罗斯福政府 26 1901190839.1973年,麦克里兰发表了里程碑式的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一文,标志着( ) P30A.胜任力模型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胜任力体系的正式确立C.胜任力概念被带入战略层次 D.个人胜任力在人才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58.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设计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两个方面。其中,横向结构是基础,包括( ) A.测评目的、测评内容 B.结构要素、行为环境要素、工作绩效要素 P62 C.测评目标、测评项目 D.测评项目、测评指标68.用许多字词规定各个标度的范围与级
7、别差异,这是测评标度的( ) P66A.数量式标度 B.综合式标度C.定义式标度 D.量词式标度83.公司等组织中实施人员素质测评活动的一般流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P92A 确定目的 制定计划 构建体系 组织测评 分析结果B确定目的 构建计划 组织测评 制定计划 分析结果C确定目的 制定计划 组织测评 分析结果 构建体系D确定目的 构建体系 制定计划 组织测评 分析结果2.个体行为的基础与根本要素是( ) P2 A.素质 B.品德 C.体质 D.行为2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公正性、差异性、准确性与可比性。例如,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有利性平等
8、,不是对某些人特别有利而对其他人不理。是( )原则的体现。 A.公正性 B.差异性 P12 C.准确性 D.公平性 A.常模 B.效标 C.价值观 D.态度44.无论是从潜在的个人特征还是从行为解说胜任力胜任力都是以(校标)为参照的。 P3659.所谓标志,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标志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它揭示的内涵来看,有客观形式、主观评价、半客观半主观三种。例如,打字的数量、时间、来回取活的次数、耗氧量等均属于( ) P65 A.客观标志 B.主观标志 C.半客观半主观标志 D.非客观非主观78.制定测评流程要考虑多种因素,结合组织实
9、际合理安排,按照( )的顺序进行,尽量不影响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A.先易后难、先测后评 B.先难后易、先测后评C.先易后难、先评后测 D.先难后易、先评后测104.在这一时期,心理测验的形式由个体扩展为团体、测验的客体由儿童扩展为成人、测验的功用由研究走向社会服务。这一时期是( ) P116 A.萌芽时期 B.成熟时期 C.昌盛时期 D.完善发展时期129.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 )测验 P137 A.结构化测验 B.文字测验 C.品德测验 D.非文字测验142.在创造力测评的三个测验方法中,用于测量发散思维的是( ) P146 A.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B.威廉斯创造力测验系统 C.南加
10、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D.以上都不正确168.评价中心测评中主试人员观察评定考生的( ) P177A.口头语言 B.体态语言 C.文书能力 D.行为185.根据被测者总体的一般水平而给出的相对分数是( ) P202A.常模参照性分数 B.原始分数C.标准分数 D.导出分数194.根据南京大学教授杨东涛等的问卷调查显示,各单位使用素质测评最多的领域是( ) P214A.人员选拔 B.人员晋升C.内部调配 D.员工招录4.素质的第一个特性是它的( ) P3 A.稳定性 B.可塑性 C.内在性 D.基础性8.人的素质是由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和个能素质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独一无二的统一体,它显示出身体素质与心理
11、素质的和谐发展,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体现素质的哪方面特征? P4 A.基础性 B.表出性 C.差异性 D.综合性29.以鉴定与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 P17A.选拔性素质测评 B.配置性素质测评 C.诊断性素质测评 D.考核性素质测评42.20世纪90年代以后,胜任力概念被( )带入战略层次,组织胜任力成为战略管理的新热点A.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 B.罗伯特.斯坦伯格C.霍恩比和托马斯 D.戴维.麦克里兰62.所谓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d定。从目前现实中的考评指标分析来看,考评
12、指标的标度大致有五种,其中不包括的是( ) P66 A.量词式 B.等级式 C.数量式 D.评定式70.与测评客体直接相关的人员素质测评标准是( ) P67 A.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 B.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 C.A与B均是 D.A与B均不是8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实施活动的主要环节的是( ) P94 A.统一思想认识 B.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C.编制试题 D.选择测评人员91.主要测评应试人员组织计划协调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变革创新与管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举止仪表、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的测评试题种类是( ) P100A.机考试题 B.笔试试题C.面试试题 D.情景模拟题107.
13、将心理测验划分为认知测验与人格测验所依据的标准是( ) P118 A.测验的具体对象 B.测验的目的 C.测验的材料特点 D.测验的质量要求138.主要用来测量手指的灵活性以及手指、手和手臂的大幅度动作技巧的操作能力测验是( ) P141A.珀杜插板 B.克劳福德灵活性测验 C.奥康纳测验 D.工具使用测验152.面试中主试人员与被试人员沟通的基础是( ) P161A.倾听 B.观察C.提问 D.评价167.评价中心的测评内容主要是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与潜能,这体现评价中线以( )为主要目的。 P177A.鉴定 B.诊断 C.预测 D.调研184.人员素质测评活动的最终产品是( ) P201A.
