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0毕巴流量计
10.1组成
毕托巴流量计由毕托巴探头、差压变送器、流量积算仪(由用户自选),构成的差压流量测量系统。采用非收缩节流设计,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速度流量探头。其主要组成元件见图10-1。
10.2工作原理
防堵型毕托巴测量系统由防堵塞一次测量传感器——毕托巴传感器(无需清灰,本身具有防堵耐磨性能)、保护装置、高精度差压变送器组成;利用毕托巴传感器作为流量测量的传感器配合高精度差压变送器测出差压,并将差压信号转换成4~20mA DC标准电流信号,再引入DCS系统。
图10-1
10.3各部件功能
10.3.1 毕托巴传感器:按管道直径定制,通过接口法兰与管道连接。有两个压力连接接口,与毕托巴传感器支杆平行的为总压接口,与毕托巴传感器支杆垂直为静压接口。
10.3.2一次截止阀(组合阀体):毕托巴传感器的总、静压接口各安装一个。安装此阀的目的是为了在必要时,隔离传感器和仪表,使它们能在现场维修校验。所选阀门耐压能力必须与介质压力相当。
10.3.3导压管:导压管系从毕托巴传感器引介质至差压变送器的金属管,针对一、二次风、煤气、混合气体,一般应按最短距离敷设,管内径为Φ12.5mm。
10.3.4差压变送器:传送测得的总压与静压之差。
10.3.5介质管道:根据待测管道情况选择毕托巴传感器安装截面。
10.3.6二次表/计算机:毕托巴流量计配有的二次表为特质专用流量积算仪,其具备温、压补偿功能,断电保护,保存数据在一个月以上,同时具有RS485\RS232通讯接口,信号传至主控室。
10.3.7球阀连接装置加密封填料函。
10.4安装与投运
10.4.1传感器的安装
10.4.1.1选择一段长度满足15D的直管段(D为管道内直径,以下相同)。
10.4.1.2在满足流量计上游10D,下游5D的地方垂直于管道中心线开孔,开孔直径为50mm。
10.4.1.3在开孔处焊接一只DN50的球阀,其密闭性和开启试验,按GB/T9113标准执行。焊接要求按《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2011执行。
10.4.1.4将传感器通过球阀插入测量管道,插入时要保证安装后探头部位于管道中心线上,并且使总压孔对正来流方向。
10.4.1.5在传感器的总压和静压引出口处各连接一个一次截止阀,注意将所有管道接头,一次截止阀等连接件尽可能改成焊接连接,以杜绝漏气。
10.4.1.6依次装入用于温压补偿的热电阻和压力变送器。装配完成后见图10-2。
10.4.1.7对测量容易堵塞的介质的仪表还应该配吹扫气体。
10.4.2差压变送器的安装。
差压变送器的安装参考第一节压力仪表第5小节差压变送器。
10.4.3二次仪表(液晶智能流量积算仪)的安装。
10.4.3.1该仪表非本安防爆仪表,不能直接安装在现场,需安装在有防爆措施的柜内。
10.4.3.2仪表必须牢固的安装在仪表屏上,如有必要亦可装设于工作台上。
10.4.3.3仪表不应受到强烈振动。
图10-2 装配图
10.4.3.4仪表的接线。接线图见图10-3
图10-3仪表接线图
10.4.3.4.1将压力变送器、热电阻、差压变送器的电缆对应的接入仪表的端子上。
10.4.3.4.2将电源线接到标有N,L的两个端子上,检查接线正确后可以送电。
10.4.4仪表投运。
10.4.4.1 对液晶流量积算仪进行送电,检查仪表指示灯是否亮,对仪表进行参数设置。
10.4.4.2用万用表直流档检查仪表的“流量信号输入1、3端子”和“压力信号输入4、6端子”确认有24V DC。
10.4.4.3打开反吹阀对传感器进行吹扫,把安装过程中的杂物吹扫出去。
10.4.4.4关闭反吹阀、打开正压阀、关闭平衡阀、打开负压阀,仪表正式投运。
10.4.4.5检查积算仪输出与实际工况是否一致。若偏差较大则返回10.4.4.1同时核对参数的准确性,直到仪表输出正常。
10.5日常维护
10.5.1每天对仪表进行一次日常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10.5.1.1检查仪表密封点是否完全密封应无泄漏,铭牌表示完好清晰仪表上无积尘、无腐蚀、锈蚀。
10.5.1.2检查仪表显示有无异常,字迹清晰明了;流量表的显示应有当前温度、压力、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值,仪表接线是否松动,现场防水箱是否有漏水现象。
10.5.2仪表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10.5.2.1在进行检查前应与工艺取得联系,经调度室同意后方可进行检查维护。
10.5.2.2将仪表传感器从管道上抽出来,检查仪表传感器总压口有无异物、结垢;导压管是否畅通无阻。
10.5.2.3检查变送器零位,确保不要因变送器零位漂移造成测量误差偏高。
10.5.2.4检查液晶流量积算仪输出偏差是否在有效范围内,仪表内部有无腐蚀、元件发热现象。
10.6仪表的调校
10.6.1变送器的调校参考第一节压力仪表第5小节差压变送器。
10.6.2流量积算仪的调校参考本规程第五节数显表的1.4检查调校步骤。
11安全工作危害分析与安全注意事项
11.1安全工作危害分析
11.1.1拆卸节流装置时,易发生中毒。
11.1.2检修时,带电拆卸仪表或零部件,易发生触电,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害。
11.1.3检修时,使用不适宜的工具或不规范、不合格的零配件,易造成设备损坏。
11.1.4检修焊接仪表内的集成电路时,电烙铁未良好接地,易发生静电损坏设备。
11.1.5流量计安装时,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害。
11.2安全注意事项
11.2.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11.2.1.1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
11.2.1.2对可能导致工艺参数波动的作业,必须事先取得工艺人员的认可。
11.2.1.3在开盖维护仪表时应关闭仪表电源。
11.2.1.4仪表现场部分的电子放大器盒及接线盒一定要密封,预防受潮。
11.2.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1.2.2.1对运行的流量计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
11.2.2.2停表时首先停仪表电源。
11.2.2.3拆表前,应先将停表后的仪表前后切断阀之间管线中的介质排放冲洗干净。
11.2.2.4清洗变送器内部时必须注意不要损伤发生体,特别是信号检测元件。
11.2.2.5清洗仪表零件和印刷电路板时,必须用适宜的清洗剂。
11.2.2.6在焊接电子元器件时,注意电路停留时间不能过长。焊点不能有虚焊。
11.2.2.7焊接仪表内的集成电路时,电烙铁必须良好接地,防止静电损坏。
11.2.2.8拆卸仪表主要零部件必须按有关维护检修说明书的规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
11.2.3投运安全注意事项
11.2.3.1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
11.2.3.2投运前应与工艺人员联系,并取得工艺人员的协助和配合。
11.2.3.3对于初次投运或管线设备检修后,开车时应先使工艺介质走旁路24小时,待介质干净时开表,以防变送器被异物阻塞或变送探测器损坏。
11.2.3.4仪表投运后,应严密监视仪表运行性矿和相关的工艺参数变化情况,确认仪表正常运行后,方能认为投运完毕。
11.2.3.5在正常生产时,投运带连锁的仪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误操做造成工况扰动或中断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