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海水的性质--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解析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8543941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0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水的性质--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海水的性质--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海水的性质--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海水的性质--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海水的性质--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专项练第二部分 提优综合练第三部分 直面高考真题练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专项练知识点一海水的温度 读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左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是( )ABCD2右图中,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显著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1A2D【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深,海水温度迅速降低;1000米以下,常保持低温状态。左图中,曲线符合,A正确,B、C、D错误。故选A。2读右图可知,丁曲线倾斜度最大,说明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显著,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表层海

2、水到1000米水深,海水温度迅速降低,1000米以下,常保持低温状态。 读“海洋水温随纬度和深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3影响曲线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水比热容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4若曲线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C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D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答案】3D4C【解析】3读图,曲线的特点是随着纬度增加,海水温度降低,故表示的应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纬度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故影响曲线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所以该题选D。4由图中

3、曲线可知,该海域表层水温约25,可判断其不可能处于高纬度海区,A错误;由图可知,随着深度增加,海水温度递减,B错误;由图可知,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C正确;观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可知,大致以1000米深度为界,0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而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D错误,所以该题选C。【点睛】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

4、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5“大洋一号”科考船圆满完成第21航次大洋科考任务,于2010年5月28日返回青岛。此次科考首次使用的水下机器人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潜深达到3500米,其将在我国海底探测、海底地质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的是( )A赤道B回归线C副热带D北极圈【答案】D【解析】海洋表层水温: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北极圈处海域表层水温与1 000米以下海水的温度接近,故其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D正确。故选D。【点睛】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海水温度变化不大,经常保持低温状态

5、知识点二海水的盐度6一艘海轮由印度洋驰入红海,海轮的吃水深度变浅,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水盐度高B海水浮力变大C船排水体积D海水密度变小【答案】A【解析】一艘海轮由印度洋驰入红海,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高,密度大,轮船吃水深度变浅,A正确、D错。海水浮力变大不是根本原因、跟船排水体积无关,BC 错,故选A。7正确反映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ABCD【答案】C【解析】世界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大致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呈“双陀峰形”,题中四个选项均大致呈“双陀峰形”,因此无法从这一规律中分辨对错。由于在北纬60附近有大量的陆地,该纬度海区汇入大量的地表径流,稀释海水,而南纬

6、60附近,几乎没有地表径流注入,因此60N海区盐度明显低于60S附近海区,四个选项图中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D。【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因素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海区蒸发较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较低。海域比较封闭地区,由于与其它海域交换速度慢,有可能形成盐度高值或低值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8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纬度范围是 ( )A南北纬10之间 B南北纬10 40 C南北纬30 60

7、 D南北纬50 80 9设全球降水量、热带蒸发量、温带径流量最大值所在纬度范围分别为、 、,则海洋表层盐度( )ABCD 【答案】8B9C【解析】8本题可以从两方面判断,一是根据图上方的蒸发量和降水量两条折线的数值大小进行分析判断;二是通过径流量图下方的径流量进行判断(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南北纬10之间、南北纬40 60、南北纬50 80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南北纬10 40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故选B。9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降水量最大值在赤道地区、蒸发量最大值在副热带地区、温带径流量最大值在副极地地区,根据海洋表层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的纬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出。故选C。知识

8、点三海水的密度10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答案】B【解析】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负相关;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海水密度的相关知识。11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突遇“海中断崖”,沉入2300米的海底,潜艇被巨大的海水压力挤

9、破,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读下图,完成下题。“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原因是( )A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盐度增加,导致潜艇受腐蚀漏水B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核潜艇燃料泄漏C航行途中突遇海水区域密度变小,导致潜艇急剧下沉D极地地区流向低纬地区的寒流挟带冰山撞击潜艇所致【答案】C【解析】海水腐蚀潜艇是缓慢的过程,排除A。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下降,排除B。正常情况下潜艇会利用海水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便于航行。但海水密度的垂直变化非常复杂,若海水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突然减小,潜艇会因浮力突然变小而掉落,发生事故,C正确。300米的水下很难遇见冰山,排除D。故选C。【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0、1)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低纬两侧递减。(2)径流:沿岸地带淡水注入,盐度低。(3)洋流:暖增寒减。12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读图,完成下题。由图可知,赤道附近海域的表层海水(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低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低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高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高【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温度曲线表明赤道附近水温高,盐度曲线表明赤道附近盐度比两侧低,密度曲线表明赤道附近密度低,因此赤道附近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低,

11、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处(11N,142E)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材料二: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位置及平均盐度的垂直分布图。材料三:2020年11月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附近海水温度垂直分布表。水深/m1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002000温度/29.8726.5914.819.988.147.216.615.985.525.054.622.992.22(1)根据表中数据绘

