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人教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540921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从容说课 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首先根据所给资料探究了实验室制CO2的原理。然后教材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并给出了一些仪器,让学生采用活动探究的方式研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再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CO2、验证CO2;最后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汁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教学方法 理解资料�一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反思小结。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1)仪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 (2)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引言]在第二单元制取过O2,今天再来探究制备CO2,首先看以下几则信息。 [投影]资料: 1.含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碳酸钠Na2CO3、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把燃着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_______,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氮气中,木条______。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__________,说明CO2能让石灰水变浑浊。 4.标准状况下,CO2密度为1.977 g·L-1,空气密度为1.293 g·L-1。 5.C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活动探究] 探究内容: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 可供选择的原料: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钠(Na2CO3)、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 可供选择的仪器:小试管、药匙。 探究方法:  [来源:] 步骤 现象 1.     2.     3.     4.     结论: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 [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石灰石与HCl反应速度适中;CaCO3与H2SO4反应难于进行;Na2CO3与酸反应瞬间结束,不便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讲解]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CO2和H2O,所以总反应为:CaCO3+2HCl====CaCl2+CO2↑+H2O。 [板书]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 [设问]我们如何设计一套完整的装置制取CO2? [板书]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投影]资料:实验室里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下面列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固体和固体反应 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和液体反应 气体发生装置 液体和液体反应 ……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密度比空气大的��向上排气法 排空气法 气体收集装置 密度比空气小的��向上排气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活动与探究] 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 是否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         氧气         根据上述比较,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试设计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 以下仪器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你也可以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以利用代用品。[来源:]   [学生活动](以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教师指导]若使用右图装置应注意:固体事先直接加入 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加入液体,长颈漏斗应伸入反 应液面以下,导气管不应伸入反应液面以下,应刚露出胶 塞为宜。 [讨论交流]讨论上述注意事项的原因,组与组之间讨论 交流各自装置的优缺点。 [师生活动]各组修改自己的装置,教师审查。 [设问]如何利用所设计的装置制一瓶CO2气体,需要哪些步骤? [学生讨论] [总结并板书] 三、制取CO2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 3.制取收集气体。 [思考]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以CO2? 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CO2已收集满? [讨论] [总结板书] 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见板书设汁) 1.检验方法 2.验满方法 [学生活动]制CO2并检验CO2,收集一满瓶CO2。 [思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是什么? [师生总结并板书]1. 选择反应原理;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作业]习题2、3、5 写出本次的探究活动报告。 板书设计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 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三、制取CO2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 3.制取收集气体。 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 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CO2已收集满。 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来源:] 1.选择反应原理;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考题回顾 1.(2003年甘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 ……………………………………( ) A. 木炭和氧气反应 B.煅烧石灰石 C.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 D.大理石跟稀硫酸反应 2.(2003年吉林)小明在实验室里学习制取CO2,他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组装仪器后,进行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见图A。请你帮他判断一下,这套装置是否漏气? (2)他从稀H2SO4、稀HCl中选择了一种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想一想他不选另一种 酸的理由__________。 (3)小明想用图B装置来制取CO2,你认为是否理想?_____________。 (4)请你告诉他集满CO2的集气瓶,应该_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答案:1.C 2.(1)不漏气、气密性良好 (2)稀硫酸跟石灰石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3)不理想 (4)正 备课资料 气体制备的设计模式 1.发生装置的选择 主要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时是否需要加热来选择。 (1)凡是给固体加热或固体跟固体反应加热,适用于制O2装置(a套装置),即试管横放, 管口略下倾,教科书中加热Cu2(OH)2CO3、H2还原CuO、胆矾分解均采用此装置。 (2)凡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制气体,且反应不需加热,均可采用制取H2装置(b套装置),即试管直立(a、b套装置图略)。若要控制液体反应,可加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若反应物固体块较大,且用量多,可将试管换成广口瓶、锥形瓶或烧瓶等。 无论选用上述哪种装置均应注意: ①先检查气密性后再加药品; ②制气装置中导管口略露出胶塞即可; ③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另外,利用a套装置时还应注意: ①药品平铺; ②加热用外焰,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③如反应较剧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防药品堵塞导管口; ④制完气体,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利用b套装置时还应注意: ①长颈漏斗底端需液封; ②装药品时先固后液。 (3)收集装置的选择 ①凡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可根据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或利用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比较),采用向下或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②凡气体不易溶或难溶于水的,可采用排水取水法。 ③有毒性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可采用洗气瓶倒装装置(即短进长出),从长管排出的水可用烧杯接装,如将烧杯换成量筒还可用来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洗气瓶中的液体可根据气体性质选用。 利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需注意: ①导管应插入集气瓶底部(无论向下排气或向上排气); ②应在瓶口验满,可燃性气体不能用点燃法验满。 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注意: 收集前集气瓶应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不留气泡。 (4)所集气体的存放: ①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盖严后正放; ②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盖严后倒放。 2.气体除杂的设计模式 气体中混入杂质气体,一般可采取下述方法进行除杂。 (1)直接吸收法 ①水汽可选择干燥剂,如浓H2SO4、火碱、氧化钙等初中常见的干燥剂。若选用其他干燥剂如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等需在试题中说明。 ②酸(碱)类气体可采用碱(酸)液吸收。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硫气体、氯化氢气体等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碱性气体如氨气可用酸液吸收。 ③如果是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如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用的是盐酸溶液),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吸收。 (2)转化吸收法 将混入的气体杂质转化为原气体,如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一氧化碳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一氧化碳氧化为二氧化碳,达到除杂目的。 3.气体验证性实验的设计模式 初中化学中能够参与验证的气体有O2、CO2、H2O(g)、CO、H2、NH3、HCl气体等。其中O2、CO2、H2O(g)、NH3、HCl气体可直接验证: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H2O: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NH3: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HCl:可使用硝酸酸化过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有些气体需将它们转化后验证,如一氧化碳气体、氢气需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再验证生成物。综合性较强的验证性实验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若需验证某种气体,则一定要先除去此气体中其他气体,一般是先除其他气体杂质后再除水汽; (2)从溶液中制得或从洗气瓶中通过的气体中都夹带少量水汽,一般需先干燥; (3)连接仪器时注意洗气瓶的连接是“长进短出”,球形干燥管的连接一般是“粗进细出”,U形干燥管和玻璃管(盛装碳粉或氧化铜)则无特殊要求,一般按照仪器接口的字母顺序连接; (4)如有毒性气体要做尾气处理。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分类索引号   G.623.2 分类索引描述  教学法 主题词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栏目名称  教案精选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 [来源:Z|xx|k.Co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