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626063 上传时间:2025-0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诗四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后两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充分体会诗歌中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2、理解诗文大意,并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文大意,并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联想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所选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走进这色彩各异,形象鲜明的诗境中去吧。 二、问题导学: 《渡荆门送别》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3、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4、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6、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登岳阳楼》 1、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2、“悲”即为诗眼,必定穿透于诗歌的每一个角度,处处渗透着这“悲”,那么就请同学们找找哪些地方能体现这“悲”? 3、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训练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suì),带月荷(hè)锄归。 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登临吴蜀(shǔ)横分地,徙倚(yǐ)湖山欲暮时。 D.征蓬(pēng)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下列诗句中带线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带月荷锄归(扛着) B.晨兴理荒秽(污秽的垃圾) C.但使愿无违(违背) D.仍怜故乡水(爱) 3.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 王右丞 唐代 B.《登岳阳楼》 陈与义 宋 C.《归园田居》 陶渊明 西晋 D.《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4.古诗名句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2)《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3)《归园田居》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 (4)《登岳阳楼(其一)》的颈联是: 。 四、拓展延伸: 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