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曹雪芹隶籍佛满洲皇室包衣世家新证——兼议冯其庸关于内务府曹家归旗及芹溪身世误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1960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雪芹隶籍佛满洲皇室包衣世家新证——兼议冯其庸关于内务府曹家归旗及芹溪身世误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曹雪芹隶籍佛满洲皇室包衣世家新证——兼议冯其庸关于内务府曹家归旗及芹溪身世误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曹雪芹隶籍佛满洲皇室包衣世家新证——兼议冯其庸关于内务府曹家归旗及芹溪身世误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3引言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在顾颉刚帮助下,胡适稽考京师大学堂所藏雍正乾隆两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清宗室敦敏、敦诚等人诗集,确认红楼梦作者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雪芹,“曹寅是八旗的世家”。a间接揭明了曹雪芹“满洲旗人作者说”。b奉宽 1931 年著 与,述及内务府友朋旧话:“故老相传,撰红楼梦人为旗籍世家子。书中一切排场,非身历其境不能道只字。”c俞平伯亦论:“曹雪芹生长于富贵百年的旗下家庭里,生活习惯同化于满族已很深能够适当地揉和满汉两族的文明,他不仅是中国才子,而且是旗下才子”。d1963 年,为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北京市文化局红楼梦调查组从北京西单居民曹仪简处得到清同治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

2、谱,该谱载录曹氏四房曹锡远、曹振彦父子至曹天佑共六世十一人名字,此为曹雪芹直系宗亲,佐证了雪芹先世出自辽东汉人。考定一个伟大作家的家世,“是亦论世知人之学也”。e此谱甫一面世,引起了红学界广泛关注。自 1975 年秋开始,冯其庸先生多次前往河北涞水和辽宁省辽阳、沈阳访问,查考与辽东曹氏有关的史志及祖墓碑碣,历时四年,于 1978 年底写成近三十万字曹雪芹家世新考。该书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确证了曹雪芹直系祖原籍辽阳后迁沈阳,与丰润曹、铁岭曹均无关系。红学界关于曹雪芹祖籍问题数十年的纷争,得到确切的结论。胡适: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版,第 91 页。洪涛:红楼梦与诠释方法

3、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8 年 1 月第 1 版,第二章第 3 节红楼梦作者的种族与诠释的关系。奉宽:与,引自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三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版,第 110 页。俞平伯:随笔它的独创性,引自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二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41 页。杨廷福:后序章学诚,引自冯其庸著:曹雪芹家世新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 7 月第 1 版,第 383 页。曹雪芹隶籍佛满洲皇室包衣世家新证王纯忠(山东省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山东 寿光 262700)摘要:自红楼梦面世,诸多读者未能辨识书中满语与满洲礼俗等满文化元素,皆以纯汉本小说、描写汉人贵

4、族生活阐释此书。上世纪二十年代胡适作红楼梦考证,确认作者曹雪芹出自八旗世家。1963 年,北京民间发现五庆堂辽东曹氏族谱,实证曹家先世本为汉人。本文借助对满语校释、八旗建制架构、满洲包衣制度的探析,厘清曹雪芹隶籍老满洲皇室包衣世家,为江宁织造曹寅嫡孙,辨明冯其庸论曹雪芹身世等处误考。关键词:曹雪芹;曹颙遗腹子;归化满洲;清廷包衣世仆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23)02-0033-13兼议冯其庸关于内务府曹家归旗及芹溪身世误考2023 年 2 期(总第 151 期)No2,2023()Gereral151No.满族研究MANCHUMINORITYRE

5、SEARCH34冯先生搜辑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和康熙 江宁府志 上元县志,并对辽阳 新建弥陀寺碑记大金喇嘛法师宝记重建玉皇庙碑记作了实地勘察,引证许多时人难以得见的清太宗实录清世祖实录和清宫奏折档案,故此新考最有价值部分即第三章人物考三四房诸人、第十一章关于曹雪芹和附录后记诸篇。经冯先生考校甄别,厘清了曹雪芹先世地望与统系来处,他的七项结论之一“证实了曹家在天命、天聪时期原是汉军旗,后来才归入满洲正白旗的”。a据中国社科院编满族简史,汉军旗始设于皇太极崇德二年(1637 年),崇德四年(1639 年)分汉军为四旗;崇德七年(1642)七月增编汉军为八旗。冯先生关于曹家原属汉军旗后归满洲正白旗的

6、推断,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记“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b相抵牾。周汝昌曾言:“若想明了曹氏家世,还是该从包衣二字着眼。”c观察周、冯二位对曹家家世考证,问题恰恰出在对“包衣”这个满语词语的释解上。“包衣人”是满汉兼的表述,“包衣”即满语 booid的音译,新满汉大词典释为“清代八旗家中役使的奴仆。”booi 是 boo(家、家庭、户)与助词 i(的)的连写形式,汉译为“家里的”、“户下的”。booiaha/booizhushen 汉译“家奴、家仆”,一般认为“包衣”是 boo(家)i(的)aha(奴)的简称。包衣全称 booiniyalma 即“家属、家里人”之意。这是努尔哈赤率建州女真崛起时创

