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爾雅·釋天》歲名疏證——兼論上古紀年方式三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53001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爾雅·釋天》歲名疏證——兼論上古紀年方式三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爾雅·釋天》歲名疏證——兼論上古紀年方式三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爾雅·釋天》歲名疏證——兼論上古紀年方式三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爾雅釋天歲名疏證爾雅釋天歲名疏證 兼論上古紀年方式三種彭 華内容摘要 爾雅釋天關於上古歲名的記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基本上是真實可信的 爾雅釋天所云“唐虞曰載”“載”字上古音與“茲”相同(之部、精母)意謂草木“一歲一枯榮”“載”和“年”一樣都是物候曆的反映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爾雅釋天關於上古四代(虞、夏、商、周)歲名的記載反映的是上古中國的三類曆法(物候曆、觀象授時、推步曆法)對應的是三種紀年方式(物候紀年、天象紀年、大事紀年)呈現的是“三才”(地、天、人)之道 結合中外歷史、民族知識考察許多民族與國家都經歷過這三種紀年方式關 鍵 詞 爾雅釋天 歲名 物候紀年 天象紀年 大事紀年

2、眾所周知作爲“小百科全書”的爾雅是一部非常有用的工具書大有裨益於閲讀古書、通曉方言、辨識名物 誠如郭璞()爾雅注序所説:“夫爾雅者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學覽者之潭奥摛翰者之華苑也 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者莫近於爾雅”本文所疏證的爾雅釋天“歲名”條即屬於郭璞所云“博物”者流一 歲名疏證本文所疏證的爾雅釋天“歲名”條其原文如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國家起源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批准號:)、“中國道統思想研究”(批准號:)階段性研究成果郭璞注邢昺疏: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年第 頁郭璞注邢昺疏:爾雅注疏 年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載歲也 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歲名爾雅

3、釋天“歲名”條的四個名詞最難索解的是“載”故本文擬先從“載”字入手然後漸次及於年、歲、祀 (一)載古人關於“載”字的解釋大致有三個路徑:一是直接釋“載”爲“歲”不再做任何解釋以孔傳(舊題西漢孔安國撰)爲代表尚書虞夏書堯典:“九載績用弗成”孔傳:“載年也 三考九年功用不成則放退之”誠如清人陳立()所説:“爾雅釋天及獨斷三代年歲之别名並云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與此三王爲年通謂之歲意異其實年、載、歲對文異散則通”一是釋“載”爲“一歲莫不覆載”以李巡、蔡邕爲代表 左傳昭公七年:“公曰:何謂六物?對曰:歲、時、日、月、星、辰是謂也”李巡曰:“載一歲莫不覆載也”(春秋左傳正義卷四十四)蔡邕()的説法

4、與李巡所説相同 蔡邕獨斷“三代年歲之别名”:“唐虞曰載 載歲也言一歲莫不覆載故曰載也”一是釋“載”爲“萬物終而更始”以孫炎爲代表 尚書虞夏書堯典:“九載績用弗成”孫炎曰:“載取萬物終而更始 是載者年之别名故以載爲年也”(尚書正義卷二引)爾雅注疏卷六引孫炎曰:“載始也取物終更始”古人關於“載”字的前兩種解釋均未能得“載”之本義與要義 第三説則接近了“載”之本義與要義惜乎未能盡發其覆筆者按:孫炎釋“載”爲“萬物終而更始”所取“載”之義項是“始”而古文獻有此例證 如詩經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孟子滕文公下:“湯始征自葛載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載”何以有“始”義因書缺有間已經不知其詳筆者推測:孫

5、炎釋“載”爲“萬物終而更始”應當遵從的是音訓原則並且音訓的孔安國傳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卷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年第 頁陳立撰吴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朱熹集傳:“載始也”(朱熹集注:詩集傳卷三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趙岐注:“載始也 言湯初征自葛始也十一征而服天下”(趙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卷六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年第 頁)朱熹集注:“載亦始也 十一征所征十一國也”(孟子集注卷六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爾雅釋天歲名疏證中介之字就是“哉”而“哉”意爲初、始“載”“哉”的初文是“”後由初文“”孳乳而成“載”“哉”“載”“哉”與“茲”音同、義近指的是植物的

