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年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资料汇编
河北莺阵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
任 命 书
(01)2016
为了有效的评价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对管理体系的审核,使组织的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经研究,决定任命下列人员为本组织的内部审核员,有权对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做出判断。
具体名单如下:
狄金鱼
庞玉兰
李保银
河北莺阵智能化工程公司
2016年11月20日
2016年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QEO/D-8.2-04 № 01
目的:评价管理体系与GB/T19001-2008、GB/T 50430-2007、 GB/T24001-2004 和GB/T28001-2011标准的符合程度;评价管理体系整体的持续有效性。
范围:本组织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覆盖的部门/场所的生产/服务/活动
依据:GB/T19001-2008、GB/T50430-2007、 GB/T24001-2004 和GB/T28001-2011标准,管理手册,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组:狄金鱼( 组长) A 李保银B 庞玉兰C 审核时间:2016/12/17-2016/12/19
首次会议:2016/12/17 08:00-08:30 ,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与管理层交换意见/末次会议:2016/12/19 16:30-17:00 ,参加人员同上
日期
时间
部门及要素
审核员
17
日
08:30
至
12:00
管理层及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
Q:4.1;5.4.2(C:3.1.1;3.1.2;3.1.3;3.3.1;3.3.2;3.4.2);
4.2.1(C:3.3.3);4.2.2(C:3.3.3);5.1(C:3.2.1;3.2.2;4.3.1;5.5.1)
5.2(C:3.2.1-2;7.2.1-1/-2;);5.3(C:3.2.1;3.2.2 );5.4.1(C:3.2.3;3.2.4);5.5.1(C4.1.1;4.2.1;4.2.2;4.3.1;4.3.2;4.3.3;4.3.4);
5.5.2 (C:4.1.1);5.6(C:3.4.3;13.2.4);6.1(C:3.4.1;5.1.1);
8.1 (C:11.1.1;12.1.1;13.1.1);8.5.1(C: 13.1.4;13.3.2)
E:4.1;4.2;4.4.1;4.3.3;4.4.3;4.4.4;4.5.1;4.5.3;4.6
S:4.1;4.2;4.4.1;4.3.3;4.4.3;4.4.4;4.5.1;4.5.2;4.6
BC
17
日
13:00
至
17:00
办公室:
Q:5.5.1(C4.3.3);5.4.1(C: 3.2.4);4.2.3(C:3.5.1;3.5.2);
4.2.4(C:3.5.3;);5.5.3(C:13.1.1);6.2.1(C:5.1.2;5.2.1;5.2.2;)
6.2.2(C: 5.2.3;5.3.1;5.3.2;5.3.3);
8.2.2(C:12.2.3;12.2.4;12.2.5);
8.2.3(C:3.4.2;10.1.1;10.1.2;11.2.4;12.1.1;12.2.1;12.2.2;12.2.4;12.2.5);
E:4.4.1;4.3.1;4.3.2;4.3.3;4.4.2;4.4.3;4.4.5,4.4.6;4.5.4;4.5.5
S:4.4.1;4.3.1;4.3.2;4.3.3;4.3.4;4.4.2;4.4.3;4.4.5;4.4.6;4.5.4
AB
18
日
08:30
至
12:00
工程部:
Q:5.5.1(C:4.3.3);5.4.1(3.2.4);7.1(C: 10.1.1; 10.2.3;10.2.4;10.2.5);7.4(C: 9.1;9.2 );
6.3(C:6.1;6.2;6.3);6.4(C:10.5.1-5 )
7.5.1(C: 10.1.2;10.2.3;10.2.4;10.2.5; 10.4.3;10.5.3-10.5.5;10.6.1;10.6.2;10.6.3;10.6.4)