7、设的具有家长制主奴收养依附特色的包衣制度。清太祖实录卷 3 记 boigonarambi,汉译“编户”e,即组织家庭的意义。努尔哈齐又创八旗制度,各旗之间平行互不统辖,亦不能交换流动。所谓满洲正白旗,一般指属于八旗中的正白旗满洲固山(满语gsa,汉语起初音译“固山”“高沙”,后与“旗”相对),不同于正白旗包衣人。booi 在专指皇家时又可译为内务府。曹家归金入旗为正白旗包衣,顺治八年(1651)始归皇帝亲统,归隶内务府上三旗(满语 booiilanguusa)。周汝昌辨明了曹家属于满洲旗而非汉军正白旗,这是他考证曹家旗籍的进步,也曾言及“曹家是内务府包衣旗籍”,但又论“此旗只有满洲旗”,说明他

8、并未搞清楚满洲上三旗与内务府上三旗旗色相同但性质不同的事实真相。天命、天聪时并未设立汉军旗。曹家世居沈阳,辽沈两城又系努尔哈赤天命六年(1621)率军攻取,曹锡远为正白旗包衣人,可推知系天命六年归金入旗,初归皇太极,后归多尔衮统属,为王府包衣。如果曹家归附之初即隶汉军旗,当在崇德二年(1637)以晚入旗,这与他家在后金攻取辽沈两城时入旗的历史不符。曹家又无抬旗的历史,后来是不能归入满洲正白旗的。冯先生的推断有违于曹家归附后金加入满洲八旗史实。冯其庸关于曹雪芹先世归隶汉军旗仍为汉人的考证,否定了胡适关于曹雪芹出自旗人世家的考证成果。他误信五庆堂曹谱补记曹天佑所出,承袭前人关于曹雪芹生父误考。通观

9、冯考,与满洲包衣制度和八旗建制颇多抵牾,与曹家归旗历史和归隶内务府事实不符,实非“其逻辑之严密,可以令人信而不惑”。f本人不揣浅陋,作曹雪芹隶籍佛满洲皇室包衣世家新证,并就曹雪芹家世新考所论曹家归金入旗数处考误作一辨析,以求教于大方之家。一近百年来,随着康熙、雍正御批内务府奏折以及满洲八旗氏族通谱的发现,可知曹家最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自序”,第 3 页。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人物考三”,第 83 页。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版,第三章籍贯出身,第 123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0 年 8 月,第 178 页。赵志

10、强:旧清语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第 46-47 页。杨廷福:后序,引自冯其庸著曹雪芹家世新考,第 383 页。35先入旗者为曹锡远、曹振彦父子。顾颉刚 1921 年 4 月在京师图书馆查到两部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厘清了江宁织造曹寅的家世:“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份无考。其子曹振彦,原任浙江盐法道。孙:曹玺,原任工部尚书;曹尔正,原任佐领。曾孙: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宜,原任护军参领兼佐领;曹荃,原任司库。元孙:曹颙,原任郎中;曹頫,原任员外郎;曹颀,原任二等侍卫兼佐领;曹天祜,现任州同。”顾颉刚附记“钞本雍正十三年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十四附

11、载满洲旗分内尼堪姓氏。”即明确记载曹家归隶满洲旗分内。清宗室昭槤啸亭续录卷一“国史馆”条记雍正编修满洲八旗通志及乾隆续修满洲八旗通志始末:“国初沿明旧制,惟修列圣实录,附载诸勋臣于内,只履历官职而已。康熙中,仁皇帝钦定功臣传一百六十余人,名曰三朝功臣传,藏于内府。雍正中修八旗通志,诸王公大臣传始备,然惟载丰沛世家,其他中州士族勋业茂著者,仍缺如也。其所取材,皆凭家乘乾隆庚辰,特命开国史馆于东华门内,重简儒臣之通掌故者司之。将旧传尽行删薙,惟遵照实录、档册诸籍所载,详录其人生平功罪,案而不断,以待千古公论”。a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为朝廷钦定纂修,在强化满洲部族政治认同上具有法典意义。“惟载丰沛世家,

12、其所取材,皆凭家乘”。顾颉刚据此考出曹雪芹先世为“正白旗包衣人,附载满洲旗分内尼堪姓氏”及曹玺、曹寅父子祖孙三代四人继任苏州、南京织造府并兼扬州盐政,明其源流,别其真赝,是信史实证。胡适予以采信并写入红楼梦考证。此考当为定谳,可作曹雪芹身世生平研究的基准史料。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与曹谱均载录曹锡远入旗旗分,一为正白旗包衣人,一为内务府正白旗。这是符合曹家旗分事实的确载。内务府上三旗与外八旗上三旗虽然旗色相同,但性质不同。内务府是顺治帝所设管理内廷事务的机构,隶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内府三旗系清帝世仆家奴。“正白旗包衣人”与“内务府正白旗”体现着上三旗的历史沿革,在顺治八年(1651)皇帝自将正白旗