6、生長繁殖並可由此引申而指其生長繁殖的週期 下面筆者將從音、義、例三方面予以論證章太炎()在小學答問中指出:“載字當爲茲 説文:茲草木多益也記歲以年、以稔者謂禾一熟記歲以茲者謂草木一榮實也”楊樹達()贊同此説“茲與載古音同左傳孟子皆假茲爲載”陸宗達()對此進行過具體論證可謂“後出轉精”“載”上古音與“茲”同均爲之部、精母字依音韻學律二字本可通 説文解字艸部:“茲草木多益也”陸宗達指出用草木蕃殖標誌時間與“年”訓“穀熟”“稔”訓“穀熟”從而用來標誌時間的道理是一樣的 草木每歲蕃殖一次於是初民據以造“茲”字農業發展以後才有“年”“稔”就辭例而言上古往往“茲”“年”對舉陸宗達嘗舉三例爲證(章太炎此前即

7、舉此三例):左傳僖公十六年:“今茲魯多大喪明年齊有亂”孟子滕文公下:“今茲未能以待來年”吕氏春秋任地:“今茲美禾明茲美麥”其實除以上三例外我們還可以補充若干條辭例(僅限於先秦秦漢典籍):左傳宣公十二年:“昔歲入陳今茲入鄭”左傳襄公十八年:“今茲主必死”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今茲宋、鄭其饑乎!歲在星紀而淫于玄枵”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今茲周王及楚子皆將死 歲棄其次而旅于明年之次”左傳昭公十年:“今茲歲在顓頊之虚”左傳昭公十一年:“景王問於萇弘曰:今茲諸侯何實吉?何實凶?”孔子家語屈節解:“今茲無麥明年可樹”戰國策韓策一:“今茲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鹽鐵論執務:“今茲往而來歲旋”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

8、爲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章太炎:小學答問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説耐林廎甲文説卜辭瑣記卜辭求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 頁陸宗達:説文解字通論北京:北京出版社 年第 頁 下引陸宗達之説即出自該處 説明:陸宗達説文解字通論未標明引文出處並且有排印錯誤又其説實際來源於章太炎小學答問但亦未標明出處 本文借鑒了陸書引用的材料並且補充標明了出處同時核對了原文唐作藩編著:上古音手册(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茲”意爲“草木多益”表達的是草木的茂盛蕃殖而“哉”字表達的是草木初期的生息故“哉”意爲初、始爾雅釋詁:“初、哉、首、基、祖、元、胎、俶、

9、落、權輿始也”黄侃()在爾雅音訓中指出:“載聲與哉通 釋詁:哉始也又與在通 釋詁:在終也故注義兼包始終 載與茲通 吕覽:今茲美禾明茲美麥”“載”“哉”的初文是“”而“”從“才”得聲、取義“才”爲之部、從母字“載”爲之部、精母字二字韻部相同(之部)聲紐同爲齒音(從母、精母)音近相通“才”字之形、義均表草木之初生 説文解字才部:“才草木之初也 從丨上貫一將生枝葉 一地也 凡才之屬皆從才 昨哉切”段玉裁()注:“艸木之初也 引伸爲凡始之偁 才者初生而枝葉未見也”説文解字對“才”字的這一解釋合乎“才”字的甲骨文字形(見下圖)即象草木自地面鑽出之形:合集合集合集合集釋名釋天説“唐虞曰載 載生物也”非常精

10、闢地點明瞭“載”字的這一意藴(草木之初生)以“載”爲年見於諸多上古典籍可與“茲”相互印證 茲謹以尚書爲例 尚書虞夏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尚書虞夏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 五載一巡守 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尚書虞夏書禹貢:“作十有三載乃同”孔傳:“載馬、鄭本作年”(尚書正義卷六)(二)年年本義爲五穀成熟與農業之收成密切相關 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形上部作穀穗成熟下垂之象形(見下圖):合集合集合集集成集成集成楊樹達:詞詮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二版第 頁黄侃著黄焯輯黄延祖重輯:爾雅音訓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唐作藩編著:上古音手册(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唐作藩編著:上古音手册(增訂本)第 頁

