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为了更高的教育追求,我能做什么
李巧玲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林清玄《心的菩提》中《生命的化妆》,主题是: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这句话引发我对生命的思考:美女,才女,伟大的女性,也许对应的就是以上三种吧。我想到了我国古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想到了李清照、冰心,也想到了秋瑾、宋庆龄……不敢把自己与她们相提并论,但能得到她们的指引并因此能建树一二,我心足矣。
我是一个教师,教师也可划分:三流的教师用拳脚教,二流的教师用拳脚教,一流的教师用心教;三流的教师教识字,二流的教师教知识,一流的教师教做人;三流的教师用教学经验教,二流的教师用教育智慧教,一流的教师用人格生命教。我尚无法清楚地进行自我评价,但我真的很想成为一流的教师,而目前比较切合实际的是先做好二流教师。女教育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少,这让我不得不更加理性地思考,更加脚踏实地工作——为了更高的教育的追求,我能做什么?
第一个问题: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重点不是知识,而是学生的生命。学生是教师素质的直接受益者或受害者,所以教师要以专业的技能,负责的态度对待教育。
第二个问题:正确认识教育的专业性。我们很少看到民众对医生、工程师、律师工作的专业性提出质疑,却经常领略到家长对教学方法的非议。如果在教师群体中,相互切磋,专家引领,这是我们为了提高教学技艺而做的努力,自勉才能助人而做的演练,是应该。而恰恰,我们的工作在遭到行外人的议论。那么怎样理解教育的专业性?我想:教育是脑力劳动,更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艺术的色彩。发明家、艺术家因为自己的灵感而进步,而教师专业工作的自由却要受到“×××模式”的束缚,既要像公务员一样早九晚五地坐班,又要像艺术家一样夜半发狂,奋笔疾书,而我们拿到的薪酬接近农民工的标准。我已不是很清楚:到底我们是专业人士吗?是脑力劳动者吗?
教育目前好比自然界中的植物,承担最重要的调节气候、吸烟除尘、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工作,却仅仅从环境中索取一缕阳光,一点空气,一汪水,……哪怕,阳光中的紫外线很强,空气中的污染物太多,水中发出刺鼻的气味,而树,依然顽强忠实地生长着,有十分的绿荫绝不保留一分,默默期待人类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第三个问题:正确认识教育的价值观。古人一生,如吴承恩直到60岁才考试当上县丞,也就只读了四书五经。我们现在只需看看每年高考后学生卖给垃圾站小贩的书,就可以认为他们满腹经纶了吗?非也。我们祖先的《道德经》风靡日韩,而《三字经》《弟子规》却作为校本课程赋予了一定的韵律,为小学生背诵、表演,回家后的他们早已将“”扔到了脑后。教育不可形式化,书不在多,明理为上。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想必是这番道理了,由此来看,八股一篇论治国之策,也是国家取才准绳中的精粹。我不知道,现在中国么多的特长生,是否能担当起国家兴亡重任,我担心,他们成长经历中缺失的那部分生命教育、道德与责任教育,会在某一时刻,让他们认不清方向走上另外一条道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多数人这方面特长了,另一方面的学习空间就会被挤占,变得特短。我不清楚:在教育的价值观方面,古人正确还是现代人正确?
第四个问题:……
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我无所适从。思想是先驱,教学行为随后。所以我还是在教学中多想想教育的问题,再谈及教学的问题吧。
由“晶莹剔透的好习惯”一文所想到的
李瑞芳
刚刚拿到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的一本集子,我随意地在目录中浏览,这篇文章的题目就跳入了我的视线。
会是李敏宜的作文吗?因为中考满分作文是不署名的。我打开了110页,开始从这些文字里依稀读到了一些熟悉的东西。我的心开始兴奋地狂跳:会是真的吗?构思如此巧妙,思想如此睿智!我迫不及待地就给李老师打了电话求证。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只说了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李老师就很肯定地确认了我的猜想:“对,对,对,这就是李敏宜的作文。”
任何懂得李老师的人,都可以从《晶莹剔透的好习惯》中读出他的胸怀和心性:善良、宽容、执著、坚定。
李老师作为家长,三年来,他从来没有给我这个班主任提出过任何要求,即使有时我也会把孩子的座位排到最后一排;他从来没有主动找我看过一次孩子的考试成绩,更没有为成绩退步而责备过孩子一次;他从来没有用自己在学校的特权为女儿谋过一丁一点的私利。
然而,这个父亲却用一个数学老师的思维,记住了半年前孩子曾经对他口述过的一篇考场作文;又用水滴石穿的精神,教会了女儿要有一颗晶莹剔透的心,永远从容而坚定;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过程,爸爸会和你一起走,结果,爸爸不关注!