13、以后,本质上仍是相同的。所不同者,“内务府正白旗”为汉语表述;“正白旗包衣人”为满汉兼语表述,仍是皇帝家内的、内务府所属之意。唯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记曹锡远“来归年分无考”,我们从努尔哈赤攻取辽沈两城及周边 70 余城的时间,可考定曹家归金入旗,当在天命三年至六年(1618 1621)之间。清人福格听雨丛谈记:“龙兴旧部及满洲各国、长白山各国、崇德以先归附者,大都入于上三旗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护从御营,是皇帝自将之军。镶白、正红、正蓝、镶红、镶蓝为下五旗,分隶于诸王统带。”b读此须明上三旗设置历史。顺治八年(1651)皇帝自将正白旗以后,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正白旗始隶上三旗。曹锡远

14、一家薙发易服归顺后金为正白旗包衣,是从龙入关的“丰沛世家”。顺治帝设立内务府,曹家随旗转隶内务府成为皇帝家仆,此点对于我们厘清曹家归附满洲、与大清皇室世代主仆关系,正确理解 红楼梦 创作缘起最为关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卷七十四附载曹家为满洲旗分内尼堪姓氏。“尼堪 nikan”即汉姓汉种人,标明满洲旗分内人员来历,即正白旗包衣曹家来自汉人。努尔哈赤率建州女真崛起,不仅兼并了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各部,还招抚了大量蒙古、朝鲜及林中百姓,包括辽沈地区大量明朝降兵降将、地方官员和汉民百姓。曹锡远一家在后金崛起发展为新兴满洲的风云际会中,系汉人归附编为正白旗包衣,顺治八年(1651)转隶内务府正白旗。曹家因

15、此成为佛满洲皇家包衣(满语 hanibooifemanju)。“佛满洲”是满语 femanju 的音译,fe(佛)是形容词,意为旧、陈;manju(满洲,又记为满珠、曼殊)是原女真民族共同体的新名称,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11 月 22 日更改(农历十月 清 昭槤撰:啸亭杂录,何英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0 年 12 月第 1 版,续录卷一“国史馆”,第 399-400 页。清 福格:听雨丛谈,汪北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年,卷一“满洲原起”、“八旗原起”,第 1-5 页。36十三日,满族同胞将此日称 banjininenggi,汉译颁金节),意为新生的吉祥的部落群体

16、,并非地名概念。曹家是努尔哈赤时期归金入旗的老满洲而不是伊彻满洲。“伊彻满洲”是满语 icemanju 的译音,ice(伊彻)为形容词,意为“新”。满洲新旧称呼是相对的。皇太极时期,称太祖努尔哈赤时归附的部落民众为佛满洲,而称当时归附人众为伊彻满洲(新满洲)。大清入关海宇一统,称太祖太宗时期归附的满洲人为佛满洲,入关后归附的满洲人为伊彻满洲。蒙古、汉人也根据归附时间先后分为陈蒙古、陈汉人和新蒙古、新汉人。这些陈蒙古、陈汉人因为编入满洲八旗,有汉人成为包衣人,自然也是满洲旗下人,成为新兴满洲民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编入满洲八旗之汉人与汉军八旗在旗分隶籍、归附先后亦有区别。因努尔哈赤在创建八旗之初就

17、有“旗主各置官属,各有人民,为并立各不相下之体制”a,各旗之间相对独立,俱听命于皇帝。大清入关后实行旗民两分的政策,旗与旗之间、旗人与汉民之间有着相当程度的分隔,外人对旗内人事生疏隔膜在所难免,尤其是曹家与苏州李煦家作为内务府皇帝家仆承办皇差(heseitakran),特别是织造、盐政、粤海关等皇家宫廷的差事(hanigurungnitakran),不与地方发生横向联系,旗外人和地方官民对曹家生活情况更是隔山隔水莫知其实。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开展红楼梦问题大讨论,众多学者对曹雪芹家世事迹搜集碑版、家谱、清宫档案,钩沉稽古,发微抉隐。其中,以吴恩裕、冯其庸等人的曹家家世考证影响为大。吴冯二

18、人主要观点就是曹家是汉军旗人,仍是汉人之家。曹雪芹家世新考考证曹家原属汉军旗,又记录在辽东曹氏宗谱中。这实则是借五庆堂曹谱否定胡适所考“曹寅是八旗的世家”这一结论,即否定曹雪芹作为皇家包衣旗人的身份身世,这是与历史事实相抵牾的一个考证。胡适著红楼梦考证,关于曹寅四条结论之一“曹寅是八旗的世家”。基于曹家家史的考证,胡先生领军的新红学考证派打破了此前索隐附会的种种不实之说,为红楼梦文本校勘、曹学研究诸多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由于满学与清史研究的局限性,他对满洲开国史、八旗制度、包衣制度诸多方面的朔方历史文化仍存在相当的隔膜,“曹寅是八旗的世家”的结论,表明他仅仅确认了曹家是旗人世家,已非汉人汉民