11、郭沫若主 編 胡 厚宣 總編 輯:甲 骨文 合 集 北京:中華 書 局 年 以 下 簡 稱“合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 以下簡稱“集成”爾雅釋天歲名疏證無獨有偶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年”字作 表示的是植物茂盛之意在甲骨卜辭中多有關於“受年”“求年”和“受禾”“求禾”的記載(分别見甲骨文合集、和、以及殷契粹編 等)卜辭所用“年”使用的是“年”字之本義詩經周禮禮記所云“祈年”之“年”一如卜辭“求年”之“年”使用的是“年”字之本義 詩經大雅雲漢:“祈年孔夙方社不莫”鄭玄()箋:“我祈豐年甚早”周禮春官宗伯龠章:“凡國祈年于田祖”鄭玄注:“祈年祈豐年也”禮記月令:“

12、(孟冬)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周禮春官宗伯肆師:“社之日蒞卜來歲之稼”鄭玄注:“社祭土爲取財焉卜者問後歲稼所宜”農作物豐收之年爲“有年”大豐收之年爲“大有年”説文解字禾部:“年穀熟也 從禾千聲 春秋傳曰:大有年”春秋桓公三年:“有年”穀梁傳桓公三年:“五穀皆熟爲有年也”春秋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穀梁傳宣公十六年:“五穀大熟爲大有年”公羊傳桓公三年:“彼其曰大有年何?大豐年也”尚書多士:“今爾惟時宅爾邑繼爾居爾厥有幹有年於茲洛”孔傳:“汝其有安事有豐年於此洛邑”竹書紀年卷下:“秋大有年”五穀一年一熟故可借“年”以記時 春秋桓公三年:“有年”孔穎達疏:“謂歲爲年者取其歲穰一熟之義”而古書所云“稔”

13、與此近似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所謂不及五稔者夫子之謂矣”杜預()注:“稔年也”在本文的論述體系中“年”和“載”都屬於物候紀年類型 (三)歲“夏曰歲”之“歲”指的是歲星即木星 孫炎曰:“歲取歲星行一次也”(尚書正義卷二)孫炎曰:“四時一終曰歲取歲星行一次也”(春秋左傳正義卷四十四)邢昺疏:“故夏曰歲取歲星行一次”(爾雅注疏卷六)誠如尚書虞夏書堯典所説:“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歲星圍繞太陽在黄道上自西向東旋轉一周(“右行”)需要 年(實際上是.年)每年移動周天的十二分之一古人以木星每年所居星次紀年“故歲星之歲孳乳爲年歲之歲”説文解字步部:“歲木星也 越曆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 .轉引自汪

14、寧生:民族考古學探索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歲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年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二月一次 從步戌聲 律曆書名五星爲五步”史記天官書:“歲星出東行十二度十二歲而周天”利簋:“珷(武王)征商隹(惟)甲子朝歲鼎(貞)”(集成)“歲”繁體字作“歲”“歲”字從步表示步以爲歲即推步之意 金文“歲”字(見下圖)從左右兩止之“步”以示步歲之意:集成集成集成子彈庫楚帛書説四神“乃步以爲歲”亦即此意 在本文的論述體系中“歲”屬於天象紀年類型保存在今本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相傳就是夏代的曆書“其中的天象和某些物候的記載可能反映了夏代的實際情況”夏曆根據北斗星斗柄的旋

15、轉以確定一年十二個月以斗柄指向寅的正月爲歲首即以建寅之月爲正月 古人認爲夏曆比較正確地反映了天象運行規律所以有“夏數得天”的説法(左傳昭公十七年、逸周書周月解)相對於物候曆而言夏曆自然要精確得多 (四)祀“商曰祀”之“祀”與祭祀直接相關 郭璞注:祀“取四時一終”(爾雅注疏卷六)孫炎曰:“祀取四時祭祀一訖也”(尚書正義卷二)在本文的論述體系中“祀”屬於大事紀年類型“祀”之所以成爲歲名(“商曰祀”)與商人的祭祀週期(“周祭”)密切相關 在殷商末期黄組甲骨卜辭和青銅器銘文中常見有“隹王幾祀”(有幾例作“隹王幾司”一例作“隹王幾巳”)的記載“隹”爲語氣詞“王”指某時王“幾”爲該時王的在位的序數“祀”(