14、人员素质测评报告 B.人员素质测评指标C.认知测验 D.能力测验193.将各指标得分直接相乘的数据综合方法是( ) P209A.累加法 B.平均综合法 C.加权综合法 D.连乘法5.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时间的偶然显现,而是个体经常性和一贯性的行为和特点,这就是素质的( ) P3 A.基础性 B.稳定性 C.表出性 D.差异性19.将人员素质测评划分为,选拔性测评、诊断性测评、配置性测评、鉴定性测评与开发性测评是根据( )进行的划分。 P11 A.测评技术与手段 B.测评目的与用途 C.测评范围 D.测评标准27.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测评是( ) P14A.选拔性素质测评 B.配置
15、性素质测评 C.开发性素质测评 D.诊断性素质测评43.对麦克里兰长期来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作了较系统的说明的专著是( ) P31 A.职位胜任力测评指导 B.职位胜任力测评 C.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 D.工作胜任力 斯班瑟63.为每一个测评要素确立关键性的描述特征,要求具备可辨别、易操作的特征,这是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 )A.测评要素 B.测评标度C.测评标志 D.测评指标73.对不同的测评指标给予不同的权数值,其目的是使不同的测评指标的得分可以进行纵向比较,这指的是加权的( ) P71A.横向加权 B.纵向加权C.综合加权 D.相对权数87.内容涉及心理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测试题型为( )
16、P97A.机考试题 B.笔试试题C.面试试题 D.情景模拟题105.在心理测验的发展历程中,兴起了职业性向与职业技能测验的新高潮是在( ) P117 A.萌芽时期 B.成熟时期 C.昌盛时期 D.完善发展时期123.在这种投射中,一般是设计出各种假定的令人欲求得不到满足的场面,然后要求被测者进入其中扮演角色,帮助身处逆境的图中人作出反应,从中获得品德测评的信息。这种投射技术属于( ) P130 A.联想投射 B.表演投射 C.选择排列投射 D.逆境对话投射134.下列智力测验中,被用于个体智力测验的是( ) P134 A.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B.美国陆军甲种测试 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D.一般文
17、书能力测评147.在各种测评方式中,( )中的信息沟通通道最多 P154A.笔试 B.面试C.机试 D.情景模拟162.评价中心作为人员素质测评的新方法,起源于德国心理学家1929年建立的一套评价程序,在当时它的适用对象是( ) P175A.企业管理者 B.公司普通职员C.军官 D.一般人群180.发展中心就是运用评价中心的技术用以识别个体优势和不足,以便诊断发展需要,提高工作绩效,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帮助组织获得成功。此定义是由( )提出 P182A.布恩 B.罗杰C.迈克 D.史蒂芬195.在员工绩效考核和确定薪酬奖惩中运用最多的测评技术是( ) P214A.面试 B.笔试C.心理素质测评
18、D.评价中心6.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指的是素质的哪方面特征? P4 A.表出性 B.综合性 C.可分解性 D.层次性14.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这一部分的工作可以概括为( )P7 A.测 B.评 C.选 D.观21.许多待遇优厚、工作舒适的职位,常常有众多的求职者申请。尽管我们采取一定的形式删除了许多不合格的求职者,但最后仍然存在许多可供我们选择的合格者,此时需要我们实施的是( )素质测评。 P11 A.选拔性素质测评 B.配置性素质测评 C.开发性素质测评 D.诊断性素质测评48.胜任力结构模型中的冰山模型,共有( )层次的胜任力。 P40 A
19、.四种 B.五种 C.六种 D.七种74.给每个指标分配不同的等级分数,其目的是使不同的测评客体在同一测评指标上的得分可以比较,这指的是加权的( ) P71A.横向加权 B.纵向加权C.绝对加权 D.综合加权95.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创办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 P115 A.冯特 B.比奈 C.西蒙 D.瑞文120.在这种投射中被测者看过或听过有关的试题后,立即要他们编造或创造一些东西,如故事、诗歌、论文、图画等,这种投射属于( ) P129 A.联想投射 B.构造投射 C.完成投射 D.选择排列投射150.英、法、日等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录用中均有面试。其中以( )最为重视。 P158A.美
20、国 B.英国C.中国 D.日本177.在评价中心中,主试人观察被试者对文件的处理是否有轻重缓急之分,是有条不紊地处理并适当地请示上级或授权下属,还是拘泥于细节、杂乱无章地处理。是评价中心中的( )活动 P179A.公文处理 B.无领导小组讨论C.角色扮演 D.管理游戏196.按主要测评指标逐项测评并直接报告,不再作进一步的综合。其特点是全面详细,但缺乏总体可比性,只能作出单项比较的报告形式是( ) P207 A.分项报告 B.综合报告 C.分数报告 D.等级报告9.个体的体质、体力和精力的总和被称为( ) P5 A.品德素质 B.文化素质 C.心理健康素质 D.身体素质11.个体发展与事业成功