19、。至于归隶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还是内务府三旗,胡先生没有作出确证。他借助清宗室诗人敦敏、敦诚和京郊文人张宜泉的诗文,实证了曹雪芹的真实存在,确认了江宁织造曹寅(字子清,号楝亭)是雪芹祖父,纠正了袁枚随园诗话“雪芹者,曹练亭织造之嗣君也”b即雪芹为曹寅之子的误记。囿于“自传说”的错误认知,他把贾宝玉当成曹雪芹,未能确证曹雪芹为曹颙之子还是曹頫之子。曹锡远一家入旗为正白旗包衣人,初为老满洲王府包衣,这是曹家后来转归内务府上三旗的缘起。胡适当年考证曹家家世于此有疏失之处,也就没有厘清曹家与大清皇室主仆情缘关系。笔者近年来梳理了冯先生对曹家入旗六代所作的考辩。冯先生详集史料,正是考据家“拿证据说话”的

20、过硬之处。问题恰恰出在他使用这些文献资料、碑碣文字时缺乏甄别真伪,尤其是关涉满洲源起、八旗设置、女真(满洲)包衣制度等方面的历史和基本概念存在混淆不清,陷入史料的搅闹之中。其一,对曹锡远、曹振彦入旗时间及旗分隶籍考证出现误判。冯考第五章“人物考三四房诸人”部分,在锡远名下,有两段引文:李旭:论八旗制度,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上海:中华书局 1962 年,第 348 页。胡适:红楼梦考证(改定稿),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上海:上海书店 1980 年,第 191 页。37曹氏宗谱:从龙入关,归内务府正白旗,子贵,诰封中宪大夫。孙贵,晋赠光禄大夫,生子振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

21、地方,来归年分无考。我们须先鉴别辽东曹氏宗谱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两种谱志史料来源。上世纪二十年代顾颉刚查得雍正与乾隆时期两部官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此谱所记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可知曹锡远为曹家入旗始祖,入旗之初归隶满洲正白旗。曹家先归四贝勒皇太极统隶,皇太极继位转归多尔衮统辖,为王府包衣,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死后获罪,正白旗归世祖福临亲统,曹家始为内务府包衣家仆。就此观察曹锡远、曹振彦父子入旗实况,当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记“正白旗包衣人”为是。曹谱所记系后出,当是官修史料的摘引。因冯先生考出辽东三房与四房为嫡亲兄弟,曹锡远已为正白旗包衣人,不可能再回原籍汉人之家续谱认祖。估计出自四房的曹

22、锡远一支仍记入曹谱,当为三房曹姓族人依据所见朝廷编修满洲通谱和诰命等史料录入。部落交争、此起彼伏,草民百姓苟存性命于乱世。归金入旗,感戴浇灌之恩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这是曹家先世与女真(满洲)遇合之机缘情缘的基本感悟。孔有德入旗后捐建、范文程撰文的东京新建弥陀禅寺碑记“叙王之时势,叙王之知遇”a,感恩戴德以尽忠竭力,亦是曹家数代入旗先祖的生存理念。冯先生重视曹锡远、振彦父子归金时间的考察。曹雪芹家世史料的新发现之五“关于曹世选和曹振彦”判断:“曹家上世归旗的时间很早”,“曹振彦归旗的时间我认为应该是天命六年”。b这是符合明金交战史实的。他又三处引证清太宗实录卷十八天聪八年(1634)甲戌:“墨

23、尓根戴青贝勒多尔衮属下,旗鼓牛录章京曹振彦,因有功加半个前程。”c多尔衮是皇太极时期与顺治初年正白旗旗主,曹振彦在皇太极继位后随旗转隶多尔衮属下,这与其父曹锡远入旗之初即归隶满洲正白旗是吻合的。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有曹振彦题名:“皇上敕旨,八王府令旨,乃建宝塔,事竣,镌石以志其胜钦差督理工程驸马总镇佟养性”。d佟养性牵头修建喇嘛法师宝塔并立碑纪念,是一项临时性工程,曹振彦等列名人员属于临时抽调襄助其事,与佟养性是否存在隶属关系还要由史见人考事。冯其庸有碑题名考,他拘泥于佟养性后来曾经管理汉人汉军,得出:“佟养性死于天聪六年,我推测极有可能在佟养性死后,曹振彦即因某一契机,转到多尔衮属下去了。自然

24、也就是从 旧汉兵 旧汉军的教官,转而成为正白旗的旗鼓牛录章京了。”e以碑考史而未见其人时事,有碑不如无碑。如此而来,冯先生错认曹锡远、振彦父子入旗之初所隶旗分,指曹振彦做佟养性麾下。他没有厘清曹家入旗之初即为皇太极家仆,皇太极继位又转属多尔衮,顺治八年(1651)随旗晋上三旗成为内务府包衣,属皇帝亲兵家臣,疏忽了曹家人对这种机遇与知遇之情的准确把握。冯考此误,来自郑天挺清史探微“佟氏与汉人”误考。郑天挺将“满洲”与“汉人”作为二元对立、互不相容的历史概念来处理。努尔哈赤率建州女真崛起之先,关外女真各部为明朝属民。有女真人出任明朝官吏,改用汉名,后来返乡归旗。后金兴起大量吸纳关外汉民和归降的兵将