7.5.2(C:10.5.2); 8.2.3(C:3.4.2;10.1.1;10.1.2;11.2.4;12.1.1;12.2.1;12.2.2;12.2.4; 12.2.5);
7.6(C:11.1.2;11.5.1);
8.2.4(C: 11.1.1; 11.2.1;11.2.2;11.2.4;11.3.1;11.3.2;11.3.3);
8.3(C:11.4.1;11.4.2;11.4.3;11.4.4 );
8.4(C: 10.6.4;12.2.6;13.1.1;13.1.2;13.1.3; 13.2.1;13.2.2;13.2.3);
8.5.2 (C:13.3.1;13.3.2;13.3.3);8.5.3(C:13.3.1;13.3.2;13.3.3)
E:4.4.1;4.3.1;4.3.2;4.3.3;4.4.2;4.4.3;4.4.5
4.4.6;4.4.7;4.5.1;4.5.2;4.5.3
S:4.4.1;4.3.1;4.3.2;4.3.3;4.3.4;4.4.2;4.4.3;
4.4.5;4.4.6;4.4.7;4.5.1;4.5.2;4.5.3
AC
18日
13:00
至
16:30
财务部:
E:4.4.1;4.3.1;4.3.3;4.4.6
S:4.4.1;4.3.1;4.3.3;4.4.6
BC
经营部:Q:5.5.1(C:4.3.3);5.4.1(C: 3.2.4);
7.2.1;7.2.2;7.2.3(C:7.1;7.2;7.3);8.2.1(C:12.2.6)
E:4.4.1;4.3.1;4.3.3;4.4.6
S:4.4.1;4.3.1;4.3.3;4.4.6
AC
经营部:
Q:5.5.1(C:4.3.3);5.4.1(C:3.2.4);
7.4.1;7.4.2;7.4.3(C:8.1.1;8.2.1; 8.2.2; 8.2.3; 8.2.4;8.2.5;8.3.1;8.3.2;8.3.3; 8.4.1; 8.4.3; 8.4.4;8.5.1); E:4.4.1;4.3.1;4.3.3;4.4.6;4.4.7
S:4.4.1;4.3.1;4.3.3;4.4.6;4.4.7
AB
18日
16:30
至
17:00
办公区巡视:
E/S:4.3.1,4.4.6 ,4.4.7
BC
19日
08:30
至
12:00
项目部、设备安全部:
Q:5.5.1(C:4.3.3);5.4.1(C: 3.2.4);6.2.2(C: 5.2.3;5.3.1;5.3.2;5.3.3);6.3(C:6.1;6.2;6.3);6.4(C:10.5.1-5 );7.1(C: 10.1.1; 10.2.3;10.2.4;10.2.5);7.2(C:7.3.2; 7.3.4);7.4(9.3.1; 9.3.2;9.3.3 );7.5.1(C: 10.1.2;10.2.3;10.2.4;10.2.5; 10.4.3;10.5.3-10.5.5;10.6.1;10.6.2;10.6.3;10.6.4);7.5.2(C:10.5.2);
7.5.3(C:10.5.3;);7.5.4(C:8.5.1;8.5.2);7.5.5(10.5.1-8);
7.6(C:11.1.2;11.5.1);
8.2.4(C: 11.1.1; 11.2.1;11.2.2;11.2.4;11.3.1;11.3.2;11.3.3);
8.3(C:11.4.1;11.4.2;11.4.3;11.4.4 );
8.5.2 (C:13.3.1;13.3.2;13.3.3);8.5.3(C:13.3.1;13.3.2;13.3.3)
E:4.4.1;4.3.1;4.3.2;4.3.3;4.4.2;4.4.3;4.4.6
4.4.7;4.5.1;4.5.3;4.5.4
S:4.4.1;4.3.1;4.3.2;4.3.3;4.3.4;4.4.2;4.4.3;
4.4.6;4.4.7;4.5.1;4.5.2;4.5.3
AB
※ Q4.2.4, 5.2, 5.4.1, 5.5.3, 8.2.3,8.5.1在各部门均应审到
编制:庞玉兰 批准:狄金鱼 日期:2016.11.20
2016年内审首次会议记录
QEO/D-8.2-08 № 01
主持人:狄金鱼
日期: 2016/12/17
审核目的:评价管理/环境/安全管理体系与标准的符合性及运行的有效性
会议内容:
1.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方法
2.说明可能发生的不合格的情况
3.确定陪同人员
记录人:庞玉兰
参加人员
姓 名
部门/职务
备注
冯勇
总经理
狄金鱼
管代
庞玉兰
办公室经理
李保银
工程部经理
孙国强
安设部经理
王鹏飞
项目部经理
孔爽
经营部经理
内部审核检查表
QEO/D-8.2-05 №
审核部门
管理层
日 期
2016/12/17
涉及条款
审核内容
审核记录
结论
4.1
本企业QEO有哪些过程?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支持和监视这些过程如何确保必要的资源和信息?如何监视、测量和分析、改进这些过程?
