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隆中对课 题隆中对备课人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文的一些基础知识。2了解作者3结合注释翻译文章。过程与方法阅读感知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诸葛亮自尊自重、谨慎持重的品质。课标要求阅读感知重点1积累文言文的一些基础知识。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难点古今异义词的用法。教法诵读欣赏教具 学具白板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补充以下要点: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
2、历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2.各地豪
3、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四、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七、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搜集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看课文注释了解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搜集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板书设计1了解作者2字词积累3翻译感知教学反思学生了解了文章大致内容,积累了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