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1 自然灾害的成因
考点基础练
考点一 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
1.下列关于地震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经济的发展,地震损失一定下降
B.人口密度越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越多
C.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地震损失越大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会减少
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千米)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级为8.9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7级)。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地震发生时,美国测得的震级与中国测得的不同,原因是( )
A.震中距不同 B.测量中的误差
C.两国的破坏程度不同 D.采用的震级标准不同
3.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有( )
①震级较高②震中距印度尼西亚等国较近③建筑物抗震性差④地震突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成因和发生过程,海啸、台风、洪涝属于海洋灾害
B.自然灾害能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不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C.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以旱涝最为常见
D.通过开挖入长江的水道可有效预防淮河洪涝的发生
考点二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2021年某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提示:当前地质灾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请广大市民进入山区前务必关注灾害预警信息、景区关闭信息,强降雨天气期间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提示最有可能发布于(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6.游客进入山区若遇强降雨,易遭遇的地质灾害及原因有( )
①地震,因地壳变得活跃②滑坡,因土壤水饱和③泥石流,因水流量猛增④山洪,因地势陡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年2月3日0时5分在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北纬30.74度,东经104.46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D.观测点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8.该次地震震源所处位置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
9.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受到泥石流威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地区泥石流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
A.地势低洼多河流 B.黑土疏松多沟壑
C.降水持续多暴雨 D.山高谷深多植被
11.该地区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可表现为 ( )
A.暴雨—泥石流—堰塞湖—洪水 B.地震—暴雨—泥石流—洪水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
提升综合练
从2006年4月16日夜间开始,受蒙古气旋南部偏西风的影响,我国内蒙古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和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浮尘天气。这是自2003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最大范围的强浮尘天气。其中5次是强沙尘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沙尘暴属于( )
A.气象灾害 B.海洋灾害
C.地质灾害 D.天文灾害
13.本次浮尘天气大都出现在夜间,原因是( )
A.风力较大,沙尘容易吹起
B.夜间湿气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
C.建筑工地大都在夜间施工,导致浮尘扩散
D.夜间上升气流少,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
14.吸入沙尘量过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最大。
主要原因是( )
A.儿童抵抗能力差
B.儿童个子矮,吸进去的都是大颗粒的扬尘
C.沙尘对成年人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儿童影响非常强烈
D.儿童贪玩,在野外停留的时间长,吸入的浮沉多
15.浮尘天气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以吹散尘土
②沙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
③城市建筑工地也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
④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危害最大的是_______,它在我国数量多的原因是_______。
(2)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是_______。它在我国分布广的原因是____。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___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______的重要原因。
(4)当今世界的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是___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