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杨修之死》教案2.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536898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修之死》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杨修之死》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修之死》教案(吴彬)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独立读、述、评、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两位人物是什么形象的。(师板书课题)    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二、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庖官 主簿 谮 绰刀 恃才放旷    (给加点的字注音,用“恃才放旷”造句)    三、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并归纳段意。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2.初步思考:杨修和曹操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明确:杨修:恃才放旷。 曹操:阴险虚伪、狡诈奸猾。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只要能说出俩人性格的主要特点即可。)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    1.学生读第一部分:    师提问:①杨修为什么会命赴黄泉?    ②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    明确:①因为从曹操所发布的口令“鸡肋”中洞悉了曹操的心事。被曹操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杀掉。    ② 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    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却没有丝毫处罚。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2.生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然后把其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师将问题总结如下:    ①本部分记叙了曹操跟杨修之间三方面六个小故事,从中可看出曹操对杨修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列内容板书)    杨修卖弄聪明 1.破字 忌    2.分酥 恶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 3.破梦 愈恶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4.吴质事件 愈恶    5.教植出门 怒    6.教植作答 杀修之心    ②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补叙 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学生齐读第三部分,自己提出重点问题在班上交流,老师总结如下:    1)本部分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    2)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表现了曹操什么性格?    明确: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这一举动,表现了杨修阴险虚伪的性格。    (本部分任务的完成以学生自读、讨论、质疑为主,老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拓展迁移:    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从他们二人身上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让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三.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杨修卖弄聪明 1.破字 忌 杨修:恃才放旷    2.分酥 恶 曹操:阴险虚伪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 3.破梦 愈恶 狡诈奸猾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4.吴质事件 愈恶    5.教植出门 怒    6.教植作答 杀修之心          评点: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并由浅及深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循循诱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