12、制“挑战者深渊”海水温度垂直分布折线图,并据图简析02000米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趋势的形成原因。(2)海水深潜活动受海水密度变化的影响大。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奋斗者”号从海底返回过程中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并简述推理依据。【答案】(1)绘图答案见下图:形成原因: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越深,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2)变化趋势:返回上浮过程中,海水密度先保持相对稳定(或:变化不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海水密度迅速减小。依据: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或者: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低,则密度越小;或者:海水的温度越低,盐度越高,则密度越大)。【解析】(1)根据不同的深度和温度的数据

13、在图上逐一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而成即可。如图所示:成因:由图的曲线可知,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逐渐下降,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越深,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2)海水密度的变化趋势:在底部回升到一定距离范围内,海水密度变化不大,之后密度迅速减小。原因:依据: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由盐度与水温图可知,浅层水温高,盐度低,密度小,相反,海水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第二部分提优综合练 下图中的四条曲线为太平洋不同纬度海域(10N、25N、50S、70S)的盐度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代表赤道附近地区海域盐度垂直变化曲线的是( )AaBBCCDD2a曲线所在海

14、域表层海水盐度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最高地处副极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B最低地处河流入海口处,有大量淡水注入C最高地处副热带,蒸发强烈,降水稀少D最低地处赤道,降水量大,蒸发量小3关于图中曲线所在海域海水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500米开始,四条盐度曲线几乎重叠在一起BC曲线所在海域的盐度低是因为入海径流量大C海水自表层到水深1500米处盐度逐渐降低D影响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答案】1B2C3D【解析】1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递减。25N地处副热带,盐度最高,故a线代表25N盐度垂直变化,排除A项;50S和70S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盐度低,

15、c线代表50S盐度垂直变化,d线代表70S盐度垂直变化,排除C、D两项;赤道附近地区海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表层盐度比副热带海区低,但赤道地区盐度高于较高纬度地区,b线代表10N盐度变化,B项正确。故选B。2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a曲线所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特征是盐度最高,应位于副热带海区。其主要成因是受副高控制,气温高,蒸发强烈,降水稀少,流入河流少,C对。A、B、D错。故本题选C。3海水深度500米处,四条盐度曲线差距仍较大,A项错误;c曲线所在海域的盐度低的原因是地处西风带,阴雨天多,蒸发较少,B项错误;不同纬度海水盐度垂直变化不同,C项错误;影响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16、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D项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2)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3)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热盐环流是因海洋表层海

17、水温度和盐度变化,密度大的海水下沉到深层和底层,表层海水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做水平运动,最后通过在其他海域流到表层的热力海洋环流系统。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热盐环流影响很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在北大西洋中,表层海水大量下沉的海域是( )ABCD5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会导致( )A热盐环流增强B热盐环流减弱C海水盐度增大D海水密度变大【答案】4A5B【解析】4据材料可知,由于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密度大的海水下沉到深层和底层,因此底层海水流出地,为海水下沉的源地。读图可知,地为底层海水的流出地,即为海水大量下沉的海域,A正确。故选A。5据材料可知,热盐环流与密度大的海水下沉有关,

18、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海水密度变小,因而热盐环流会减弱,A错误,B正确;全球变暖对海水盐度几乎没有影响,C错误;海水密度变小,D错误。故选B。【点睛】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地冰盖融化,将大量的淡水注入了海洋,导致大西洋北部海水密度变小,海水的下沉减弱,热盐环流减缓甚至停滞,随后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的热量平衡被打破,高纬度地区变得异常寒冷。 海面空气发生平流运动时,当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就会导致大气底部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而形成海雾。海雾根据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差异一般划分为蒸发雾和冷却雾。渤海海域海雾多发,严重影响沿海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安全。下图为19982018年渤海海面夏季平均水

19、温分布图,下表为甲海区不同季节雾日的海气温差条件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合计海温大于气温(%)14.110.617.616.959.2海温小于气温(%)15.57.03.513.439.4海温等于气温(%)01.4001.46渤海海域夏季平均年水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A四周高中部低B南部低北部高C沿海向中部递增D西部向东部递增7甲海区的海雾大多出现在( )A较暖海面上,属于蒸发雾B较冷海面上,属于蒸发雾C较暖海面上,属于冷却雾D较冷海面上,属于冷却雾8夏季最易出现冷却雾的海域是( )ABCD【答案】6A7A8D【解析】6本题考查影响渤海海域水温分布的因素。根据1998-20