有哪些外包过程?外包过程如何控制?
本企业QEO识别出了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监视、测量和改进几大过程及其子过程,并确定了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在第5~8章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以及工艺文件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受到控制。根据相应文件和国家标准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持续改进。
本公司暂无分包活动,对分包方的具体控制执行手册7.4条的规定。
符合
Q:5.4.2
C:3.1.1;3.1.2;3.1.3;3.3.1;3.3.2;3.4.2
E:4.3.3
S:4.3.4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建立过程是否完备,并经过审批?
策划的内容是否完备(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资源计划、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等)?
项目的资源配置情况是否满足要求?
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保管理的策划和建立过程是否符合要求?
公司对管理体系的过程实现进行策划:对每一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和应开展的活动进行了识别和规定(手册7.2至7.6)。对管理体系的各过程及子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确定;
公司对管理体系有效实施所需的资源进行策划:规定了应提供的人力资源(手册6.2)、基础设施资源(手册6.3)和工作环境资源(手册6.4),公司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及时提供管理体系所有过程所需的全部资源。
公司对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进行策划:规定了产品(手册8.2.4)、过程(手册8.2.3)和体系运行(见手册8.2.2)、体系绩效(手册8.2)的监视、测量方法,以及不合格品控制(手册8.3)、数据分析(手册8.4)和改进(手册8.5)的管理办法。
对项目进行了策划,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及施组设计的编制符合公司及业主要求,内容是否全面,经过公司及业主审批;内容是否全面的涵盖了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保管理的具体要求;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人力资源、物资设备、资金资源、技术资源、工作环境、基础设施等)满足要求
Q:4.2.1
Q:4.2.2
C:3.3.3
E/S:4.4.4
询问体系文件包括哪些?
管理手册的包括的内容/范围/删减的理由/是否受控
本企业的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包含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程序文件以及其他管理、作业指导、工艺以及检验方面的文件,还包括根据GB/T50430-2007标准所编制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及所需的管理记录。
删减7.3,删减合理
符合
Q:5.1
C:3.2.1;3.2.2;4.3.1;5.5.1
E/S:4.2
最高管理者通过哪些活动建立、实施管理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向负责人询问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方针、目标,已经制定的依据;
a)通过宣传、开会、培训等方式,向全体员工宣传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了本企业的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指标;
c)实施管理评审;
d)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员、设备等资源
符合
Q:5.2
C:3.2.1-2;7.2.1-1/-2;
E/S:4.3.1
E/S:4.3.2
如何体现以顾客和相关方位关注焦点?
总经理和各部门,通过对顾客要求的识别,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包括明示的和隐含的,当前和未来的要求)以及了解所需的法律法规要求,将这些要求转化为本企业产品的管理要求,作为本企业生产活动的准则。 并通过不断完善管理管理体系、更新过程模式和提高产品的管理特性和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 通过满意度调查了解顾客的意见,发现改进的机会,来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符合
Q:5.3
C:3.2.1;3.2.2
E/S:4.2
本企业管理方针的内涵是什么?制定的依据?如何确保全员理解?如何评审管理方针的持续适宜性?
通过管理方针,本企业向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承诺:我们要坚持管理第一,确保产品满足要求、使顾客满意,同时,我们要精益求精,不断进步,为社会和顾客奉献出更优良的工程。
以各种形式(包括宣讲、出标语、出板报等)向全体员工宣传管理方针,使员工理解管理方针的内涵,并贯彻实施。
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中对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指标、指标的持续适宜性和实施情况进行评审。
符合
Q:5.4.1
C:3.2.3;3.2.4
E: 4.3.3
S: 4.3.3
管理目标、指标制定的依据?目标、指标分解情况?是否可测量?