21、的关键因素是( ) P5 A.体力 B.体质 C.精力 D.心理素质18.飞行员的选拔与录用主要属于( )测评。 P10 A.效标参照性测评 B.常模参照性测评 C.无目标测评 D.日常测评24.保证人们对素质测评选拔结果信任的前提是( )原则的贯彻执行。 P12 A.公正性 B.公平性 C.差异性 D.准确性31.素质测评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表现为( ) P19 A.激励与强化的作用 B.导向作用 C.促进与形成作用 D.选拔作用33.素质测评的预测功能的正向发挥,表现为( ) P21 A.激励与强化的作用 B.导向作用 C.促进与形成作用 D.选拔作用41.理查德.鲍伊
22、兹于1982年,出版了胜任的经理人:有效绩效模型一书,该著作报告了美国管理协会资助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成果标志着胜任力研究新阶段的到来,即( )A.标志着胜任力模型的正式确立 B.人们对胜任力的研究日益深入C.胜任力概念被带入战略层次 D.胜任力模型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6.将胜任力分为工作知识、能力、政治兴趣、情绪智力、尽责性、工作意识和工作经历等,是从( )角度来讲的。 P39 A.可观察性、潜在性 B.构成要素的微观角度 C.研究对象的工作岗位层次 D.个体在工作中不同的职位50.将胜任力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动机和个性特质);中间层(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最外层(知识和技能
23、)的胜任力模型是( ) P41 A.冰山模型 B.洋葱模型 C.金字塔模型 D.有效绩效模型52.胜任力模型中的金字塔模型的底部结构为( ) P43 A.行为 B.技能 C.知识 D.态度和人格54.构建胜任力结构模型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中,行为事件访谈法是由( )开发。 P47 A.德鲁克 B.麦克里兰 C.理查德.鲍伊兹 D.塞尼.M.斯潘塞56.在管理实践中,开发组织的核心胜任力时,通常采用( ) P49 A.问卷调查法 B.工作日志法 C.职业分析方法 D.关键成功因素法61.能力测验分数、抽样调查的数据、试验中确定的工作平均时间等标志属于( ) P65 A.客观标志 B.主观标志 C.
24、半客观半主观标志 D.非客观非主观66.用一些等级顺序明确的字词、字母或数字揭示测评标志状态、水平变化的刻度形式,如“优”“良”“中”“差”、“A”“B”“C”“D”,这反映了测评标度的( ) P66A.量词式标度 B.数量式标度C.等级式标度 D.定义式标度72.所谓权重即测评指标在测评体系中的重要性或测评指标在总分中所占的比重。其数量表述为( ) P71A.权数 B.绝对权值C.平均值 D.相对权值77.采用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数检验了总问卷的信度及各因素分问卷的信度,根据心理测量学要求,信度分数达到( )以上即可接受。 P79 A.0.70 B.0.71 C.0.72 D.0.7381.确立
25、正确的( )事关测评活动成败的关键 P92A.测评标准体系 B.测评计划C.测评对象 D.测评目的122.在这种投射中,一般要求被测者补充完成试题中残缺的部分。这种投射技术属于( ) P129 A.联想投射 B.构造投射 C.完成投射 D.选择排列投射128.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英文简称为( ) P137 A.主题统觉测验 B.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 C.罗夏克墨迹测验 A.TAT B.CPI C.RIT D.SPM136.主要测量眼和手的配合准确性,适用于测试电器和电子产品装配工的能力倾向的操作能力测验是( ) P141 A.珀杜插板 B.克劳福德灵活性测验 C.奥康纳测验 D.工具使用测验140
26、.机械能力测评中的机件配合测验的测验方法是( ) P143 A.贝内特手工具灵巧测验和克劳福小零件灵巧测验 工具使用测验 B.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和空间关系测验 形板置放测验 C.明尼苏达集合测验和施坦贵斯机械性能测验 D.贝内特机械理解测验AA式和贝内特弗拉耶机械理解测验W1式 机械理解测验144.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这是从( )方面对学习能力记忆的测评 P146 A.记忆广度 B.记忆的准确性 C.记忆的持久性 D.记忆范围149.为面试提供了更充分的心理学依据的学说是( ) P156A.动作分解说 B.精神分析说C.动机学说 D.心态理论154.主要收集关于应聘者核心胜任力的信息,约占面试过程的80%的阶段是( ) P168A.关系建立阶段 B.导入阶段C.核心阶段 D.确认阶段157.在面试过程中的核心阶段,例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