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 书 体 会党的十八大闭幕后,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单位组织了十八大报告的专题学习活动。经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自己感觉对十八大报告的主要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理解,在此谈一谈心得。一、十八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突出亮点十八大报告主题鲜明深刻,内容博大精深,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新概括、新要求、新任务和新举措,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的纲领性文件。经过梳理,我认为十八大报告的重大的理论创新和突出亮点主要表现在:(一)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历史定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
2、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二)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这样的阐述明确回答了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三)充分表达了我党进一步做好民生事业的坚强决心。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段话是对社会建设两个重点内容即“改善民生”和
3、“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描述,是对民生之所需、百姓之所求的高度概括,充分体现了党对民生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廖廖几行字,却透露出浓浓的民生情。 (四)提出了“生态文明”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和新的阐述。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令人耳目一新,振奋不已。(五)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突破。一是把党的纯洁性纳入党的建设的主线中,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有了更坚实的保证。二是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三是提出要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六)从数字的角度看十八大报告中
4、的要点和亮点。1、用四个“必须更加自觉”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要求和方法。即: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2、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建设目标和“三个自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全党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3、首次提出“两个同步”:居民收入
5、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4、用四个“分开”,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即: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5、提出“四种监督”和“四个意识”。即: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6、提出“五位一体”: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首次提出。7、提出“八个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
6、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8、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改,却是一个质的飞跃。9、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0、用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警示全体党员:新形势下,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而且是长期、复杂、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想,无论是专
7、家学者还是普通百姓,大家都能从这些新的提法中感受到我们党和国家今后发展的光辉前景,感受到十八大所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二、对十八大报告精神的总体理解学习十八大报告,我最深刻的体会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一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三是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四是促进全党奋进的动力源泉。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十八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回顾和总结,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这十年来,国家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广大群众有目共睹、感同身受。尤其是报告不仅肯定了成绩,而且以坦率的态度谈到了工作中的缺点和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敢于承认缺点和面对困难是党有力量、有信心
8、的表现,是极其可贵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报告从实际出发阐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论证了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实践依据,有助于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让党清醒而有信心,有利于全党同心同德,克服面临的一切困难。 (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新时期以来取得的一切成就,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坚持创新精神结出的丰硕果实。这一宝贵的历史经验在十八大报告中得到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新世纪、新阶段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只能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解决,必须进一步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报告把创新放在极其重要的位
9、置,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举措都体现了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这些创新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经验为基础的,是积极大胆而又高度慎重的,是切实可行的。报告特别强调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建立创新体系等,对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来自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力量所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政策主张,都是人民利益的科学体现。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
10、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包括保障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发展生产力、推动改革开放、保障、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等,都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尤其是提出的科学发展等一系列设想,保护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更是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福祉,表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纲领政策主张,更加紧密地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忧人民所忧,把人民的幸福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报告最后提出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幸福美好的未来,必将极大地动员起十三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党就有了无穷的力量
11、源泉和牢固的胜利之本。(四)促进全党奋进的动力源泉。报告自始至终贯穿了促进全党奋进的动力源泉。从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到要求全党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充满了促进全党奋进的动力源泉。增强意识是树立自信的基础,增强意识是为了树立自信,只有增强了意识,自信才能牢固地树立起来。有了自信,我们就会意气风发;有了自信,我们就会奋力前行、勇往直前。作为工作在政法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要立足本职,着眼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切实从增强四个意识着手,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职责,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想,每个人对十八大报告都有自己的深刻理解,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深入,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幸福和振奋,总能想像到中国未来的美好蓝图和宏伟画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