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如何制定?
在手册中规定了管理目标、指标,管理目标、指标依据管理方针制定。对管理目标、指标进行了分解,并且提供了对各部门分解目标、指标的统计情况,完成情况较好。提供了环境/安全管理方案,符合要求
符合
Q:5.5.1
C4.1.1;4.2.1;4.2.2;4.3.1;4.3.2;4.3.3;4.3.4
E/S 4.4.1 ES
1)询问领导在QEO的作用有哪些?(职责)
2)职责和权限的规定和沟通情况:
a. 目前的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责分工?
b. 职责和权限如何传达?
管理手册规定了总经理、管代及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的职责。
目前公司下设办公室,工程部,经营部,财务部和设备安全部,其职责均在管理手册予以明确规定,并通过学习手册的方式加以传达和宣贯。
符合
Q:5.5.2
C:4.1.1
E/S:4.4.1
管理者代表有哪些职责和权限?落实情况?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已在手册中予以规定,落实情况良好。
符合
Q:5.5.3
C:13.1.1
4.4.3 E/S
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和信息交流的机制、方式和内容?如何确保有效性?
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和信息交流的形式有会议、谈话、写信、板报等形式。在公司和部门领导这一层次,不定期由总经理召集会议,就有关管理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包括管理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由各部门领导将有关信息在本部门传达。
日常情况下,由办公室负责,通过板报、、组织谈话等形式,将有关信息进行传达和沟通;员工还可通过写信的形式,向公司领导反映情况,办公室负责收集员工的信函、并根据信函的内容将其发放给相应部门处理。
符合
Q:5.6
C:3.4.3;13.2.4
E/S:4.6
查管理评审:
a.如何进行管理评审,谁主持,其作用?(策划的时间间隔安排/频次)
b.输入(记录)的内容是否包括标准要求?(查管理评审记录)
c.最近一次管理评审的情况,有哪些重大决定和改进措施?
本年度三体系整合式管理评审计划下月进行,资料齐全,符合要求
符合
Q:6.1-6.4
C:3.4.1;5.1.1
E/S:4.4.1
请介绍本企业资源配置情况(需求)。资源:办公室,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方面要求?目前尚有哪些应改进6.1-6.4的方面?
企业现有的资源,包括工程技术人员、资金和检测设备均能满足当前施工的需要。随着生产的需要,本企业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提供《设备台帐》、《持证人员登记表》等记录。周围环境整洁、有序、美观宜人。工作现场的温度适宜。
符合
Q:8.1
C:11.1.1;12.1.1;13.1.1
E/S:4.5.1
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策划应考虑哪些方面?(对哪些方面监测和改进)
是否建立并实施了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是否配备和管理施工质量检查所需的各类检测设备?
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编制了验收规范,确定需监视和测量的参数及所需的计量器具以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通过内审、管理评审确保管理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通过数据分析、在过程中应用统计技术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管理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建立并实施了施工质量检查制度,规定各管理层次对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限,配备了所需的各类检测设备
符合
Q:8.5.1
C: 13.1.4;13.3.2
E:4.3.3
S:4.3.4
如何实现持续改进?
如何实现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改进?
通过使用管理方针、目标、指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促进管理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以保持其有效和适宜性。
符合
内部审核检查表
QEO/D-8.2-05 №
审核部门
办公室
日 期
2016/12/17
涉及条款
审核内容
审核记录
结论
Q:5.5.1
C4.1.1;4.2.1;4.2.2;4.3.1;4.3.2;4.3.3;4.3.4
E/S 4.4.1
本部门职责是什么?
