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篇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特征是“实践 性”,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给出 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要求和原则,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在课程资源上要求要具有极强的地方性,课程本身特有 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因此,加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实践探索, “突出综合实践
2、活动课程四大指定性学习领域,紧紧围 绕“亲近与探索自然”、 “体验与融入社会”、 “认识与完善自我”三个维 度,将包括校情、学情、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团队活动、社区服务 等大量的非指定领域与指定领域衔接、互补的加以整合,共同构成内 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对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特别校本课程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 地建构式发展与创生。通过调研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资源的开 发、课程体系的构建、资源的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课程计划缺乏系统性,二是课程内容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存在 “打一枪、换
3、一个点”的现象,三是成熟的课程资源不能充分地发挥应 有的作用,四是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增强学生实践能 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有必要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校本化“为主题,深入 系统地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二、课题研究面临形势与任务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了近十年,但是,国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实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教育部下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而 缺乏大量的“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优质整合”的活动课题。目前,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 “国家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 的研
4、究开发推广策略,一是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严重滞后 于社会变革,尤其是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当地社会生活和 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时效性差;二是学科专家处于课程开发的 核心位置,课程设计定位在学科结构的层次,缺乏课程系统结构的整 体把握,导致单一狭隘的专家型课程目标和决策渠道,缺乏多层次多 途径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制与能力;三是 “中央”与“外围”之间,亦即开发课程的学科专家与实际执行课程的教 师之间,缺少应有的紧密联系,课程专家与学校及教师是“两张皮”, 否定并闲置广大教师独立判断以及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降低了课程革新对于学校教育的实际影响,致使课程改革
5、不能在教学 质量上取得预期的成果,出现所谓“革而不新”的现象。目前,可供实 施的课题案例少,给操作层面的课程实施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综 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近年来,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研究蓬勃开展, 已经有了一批成果, 出了不少书, 但是,由于地区、学校的不同,教育资源的不同,加以中小学生的生 理心理特点及知识、能力储备的差异,有的课程资源根本无法借鉴使 用,因此,加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 验,将包括校情、学情、学
6、生所处的地域环境、团队活动、社区服务 等大量的非指定领域与指定领域衔接、互补的加以整合,共同构成内 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成为一种潮流。本课题研究的定位就是引导实验学校开发与构建独具 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体系。三、课题的内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 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 色及学生发展的需求而设置的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 征,密切联系生活、社会和科技,在学生的实践与动手操作中体现对 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
7、识、形成新认识。综合实 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 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是指学校根据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学 校特色与教师特长,充分运用当地的社区资源,通过课程的实践与创新,自主开发与使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展课程校本化研 究的目的,一是为了确保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有效实施,二 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全 面、自主、协调发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对于创生 课程资源和内容、充分利用共有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 于创建特
8、色学校,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 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必修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学校必须开设 的一门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可有可无,更不是学科课程的简 单重复,它需要有相对成熟的课程资源和内容、需要有相对稳定的课 程计划与活动载体,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计划与教学方案,开展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既有利于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开发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着眼于发展 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创新
9、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以及动手动脑、自主发现、合作交流、探究创新 等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诸如关心环境、关注社会、关爱生活等多 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2.多元智能理论。 面向每一个学生, 在关注每个学生智能优势的前提 下,承认个别差异、开展实验研究、实践探索,促进其本土化,满足 多元需求。使其“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和“个体优势”得到充分张 扬。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 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 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
10、择性。4.叶圣陶先生注重实践的思想。 叶圣陶认为: 只须认定自己已在求学, 已在做人, 求学与做人是切己份内的事, 其方法从实践中都可以求得, 不一定要等人指导,而且唯有从实践中得来的方法最为切实可靠。做 人原是要“做”的,就是说要实践的。你“做”了,你实践了,内容就充 实了,方法也“左右逢源”了。5.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起源于动作,知识的形 成是主客体连续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认知结构;主体的学习和智慧的发 展本质在于使主体适应环境。五、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促进学生发展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让学生有序地参与各种活动,完成 综合实践课程,既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循
11、序渐进促 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手段之一,因此,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有利于让 更多的孩子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呈螺旋【篇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10】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014.2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 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 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坚持以一切为 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 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 我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为:
12、传 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自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通过校本 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 发展的需要。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校本课程是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做 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 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 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 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 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 成长。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 人本性原则人本课程观的
13、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 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 重和满足。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正是本着这一原则,中华美德故事、古文学鉴赏课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断,让学生赏 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受民族文化的 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2、 整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 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 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中,低年级重视学 生的礼仪养成教育, 中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脑
14、、 动手、 动口、 理解能力的培养。高年级主要学习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方法。 总之,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各方面得 到比较和谐、全面的发展。3、 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 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我校 利用自身资源,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 在各年级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需求,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内容, 满足了不同学段的发展要求。五、 方法措施:1 、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2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
15、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 方向性与探究性。4、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 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5、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做到有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 段总结、跟踪纪实等材料。六、 校本课程开发框架:(一)领导小组:组长:啜国忠成员:各班班主任(二)校本课程开发要求:1、每学期按 15 课时开发,有总体目标。2 、每课有课题、教学目标(必须有情感目标),最好设有习题。3 、按每学期订一册,有课本封皮、目录。4 、单元题目为小一号字,课题为小三号字,其他为四号字。5 、根据课程需要,可有插图。六、课程的实施:1 、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计划。2、任