16、或“司”和“巳”)指時王的第幾個周祭祭祀週期到殷商晚期周祭祭祀明確表現出存在著 旬和 旬兩種週期 在一大段時間内這兩種週期出現的頻數是相近的並且基本上是交替安排的由此可見這期間人們所取一年歲的具體長度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夏緯瑛:夏小正經文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 年第 頁中國天文學簡史編寫組:中國天文學簡史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年第 頁董作賓:殷曆譜四川南溪 年石印本 陳夢家:殷虚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年第 頁 島邦男著濮茅左、顧偉良譯:殷墟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影印本)許進雄:第五期五種祭祀祀譜的復原 兼談晚商的曆法原載大陸雜誌第 卷第 期 年又

17、載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北京:中華書局 年後收入許進雄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年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年第五章 爾雅釋天歲名疏證應在()/日左右商人所舉行的“周祭”是商王及王室以翌、祭、彡五種祀典對其先王、先妣輪番地、周而復始地進行的祭祀是商王朝一種非常重要的祭祀制度 常玉芝指出“商代末期以五種祀典對先王先妣輪番祭祀一周需要三十六旬或三十七旬的時間與一年的日數相當因此是可以借祀以名年的 卜辭以隹王幾祀記時王在位之年與爾雅釋天所載的商稱年曰祀是完全符合的”商人以“祀”爲“年”茲謹舉出土文獻(甲骨文、金文)與傳世文獻所見數例爲證:胡厚宣嘗舉三十餘條卜辭爲例證明商代有稱“年”

18、爲“祀”者分别作隹王二、三、四、五、六、八、九、十、廿祀或作王廿祀、隹廿祀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不少卜辭是年、月、日三要素俱全其格式作某日、某月、某祀比如:“辛酉王田於雞麓隻(獲)大虎 才(在)十月隹王三祀劦日”(合集 反懷特)再如:“乙亥王卜鼎(貞):自今芚至翼(翌)人方不大出 王(占)曰:吉 才(在)二月遘且(祖)乙彡隹王九祀”(合集)至於金文其數量亦不在少數之列小臣艅犀尊:“隹王來正(征)人(夷)方隹王十祀又五 彡(肜)日”(集成)銘文所説的“王”當爲帝乙 置於銘文末尾商代金文皆如此王國維()認爲小臣艅犀尊(王國維稱之爲艅尊)銘文所云“此蓋以事紀年也左傳中猶間有此法”“此句皆以事紀年者也 左傳

19、中屢有惟寡人某事之歲亦其遺法”二祀其卣:“亞貘父丁 隹王二祀既於上下帝”(集成)四祀其卣:“亞貘父丁 乙子(巳)王曰:尊文武帝乙宜在召大廳(庭)遘乙其易(賜)貝才(在)四月隹王四祀 羽(翌)日”(集成)六祀其卣:“才(在)六月隹王六祀 羽(翌)日 亞貘”(集成)宰椃角:“才(在)六月隹王廿祀翌又五”(集成)陳美東: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年第 頁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年第 頁胡厚宣:殷代年歲稱謂考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外一種)(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年第 頁黄德寬:古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頁吴其昌:王觀堂先生尚書講授記載謝維揚、房鑫亮主

20、編:王國維全集第八卷杭州廣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年第 頁劉盼遂:觀堂學書記載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八卷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新發現的商朝末期的方鼎:“乙未王賓文武帝乙彡日自闌王返入闌王商(賞)貝用作父丁寶彝在五月隹王廿祀又二”至於傳世文獻茲僅舉尚書爲例尚書商書伊訓:“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尚書商書太甲中:“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於亳”尚書商書説命上:“王宅憂亮陰三祀”尚書周書洪範:“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孔傳:“商曰祀箕子稱祀不忘本”(尚書注疏卷十二)需要補充説明的是:商人的主流是以“祀”爲“年”但也存在稱“年”的事實甚至存在“祀”與“歲”或“年”

