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插图: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助力--运用教材插图实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3916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插图: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助力--运用教材插图实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插图: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助力--运用教材插图实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插图: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助力--运用教材插图实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名市在线教学案例ELITETEACHERS ONLINE2023年第2 6 期插图: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助力运用教材插图实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文/廉春芳摘要:插图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资源。在古诗词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在讲解环节运用插图,辅助学生理解记忆;在练习环节运用插图,促使学生表达;在总结环节运用插图,促使学生创作。基于此,文章以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讲解环节和练习环节为立足点,具体论述运用教材插图的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材插图;运用策略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7-1 7 3 7(2 0 2 3)2 6

2、-0 0 50-0 3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图画不光可以用于说明文字,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涵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具有直观性、说明性、趣味性,能助力学生建立良好认知。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忽视教材插图,没能将插图贯穿古诗词教学始终,仍在独立讲述古诗词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材插图被“束之高阁”,插图的价值无法得到实现,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效果不理想。针对此情况,教师应紧抓古诗词教学过程(课堂导入环节、课堂讲解环节、课堂练习环节和课堂总结环节),灵活运用教材插图,助力学生学习古诗词。一、课堂导入环节:运用插图,点燃兴趣插图直观再现了

3、古诗词场景,部分古诗词描绘的场景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面对熟悉的场景,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自觉迁移已有认知,认真思考、表达,走人课堂深处。众所周知,课堂环节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插图进行铺垫。以咏柳为例,教材中展示了如此插图(如图1),借助柳树、小桥、流水、远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初春景象。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现插图。学生很容易被自然场景吸引,细心观察。在此之际,教师鼓励他们描述所看到的景物。大部分学生提到“柳树”。基于此,教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50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柳树。在畅谈的过程中,学生在脑

4、海中回想真实的场景,用恰当的语言表述柳树的特点。教师赞赏学生的良好表现,引导他们思考:“贺知章眼中的柳树和我们所见的柳树一样吗?他眼中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此时学生产生探究兴趣,自主品读诗句,并再次观察插图,试着分析感知贺知章眼中的柳树,顺其自然地进入了古诗词课堂。2图1 咏柳插图二、课堂讲解环节:运用插图,理解记忆(一)运用插图,理解大意课堂讲解环节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大意。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指明,学生结合同一信息的语言表征和图像表征,可以进入深度学习。插图正是古诗词的图像表征,契合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特征。在形象思维的助力下,学生会主动对照图文,整合诗句与插图中的信息,建立语言

5、表征和图像表征之间的联系,实现有意义学习。鉴于此,在古诗词的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插图辅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教学案例2023年第2 6 期名师市在线ELITETEACHERS ONLINE大意。以赠刘文景为例,教材中的插图生动、直观地再现了诗句中的意象,描绘了初冬景色。教师先在电子白板上展现插图,在学生欣赏插图时,使用电子白板的放大功能,将池水中的荷花放大。同时,教师向学生发问:“你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有了直观地发现,并踊跃作答。于是,教师提出任务:“诵读诗句,找出描写荷花的语句。”学生边诵读边思考,很容易指出“荷尽已无擎雨盖”这一句。教师进行赞赏,并追问:

6、“这一句话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大部分学生尝试分析语句内容。在分析时,他们观察插图,借助直观的图像建立一定的认知。在此过程中,有学生主动发问:“擎雨盖是什么意思?”立足于此,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夏日荷叶繁茂的场景。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观察:“夏天的荷叶像什么?”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很多学生将夏天的荷叶比作雨伞。同时,联系此场景,有学生想象并表达:“夏天的荷叶就像荷花打着的伞一般。”于是,教师鼓励学生观察插图,描述诗句所展现的场景。学生迁移已有认知,说道:“初冬时分,荷花调零,连为荷花遮风挡雨的荷叶都枯萎了。”教师就此进行赞赏,并继续使用此方式展示插图,辅助学生理解诗句大意。在插图的辅助下,学生不断

7、地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借助具体意象勾勒出具体的场景,深刻地理解了诗句大意。(二)运用插图,增强记忆记忆古诗词是课堂讲解环节的重要活动。小学生正处于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发展抽象记忆的阶段。但是,他们的形象记忆仍占主要地位。教材插图是学生进行形象记忆的基础。在学生理解古诗词大意后,教师可以展示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形象记忆。以登鹳雀楼为例,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依据诗句内容,展现相关的诗句内容。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照插图,理解了诗句内容。基于此,教师联系具体诗句,呈现相应的插图内容。如围绕“白日依山尽”,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现如此画面:图2 登鹤雀楼插图教师鼓励学生观看插图,吟诵诗句。在吟诵的过程中,学生

8、将诗句和图画印刻在脑海中,加深记忆。之后,教师继续呈现不同的图画内容,鼓励学生吟诵相关诗句。在学生吟诵不同的诗句后,教师整体展现插图,鼓励他们吟诵整首诗。学生观察插图,吟诵诗句,进一步地增强了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三、课堂练习环节:运用插图,语言表达(一)表达场景场景描绘是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但重在写意,部分插图呈现了古诗词的意境留白,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3。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会迁移课堂认知,拓展场景,强化认知。对此,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情,呈现插图,提出任务,引导学生想象、表达。以芙蓉楼送辛渐为例,在课堂讲解环节,学生观察插图,在迷蒙的烟雨中感受到了无