25、,又多次入关抢掠。“抢西边”f使满洲八旗快速集聚人口财富,皇太极曾发布谕令:“我国地窄人曹汛:跋,引自冯其庸著曹雪芹家世新考,第 366 页。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家世史料的新发现”,第 336 页。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第 91、311-312、336 页。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附录二,碑题名考,第 292 页。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附录二,碑题名考,第 293-314 页。天聪朝臣工奏议 所录王文奎 条陈时事奏(天聪六年八月),引自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辽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 满族简史(初稿),1963 年,第 29 页。38稀,贡赋极少,全赖兵马出去抢些财物,若有得来,

26、必同八家平分之。若得些人来,必分八家平养之。”a这些被抢来薙发易服的汉人或编入八旗为兵将,或为罕王亲兵家臣,或为诸王贝勒包衣,久习满洲语言风俗,遵从包衣礼法八旗律令,已融入新兴满洲之中。冯其庸据天聪四年(1630)大金喇嘛法师宝记重建玉皇庙碑记两处碑阴曹振彦题名列在佟养性名下,因为“碑阴诸人皆属钦差管理工程驸马总镇佟养性所管属,佟养性是汉军的总理”,得出判断:“在立碑的时候,他们还是旧汉兵旧汉军,不久以后由此他们便被统编统称为汉军”。b满洲八旗中有仍用汉姓的汉人(尼堪氏),时称“汉兵”或“汉军”,但与崇德六年(1641)松山大战后大量俘获明朝兵将扩编的汉军八旗是不同的概念。顺治八年(1651)

27、后皇帝亲统上三旗来自汉人的皇帝包衣阿哈(hanibooiaha),又与各王贝勒统属的“王包衣”汉人、其他满洲官员“户下包衣”汉人有着隶属层级上的区分。随着努尔哈赤夺取辽沈建立巩固的统治区,大量汉人归附后金。曹雪芹家世新考“关于佟养性”一章引证了清太宗实录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敕谕额驸佟养性曰:凡汉人军民一切事务,付尔总理,各官悉听尔节制”以及四条有关佟养性“率旧汉兵载红衣将军炮攻马家湖台”等史料。因为满洲八旗精于骑射擅长野战而弱于攻坚,在宁远(今兴城)遭袁崇焕大炮轰击死伤惨重,皇太极命令佟养性从满洲八旗中选拔汉人组建炮兵部队。孔有德、耿仲明归附时也带来炮兵部队。因主要由汉人组成和使用大炮

28、,属于重兵部队,满语 uzhenchooha 音“乌真超哈”,汉译“重兵”。归隶满洲八旗不操作大炮的汉姓旗人并不叫“乌真超哈”。在皇太极扩建汉军八旗之前,这些老汉军实际上仍是满洲八旗的组成部分。这是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组建历史、满洲旗分内尼堪氏与后来汉军旗人在时间概念上的不同。冯先生放弃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和曹锡远入旗时间的考证,而从两处碑阴题名“皆属佟养性总理”判断曹振彦“原属汉军”,这是对曹家先人归金入旗时间上混淆概念。他从并无隶属关系的佟养性论起,证说曹家是汉军旗人仍是汉人,原是为了附和曹家不是真正满洲人,曹雪芹才有如许的“民族思想”c。此系轻信趋时之论。三前文所引曹振彦

29、在多尔衮正白旗中任“旗鼓牛录章京”:“牛录”,满语 niru,汉译为“箭”,是甲喇的下属编制。每个牛录三百人,每五个牛录为一甲喇。女真(满洲)在最初行围打猎时,每十人中以一人为首领,称“牛录额真”(niruiejen,箭主)。后来八旗军队的编制即由此演变而来,并改 ejen(主)为janggin(章京,或认为汉语“将军”的音译),称为牛录章京(niruijanggin),汉译“佐领”。“旗鼓”为满语 chigud的音译词,盖为主子举旗击鼓效力,故有是称;“旗鼓牛录章京”,满语作 chiguniruijanggin,又译为“旗鼓佐领”(即包衣汉军佐领)。这是满洲旗分内包括后之内务府由汉姓包衣出任

30、的职务。女真包衣人出任佐领直称“包衣佐领”e,因此曹振彦包衣职务也译为“旗鼓佐领”。对于这则涉及曹振彦旗籍职务与族属出身的记载,冯先生指出:“这是对于石头记的作者,我国伟大的小说家、思想家曹雪芹的上世最早最可靠的直接的史料。”由此评价:“曹家在天聪史料丛刊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天聪六年正月二十九日“胡贡明陈言图报奏”。引自李旭论八旗制度,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上海:中华书局 1962 年,第 348-349 页。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附录二“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题名考”,“碑阴题名考略”,第 311 页。吴恩裕:曹雪芹的生平,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四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第 1

31、11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 版,第 220 页。美国汉学家史景迁: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第一章“内务府”:“旗鼓”一词似乎与官员的汉族血统相连,因为检视旗鼓佐领的名字显示,几乎都有汉人名字,而几乎所有的包衣佐领都是满族名字。第 028-029 页。39八年已任佐领(牛录章京),则可见其资历之老,归旗之早,满化程度之深了”。a“旗鼓佐领”是冯其庸比较重视的考证。新考第五章人物考三 引录 八旗通志旗分志 五:“曹尔正和曹寅都属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下的第三旗鼓佐领”,“曹宜属于正白旗包衣第四参领下的第二旗鼓佐领,这与实录所载完全

