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期末模拟测试卷(一)(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8608048 上传时间:2025-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模拟测试卷(一)(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期末模拟测试卷(一)(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刺期末】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碳酸钙高温分解②H2在Cl2中燃烧③镁与稀硫酸反应④水蒸气变成液态水⑤酸碱中和⑥NH4Cl晶体与Ba(OH)2•8H2O晶体混合搅拌⑦SO3与水反应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⑦ D.②④⑤⑦ 2.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H—H为436 kJ/mol,F—F为153 kJ/mol,H—F为565 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H2与F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F2(g)2HF(g) ΔH=-541 kJ B.2 L HF气体分解成1 L H2和1 L F2吸收541 kJ的热量 C.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541 kJ D.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 3.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如图为CFCl3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C-Cl键 B.过程Ⅱ可表示为O3+ Cl=ClO + O2 C.过程Ⅲ中O+O=O2是吸热过程 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 4.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Al、Cu、稀H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5.一定条件下,2.24L(标准状况)CO与的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11.32 kJ的热量,反应后恢复至原状态,产物的密度为原来气体密度的1.25倍,则CO的燃烧热 A. B. C. D. 6.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 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化学平衡时,c(H2)=0.5 mol/L,c(HI)=4 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 A.9     B.16     C.20     D.25 7.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间的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烧杯的位置 B.如果没有玻璃搅拌器,酸碱混合后可用温度计轻轻搅拌 C.完成一次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要使用2次,分别用于测混合液的初始温度和反应最高温度 D.由 可知,0.5 mol稀溶液与1 mol NaOH稀溶液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57.3 kJ 8.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9.25 ℃时,相同pH的两种一元弱酸HA与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浓度的NaA与NaB溶液中,c(A-)<c(B-) B.M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N点溶液的导电性 C.M点的c(HA)>N点的c(HB) D.HA的酸性强于HB的酸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将pH=3的CH3COOH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 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为0.1 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盐酸、③0.1 mol/L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11.常温下,用0.1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 HCl溶液和20.00 mL 0.10 mol/L CH3COOH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甲 乙 A.图乙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a与b的关系是a<b C.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c(CH3COO-)>c(Na+)>c(H+)>c(OH-) D.这两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12.FeAsO4在不同温度下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2>T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为T2时,Ksp(FeAsO4)=10-2a B.c(FeAsO4):Z>W=X C.FeAsO4的溶解过程吸收能量 D.将Z溶液升温一定可以得到Y溶液 13.如图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监测与控制的功能,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由呼气所在的铂电极流出 B.H+通过质子交换膜流向氧气所在的铂电极 C.电路中流过2 mol电子时,消耗11.2 L O2 D.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3H2O-12e-2CO2↑+12H+ 1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如下现象:图1中,Cu电极上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图2中,Cu电极上无气泡产生,而Cr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是电解池装置,图2是原电池装置 B.两个装置中,电子均由Cr电极经导线流向Cu电极 C.图2中Cr电极为正极 D.由实验现象可知,金属活动性: 15.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可以制取氢气,其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过程中b极附近溶液碱性明显增强 B.溶液中的OH-逐渐向a极区附近移动 C.若在b极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mL氢气,则消耗尿素2 g D.a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32-+N2↑+6H2O 【答案】C 【解析】该电池反应时,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则氮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所以生成氮气的电极a是阳极,生成氢气的电极b是阴极。阳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32-+N2↑+6H2O,阴极反应式为6H2O+6e-3H2↑+6OH-,D项正确。b是阴极,由电极反应式可知阴极产生OH-,b极附近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A项正确;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根据A项知,a是阳极,所以氢氧根离子向a极移动,B项正确;阴极b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标准状况下224 mL H2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转移电子0.02 mol,根据阳极电极反应式可知消耗尿素0.2 g,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7.(14分)甲烷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化学领域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炉冶铁过程中,甲烷在催化反应室中产生水煤气(CO和H2)还原氧化铁,有关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ΔH=+260 kJ/mol。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则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所示,装置甲为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通过装置乙实现铁棒上镀铜。 ①a处应通入    (填“CH4”或“O2”),b处电极上的反应是  。  ②电镀结束后,装置甲中溶液的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装置乙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    。  ③电镀结束后,装置甲溶液中的阴离子除了OH-以外还含有    (忽略水解)。  ④在此过程中若完全反应,装置乙中阴极质量变化12.8 g,则装置甲中理论上消耗甲烷    L(标准状况)。  18.(14分)(2021·广西钦州·高二期末)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若在一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的和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的物质的量为。则平衡时________。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平衡后,若提高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加了催化剂 B.增大容器体积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加入一定量 (3)若在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 ,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T/℃ 200 300 400 0.5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 ②试比较、的大小,___________ (填“”、“”或“”); ③4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当测得、和物质的量分别为、和时,则该反应的_________(填“”、“”或“”)。 19.(13分)某些非金属单质如白磷(P4)可以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可以与过量的热NaOH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NaH2PO2(次磷酸钠)。 (1)已知NaH2PO2溶液的pH>7,次磷酸是    (填“一”“二”或“三”)元    (填“强”或“弱”)酸。次磷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2PO2溶液的pH>7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25 ℃时,向100 mL 0.1 mol/L的H3PO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填“>”“<”或“=”)100 mL。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0.(14分)(1)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a.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用字母表示,下同)。 b.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 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c.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d.将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的三种酸,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反应至pH=7,则消耗NaOH溶液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 e.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当H2S浓度较低时常用纯碱溶液进行吸收。表为H2S、H2CO3 的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 Kal Ka2 H2S 9.1×10-8 1.1×10-12 H2CO3 4.3×10-7 5.61×10-11 纯碱溶液吸收少量H2S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磷酸是三元弱酸,常温下三级电离常数分别是Ka1=7.1×10-3,Ka2=6.2×10-8,Ka3=4.5×10-13,解答下列问题: a.常温下同浓度①Na3PO4、②Na2HPO4、③NaH2PO4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b.常温下,NaH2PO4的水溶液pH_______ (填“>”“<”或“=”)7。 c.常温下,Na2HPO4的水溶液呈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