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大纲:,一、材料要求:,二、主要机具设备,三、准备工作,四、钢筋的加工,五、钢筋的连接,六、钢筋的安装,七、质量标准,八、成品保护,九、应注意的质量问题,一、材料要求:,1.,钢筋原材料复检必须合格。,2,、钢筋下料端头必须平整。,3,、,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二、主要机具设备,切断机、套丝机。,三、准备工作,1.,熟悉机械性能,对各规格的丝牙必须与套筒相配套。,2,、机械必须正常。,3,、机械操作必须要持证上岗接。,四、接头的要求,1,、接头的设计原则和性能等级,1.01,、接头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及变形
2、性能的要求。,1.02,、接头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应不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0,倍。,1.03,、接头应根据其等级和应用场合,对单向拉伸性能、高应力反复拉压、大变形反复,拉压、抗疲劳、耐低温等各项性能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1.04,、接头应根据抗拉强度、残余变形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为下列三个等级:,I,级:接头抗拉强度等于被连接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或不小于,1,10,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3、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25,倍,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1.05,、,I,级、,级、,级接头的抗拉强度应符合表,3.05,的规定。,1.06,、,I,级、,级、,级接头应能经受规定的高应力和大变形反复拉压循环,且在经历,拉压循环后,其抗拉强度仍应符合表,3.05,的规定。,1.07,、,I,级、,级、,级接头的变形性能应符合表,3.07,的规定。,2,、接头的应用,2.01,、结构设计图纸中应列出设计选用的钢筋接头等级和应用部位。接头等级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延性要求高的部位,应优先选用,级接头;当在
4、同一连接区段内必须实施,100%,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用,I,级接头。,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级接头。,2.02,、钢筋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少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2.03,、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接头百分率,),
5、,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除下面,b,条款所列情况外可不受限制。,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级接头或,I,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2.04,、当对具有钢筋接头的构件进行试验并取得可高数据时,接头的应用范围可
6、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接头的型式检验,3.01,、在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1,、确定接头性能等级时;,2,、材料、工艺、规格进行改动时;,3,、型式检验报告超过,4,年时。,3.02,、用于型式检验的钢筋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03,、对每种型式、级别、规格、材料、工艺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检验试件不应,少于,9,个:其中单向拉伸试件不应少于,3,个,高应力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同时应另取,3,根钢筋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全部试件均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3.04,、用于型式检验的直螺纹或锥螺纹接头试件应散件送达检验单位,
7、由型式检验单位,或在其监督下由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按表,6.21,或表,6.22,规定的拧紧扭矩进行装配,拧紧扭矩,值应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型式检验试件必须采用未经过预拉的试件。,3.05,、型式检验的试验方法应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附录,A,的规定进行,当试验结果符合下列规定时评为合格。,a,、强度检验:每个接头试件的强度实测值均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表,3.0.5,中相应接头等级的强度要求。,b,、变形检验:对残余变形和最大力总伸长率,,3,个试件的平均实测值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表
8、,3.0.7,的规定。,F,、型式检验应由国家、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并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附录,B,的格式出具检验报告和评定结论。,表,6.21,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直径,mm 16 18,20 22,25 28,32 36,40,拧紧扭矩,N.m 100 200 260 320 360,表,6.22,锥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直径,mm 16 18,20 22,25 28,32 36,40,拧紧扭矩,N.m 100 180 240 300 360,6,、施工现场接头的加工与安装,6,1,接头的加工,6,1,1,
9、在施工现场加工钢筋接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工钢筋接头的操作工人,应经专业人员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人员应相对稳定;,2,钢筋接头的加工应经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6,1,2,直螺纹接头的现场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端部应切平或镦平后加再工螺纹;,2,墩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3,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企业标准中产品设计要求,公差应为,0,2,0p(p,为螺距,),:,4,钢筋丝头宜满足,6f,级精度要求,应用专用直螺纹量规检验,通规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止规旋入不得超过,3p,。抽检数量,10%,,检验合格率不应小于,95,。,4,、施工现场接头的加工与安
10、装,4,1,接头的加工,4,1,1,在施工现场加工钢筋接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工钢筋接头的操作工人,应经专业人员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人员应相对稳定;,2,钢筋接头的加工应经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4,1,2,直螺纹接头的现场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端部应切平或镦平后加再工螺纹;,2,墩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3,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企业标准中产品设计要求,公差应为,0,2,0p(p,为螺距,),:,4,钢筋丝头宜满足,6f,级精度要求,应用专用直螺纹量规检验,通规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止规旋入不得超过,3p,。抽检数量,10%,,检验合格率不应小于,9
11、5,。,4,1,3,锥螺纹接头的现场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端部不得有影响螺纹加工局部弯曲;,2,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使拧紧后的钢筋丝头不得相互接触,丝头加工长度公差应,为,0,5p,1,5p,;,3,钢筋丝头的锥度和螺距应使用专用锥螺纹量规检验;抽检数量,10%,,检验合格率不应小于,95,。,4,2,接头的安装,4,2,1,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2,、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拧紧扭矩值应符合本规程表,6,2,1,的规定:,3,、校核用
12、扭力扳手的准确度级别可选用,10,级。,4,2,2,锥银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头安装时应严格保证钢筋与连接套筒的规格相,致:,2,、接头安装时应用扭力扳手拧紧,拧紧扭矩值应符合本规程表,6,2,2,的规定:,3,校核用扭力扳手与安装用扭力扳手应区分使用,校核用扭力扳手应每年校核,1,次,准确度级别应选用,5,级。,4.2,3,套筒挤压钢筋接头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端部不得有局部弯曲,不得有严重锈蚀和附着物;,2,、钢筋端部应有检查插入套筒深度的明显标记,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心点不宜超过,10mm,;,3,、挤压应从套筒中央开始,依次向两端挤压,压痕直径
13、的波动范围应控制在供应商认定的允许波动范围内,并提供专用量规进行检查。,4,、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5,、施工现场接头的检验与验收,5,0.l,、工程中应用钢筋机械接头时,应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5.02,、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施工过程中,更换钢筋生产厂时,应补允进行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2,、每根试件的抗拉强度和,3,根接头试件的残余变形的平均值均应符合本规程表,3.05,和表,3.07,的规定;,3,接头试件在测量残余变形后可再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并宜按
14、按本规程附录,A,表,A1.3,中的单向拉伸加载制度进行试验;,4,、第一次工艺检验中,1,根试件抗拉强度或,3,根试件的残余变形平均值不合格时,允许再抽,3,根试件进行复验,复验仍不合格时判为工艺检验不合格。,5.03,、接头安装前应检查连接件产品合格证及套筒表面生产批号标识;产品合格证应包括适用钢筋直径和接头性能等级、套筒类型、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以及可追溯产品原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质量的生产批号。,四、钢筋的连接,1.,钢筋 的连接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标准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2,、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少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3,、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一受力截面中的接头应相互错开。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套筒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如下图,3,、柱子钢筋,(,1,)工艺流程,套柱箍筋 套筒连接竖向受力筋 画箍筋间距线 绑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