16、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 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 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 重活动的结果。4、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 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 作。七、校本课程的评价:1 、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2 、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4 、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
17、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 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 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 特色,打造“个性化文化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二、实施目标1 、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 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 的综合和运用。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
18、 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 向。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 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 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 不能远离实际。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 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 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 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 善优化校本课程。三、实施内容(一)
19、、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 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 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 建“学习化校园”。(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 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 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 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 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 的开发
20、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4 、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1 、成立组织。2 、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4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 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6 、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7 、组织学生选择课程。8 、确定校本课程。9 、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四)、校本课程的结构: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必修课程:争章夺星、写字、诵读与阅读选修课程:各兴趣小
21、组综合实践活动: 3-5 年级不同学科与教师自主研发课题(五)、校本课程的评价1 、学生学习评价: 问卷调查2、学习效果评价: 家长、学生信息反馈3、综合展示评价: “六一”文化艺术节展示活动4、课程评价评价:施实教师的计划、方案、教案、教材修订情况等(六)几点注意事项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 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化学校特色, 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 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
22、发方案。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一)目的:1 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 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 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学生正处在 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外来事物的刺激,便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 惯的最佳时期。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艺术素养的培养,应是素 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坚持每周活动。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打 击乐为核心的民乐艺术特色。孩子们不仅有了一技之长,而且综合素 养得到显著提高。2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
23、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 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 地去努力, 认识课程、 探索课程。 研究学生, 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专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校本课程的研发权给予了一线的教师, 那就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时也感到机 遇与挑战是并有的。正如我们的老师所想的那样:这是一种压力、一 种挑战、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我们将和它一起成长。3 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建校以来,一直努力构建“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这是全体师 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殷切期待。近几年来,社会发展 迅猛,人们生活水平
24、明显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 通过学校的艺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艺术素养、 审美能力, 民族自豪感, 从而丰富内心世界,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艺术 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二)依据:1、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北京市 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和朝阳 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2、我校的办学理念:创办高质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学校。为培养德 智双全、身心共健、才艺俱佳、健康快乐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3、本校资源条件:设施完善,专用教室齐备,多媒体设备先进。教 师工作热情高,且积极肯干;
25、多数教师有可开发的特长。学生质朴、 乐学,兴趣广泛。绝大多数家长综合素质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学校 工作。社区参与学校办学的愿望较高,且与学校建立了较好的协作关系,学校有一定的号召力。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1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和能力, 积累艺术文化深厚的底蕴, 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2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 生的爱国情怀。3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 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4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四、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1、
26、 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和能力,能 够较好地完成课程开发工作。2、 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区拥有所需要的课程资源。五、开发原则1、互补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做到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 充和拓展。2、可行性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本校教 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 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3、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中要重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中要还重视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4、全面性原则:尽可能利用校内教师的资源,开发校本课
27、程,人尽 其能,物尽【篇三: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石井乡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一、 指导思想:校本课程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 供了新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 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 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 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二、 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1 、总目标: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 课程建设拓展学生
28、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2、学生发展目标: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 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3、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 业化成长。4、重点突破: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开发校本课程,并逐 步向各学科延伸,完善校本课程,即三字歌、剪纸、弟子 规。三、组织与实施:1 、成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工作小组。组 长:李进彪副组长:尚敬华成 员:各班主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 施、评估等工作。制订校本课程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
29、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 学能力。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 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四、方法措施:1 、充分调动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2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3 、仔细研究,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五、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1 、发挥特色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生长点。2 、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实施,与日常教学相结合。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各项教育的 重要载体。4、以
30、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定位,完善 课程体系,落实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六、校本课程实施保障: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 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3 、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理论培训。4 、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6 、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研究的成果。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等,为校本课 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 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 档案。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 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 学合理的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