本部门负责:
Q:5.5.1(C4.3.3);5.4.1(C: 3.2.4);4.2.3(C:3.5.1;3.5.2);
4.2.4(C:3.5.3;);5.5.3(C:13.1.1);6.2.1(C:5.1.2;5.2.1;5.2.2;)
6.2.2(C: 5.2.3;5.3.1;5.3.2;5.3.3);
8.2.2(C:12.2.3;12.2.4;12.2.5);
8.2.3(C:3.4.2;10.1.1;10.1.2;11.2.4;12.1.1;12.2.1;12.2.2;12.2.4; 12.2.5);
8.4(C: 10.6.4;12.2.6;13.1.1;13.1.2;13.1.3; 13.2.1;13.2.2;13.2.3);
E:4.4.1;4.3.1;4.3.2;4.3.3;4.4.2;4.4.3;4.4.5,4.4.6;4.5.4;4.5.5
S:4.4.1;4.3.1;4.3.2;4.3.3;4.3.4;4.4.2;4.4.3;4.4.5;4.4.6;4.5.4
符合
Q:5.2
C:3.2.1-2;7.2.1-1/-2;
E/S:4.3.1
E/S:4.3.2
如何体现以顾客和相关方位关注焦点?
通过对顾客要求的识别,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包括明示的和隐含的,当前和未来的要求)以及了解所需的法律法规要求,将这些要求转化为本企业产品的管理要求,作为本企业生产活动的准则。 并通过不断完善管理管理体系、更新过程模式和提高产品的管理特性和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 通过满意度调查了解顾客的意见,发现改进的机会,来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符合
Q:5.4.1
C:3.2.3;3.2.4
E: 4.3.3
S: 4.3.3
本部门分解目标、指标是什么?完成情况如何?
对目标进行了分解,并提供了目标完成统计,完成情况良好。提供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对环境/安全目标、指标作出了规定,完成情况良好。
符合
4.3.2 E/S
是否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文件?对收集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如何获取的,渠道是什么?查记录(看清单)是否进行了传递?查记录是否收到最新的法律法规?
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文件,对法律法规识别、取得的途径、方法作了规定。提供了《适用法律法规清单》,内容为最新文件,符合要求。
符合
Q:5.5.3
C:13.1.1
4.4.3 E/S
如何进行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效果如何?
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形式有会议、谈话、写信、板报等形式。在公司和部门领导这一层次,不定期由总经理召集会议,就有关管理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包括管理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由各部门领导将有关信息在本部门传达。日常情况下,由办公室负责,通过板报、、组织谈话等形式,将有关信息进行传达和沟通;员工还可通过写信的形式,向公司领导反映情况,办公室负责收集员工的信函、并根据信函的内容将其发放给相应部门处理。
符合
Q:4.2.3
C:3.5.1;3.5.2
E:4.4.4, 4.4.5
S:4.4.4, 4.4.5
体系文件的制定、批准、发布和更改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是否得到识别?
办公室是否保存有本部门所使用的文件,是否有文件清单?
文件的保存是否得当,在现场有无作废文件被非预期使用?
外来文件如何控制?
是否确保各岗位员工明确其活动所依据的文件?
是否及时将作废文件撤出使用场所或加以标识?
有形成文件的〈文件控制程序〉。现场检查,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符合要求。文件的更改得到了相关人员的审批。文件修订状态得到识别。在各部门可以得到相关文件的适用版本。未发现作废文件非预期使用,文件保存良好,清晰完整。外来文件受控。所有受控文件均加盖受控章。提供〈有效文件清单及收发记录〉,对所有文件进行了登记和发放,记录内容符合要求。明确了各岗位员工明确其活动所依据的文件。作废文件由办公室及时收回并销毁。
符合
Q:4.2.4
C:3.5.3;
E:4.5.4
S:4.5.3
查记录控制
记录如何标识、做到易于识别检索?(查管理记录目录清单)管理记录的是否规定保存期;保护、贮存环境等情况是否得当;
是否建立并实施记录管理制度?
