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卷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8554054 上传时间:2025-0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4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讲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考纲解读】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1.结合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的基本含义,掌握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分布和特点。(综合思维) 2.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掌握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 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综合思维) 4.结合实例,归纳分析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综合思维) 【基础知识梳理】 一、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1.北方地区、第二级阶梯。 2.位于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太行山以东地区。 3.生态脆弱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 1.水土流失的原因 (1)降水集中,多暴雨。 (2)植被稀少。 (3)土质疏松。 (4)地表破碎,坡度大。 2.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人口激增、修建宫殿、陡坡开荒、过度放牧、过度樵柴、露天开矿、修路。 3. 采取的措施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水库、建淤地坝、修水平梯田。 【习题巩固】 图中阴影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目前( ) A.我国生态脆弱区都位于内流区 B.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类型较单一 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 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稳定 2.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②地——围湖造田打坝淤地 C.③地——过度开采地下水 D.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完成下题。 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丙地区—土地沙漠化 B.乙地区—水土流失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4.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5.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题: 6.方框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下游河道淤积 ②粮食产量下降 ③土壤盐渍化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7.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持续性 8.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生物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建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 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9.图中甲、乙两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草场退化、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 C.湿地破坏、森林锐减 D.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10.治理图中乙处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建立湿地保护区 C.发展立体农业 D.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下图为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读图,完成小题。 1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是(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塑造地形 ④涵养水源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则检测到(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 D.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1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化 1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16.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E:_____.F:______. (2)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3)②______高原. (4)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______. (5)B和C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6)D地区的自然特征为______. (7)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草原和荒漠景观为主的地理区域是______(填字母). (8)北京市位于图中的______(填字母)区域,该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17.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2)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