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奇妙的克隆》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536976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奇妙的克隆》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奇妙的克隆》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 《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难点: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一、导入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二、预习查评 1、检查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三、整体感知 1、读课文,每个大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解释什么是克隆。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 (2)说明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 (3)重点介绍克隆羊“多利”的情况。 (4)克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2、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3、“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4.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克隆”? 5.克隆的“奇妙”体现在哪里?你能找出课文当中列举了哪些克隆的例子吗?(按顺序) 6、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四、合作探究 (一)读第一部分 1、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 2、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3、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来。并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呢? 4、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1)展示克隆鲫鱼的出生过程。 (2)展示中外的克隆技术 (二)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1、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 2、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4、这部分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 5、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 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做呢? 6、克隆技术大事记 外国: 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克隆设想。 1952年:科学家开始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 1970年:克隆青蛙实验取得突破,青蛙卵发育成了蝌蚪,但是在开始进食以后死亡。 1981年:科学家进行克隆鼠实验,据称用鼠胚胎细胞培育出了正常的鼠。 1984年:第一只胚胎克隆羊诞生。 1997年2月24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克隆羊培育成功。科学家用取自一只6岁成年羊的乳腺细胞培育成功一只克隆羊。 1998年2月23日:英国PPL医疗公司宣布,该公司克隆出一头牛犊“杰弗逊先生”。 1998年7月5日:日本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的两头牛犊诞生。 1998年7月22日:科学家采用一种新克隆技术,用成年鼠的体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第三代共50多只克隆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克隆动物克隆出克隆动物。 1999年5月31日: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利用成年体细胞克隆出第一只雄性老鼠。 1999年6月17日:以美藉华人科学家杨向中为首的研究小组利用一头13岁高龄的母牛耳朵上取出的细胞克隆出小牛。 2000年1月3日:美国著名华人杨向中,用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6头牛犊。 2000年1月:美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猴成功,这只恒河猴被命名“泰特拉”。 2000年3月14日:曾参与克隆小羊“多利”的英国PPL公司宣布,他们成功培育出5头克隆猪。 我国: 我国成功繁殖克隆兔 体形要比普通兔大许多。2002年5月中旬成功地繁殖了一只胚胎细胞克隆兔。 (三)默读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1、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 3、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五、拓展延伸 1、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2、美国大片《第六日》: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亚当,在片子里亚当被克隆,这其实是一帮犯罪分子的阴谋,真亚当和克隆人亚当与犯罪分子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结果正义战胜了邪恶,但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发生了,两个亚当共存,片子就这么结尾了。这不得不上我们深思,看来导演把这个包袱扔给了观众,他也解决不了。正如我们课文中的一句话“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3、你如何看待以上问题?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请你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克隆是福音”或“克隆是恶兆”。 (1)反对克隆人 ①克隆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克隆人可能有很多先天性生理缺陷。 ②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 ③克隆技术有可能被滥用,成为恐怖分子的工具。 ④从生物多样性上来说,大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克隆人,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广泛传播,对人类的生存不利。 (2)支持克隆人 ①“不让我们克隆人,就是不让我们修正我们的错误,人类历史难道能够这样构造吗?”——《纽约时报书评》 ②“当然应该‘克隆’人,如果谁第一个掌握了这个技术,他就是我真正的、也是唯一的竞争对手。”——比尔·盖茨 ③“克隆人绝对是科学上了不起的进步,克隆技术必将创造21世纪的辉煌。”——麻省理工学院生命工程教授约翰·布洛克 ④“人体商业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无与伦比的成就,毫无疑问,克隆技术的出现将为世人创造一个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市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 六、辩论赛 可不可以克隆人? ①多克隆几个爱因斯坦,社会发展一定会快得多。 ②如果克隆了希特勒,是否又要爆发世界大战? 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 辩论的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六、小结 1、请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 2、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 七、达标检测 八、作业设计 1、将课外收集的克隆知识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2、练笔:“假如我被克隆” 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