21、並存於同一卜辭的現象卜辭之稱“年”如合集:“戌卜出鼎(貞):自今十年(有)五王”董作賓()釋“十年五”爲“十年有五”即十五年粹:“卜貞:至於十年”胡厚宣()説“這是一片稱年的重要卜辭”並舉“乙巳卜貞:尹至五年”“乙巳卜貞:尹至七年”兩條卜辭爲證今人引申“我們大概可以這樣認爲早在殷商時代年就已經開始用作年歲之年只不過到了周代才正式使用”“祀”與“歲”“年”之並存同一卜辭者即粹:“癸丑卜貞:今歲受年?弘吉才(在)八月隹王八祀”(合集)胡厚宣嘗舉此爲證沈之瑜()亦嘗舉此爲證筆者按:“今歲受”後一字卜辭原文字形作明顯是“禾”字並不是“年”字 置此不論“祀”與“歲”並存於同一卜辭這是相當重要的史料證明商

22、代既存在稱“祀”説也存在稱“歲”説换句話説在商代既存在稱“祀”説也存在稱“年”、稱“歲”説並且材料(證據)都是真實可信的因此我們不能“非此即彼”即不能以(“祀”)否認(“年”或“歲”)或者以(“年”或“歲”)否認(“祀”)這對於我們判斷古文獻的真僞具有極大的啟示價值與指導意義(詳見餘論)參看李學勤:試論新發現的方鼎和榮仲方鼎文物 年 期 馮時:阪方鼎、榮仲方鼎及相關問題文物 年第 期參看胡厚宣殷代稱“年”説補證文物 年第 期胡厚宣:殷代稱“年”説補證文物 年第 期蔣德平:漢字中的曆法之美上海:文匯出版社 年第 頁胡厚宣:殷代年歲稱謂考第 頁沈之瑜:甲骨文講疏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年第 頁 爾雅

23、釋天歲名疏證降而至於周朝亦是“祀”“年”“歲”並用 大致而言西周早期、中期沿襲商人之俗而稱“祀”中期屬於稱“祀”、稱“年”交錯階段晚期則稱“年”居多而東周則交錯使用“祀”“年”“歲”稱“祀”者傳世文獻如“維二十三祀庚子朔九州之侯咸格于周 王在酆”(逸周書酆保)“維王一祀二月王在酆”(逸周書大開武)見於出土文獻者如大盂鼎:“隹王廿又三祀”(集成)小盂鼎:“隹八月既望辰在甲申隹王廿又五祀”(集成)何尊:“隹王初遷宅于成周復稱珷(武)王豐(禮)祼自天才(在)四月丙戌隹(惟)王五祀”(集成)五祀衛鼎:“隹王五祀”(集成)清華簡程寤:“隹(惟)王元祀”稱“年”者傳世文獻如尚書洛誥:“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

24、文武受命惟七年”見於出土文獻者如曶鼎:“隹王元年六月既望乙亥”(集成)永盂:“隹十又二年初吉丁卯”(集成)清華簡保訓:“隹(惟)王五十年”清華簡系年:“十又四年厲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歸於宋宗”稱“歲”者傳世文獻如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至於出土文獻所見之“歲”可參看下文所引“立事歲”(陳璋圓壺、陳純釜等)以及“某某之歲”(鄂君啟節、包山楚簡、江陵楚簡、葛陵楚簡等)二 紀年方式由物候的觀察入手應該是探索一年長度的最早方法隨後才是對某些星象的觀測 依據天象觀測所得的結果自然要較物候曆更爲準確、更爲精確 而在掌握了萬物的生長規律、星辰的運行規律之後製作的推步曆法自然又更爲精確、更爲準確

25、 (一)物候紀年物候曆和物候紀年見於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 比如:古代藏族以麥熟爲歲首(“不知節候麥熟爲歲首”“其四時以麥熟爲歲首”)古代宕昌羌人“俗無文字但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 年第 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 年第 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 年第 頁分别見舊唐書卷一九六上吐蕃傳上、新唐書卷二一六上吐蕃傳上(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候草木榮落

