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过滤、称量、量取等基本实验操作。
3.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二、知识回顾:
1. 是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 、 、 、 、 等。
2. 固体药品存放在 中,液体药品存放在 中。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取 量,固体只需 ,液体 ml.
3. 实验室里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 保持水平,同时还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4. 除去液体中的不溶固体的一种方法是 ,在进行操作时玻璃作用是 ;蒸发操作中也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
5. 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要做到“三不原则”是 、 、 。
6.写出下列文字表达式并描述实验现象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②加热碳酸氢铵
③加热碱式碳酸铜
三、经典例题:
例:不能用来判断干燥的碳酸氢铵发生化学变化依据的是 ( )
A.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B.将产生的气体通往大水变浑浊
C.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固体向下滑动
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判断化学变化,不能从根本上断定就是化学变化。
四、课堂训练:
1.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 “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 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液氢燃烧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
4.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泉剑(铁器) C.金缕衣 D.塑料器具
5.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6. 学生使用天平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10.6g(1g以下用的是游码)。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应是 ( )
A.10g B.11.2g C.9.4g D.10.6g
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8.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 。
9.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集气瓶、e药匙、f胶头滴管、g量筒(10mL,50mL,100mL)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
(1)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用序号填空)
(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4)某同学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50g 10%的稀硫酸。
①完成本实验除以上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②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量取 mL的浓硫酸,选用 mL的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0.(09青岛)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课时 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和水资源,掌握化学性质
3.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
4.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知识回顾】
1.空气中各组分气体按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和杂质 ,因此空气是 物 。
2.氧气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许多物质能与氧气发生 反应,反应中氧气 (填“失”或“供”)氧。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 有关。
3.(1)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其 并且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色,而生成物不稳定,常温或加热时易 ,可观察到 ,化学方程式 、 ;(3)检验二氧化碳可用 ,可观察到 ,化学方程式 ;
4.在通电条件下电解水,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 ,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 ,两者的体积比为 ,质量比为 ,化学方程式 ,纯净氢气燃烧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硬水是 的水,可用 检验。
【经典例题】
下列物质中:A.空气 B.氧气 C.氧化镁 D.铁 E.氧化汞 F.五氧化二磷 G.高锰酸钾,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答案】 A BD CEFG CEF
【课堂训练】
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 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
2.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3.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4.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5.用二氧化碳水溶液浇灌盐碱地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 ( )
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
6.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7.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9
.(08黑龙江)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10.(08江苏常州)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氮气 蒸馏水 B.生铁 稀盐酸 C.氢气 大理石 D.二氧化碳 空气
二、填空与简答
11.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蒸发皿
12.(08黑龙江)(2分)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问: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8江苏无锡)(4分)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元素的单质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元素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写出B、C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获得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实验室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验满、验证等。
2.了解催化剂的特征
【知识回顾】
1.工业获得氧气的方法是 根据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先将空气 ,然后在低温下 ,使空气 ,再控制温度 液态空气,将沸点较低的液态 先蒸发出来,余下沸点较 的液态 。该变化是 变化。
2.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是加热 色固体 ,或将 色 溶液和 色固体 混合,属于 变化。氧气可用 法收集,原因是 ,或用 收集,原因是 。两种方法相比较, 法收集的气体纯净但不干燥,用 法收集的气体干燥但不纯净。
3.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的 ,而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的 。催化剂 (填“参与”或“不参与”)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 其他物质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 和 不改变。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料是 和 (或 ),二氧化碳只能用 法收集,原因是 。
【经典例题】
例1、下列关于二氧化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加二氧化锰,双氧水受热不分解B.只有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度C.二氧化锰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二氧化锰可加快双氧水受热分解的速度,但不能增加产生氧气的量
【答案】D
【课堂训练】
1. 实验室用加热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
A B C D
A B C D
2.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3.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B.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到液面上方
D. 长颈漏斗伸到液面以下,主要原因是防止添加液体时液体飞溅
4.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有:①放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给试管加热;⑤移去酒精灯;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⑦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⑥⑦⑤ B. ②①③④⑥⑦⑤ C. ①③②⑥④⑤⑦ D. ③②①⑥④⑤⑦
5.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6.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b中应加入___________。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盛放 的D装置。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
(4)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7.(09南京)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
的方法是 。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及微粒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的宏观现象及变化
3.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及联系,了解原子的结构
4.了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5.能从组成上识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6.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知识回顾】
1.物质是由 、 、 等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的基本特点:质量和体积都 ,微粒都在不停地 ,微粒之间都有 。
2.根据水电解的反应填空:在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不能再分的微粒是 ,由此说明原子是 最小微粒,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微粒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核外 构成的。其中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所带正电荷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负电荷。原子核又是由 和 两种微粒构成的,其中 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4.国际上是以 的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5.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
6.元素是 的总称。由 组成的 叫单质;由