32、相合。”b此处又引听雨丛谈:“内务府三旗,分佐领、管领。其管领下人,是我朝发祥之初家臣;佐领下人是当时所置兵弁。”c冯先生判断:“所谓旗鼓佐领,就是带领作战队伍的佐领。按当时规定每一佐领管三百人,则可证曹振彦在天聪八年(1634)已经是带领三百人队伍的首领了。”d此段考辨,冯先生回避曹尔正、曹寅、曹宜旗分衍化,只解释旗鼓佐领就是带领作战队伍的首领,是不明“旗鼓”词源词义的臆解。入关后,满洲八旗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又设立内务府三旗(booiilangsa)e,系由皇帝家仆家臣编组的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为皇帝私属。听雨丛谈记:“内三旗佐领下,有满洲,有旗鼓,无蒙古、汉军。其满洲与八旗源派相

33、同,旗鼓多系左近长白山辽金旧部。有汉姓之人,盖久家朔方者也,在内务府仕进与满洲同。”f听雨丛谈作者福格隶内务府镶黄旗,其曾祖父英廉为乾隆年间大学士,他的记述是准确的,讲明内务府旗鼓佐领来自“左近长白山辽金旧部”。同是佛满洲皇室包衣进入内务府承担皇家事务,执事管理者有佐领与管领,在职责和称谓上体现差别。这是满洲包衣制度区分族源量才使用的一个特色。冯其庸曹雪芹家世史料的新发现又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内附载之尼勘姓氏提取“管领下人”“旗鼓人”“包衣人”“旗鼓佐领”这些概念。他未能明晰“旗鼓”一词源于包衣礼法,未能区别作为国家军队的上三旗与内务府上三旗旗色相同但性质不同,混淆了内府旗鼓佐领与内府旗鼓管领的

34、区别。努尔哈赤率建州女真崛起之际创立包衣制度,继承了辽金时期渔猎部落和草原民族内部已存在的家奴制度,又进一步在礼法和层级上衍生强化,形成一套家长制主仆层级统属制度。皇帝家臣包衣之外又有诸王贝勒“王包衣”、旧日勋戚自带“户下旗人”g的区别。清廷内务府是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后设立的,管理宫禁事务,顺治十一年(1654)曾经裁撤,康熙即帝位后又重新恢复。故此,要明晰上述名词概念,既要厘清满洲八旗、汉军八旗与内务府建制沿革和包衣制度始末由来,也要明晰词源词义,才能对曹家家世作出符合历史真实的考证。满洲以骑射定天下。在努尔哈赤崛起初年即归金入旗的曹家先祖不论是在正白旗军中还是内务府任职,能骑善射乃其家风相

35、传。康熙二十三年(1684)江宁府志卷十七曹玺传记载:“公承其家学,读书洞彻古今,负经济才,兼艺能,射必贯札。补侍卫之秩,随王师征山右建绩。世祖章皇帝拔入内廷二等侍卫,管銮仪卫,升内工部。康熙二年,特简督理江宁织造。”h曹玺为雪芹曾祖父,能文能武,“射必贯札”,有很高的骑射功夫;曾经参加平定山西姜瓖叛乱立功。正白旗在多尔衮失势之后才真正隶属皇帝。曹玺随旗归入内廷任二等侍卫,晋内务府工部之职。雪芹祖父曹寅也曾任康熙侍卫。康熙十三年(1674)状元韩菼有怀堂集卷六织造曹使君寿序记曹寅:“独好射,以为读书射猎,自无两伤。间骑快马,拓弓弦作霹雳声,差强闭着车中作贵人。”i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曹家

36、家世史料的新发现”,第 339 页。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人物考三”,第 95 页。清 福格:听雨丛谈,“八旗原起”,引自冯其庸著曹雪芹家世新考,“人物考三”,第 95 页。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人物考三”,第 95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 版,第 179 页。下文“内府佐领 booiniru”同见新满汉大词典第 179 页。清 福格著:听雨丛谈,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年 8 月第 2 版,“满蒙汉旗分”,第 6 页。清 福格著:听雨丛谈,卷一,“八旗原起”,第 4-5 页。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人物考三”,第 96 页。胡适: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附录顾颉刚原书

37、,第 18-19 页。40可知曹寅亦是承袭骑射家风,文武兼擅。自曹振彦任正白旗旗鼓佐领至曹玺、曹尔正及曹寅、曹宜,祖孙三代承袭满洲骑射之风。宗室诗人敦诚寄怀曹雪芹有“君又无乃将军后”,明点雪芹出身尚武之家骑射本领渊源有自。红楼梦第 75 回写贾政见贾珍在府中习射(实际是以射为赌)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况在武廕之属。也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武廕之属”即为宁荣二府家世背景写实。四林语堂曾说:“红楼梦 是全世界唯一的一部以maids为中心的小说”。a英文maids即女佣女仆,正逼近了曹雪芹写入书中的满洲包衣制度。在此女佣群像中,“嬷嬷”是