9、边无际的愁苦,体会了依依惜别之情。基于此,教师展示插图,向学生发问:“烟雨蒙蒙,好友即将分别。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迁移已有认知,投身具体场景,深刻体会好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发挥想象力,设身处地诉说离愁别绪。在表述的过程中,学生将友人之间依依惜别的场景刻画得愈加具体。同时,学生因此进一步与诗人共情,深刻地理解了古诗词内容,顺其自然地锻炼了想象能力、语用能力,便于增强课堂学习效果。(二)表达情感表达情感是诗人创作古诗词的意图所在 5。在阅读古诗词时,学生要不断与诗人对话,感受诗人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受到心灵的洗涤。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丰富,他们会产生强

10、烈的表达欲望,想要表述自己的情感 4。由此,教师可以及时组织随堂练习活动,展示插图,鼓励学生表达情感。以长相思为例,在课堂讲解环节,学生结合插图诵读诗句,思索了作者的“身”与“心”之所在,感受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体会了作者忠于国家的美好的精神品质,建立了积极情感。在课前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加工教材插图,录制微课,动态展现作者身处边关的场景。在课堂上,教师依据学生的古诗词理解情况,播放微课。在视觉作用下,学生进入具体的场景中,同时自觉迁移古诗词认知,进一步强化情感。于是,教师向学生发问:“在如此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学生答道:“在遥远的边关,我凝望着家乡所在的

11、方向。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家乡的一景一物。我想回到家乡,回51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名师在线教学案例ELITETEACHERS ONLINE2023年第2 6 期到家人的身边。我知道这暂时无法实现,但只要我们坚守战场,梦想终有一天会成真。”有学生答道:“没有国哪有家?只有取得战争的胜利,我们的家人才能平安,我们才能回到家人的身边。”在不断表述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并进一步地感悟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了作者身上的美好情感,增强了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四、课堂总结环节:运用插图,自主创作(一)读图,描述古诗词描述古诗词是古诗词创作的最直接的方式。描述古诗词是指描述古诗词场景,表述古诗

12、词背后的情感。学生在描述古诗词时,会迁移课堂认知与自身经验,由此强化认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同时,大部分学生会因此发现自身的认知漏洞,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提高古诗词认知水平。因此,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展示插图,助力学生描述古诗词。以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为例,在教材插图(如图3)的助力下,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逐步了解了诗句内涵。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插图,并鼓励学生描述古诗词描写的场景及诗人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图3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插图学生细心观察插图,迁移课堂认知,组建语言,自行描述场景,感悟诗人的情感。之后,一些学生毛遂自荐,化身“小老师”,吟诵诗句,

13、解读内涵,表述情感。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现“小老师”的认知漏洞,并就此提出完善的建议。“小老师”汲取建议,完善认知,再次描述古诗词。(二)诵读古诗词,创作插图创作插图是学生展现古诗词场景的具体方式。在创作插图的过程中,学生会迁移古诗词认知,发挥想象力,由此进一步地认知古诗词场景,感悟诗人的情感,建立深刻的认知。同时,学生会因此发展想象能力、创作能力等,由此获得良好发展。对此,在古诗词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情况,引52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创作插图。以清平乐村居为例,在课堂讲解和练习环节,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了解了古诗词内容,感受祥和安静的场

14、景,体会了诗人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自读古诗词,模仿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插图自创插图。大部分学生受到兴趣的支撑,反复诵读古诗词,再次品味古诗词的内涵。之后,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句,在脑海中想象具体画面,并用画笔在纸上勾勒相关场景,直观地再现诗句内容。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搭建展示舞台,鼓励学生展示和介绍作品内容;其他学生侧耳倾听,发现美妙之处并提出完善建议。展示学生在同学反馈下完善认知并改进插图,进一步增强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创作插图,学生将对古诗词的认知转化为具体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认知,顺其自然地锻炼了迁移应用能力、创作能力等,

15、有利于提高古诗词课堂学习效率。五、结束语总而言之,有效运用教材插图,可以使学生产生古诗词学习兴趣,踊跃体验多样的古诗词教学活动,不断与插图互动,理解古诗词内容,锻炼多样能力,提高古诗词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紧抓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教材插图,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加深理解,促使学生踊跃表达,激励学生自主创作,由此生成多样的古诗词教学活动,让学生顺其自然地发展多样能力。参考文献1田贵高“读图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J.新课程,2 0 2 2(4 3):9 2-9 4.2蔡素英.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美育功能浅探 J.试题与研究,2 0 2 2(3 2):1 4 7-1 4 9.3汪艾琪.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插图运用的调查研究 D.镇江:江苏大学,2 0 2 2.4张丹丹.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插图及其使用研究 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 0 2 1.5蒙志华.解读小学语文古诗词插图的教学应用 J.新课程导学,2 0 2 1(1 1):9 3-9 4.作者简介:廉春芳(1 9 7 1.1 0-),女,山东青岛人,任教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