20、18年渤海海面夏季平均水温分布图进行判断,可看出该海域中间部分等温线数值较小,靠近陆地部分等温线数值较大,说明渤海海域夏季平均年水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四周高,陆地附近高,中部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本题考查海雾的成因。据表进行判断,海温大于气温时,海雾发生比例高,海温小于气温时,海雾发生比例相对较低,说明海雾多出现在较暖海面上,BD错误;是由于海水温度高于气温,海水的蒸发旺盛,水汽充足,遇到上层较冷的空气,凝结成雾,属于蒸发雾,A正确,C错误。故选A。8本题考查冷却雾的时空分布。由材料信息:海面空气发生平流运动时,当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就会导致大气底部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而形

21、成海雾。海雾根据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差异,一般划分为蒸发雾和冷却雾。进行分析可知,出现蒸发雾是海温大于气温,夏季出现冷却雾的条件,是海水的温度低于气温,图中四海域中,海域温度值较低,水温较低,易出现冷却雾。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海雾与洋流的关系(1)寒暖流流经海域多海雾,尤其是寒暖流交汇处。(2)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3)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温度和压力等。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海水密度、海水盐度、海水温度

22、B海水温度、海水盐度、海水密度C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水盐度D海水盐度、海水密度、海水温度10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C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11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增大C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大,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小D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盐度有关,与海水运动无关【答案】9B10A11B【解析】9据图可知,的数值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是海水温度;的数值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因此是海水盐度;的数值随纬度的升

23、高而升高,因此是海水密度,故B对,ACD错。10根据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区最高、依次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可判断图中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线。进而可知,赤道地区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故A正确,BCD错误。11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密度与温度负相关,A错误;而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B正确;由图可知,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高纬地区的海面,C错误;由赤道到副热带的盐度与密度线关系还可看出,密度与盐度正相关,与洋流运动也有关系,D错误。【点睛】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

24、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第一次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10909米,此后多次深潜,并带回了矿物、沉积物、深海生物和深海水样等样本。下图为马里亚纳海沟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任务返回海面的过程中,海水

25、的密度变化是( )A先逐渐减小后迅速增大B先基本不变后逐渐增大到迅速增大C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D先基本不变后逐渐减小到迅速减小13此次科考主要涉及的海洋资源是(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ABCD【答案】12D13A【解析】12结合学过的知识,海水在垂直方向上,密度向下递增,在海洋上层密度垂直梯度增大较大,约从1500米开始,密度的垂直梯度递增较小,在深层,密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所以该载人潜水器完成任务到返回海面的过程中,海水密度先基本不变,后逐渐减小,最后迅速减小。故选D。1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经过多次深潜,带回了矿物、沉积物、深海生物和深海水样等样本。涉及的海洋资

26、源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以及海洋空间资源,正确;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对海洋微量元素的提取和利用,目前形成工业规模的主要有食盐、镁、溴等,此次科考并不涉及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错。故选A。【点睛】本题组难度较大,首先要理解随着海水深度的变化,海水密度的变化规律;其次,要注意材料关键信息的获取,注意海洋空间资源是指海洋开发利用中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总称,将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间作为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资源。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温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4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对应海水的( )A盐度 密度 温度B温度

27、密度 盐度C密度 盐度 温度D密度 温度 盐度15导致海水密度在高纬度地区分布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盐度高B盐度低C温度高D温度低【答案】14C15D【解析】14根据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的规律,由图示可以判断丙为海水温度;根据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海区递减,可以判断乙为海水盐度;海水密度从低纬海区向两级海区递增,故甲为海水密度,C正确,排除选项A、B、D。故选C。15世界大洋表面海水密度的地理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地区增大,最大密度往往出现在高纬地区。其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海水温度低,海水蒸发弱,含盐量较低,故有密度高的特点,

28、D正确,AC错;高纬度海区海水盐度较低,但如果单考虑盐度低,则密度小,与实际不符,B错。故选D。【点睛】(1)海水温度取决于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同时表层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关。降水量大干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水、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景响。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2)海水密度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

29、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红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两侧海岸带地势陡峻。红海是世齐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与相邻的印度洋之间有较大的盐度差异,对沟通两水域的海峡表层海水流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但在红海周边地区利用海水制盐的盐场却并不多见。下列两幅图分别为红海周边示意图及某盐场景观图。(1)简述红海盐度高的原因。(2)指岀轮船从红海进入印度洋吃水深度的变化,并说明原因。(3)从地形角度,说明红海周围盐场并不多见的原因。【答案】(1)地处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周边是热带沙漠地区,

30、缺少大河注入;海域较封闭,与印度洋海水交换少。(2)变深。原因红海盐度高,密度大,海水浮力大,轮船吃水较浅;印度洋盐度比红海低、密度更小,海水浮力更小,轮船吃水较深。(3)盐场要求平坦且开阔的地形;红海(地处板块张裂地带)海岸带地势陡峻,不利于开发盐田晒盐。【解析】本题以红海周边地区为背景,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盐场的形成及盐度高低对航海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1)影响盐度的因素包括降水与蒸发之间的关系、有无河流淡水的注入、海域的封闭程度、洋流等。红海地处副热带海域,副高控制降水稀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