38、雪芹笔下活跳于纸上的人物形象。贾宝玉有李、赵、张、王四个奶妈,她们的儿子李贵、王荣、张若锦、赵亦华是宝玉的奶哥哥也作宝玉跟班男仆。赵嬷嬷是亲历过贾府接驾太祖仿舜巡的贾琏乳母,与凤姐谈当年接驾盛典眉飞色舞谈兴方浓;赖嬷嬷等几个伺候过老主子的奶妈家中富势,令探春、李纨等少主子艳羡不已。这是曹雪芹取材于曾祖母孙氏曾经入宫为玄烨嬷嬷b的变形实录。听雨丛谈对“嬷嬷”有考:“京师呼乳媪为奶子、奶妈,文其词曰奶姥、奶娘,国语曰嬷嬷。”福格对明朝皇宫自宛平、大兴民间选用奶妈及其弊端有详细考证:“天启奉圣夫人客氏,子弟累官都督;客氏党比逆贤,几危宗社。”c福格明确指出“嬷嬷”是国语即满语词。甲戌本 石头记 有时

39、又写作“嫫嫫”。还有“教引嬷嬷”出现。嬷嬷(嫫嫫)是满语 meme 的汉字记音,是满人对奶妈的尊称;全称 memeeniyed,可连写为 memeniye;又称 huhunieniye/huhunihehee(乳母)。满洲豪门包衣女仆中,尚有 nehuuzhi/nehuuzhimamaf汉译有年纪的女仆、嬷嬷,即雪芹笔下管家女人、陪房女人以及浆洗、厨役、管护园林等老年仆妇。这是红楼梦展示满洲上层包衣世仆礼法礼俗,又是体现曹雪芹使用满汉双语创作的一个标志词语。清宗室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记载:“自古宫禁,服御、饮食、燕好必须有专司之者后世人主皆委宦寺掌之,故阉人得以专擅,因之越俎犯章,干预

40、国柄,皆因瞽御仆夫,不得其人故也。我朝龙兴之初,创立内务府,以往昔之旧仆专司其事。”g清廷为皇子皇孙选用奶姆,不再从京郊民间而是从往昔旧仆的皇室包衣人中定向遴选。这是满洲包衣制度框架下具有资格政审性质的选用世家奴婢。曹玺之妻孙氏能入宫做皇子玄烨乳母,恰恰是曹家属于皇室包衣、属于内务府三旗、佛满洲旗分内的明证h。这也是对冯其庸错论曹家始为汉军旗人的一个反证。1699 年康熙第三次南巡驻跸江宁织造府,特别召见孙氏,对众官说:“此吾家老人也。”i康熙见堂前萱花盛开,御题“萱瑞堂”匾额赠孙氏乳母。亲历其事的官员记载此事,认为是空前未有的天恩。曹寅作为皇家家生子(booiuzhinaha),能够成为康熙

41、帝散随奴(garinkutulej)、侍卫以至出任江苏两地织造衙门并兼扬州巡盐御史,又四次承办接驾圣祖南巡的皇差,正因曹家唐德刚:史学与红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7 月第 2 版,“曹雪芹的文化冲突”,第 222 页。(美)史景迁著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第一章内务府,第 021 页。清 福格著:听雨丛谈,卷 11,“乳母”,第 229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 版,第 851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 版,第 681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 版,第 907 页。清 昭槤撰:啸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 1980 年 12 月第 1 版

42、,第 225 页。(美)史景迁著: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第一章内务府,第 022 页。(美)史景迁著: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第一章内务府,第 022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 版,第 508 页。41隶属内务府三旗,曹寅母亲孙氏又是康熙乳母,曹玺曹寅父子俱为康熙宠信的心腹家仆之故。红楼梦 借元妃归省感叹“靡费太甚”,又借贾珍贾蓉父子与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对话:(贾蓉)“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家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如果联系苏宁两处织造被查

43、究抄检的史实,恩荣显耀与尴尬酸苦,只有亲历的曹家李家心知肚明,亦为雪芹能道得出。冯其庸曹雪芹家世史料的新发现“关于曹玺及其他”推论:“在曹家的家史上,曹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曹家所以有六七十年之久的兴旺发达的历史,曹振彦以军功起家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曹玺的妻子孙氏当了康熙的奶妈,所以康熙一上台,从曹玺到曹寅,就一直交了六十多年的好运,而且泽及曹颙、曹頫。可以说,没有曹玺及孙氏和康熙的关系,就不会有曹寅这样一个特殊的贵族官僚家庭,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抄家败落等等。”a求取本源本真是考证历史人事的第一要义。囿于对满洲包衣制度考察研究的缺失,冯先生关于孙氏为玄烨嬷嬷的考证阐释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

44、。乾隆内务府现行则例记载:“织造系钦差之员,与地方官虽无统属,论其体制,不特地方交涉事件,各官不得牵制凡钦差官员,俱论衙门体制,虽由郎中员外郎出差者颇多,不以织造品级之大小而更钦差衙门之体制”。b曹家与苏州李煦家作为内务府皇家包衣人承办皇差(heseitakran),特别是织造、盐政、粤海关等皇家宫廷的差事(hanigurungnitakran),不与地方发生横向联系。虽然他们也有主事、郎中、员外郎等官衔,但这是内务府职衔。他们终究是皇帝家仆,是有官衔的显赫的皇帝家仆,是京旗豪门而非“贵族家庭”。五冯其庸误考曹雪芹为曹頫之子,有违芹溪血统事实。证红考芹为澄本正源之学。曹雪芹是曹寅嫡孙是曹颙遗腹