26、記其歲時”古代臺灣(流球國)亦以草木之榮枯爲一年(“俗無文字望月虧盈以紀時節候草藥枯以爲年歲”)古代的女真人、蒙古族、赫哲族亦採用物候紀年女真人、蒙古族人以“草一青則爲一年”赫哲族“不知歲時朔望問年則數食達莫嘎魚次數以對”古時雲龍州(今雲南大理州雲龍縣)的布朗族所用曆法也是物候曆(現時已不用)董善慶()雲龍記往載:“其地不知歲月耕種皆視花鳥 梅花歲一開以紀年野靛花十二年以紀星茨竹花六十年一開以紀甲子 如借貸書契必曰限至某花開時或曰某鳥鳴時”臺灣的高山族以蔬菜的收穫爲年的標準即每次收穫畢到下次收穫期爲一年 臺灣的雅美人最初以飛魚洄游一周爲一年後來又掌握了觀察星象判斷季節的方法(觀察許多星座的出没

27、和南中的現象判斷季節)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烏桓者本東胡也 見鳥獸孕乳以别四節”太平寰宇記卷一六九儋州風俗:黎族人“觀禽獸之産識春秋之氣”“占蕏芋之熟紀天文之季”今人的研究表明在雲南“特有”的 個少數民族中其傳統曆法大致可分成三種類型:物候曆、十月曆、十二月曆“物候曆”雖然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天文曆法卻是曆法形成的雛形而後來的發展以此爲基礎 在雲南的少數民族中其傳統曆法至現代還在使用物候曆(或是記憶猶新)的民族有佤族、布依族、德昂族、基諾族、獨龍族、怒族等 個民族 其中怒族和獨龍族尤爲典型魏書卷一一宕昌羌傳(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隋書卷八十一流球國傳(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年

28、第 頁)按:“藥枯”當作“榮枯”宋人稱蒙古爲黑韃靼 蒙韃備録:“其俗每以草青爲一年”三朝北盟會編三:“女真人不知紀年問之則曰吾見幾度青草以草一青爲一年”建炎以來朝野雜記:“韃靼人不知歲月以草青爲一年”(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十一卷第 頁)黑韃事略:“其正朔昔用十二支辰之象今用六甲輪流皆漢人、契丹、女真教之 若韃之本俗初不理會得但是草青則爲一年新月初生則爲一月 人問其庚甲若干則倒指而數幾青草”(王國維全集第十一卷第 頁)參看阿爾丁夫:世紀之前蒙古物候曆考内蒙古師範大學學報 年第 期曹廷傑:西伯利東偏紀要曹廷傑集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 按:達莫嘎魚即大馬哈魚(學名鮭魚)每年九、十月間回

29、游至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産卵以上關於臺灣高山族、雅美人曆法的介紹材料來源於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所謂“四節”即春、夏、秋、冬四季李維寶、李海櫻:雲南少數民族天文曆法研究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 年第 頁參看閻永軍編著:雲南少數民族科學技術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年第、頁廖伯琴:西南民族傳統科技北京:科學出版社 年第 頁 爾雅釋天歲名疏證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别所説“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是物候曆的優美寫實 這是中國人早已耳熟能詳的詩句但讀者未必注意到其中的物候曆知識其實國外的一些民族和國家在歷史上也存在過物候曆和物候紀年 比如新幾内亞人以山芋()的收穫爲計年

30、的標準再如美國利得桑納州的馬里科帕()印第安人以樹發芽爲一年開始又如古埃及誠如希羅多德(約前 前 或)所説“埃及是尼羅河的贈品”“尼羅河的節奏也就是埃及人的生活節奏尼羅河一年一度的水位上升給埃及播種及收割的日期制定了三個季節:氾濫、生長和收穫”埃及人原以尼羅河氾濫這一物候現象作爲一年的開始而後來發現天狼星()會在這天日出時出現遂以天狼星爲標誌此日就被稱爲“洪水帶來之日”(二)天象紀年本處所説的“天象紀年”在古代中國以“歲星紀年”和“太歲紀年”最爲典型 先説“歲星紀年”:歲星紀年其格式是“歲在某某”如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歲在星紀”左傳襄公三十年:“歲在降婁”國語周語:“昔武王伐紂歲在鶉火”國語晉

31、語四:“歲在壽星及鶉尾其有此土乎!歲在大樑將集天行 君之行也歲在大火”帝王世紀:“(顓頊)歲在鶉火而崩”再看“太歲紀年”的實例:屈原在離騷中自述其出生時間(夏曆正月庚寅)説他出生於攝提格之年(“攝白居易著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 年卷十三第 頁轉引自馮時:殷代農季與殷歷歷年中國農史 年第 期.轉引自汪寧生:民族考古學探索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丹尼爾布林斯廷著嚴擷芸等譯:發現者 人類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歷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年第 頁汪寧生:初民時間、空間及數位概念探源原載史前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 年後收入民族考古學探索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關於武王克商之年歷來眾説紛紜不