31、旺盛;周边是热带沙漠广布,缺少大河注入;红海海域较封闭,与外海水体交换少。(2)盐度越高,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轮船吃水也越浅。红海盐度大于印度洋,轮船在红海吃水要浅,进入印度洋吃水要更深。(3)从地形的角度来看,盐场需要平坦开阔的地形以便于晒盐,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地区,两岸地势陡峻,不利于盐场的建设。17 海水透明度是指海水的清澈程度,是描述海水光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海水中的悬浮物质,浮游生物的含量,江河入海径流,天空中的云量,海水的涡动与混合,以及风、浪等,下图是我国台湾海峡多年冬季(1月)海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图示海域海水透明度的

32、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台湾海峡冬季整个海域海水透明度都比较低的主要原因。【答案】(1)透明度等值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一般沿岸浅海透明度较低,外海透明度较高;南部透明度明显高于北部。(2)冬季沿岸流势力加强,将东海较低透明度的海水带入台湾海峡,造成整个台湾海峡海水透明度有所降低;冬季海面风力较大,产生的海浪使海面反射率增大,使透射进入海水的光照减少,降低透明度。冬季表层海水水温低,底层水温高,加上表层风力大,海水易搅动冬季海水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海水透明度差。【解析】(1)从图的数值和分布可以看出,透明度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离海岸越远,透明度越高。从数值可知,南部的数值高于北部,故南部透明

33、度明显高于北部(数值越大,透明度越高)。(2)冬季,我国北部强劲沿岸流自北南下,将东海较低透明度的海水带入台湾海峡,造成整个台湾海峡海水透明度有所降低;我国冬季风势力强,风力大,台湾海峡冬季海面风力较大,容易将海底物质搅动上来,风力作用产生的海浪使海面反射率增大,使透射进入海水的光照减少,降低透明度,所以台湾海峡冬季海水透明度比较低;冬季表层海水放热快,水温低,底层海水放热慢,水温高,加上表层风力大,海水易搅动,海水透明度低。在冬季风的影响下,冬季海水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海水透明度差。第三部分直面高考真题练(2017全国高考真题)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

34、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1D2C3A【解析】1结合图例,从图中可读出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依次为1050、50100、10015

35、0、5001000、10005000,密度自西向东递增,D正确。2图示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携带泥沙多,河流入海后越靠近岸边水体含沙量越大,水体越浑浊,从而造成浮游植物光照时间短,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光照呈正相关,因此越接近岸边,浮游植物密度越小,C正确;3由材料“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可知,冬季比夏季水温低,总数量减少;冬季长江流域降水少,河流含沙量减少,泥沙输送减少,近岸水体透明度提高,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A正确。(2008重庆高考真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4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纬度范围是 ( )A南北纬10之间 B南北纬1

36、0 40 C南北纬30 60 D南北纬50 80 5设全球降水量、热带蒸发量、温带径流量最大值所在纬度范围分别为、 、,则海洋表层盐度( )ABCD 【答案】4B5C【解析】4本题可以从两方面判断,一是根据图上方的蒸发量和降水量两条折线的数值大小进行分析判断;二是通过径流量图下方的径流量进行判断(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南北纬10之间、南北纬40 60、南北纬50 80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南北纬10 40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故选B。5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降水量最大值在赤道地区、蒸发量最大值在副热带地区、温带径流量最大值在副极地地区,根据海洋表层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的纬度分布

37、规律可以判断出。故选C。6(2020江苏高考真题)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答案】(1)大陆架;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2)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3)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海水深度;洋流。【解析】本题考查海水的盐度和温度的分布及成因。考查图表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难度较低。 (

38、1)从图的等深线可以看出,甲地的深度小于200米,为大陆架;乙的深度为400米,为大陆坡;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2)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乙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高于甲;乙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3)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甲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较低;表底和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原因是海水较浅,沿岸有暖流流过。7(2008上海高考真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 高值出现在南北_附近的海域。(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

39、为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答案】(1)蒸发量;回归线(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3)34;南纬60;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4)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解析】(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蒸发量变化曲线比较接近;两者都是双峰结构,都在南北纬20-30附近达到最高;据图可知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回归线或副热带附近的海域。(2)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低气压带,终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低于两侧。(3)读图可知,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34,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南纬60附近海域。由于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河流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没有河流汇入淡水,所以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高于北纬60附近的海域。(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知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温度比较高的地区蒸发量也相对比较大。则可知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入海河流径流量大小等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