我身边的老师有许多都极爱教育家长:“你生下的孩子一个都管不好,我可管着四五十个孩子呢!”“你生下他了,为什么就管不了他?”“你这父母是怎么当的?”许多这个时候,我就会悄悄从办公室走出来,我从不教育家长。只要站到了讲台上,就懂教育吗?我不这样认为。学生是我的老师,家长也是我的老师。
李老师和李敏宜就是我千千万万个老师中的一个。三年过去了,大孩子上了高中,我也收获了满满的喜悦,张开双臂迎来了我的小孩子们和小孩子们的家长们,他们都是我的老师.......
附:原文——晶莹剔透的好习惯
在生命的长河中掬一捧水在胸前,晶莹剔透的水,溶解着晶莹剔透的好习惯,荡涤着我的心灵,像一位睿智的引航人,帮我前进。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水习惯于在万物向上奔走的时候向下流,与世无争,在最低处撑起一片欣欣向荣的世界,宽容地接纳一切生命。这,不就是至善么?在这个很多人的精神被功名利禄所吞噬、善良日渐消沉的时代,愿我自己,还有身边的朋友,都像水一样善良、宽容,用圣洁的水冲走那些肮脏的名利,在心中撑起一片至纯至善的天空。
万水皆向东流。
水习惯于一直向着自己心中的信仰——大海流去,不论沿途有什么诱惑、阻碍,他都不会停歇——溪水,江河,瀑布,他们都是有生命、有追求的啊!即使会被重山阻隔,即使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他们也不会被牵绊。而我们呢?我们有信仰吗?我们经得起考验吗?我们可以为追求付出一切甚至粉身碎骨吗?我心里的信念告诉我——“你可以!”对!我要像水一样去执著地追求心中的信仰。
水滴而石穿。
水习惯地坚持着,以柔弱的身躯冲击着坚硬的磐石,滴答——滴答——阵阵痛苦袭击着小水滴,一阵小小的风又把它吹得偏离预定的线路,沙沙地嘲笑着他的不自量力,但他不哭,它勇敢地选择了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石头出现了一个晶莹的小洞。水成功了!现在,我的脑海中满是水滴坚持的样子和那个被击穿的石块。奋斗三年,为此一搏!像水一样坚持的我,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回报!
.......
在生命的长河中,我愿意像水一样有好的习惯——习惯于宽容,习惯于执著地追求,习惯于坚持到胜利的最后一刻!
教学反思
李新宇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提出具体的“任务”,接下来授课紧紧围绕如何完成任务这个中心来展开,任务完成时,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取得预期的目的。
但是,计算机理论课的学习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计算机理论课和数学的学习一样,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而我这学期带的课几乎都是理论课,(0603班的程序设计和0605班的网络技术)没有安排上机,所以从总体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上课时候的注意力比较分散,用“任务驱动”教学并不太适合。
一、0603班是升学班,职高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都在这个班,所以自制力比较强。理论课是枯燥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听的都比较认真。
教学过程:教师先复习上节课的知识,接下来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点,然后围绕这几个知识点展开学习。程序设计注重细节,一个不注意,估计整个程序的运行结果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细节!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之前,一定要留有适当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的回顾与总结。给学生留有自己理解教材的时间。在上习题课的时候,尽量的“不帮助”学生,养成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遇到难题,我采取这么一种方法:让一个学生把他的答案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把自己的答案也写到黑板上,最后全班同学分析,让学生自己更改,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正确的结果。这样一种方法能很好的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二、0605班是职高的普通班,学生相对素质不高,自制力比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尤其是像我这种理论课。
教学过程:同样,教师先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这样会让学生有一种紧张感,会学着在乎。由于网络技术同学生平时上网的知识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理论性强;第二就是涉及到的都是网络深层的知识,网络的简单原理;第三是专业术语比较多。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能用例子的尽量用例子来讲解,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听。最后在教学过程结束之前,也要留有适当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的回顾与总结。但是,这个回顾与总结是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的,因为,如果让学生自己理解教材,课堂会变的比较“混乱”。最后的复习课一定要“严”,该记的知识点,一定要让学生记住,我采取的方法比较原始,就是一个一个的检查,但是这个方法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这是我本学期教学过程的一点反思,不足之处肯定李老师指正,希望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