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 2015.10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假设 B 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4.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5.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铁矿石冶炼成铁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 B.给试管中 C.称量一定质量 D.检查装置的
滴加液体 液体加热 的食盐 气密性
8、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氧气 B.生铁 C.氯酸钾 D.高锰酸钾
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粗盐加到盛有10mL水的量筒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D.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10.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人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11.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12.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 )
A.工业粉尘 B. 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风力发电
13.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 )
A. 1︰2 B. 1︰5 C. 1︰4 D. 21︰79
14.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淡蓝色的火焰 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15.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16.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通过治理,株洲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好转。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
C.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1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同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18.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
19.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20.某容器中有M、N、X三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
M+X===G+Q G+Q===N+X其中可能属于该反应催化剂的物质是( )
A.X B.M C.N D.Q
二氧化锰质量分数
二氧化锰质量分数
二氧化锰质量分数
二氧化锰质量分数
21、已知化学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22.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23.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B.液氧 C.石灰水 D.氯化钠 E.干冰F.水银G.氯酸钾H.洁净的空气I.冰水J.过氧化氢溶液K.蒸馏水等11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24.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并在括号内写出基本反应类型: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铝在空气中燃烧 4)汞在空气中加热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 )
8)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 )
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10)加热高锰酸钾
11)过氧化氢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25.上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① 出仪器名称Ⅰ ,Ⅱ 。
② 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
置 (填编号)。
③ 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填编号)。
a.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26.济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请你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27、默写下列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银 氧 氩 溴 锌 铜 铁 碳 氢 氖
钠 锰 镁 氯 铝 硫 磷 金 钾 氦
硅 汞 钙 氟 碘 氮 铂 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