32、同説法有 種之多(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研究所編: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年)“夏商周斷代工程”將這一年定爲公元前 年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著:夏商周斷代工程 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年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吕氏春秋序意篇:“維秦八年歲在涒灘”賈誼(前 前)鵩鳥賦:“單閼之歲兮四月孟夏”(漢書賈誼傳)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太歲紀年資料是 年河南淅川徐家嶺 出土的春秋時期的蔿()夫人鼎:“隹(唯)正月初吉歲才(在)涒灘孟春在奎之際蔿()夫人囂擇其吉金乍(作)鑄迅鼎以和禦湯長萬(邁)其吉用壽無疆蔿(化阝)大尹嬴乍(作)之

33、後民無忘”銅器銘文所云鑄造年代(“歲在涒灘”)即魯定公三年(前)不僅中國如此外國亦如此 比如古埃及的曆法據天狼星()的偕日升()來制定並設置了 顆偕日升的恒星稱爲旬星(將黄道 度的圓分割爲 度一個段落)發展出一套在夜晚推算時間的方法 再如古代的蘇美爾、巴比倫和古希臘也使用各種各樣的偕日升星來確定農耕漁牧的時間 (三)大事紀年大事紀年即根據某件特定的大事(戰争、祭祀、朝聘、慶賀等)發生的年代來紀年 這種紀年方式見於兩周金文、戰國竹簡和部分傳世文獻 在古代埃及、古代羅馬與古代赫梯也有類似的紀年方式乍册卣:“隹(惟)公大史見服于宗周年才(在)二月既望乙亥公大史咸見服于辟王辨于多正”(集成)中方鼎:“

34、隹(惟)王令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或(國)貫行”(集成、)山西曲沃晉侯墓地 出土的一件甗其銘文也記載了此事“隹(惟)十又(有)二月王命南宫伐虎方之年惟正月既死霸庚申王在宗周”“十有二月”是周昭王十八年十二月“正月”是周昭王十九年正月 周正建子晉國沿用夏正關於屈原的出生之年歷來眾説紛紜 胡念貽定爲公元前 年鄒漢勳、劉師培定爲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 年)湯炳正定爲公元前 年郭沫若定爲公元前 年浦江清定爲公元前 年(胡念貽:屈原生年新考文史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 年 郭沫若:屈原研究上海:新文藝出版社 年 湯炳正:歷史文物的新出土與屈原生年月日的再探討 屈賦新探之五四川師範大學學報 年第 期 浦

35、江清: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問題歷史研究 年第 期)相對而言贊成公元前 年説者較多王長豐、郝本性:河南新出“夫人鼎”銘文紀年考中原文物 年第 期古埃及人稱天狼星爲 意爲“水上之星”.另可參看陽山:天體運動和時間天文愛好者 年第 期據金石録記載中方鼎于宋徽宗重和戊戌歲()發現于湖北安州孝感縣系周昭王時器 爾雅釋天歲名疏證而建寅因而在器主晉人看來周正十二月和正月屬於同一年簋:“隹(惟)八月公(夷)殷年”或以爲“公(夷)殷年”指的是周公東征的第二年而簋當屬成王時器可用作青銅器斷代尺規旅鼎:“隹(惟)公大(太)保來伐反夷年才(在)十又一月庚申”(集成)厚逴方鼎:“隹(惟)王來各于成周年”(集成)(肇)貯簋

36、:“王令東宫追以六師之年”(集成)臤尊:“隹(惟)十又三月既生霸丁卯臤從師雍父戍于之年”(夏商周青銅器研究(西周篇)鄂君啟車節與舟節:“大司馬卲(昭)陽敗晉師於襄陵之歲夏夷(屍)之月乙亥之日王居於茂郢之游宫”(集成、與)所記之事發生于楚懷王六年(前)事見史記楚世家在包山楚簡中此類例子頗多 比如:“大司馬卲(昭)陽敗晉帀(師)於襄陵之歲”(簡、)一般認爲此事發生于楚懷王七年(前)再如:“大司馬悼滑(將)楚邦之師徒以救郙之歲刑(荊)(夷)之月己卯之日”(簡、)李學勤()認爲“郙”就是“巴”(兩字古音都是幫母、魚部)此事發生于楚懷王十三年(前)又如:“齊客陳豫賀王之歲”(簡)一般認爲此事發生于楚懷王