对存档记录的管理应是否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查记录控制:
提供〈记录清单〉,对记录的编号、保存期、保存部门进行了规定,内容符合要求。抽查记录归档情况,记录清晰,易于识别。记录的储存环境适宜。
建立并实施记录管理制度,明确了记录的管理职责,规定记录填写、标识、收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要求。
存档记录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符合
Q:6.2
C:5.1.2;5.2.1;5.2.2;5.2.3;5.3.1;5.3.2;5.3.3
E/S: 4.4.2
查是否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查办公室,能力、培训和意识情况:
人员的总要求?
询问各从事影响产品管理工作的人员能力有何要求,是否能达到?
是否对会产生重大环境/安全影响的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
是否进行了应急方面的培训?
是否进行了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抽阅培训/教育/经历记录及培训评价考核结果记录等?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对各岗位人员的入职要求在手册条款中做了详细规定。抽查〈职工任职资格鉴定书〉,现在职人员符合手册所规定的能力要求。
由各部门负责提出培训的需求,办公室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培训。提供〈年度培训计划〉和相关培训及效果确认记录,内容符合要求。
对产生重大环境/安全影响的人员进行了包括应急方面和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
提供了〈持证人员登记表〉,对内审员和特殊工种人员进行登记在册,并附带相关教育、培训和考核的资格证书。
符合
Q:8.2.2
C:12.2.3;12.2.4;12.2.5
E: 4.5.5
S :4.5.4
查内审:
内审是否进行了策划?策划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准则/范围/频次/方法)?
查内审员是否培训合格?
内审记录是否符合策划的要求?内审员是否审核了自己的工作?
发现的不合格是否采取了措施,并进行了跟踪和验证?
因我公司整合式管理体系运行时间较短,现正进行年度内审,审核计划齐全,包括了四个标准的全部内容审核人员经培训并有资格证书,未对自己部门进行审核。
符合
Q:8.2.3
C:3.4.2;10.1.1;10.1.2;11.2.4;12.1.1;12.2.1;12.2.2;12.2.4; 12.2.5
E/S:4.5.1
是否建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并确保质量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是否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如何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是否收集工程建设相关方的满意情况的信息?
建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并能够确保质量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策划、施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质量和服务予以控制。
通过内审、工作检查等形式,对其他管理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检查一般采用查阅记录、查阅文件、现场观察、业绩考核等手段进行。提供〈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内容填写符合要求。
收集工程建设相关方的满意情况的信息作为数据分析的输入之一。
符合
Q:8.5.1
C: 13.1.4;13.3.2
E:4.3.3
S:4.3.4
如何实现持续改进?
如何实现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改进?
通过使用管理方针、目标、指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促进管理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以保持其有效和适宜性。
符合
内部审核检查表
QEO/D-8.2-05 №
审核部门
工程部
日 期
2016/12/18
涉及条款
审核内容
审核记录
结论
Q:5.5.1
C4.1.1;4.2.1;4.2.2;4.3.1;4.3.2;4.3.3;4.3.4
E/S 4.4.1
本部门职责是什么?
本部门负责:
Q:5.5.1(C:4.3.3);5.4.1(3.2.4);7.1(C: 10.1.1; 10.2.3;10.2.4;10.2.5);7.4(C: 9.1;9.2 );
6.3(C:6.1;6.2;6.3);6.4(C:10.5.1-5 );
7.5.1(C: 10.1.2;10.2.3;10.2.4;10.2.5; 10.4.3;10.5.3-10.5.5;10.6.1;10.6.2;10.6.3;10.6.4)
7.5.2(C:10.5.2); 8.2.3(C:3.4.2;10.1.1;10.1.2;11.2.4;12.1.1;12.2.1;12.2.2;12.2.4; 12.2.5);
7.6(C:11.1.2;11.5.1);
8.2.4(C: 11.1.1; 11.2.1;11.2.2;11.2.4;11.3.1;11.3.2;11.3.3);
8.3(C:11.4.1;11.4.2;11.4.3;11.4.4 );
8.4(C: 10.6.4;12.2.6;13.1.1;13.1.2;13.1.3; 13.2.1;13.2.2;13.2.3);
8.5.2 (C:13.3.1;13.3.2;13.3.3);8.5.3(C:13.3.1;13.3.2;13.3.3)
E:4.4.1;4.3.1;4.3.2;4.3.3;4.4.2;4.4.3;4.4.5
4.4.6;4.4.7;4.5.1;4.5.2;4.5.3
S:4.4.1;4.3.1;4.3.2;4.3.3;4.3.4;4.4.2;4.4.3;
4.4.5;4.4.6;4.4.7;4.5.1;4.5.2;4.5.3
符合
Q:5.2
C:3.2.1-2;7.2.1-1/-2;
E/S:4.3.1
E/S:4.3.2
如何体现以顾客和相关方位关注焦点?