组成的 叫化合物;由 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 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7.元素符号除了表示 以外,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 ,有些还能表示 。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应 写,第二个字母应 写;如果利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时,离子的 和 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
【经典例题】
通过右面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2)从图示中你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填序号)。
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3)请列举一个你学过的符合此图示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课堂训练】
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3.右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围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反应前反应后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 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
5下列物质中,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 ( )
A.黄金 B.铜绿 C.食盐 D.干冰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7.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8.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Zn C.N2 D.CO
9.海水晶含NaCl、MgSO4等物质,曾被不法商贩用于假冒加碘食盐,它属于( )
A.混合物 B.单质 C.氧化物 D.化合物
10(09厦门)广泛用于制造日常生活用品,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铝 B.镁 C.硅 D.铁
11.从右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1.(江西)(6分)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X= ;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5) 2008年5月,我省某地发生了氢氟酸(HF)泄漏,消防队员用熟石灰对泄漏点进行处理,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意义
2.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能运用的化合价正确书写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3.学会利用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相关计算
【知识回顾】
1.用 和 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称为该物质的化学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水为例):① ;②
;③ ;④ 。
3.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 价,非金属元素一般呈 价;在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一般呈 价,氧元素一般呈 价;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 等于零。
4.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通常写在 边,负价元素通常写在 边,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 。
5.氢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 ,硫酸根的化合价为 ,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铵根的化合价为 ,任何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
6.根据化学式计算(以NH4NO3为例):
①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②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
③物质组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经典例题】
1. 2008年9月份曝光的引起国人共愤的“结石宝宝”事件,与婴幼儿服用含有三聚氰胺
的奶粉有关。已知三聚氰胺为白色晶体,将它用作食品添加剂可提高食品中蛋白质的检
测值,俗称“蛋白精”, 化学式为C3H6N6。据此请计算:
(1)三聚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3)某品牌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含氮量为2.88%(假设奶粉中的含氮量全
部来自蛋白质)。每100g奶粉中添加0.1g三聚氰胺,理论上能增加 g蛋白质。(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g)
【课堂训练】
1.如右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 )
A.HCN B.O3
C.ClO2 D.NH3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 )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4 C.氧化铁O3Fe2 D.氢氧化钾K(OH)2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3个钠离子——3 B.2个氧原子——O2C.1个氮分子——N2 D.硝酸铁——Fe(NO3) 3
4.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儿童出现手足口病,学校要求学生在饭前便后用84消毒液洗手,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则NaClO中Cl的化合价是( )
A.+2 B.-1 C.+5 D.+1
5.肉毒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最佳的减肥营养素。下列关于肉毒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每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161 D.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5∶1∶3
6.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5个钾原子 ; 4个铵根离子 ; 2个氯离子 ;
3个亚铁离子 ; 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二氧化硅 ;
硫酸钠的化学式 ;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为+3价 。
7.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食盐水;③水;④高锰酸钾;⑤洁净的空气;⑥液氧;⑦二氧化锰;⑧铁粉;⑨澄清石灰水;⑩碱式碳酸铜10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其中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有 ;含有物质种类最多的物质为 ;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纯净物为 。
8.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所表示的含义
(1)2H ;(2)S2– ;
(3)2Ca2+ ; 。
9.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使得抗病毒药物达菲(Tamiflu)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达菲可由中药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 shikimicacid)为原料合成,莽草酸的化学式为C7H10O5 。请回答下列问题:
(])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2)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莽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10.碘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食盐中加碘科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的发生。
如图是某品牌加碘盐的标签,请回答下列问题。(相对原子质量:K—39 I—127 O—16)
配料表:氯化钠、碘酸钾(KIO3)
净含量:500g
碘含量(以I计):30~60mg/Kg
(1)写出碘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 ,碘酸钾中K、I、
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下列物质遇到碘(I2)显蓝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蔗糖水 B.米汤 C.食盐水
(3)高温烹饪会使含碘量降低,说明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4)根据有关数据估算,每500g该加碘食盐中碘酸钾(KIO3)的质量范围是 。(填字母序号)A.15~30mg B.25~51mg C.60~120mg
11.(09兰州)2008年9月份曝光的引起国人共愤的“结石宝宝”事件,与婴幼儿服用含有
三聚氰胺的奶粉有关。已知三聚氰胺为白色晶体,将它用作食品添加剂可提高食品中蛋白质
的检测值,俗称“蛋白精”, 化学式为C3H6N6。据此请计算:
(1)三聚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
(2)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3)某品牌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含氮量为2.88%(假设奶粉中的含氮量全部来自蛋白质)。每100g奶粉中添加0.1g三聚氰胺,理论上能增加 g蛋白质。(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g)
第四章复习(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知道防火、防爆等安全知识。
2、理解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知道煤和石油是混合物,了解煤和石油加工的产物,认识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回顾
1、燃烧是一种 、 的 化学反应。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是① ;② ;③ 。
2、灭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可燃物燃烧,当氧气充足时,燃烧得_____,放热_______,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转化为_______和 ,当氧气不充足时,燃烧得_______,放热______,除了转化为_______和 ,部分碳、氢元素会因为不完全燃烧转化为_______、 和 等物质。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充足时的化学方程式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燃物若在 内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会引起 。
4、 、 、 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它们都属于 资源。其中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化石燃料的使用因产生 、 、 和 等物质而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也会造成 和 污染。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能有效提高其利用率,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成 、 和
,称为煤的 或 ,属于 变化;根据各组分的
不同,把石油加工成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称为石油的分馏,属于
变化。
三、经典例题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那一刻举世欢呼。想知道火炬为什么能在低温、缺氧、强风、雨雪等恶劣环境下燃烧吗?请参与下列燃烧条件的相关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60℃,两者都能燃烧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1)题图(a)是甲同学设计的方案示意图,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该实验还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另一条件是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