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11课思维导图.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59174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11课思维导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11课思维导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发现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两颗门齿化石:可以化验出他们距今___________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谋人 发现物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发现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可以发现____________ 2、一些其它部位的骨骼化石,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物 北京人 1、距今年代:____________ 2、体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化表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社会组织形式: 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 1、发现地点:____________ 2、距今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貌特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4、使用:___________石器,以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为生 山顶洞人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已懂技术及观念 社会组织生活: 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共同居住,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发现地点:____________ 2、距今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特点: 1、使用: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_耕地 3、种植_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的国家) 4 住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 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挖掘______________ 7 饲养___________ 8 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河姆渡 原始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发现地点:____________ 2、距今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特点: 半坡 原始居民 1、使用: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垦土地,用______收割庄稼 3、种植_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的国家) 4 饲养___________ 5 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____________________ 6 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7 住 _______________(屋内有____________,供_____和____) 8 能制造________________ 9 会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大汶口原始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_________ 第3课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v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联合 武略:逐鹿之战 结成联盟,形成_________ 我们称自己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黄帝 ( )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黄帝 文治 第3课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其妻子嫘祖:____________ 属下仓颉:________________ 属下伶伦:________________ 传位 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点: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传位 尧、舜、禹 _________制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 ________________( ) 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 夏朝建立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建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 国家机构: 建立 兴 ________________ 压迫 ______和________的工具 城堡、宫殿 政府机构 军队、刑法、监狱 夏朝的兴衰 _________ 制变成________ 制 _________ 天下变成__________ 天下 _________ 传___________ 继承 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的残暴 2 平民与奴隶的怠工与反抗 灭亡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训:________________ 衰 灭夏(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建商:建立者________、建立时间___________ 壮大(原因): 兴 1 汤任用有才干的大臣_________ 2 汤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 3 汤关心百姓,使农民、商人各安其业 商朝的兴衰 ____________迁都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1 后期的政治混乱 2 _________的残暴统治 3 领国_________的发展壮大 衰 (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_之战 灭商 兴 1 时间:_______________- 2 双方:_________ 3 结果:________ 西周的兴衰 1 建立者__________ 2 时间:_________ 3:都城________ 建周 强盛:____________制 1 原因_______________- 2 内容:_________ 3 作用: 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 3 ________ 1 原因_______________- 2 转折:_________ 3 灭亡: _________(时间)______(人物) 衰 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发展过程 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灿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加丰富: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青铜制造业 1:______________(世界现存最大) 2:______________(造型奇特) 商代青铜代表文物 手工业 时期: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文物: 三星堆文化 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陶器制造业:陶器业很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_______的国家 玉器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很____________ 农作物:西周时期,______________已齐备 农业技术:商朝时期已知道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生产工具:西周已使用了一定数量的____________农具进行生产 农业 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 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__________ 畜牧业: 交通发达,城市繁荣 商业 创造了青铜文明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奴隶的悲惨生活 促进了社会发展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前_______----------前________年) 战国(前_______----------前________年) 朝代更替: 夏 商 西周 东周 1 周天子威信扫地,无法控制各路诸侯,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 强大的诸侯为成为霸主,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不断进行战争 背景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______ 外交:____________________ 称霸条件 __________的称霸过程 (时间:____________) 称霸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秋争霸 霸主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称霸过程 (时间:____________) 称霸条件 称霸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称霸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 1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 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统一 1 促使战国七雄形成的两件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燕 战国七雄 赵 秦 魏 2 七雄方位图 齐 韩 楚 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 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之战 双方 2 :________________之战 双方 3 :________________之战 双方 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 _________ 3 著名战役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战国时期,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的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______________, 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如:_______ 国郡守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 修的_____________, 是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___工程。 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的变革。 (如:生产工具的进步使一些奴隶主开垦出大量土地并将土地出租,转化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也转化为农民。) (显然,以土地私有制,分封制为核心的奴隶制度不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改革就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制度,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战国后期各国都掀起了变法运动,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1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2 奴隶主将开垦出的土地出租,转化为封建地主 背景: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确立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 商鞅变法 时间: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四、各国变法的作用 1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2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4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盛行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骨文 盛行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文 ( ) 文字的演变 大篆:________时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小篆:________时期,人们用毛笔书写于________或________上。 隶书:秦统一后,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推广____________ 楷书、草书、行书:_________时期,书法字体又篆书、隶书转化为楷书、草书、行书。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_________时期,记录了_________最早的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朝,甲骨文里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载 1:生活年代及国别:__________________ 2:成就:他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1:今天的农历,又叫________历,据说源于________朝 2:_________朝,历法逐渐完备 3:_________时期,人们测出了________________, 以便____________________ 历法 天文 名医扁鹊 1:生活年代及国别:__________________ 2:成就:a 创造了新文体楚辞 b 代表作:《 ____________》 3 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屈原定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 音乐:_________时期盛行______________, 湖北随县出土的_______________最为珍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 生活时代:___________期,__________人 2 时代背景:1)大国争霸 2)旧制度瓦解 1:提出“仁“的思想 ( ) 2: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3: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4:恢复西周制度,克己复礼 3 思想 1:创办私学 2:强调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3: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 4 教育方面的功绩 孔子 5 地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6 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 7 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__________》 1:生活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代背景: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朴素的辩证思想 4:地位: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5 记录老子言行的著作:《__________》 1)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 2)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老子 1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时期,社会动荡,斩落不休 2 针对社会急剧变革,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逐渐行程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 3 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 百家争鸣的背景 2 百家争鸣的表现 类别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相关经典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春秋》 1) 提出“仁”的学说 2) 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3)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孟子 战国 《孟子》 1) 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反对一切战争 2) 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3) 主张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伐树 荀子 战国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庄子 战国 《庄子》 1)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 批评孔子在鲁国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韩非子》 1) 主张改革 2)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3)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 《孙膑兵法》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子服矣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1 政治上:常年战乱,人们渴望和平,渴望统一 2 经济上:经过_____________, 秦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 军事上:______________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条件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年,秦王________ 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 秦统一六国 1 时间:_______________ 2 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 3都城:______________ 4 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朝的建立 意义 1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战乱的局面 2 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的:适应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1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 至高无上,总览全国一切___ 2 中央政府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管____、 _______、________最后由黄帝决断 3在地方上推行__________。(分36郡,郡下设县)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内容: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秦巩固统 一的措施 1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2 内容: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______、_____、____ 的书,其它书都要烧掉,以后谈论儒家诗书都要判死刑 文化上:统一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经济上: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思想上: ___________ 1 北击匈奴,派________ 反击匈奴,夺取______ 2修筑长城,秦长城西起_______,东至________________ 3 开发南疆,兴修_______, __________沟通了_______和____ 军事上: 东至___________, 西到__________, 北到_____________, 南达__________ 秦朝的疆域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根本原因 (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直接原因: 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_______戍守长城, 走到__________, 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陈胜吴广起义 1 起义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领导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取得成就:在_________建立政权,_____自立为王, 起义军发展到几十万人 经过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结果:不到半年被镇压 1 这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大规模的_________起义 2 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意义 1 时间:________ 2 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项羽:________之战 2 刘邦:进入咸阳,秦朝灭亡,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3 性质:秦末农民起义 刘邦、项羽起义 1 时间: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 2 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性质: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 4 相关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汉之争 两汉建立 1 时间:________ 2 建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3 都城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