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上学期重点班班考地理试题必修3全部.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59186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重点班班考地理试题必修3全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上学期重点班班考地理试题必修3全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度安徽省郎溪中学高二年级班考 地 理 试 题 命题人:陈强 2011年01月08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读我国四座城市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坐标图(图1),回答1~2题。 图1 1.一般年份,影响这四座城市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或灾害分别是 A.a热量 b光照 c伏旱 d洪涝 B.a水分 b春旱 c伏旱 d洪涝 C.a热量 b春旱 c伏旱 d台风 D.a水分 b盐碱 c光照 d台风 2.依据四地所处的温度带判断,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A.a棉花 b冬小麦 c油菜 d甘蔗 B.a甜菜 b春小麦 c水稻 d水稻 C.a亚麻 b棉花 c油菜 d甘蔗 D.a春小麦 b冬小麦 c橡胶 d水稻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右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3~4题。 3.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A.A→B→C B.B→C→A C.B→A→C D. C→A→B 4.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三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二产业向东南 8.右图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植物体生长速度越快,当气温10℃时,其植物生长速度仅为30℃时的   A.20%       B.110%        C.90%       D.60% 9.右图是等高线图,数值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P处不可能为鞍部      B.QP处为山谷       C.QP处为集水分界线 D.QP处为分水岭 10.读右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 A.3°N~3°S B.6°N~17.5°N C.3°N~17.5°N或3°S~17.5°S D.17.5°S~23.5°S或17.5°N~23.5°N 2010—2011学年度安徽省郎溪中学高二年级班考 地 理 试 题 命题人:陈强 2011年01月08日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卡(本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 二、综合题(本题共2题,第11题28分,第12题32分,共60分) 1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8分) (1)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4分)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措施(6分)。 (3) 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 为主的景观特色。(2分)请分析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的成因。(4分) (4)简述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内容。(6分) (5)西北荒漠化的防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6分) 装 订 线 12.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32分) 材料一: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下图)。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对外开放 工业化 城市化 外资企业建立 大城市扩散 工业化 城市化 乡镇企业发展 珠江三角洲模式 苏 南 模 式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 。(2分) (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4分)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 “优势弱化,劣势凸现”。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 (至少回答一点,2分),劣势具体指的是 (至少回答三点,6分)。再加上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减弱,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为此,珠江三角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正在以产业基础较好的 (填城市名称)为基础(2分),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4)简述城市化、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三者的相互关系。(6分) (5)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6分) (6)读右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010—2011学年度安徽省郎溪中学高二年级班考 地 理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 1-5 、CCDCD 6-10、BADBA 11、(1) ABCD(每选对一个得1分,有错不拿分,4分) (2) 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每点2分共6分) (3)干旱(1分) 荒漠(1分) 原因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少;(2分) ②周边高山阻挡,水汽难以进入(2分) (4)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能力(每点2分共6分) (5)①营造薪炭林; ②新建沼气池; ③推广省柴灶; ④开发新能源(任意三点的得6分) 12、(1)对外开放的政策 (2分) (2)城镇数量增加(2分) 城市规模(级别)扩大 (2分) (3)、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任意答对一点得2分) 经济腹地范围比长三角小、地理区位不如长三角优越、大城市为依托不如长三角密集、科技力量不如长三角雄厚、经济基础不如长三角好等(任意答对三点得6分,) 广州 (2分) (4)①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②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③城市化反过来有促进工业化发展。(每点2分) (5)相同点:两个地区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2分) 不同点: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是通过外资企业的建立,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厂务工,促进了城市化。 ②苏南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辐射下,乡镇工业崛起,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各2分,共4分) (6)①轻纺工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 ②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产业为主(各2分,共4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