45、子,还是承继织造之职的曹颙叔弟曹頫之子?这是百年以来关涉曹雪芹身世争议最大的问题。曹寅是曹家三代四人任职江南织造全盛时期之人,曾经四次参与接驾康熙南巡大典。康熙五十一年(1712)底曹寅去世,康熙御批:“曹寅在彼处居住年久,并已建置房产,现在亦难迁移,此缺著即以其子连生补放织造郎中。”c曹寅之子连生即曹颙。曹颙英年早逝,但据相关内务府奏折,其履历亦甚清楚。曹寅曾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把少年曹颙送回北京给皇帝“当差”,d为康熙身边的“哈哈珠色”,这是满语 hahajusee的记音,按满语本义为“男孩子们”,是 hahajui(男孩子)的复数形式。这些小男孩儿侍奉皇帝、陪伴皇子皇孙读书,即听雨

46、丛谈所记“哈哈珠子(国初大臣子弟以童穉入侍禁近者)”。f这是清廷培养皇室包衣世家子弟的方法。曹寅去世后,康熙命曹颙接任,御批:“连生又名曹颙,此后著写曹颙。钦此。”g康熙六十年(1721)刊上元县志卷十六“人物传”记载曹颙病卒详情:“颙字孚若。嗣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曹家家世史料的新发现”,第 339 页。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广储司卷 2 第 30 页,引自冯其庸著曹雪芹家世新考,第 318 页。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中华书局 1975 年,第 105 页。吴恩裕:曹雪芹丛考卷 7,“现存己卯本 新探现存己卯本 底本来源的推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第 229 页。胡增益

47、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 版,第 612 页 hahazhui 与 hahazhuse。清 福格著:听雨丛谈 卷 12,“哈哈珠子”,第 251 页。又见 清 吴振棫著:养吉斋丛谈,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 12 月版,卷三第 51 页。内务府奏请补放连生为主事掌织造关防折,引自冯其庸著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家世史料的新发现”,第 321 页。42任三载,因赴都染疾,上日遣太医调治,寻卒。上叹息不置,因命(玺)仲孙頫复继织造使。”a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十二日内务府满文奏销档御批:“曹颙系朕眼看自幼长成,此子甚可惜。朕所使用之包衣子嗣中,尚无一人如他者,看起来生长得也魁梧,拿起笔来

48、也能写作,是个文武全才之人。他在织造上很谨慎,朕对他曾寄予很大的希望。”康熙又批:“现在倘若迁移,他的家产将致破毁。”b为了保全曹家,康熙又谕令曹頫入嗣供养寅妻李氏和颙妻马氏两世孀妇。康熙这样“矜全”曹家,一是因为孙氏是他的乳母,再是曹家世代敬慎尽职,作为包衣忠仆深得康熙信任。曹家对此亦感戴在心。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初七日 江宁织造曹頫代母陈情折:内务府奏请补放连生为主事掌织造关防折,引自冯其庸著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家世史料的新发现”,第 317 页。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第 125 页,引自冯其庸著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家世史料的新发现”,第 321 页。43“窃奴才母在江宁

49、,伏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将奴才承嗣袭职,保全家口,奴才母李氏闻命之下,感激痛哭,率领阖家老幼望阙叩头。”a曹雪芹族名“霑”,即是曹家为了表明“感谢皇上的沾溉恩泽”替他取的。曹頫是曹寅胞弟曹荃四子。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初六日曹頫继任上谢恩折有“奴才包衣下贱,黄口无知”。康熙五十七年御批尚称曹頫“无知小孩”。据此推测,康熙谕令曹頫继任江宁织造是为保全曹家,曹頫大约不到十岁。康熙五十七年(1718)也不过十二三岁。据乾隆元年(1736)江南通志载苏州织造僚属有乌林达、笔帖式等员。嘉庆江宁府志载江宁织造局“督理织造一员,无常品,驻江宁;司库一员,正七品;笔帖式二员,七品;库使二员,正八品;乌林

50、一员,未入流。”b说明织造衙门(满语 jodoroararayamun)并非由曹家独自承办。“乌林”是满语 ulin 的音译,意为货财;“达”即满语 da,意为首领、头目。作为官名,乌林达是满语 ulinda 的音译,汉译“司库”。曹頫之父曹荃即原任内务府司库。由此可知,康熙命内务府司库曹荃四子曹頫承继织造,就是一个挂名领头的、支撑伯父家的人,具体差事会有僚属办理。“虎兔相逢大梦归”c。康熙去世雍正继位,整顿督抚和内务府财赋,苏州织造李煦首先受到查究。雍正六年(1728)正月初,江宁织造曹頫亦受查究,北归京师且戴枷追讨所欠。雍正十三年(1735)乾隆继位,曹頫又重新被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曹颙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