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场所精神下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以广州市仲恺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1507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所精神下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以广州市仲恺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场所精神下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以广州市仲恺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场所精神下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以广州市仲恺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刘炜仪李绪洪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可以展现校园精神、传承文化脉络,还可以唤醒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从而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引入场所精神理论,提出重塑场所空间、历史文脉的链接、人文精神的延伸等设计策略,旨在打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基于场所精神理论,本文以广州仲恺校园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场所空间和使用需求出发,探索现阶段的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营造校园场所精神,增强师生对校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场所精神与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概念解析场所精神“场所”指的是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结合体,反映了在特定的地点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以及环境特征等。因此,场所不仅

2、仅是一个区位或者空间,更是一种蕴藏精神、情感与记忆的“容器”。而“场所精神”这个概念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用于表达场所拥有自己的独特精神和特质。在20世纪70年代初,建筑理论家诺伯舒兹将现象学范畴的知识引入建筑领域,提出了场所理论的概念。这一概念着重探讨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它指的是人在特定空间中体验到的空间气氛和环境意义,是人类行为和情绪表达的体现。诺伯舒兹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强调,场所精神的本质在于是否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场所的精神,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承,保留和改造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不仅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休闲的场所,还可

3、以传承和弘扬校园的历史文化。例如,可以改造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将其变成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公共场所。通过这些改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校园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为校园增添更多的特色和魅力。科技手段,增加公共空间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设置互动装置等方式,让学生们在公共空间中更好地进行互动和交流。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发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让学生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公共空间,从而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复合空间功能,激发场所活力。采取复合空间功能的设计理念,将多种功能整合到一个公共空间中,从而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例如,可以将图书阅览室与咖啡厅结合,让学生在读书疲劳时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咖啡,同时也可以与

4、其他学生在咖啡厅中进行交流和互动。此外,可以将健身房与游戏室相结合,让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享受游戏的乐趣。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活动选择。历史文脉的链接历史文脉是一个场所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它记录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在大学校园的公共空间和运动场所中,历史文脉的链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在公共空间和运动场所中设置具有历史意义的装置或展墙,以展示该场所的历史和文化,让公共空间是指不限制特定人群使用的外部空间,可以作为公众从事特定社会活动的场所。大学校园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空间的一种,不仅受到其他公共空间概念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独

5、特的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文化氛围、人文精神是师生对校园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核心,而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则是校园空间环境的“核心”,为师生提供了开放的交流空间,是大学校园内部的活动中心和社会生活载体。作为大学校园环境形象和大学校园精神的体现,大学校园公共空间也会随着环境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场所精神与香凝文化场所精神和香凝文化都是一种对特定场所的情感、认知和记忆的表达,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场所精神强调的是场所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和特性,而香凝文化则更注重文化、历史和人文等方面的因素。将场所精神和香凝文化进行融合,可以创造出更为丰富、多元和深刻的场所体验。在香凝文化的传

6、承和发展中,可以融入场所精神的理念,将香凝文化与特定的场所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氛围和情感体验。同时,在场所精神的研究和应用中,也可以借鉴香凝文化的元素,将场所精神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场所精神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场所精神下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策略重塑场所空间丰富公共空间形式。通过文化传美化生活 BETTER LIFE0222023.10场所精神下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以广州市仲恺为例行旧无特色;空间功能类型单调:场地内只有羽毛球场、停车区域、陈旧海报墙三种类型,且羽毛球场路线与行人路线冲突,汽车乱停,绿化地被汽车压损,缺乏展示空间;参与性、互动性弱:场地缺乏使用者进

7、行互动参与的装置或雕塑,羽毛球缺乏捡球装置,经常将球打到树上、缺少能够让学生产生高度辨识度的景观小品。因此,如何以场所精神为理论,整合校园的空间功能结构,结合校园中的香凝文化,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是在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和研究的内容。文化与概念分析。香凝文化,是一种以何香凝先生和廖仲恺先生的革命精神为引领的文化体系。蚕,是一种被人们广泛饲养的昆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在香凝文化中,蚕被视为一种勤劳、坚韧、奋斗的精神象征。这是因为蚕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吃桑叶,吐丝,最终结成蚕茧。这个过程需要蚕不断地努力和奋斗,也需要耐心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这种精神正是香凝文化所倡导的,也是何香

8、凝先生和廖仲恺先生的革命精神所体现的,因此,提取蚕化蛹成蝶的生长过程,进行主题演绎,能够形成使用人群的游走动线。第一阶段为构建蚕蛹支架阶段,第学生了解这些场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展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校园历史文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场所的精神。人文精神的延伸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是师生生活工作娱乐的物质载体,要营造具有归属感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就需要充分关注该校园师生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中既要尊重不同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也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延伸。可以将校园独特的人文故事通过空间游览主题的方式将它们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刺激使用者的感官、激发人们的兴趣,也可以使

9、人们直观地了解校园的文脉,感受校园的文化底蕴,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场所精神下的仲恺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场所概况区位分析。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校园区位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改造场地介于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和雅思楼之间。在功能需求、空间形态上都暴露出诸多问题(见图1)。形式雷同、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场地无遮荫地区,树木保护设施损坏严重,场地无特色、杂物乱堆、展示板陈ENJOY LIFE 欣赏生活0232023.10图1作者自绘图作者自绘二阶段蚕蛹加厚茧网内层,第三阶段为茧衣开始形成,第四阶段为化蛹成蝶,根据这个概念提取形成该地的游览规划路线和空间布局,形成游、

10、学、赏、娱的空间主题。场所精神下的仲恺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肌理经由师生长时间的生活形成,体现了大学校园空间秩序和师生独特的生活方式,是大学校园文脉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设计时尊重校园空间本身的收放和转折,从路线、空间、材料等方面考虑改造策略。将“游”主题空间根据概念的序列安置在靠近学生宿舍的行走道路上(见图2),希望影响更多的人,满足更多使用者的空间景观需求,规划行走路线,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主题空间安置在靠近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楼的对面(见图3),以及雅思楼对面,将展示空间融入空间中的每一处,可以解决艺设学子缺乏展示空间的功能需求,注重人与空间环境的体验感和互动感,将校园

11、文化植入此处,在场所氛围中进行渗透,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心理。将“赏”空间安置在雅思楼对面,环境清幽闲适,衔接“学”和“娱”空间(见图4),作为一个过渡空间,动静分离,给体验者带来更优的场所体验。对“娱”主题空间进行下沉内置,形成一个下沉空间(见图5),同时迁移羽毛球场的位置,既解决了羽毛球打到树上丢失的问题,也解决了运动的人和行人之间的路线问题,在环境空间上形成了系统规划,从而改变了体验者对该空间的印象,从心理上影响行动,在环境空间上进行一定的系统规划,进而改变了体验者对场所空间的记忆。在立面景观上加强建筑景观、植物景观与人的互动性,例如观赏连廊,在地面景观上运用不同的材料、互补的彩色进行路线引导,给体验者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营造场所精神,激发使用人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现代高校中,校园公共空间承载着教学与育人的重要功能,它不仅是整个校园空间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师生之间表达情感与休闲放松的综合载体,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得优良与否,直接关系着师生对校园的评价与生活的体验。本文以仲恺校园公共空间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针对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现存问题进行设计,利用空间设计提升空间场所感,提升师生对大学公共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文化氛围、强调人文关怀、关注精神内涵。(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作者自绘图作者自绘美化生活 BETTER LIFE0242023.10图作者自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