通过对顾客要求的识别,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包括明示的和隐含的,当前和未来的要求)以及了解所需的法律法规要求,将这些要求转化为本企业产品的管理要求,作为本企业生产活动的准则。 并通过不断完善管理管理体系、更新过程模式和提高产品的管理特性和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 通过满意度调查了解顾客的意见,发现改进的机会,来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符合
Q:5.4.1
C:3.2.3;3.2.4
E: 4.3.3
S: 4.3.3
本部门分解目标、指标是什么?完成情况如何?
对目标进行了分解,并提供了目标完成统计,完成情况良好。提供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对环境/安全目标、指标作出了规定,完成情况良好。
符合
Q:5.5.3
C:13.1.1
4.4.3 E/S
如何进行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效果如何?
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形式有会议、谈话、写信、板报等形式。在公司和部门领导这一层次,不定期由总经理召集会议,就有关管理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包括管理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由各部门领导将有关信息在本部门传达。日常情况下,由办公室负责,通过板报、、组织谈话等形式,将有关信息进行传达和沟通;员工还可通过写信的形式,向公司领导反映情况,办公室负责收集员工的信函、并根据信函的内容将其发放给相应部门处理。
符合
Q:6.3
C:6.1;6.2;6.3
E/S:4.4.6,4.4.7
是否建立了施工机具管理制度?
基础设施的保养和维护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现场检查设备保养维护情况。
建立了施工机具管理制度
提供了《设备机具台帐》、《设备机具年度检修计划 》以及《设备机具检修记录》的记录,对设备进行了控制和管理。施工现场设备、工具维护情况良好。
提供了项目施工机具验收记录
符合
Q:6.4
C:10.5.1-5
E/S:4.4.6,4.4.7
工作环境是否适宜?环境卫生检查情况如何?
是否根据现场管理有关规定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
施工环境较好,可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经常举行卫生评比活动。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现场进行了管理
符合
E/S: 4.3.1
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如何识别的?有哪些环境因素、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危险源素?查各种表格和记录?
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如何评价,评价标准是什么?查台帐
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如何更新的?
分别制定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评价程序,制定了评价标准和依据。提供了《环境因素/危险源调查表》、《环境因素/危险源登记及评价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内容符合要求。
符合
E/S: 4.3.2
是否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文件?对收集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如何获取的,渠道是什么?查记录(看清单)是否进行了传递?查记录是否收到最新的法律法规?
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文件,对法律法规识别、取得的途径、方法作了规定。提供了《适用法律法规清单》,内容为最新文件,符合要求。
符合
E:4.3.3
S:4.3.3,4.3.4
针对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制定了什么目标和指标及管理方案?查看完成情况?查看检查情况?看记录
提供了目标和指标及管理方案供三份,对环境/安全的目标、指标及实施要求作了规定,同时提供了完成情况统计,完成情况较好。
符合
Q:7.1
C: 10.1.1; 10.2.3;10.2.4;10.2.5
E/S:4.4.6
产品实现的策划应考虑哪些方面?针对性特定项目是否形成管理计划并符合要求?
是否建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并确保质量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是否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如何管理?抽查施工组织设计。
策划了产品的管理目标、指标以及标准、法律法规、施工合同中规定的管理要求;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和子过程、程序和作业文件以及资源的需求;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相应的评定准则和检验规程;产品实现子过程所需的记录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记录。提供了设备台帐、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以及记录清单等资料。内容符合要求。
建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并能够确保质量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建立并实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