37、七年(前)李學勤:論繁蜀巢與西周早期的南方經營三星堆文明巴蜀文化研究動態 年第 期(總第 期)張光裕:簋銘文與西周史事新證文物 年第 期黄國輝:新見簋再議考古與文物 年第 期張光裕:(旡可)簋銘文與西周史事新證文物 年第 期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西周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頁釋文參考了郭沫若:關於鄂君啟節的研究文史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王紅星: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曆法問題 兼論楚曆沿革包山楚墓附録二十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第 頁劉彬徽:從包山楚簡紀時材料論及楚國紀年與楚曆包山楚墓附録二十一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第 頁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李學勤:包山

38、楚簡“郙”即巴國説中國文化 年春季號又載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年第 期王紅星: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曆法問題 兼論楚曆沿革包山楚墓附録二十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劉彬徽:從包山楚簡紀時材料論及楚國紀年與楚曆包山楚墓附録二十一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新蔡葛陵楚簡:“王徙於鄩郢之歲”(甲一:甲二:、甲三:、乙一:、乙三:乙四:、零:、)所記之事發生于楚悼王四年(前)已由清華簡楚居證實江陵秦家咀 楚簡:“秦客公孫鞅聘于楚之歲八月庚子之日野以其有病之”(第 簡)簡文所記之事當公元前 至前 年之間有時候大事紀年和帝王紀年結合使用 如:小克鼎:“隹(惟)王廿又三年王在宗周王命善夫克舍令于成

39、周遹正八師之年”(集成)陳璋圓壺:“隹王五年奠(鄭)昜(陽)陳得再立事歲孟冬戊啟(辰)大(齊)臧孔(斿)陳璋内(入)伐匽(燕)亳邦之隻(獲)”李學勤、陳平等將此事考定在齊宣王五年、燕王噲六年(公元前 年)陳純釜:“陳猷立事歲月戊寅于茲安陵亭”(集成)郾客銅量:“郾(燕)客臧嘉聞(問)王于菽(紀)郢之歲亯(享)月己酉之日”(集成.)尚書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清華簡金縢:“武王既克商三年王不豫有遲”左傳所云“某某之歲”與前引銅器銘文、戰國楚簡“某某之年”如出一轍也是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 年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二)

40、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武家璧:葛陵楚簡“癸嬛”應爲“癸巳”解中原文物 年第 期 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年李學勤:清華簡系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 年第 期徐少華:秦家嘴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簡帛文獻與早期儒家學説探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年第 頁陳璋圓壺(集成)年出土于江蘇盱眙南窯莊現藏南京博物院 銘文的釋讀參考了以下諸文:()周曉陸:盱眙所出重金絡陳璋圓壺讀考考古 年第 期()李學勤、祝敏申:盱眙壺銘與齊破燕年代文物春秋 年創刊號()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年李學勤、祝敏申:盱眙壺銘與齊破燕年代文物春秋 年創刊號陳平:燕史紀事編年會按(上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41、社 年第 頁 參看彭華:燕國八百年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 年第 頁 爾雅釋天歲名疏證比較典型的大事紀年格式 如:左傳襄公九年:“公送晉侯晉侯以公宴於河上問公年 季武子對曰:會于沙隨之歲寡君以生晉侯曰: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會於夷儀之歲齊人城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齊人城郟之歲其夏齊烏餘以廩丘奔晉襲衛羊角取之遂襲我高魚”據春秋 經、傳齊人城郟之歲事在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 年)左傳昭公七年:“晉韓宣子爲政聘于諸侯之歲婤姶生子名之曰元”據春秋經、傳韓宣子聘于諸侯之歲事在魯昭公二年(公元前 年

42、)無獨有偶國外也有採用帝王紀年和大事紀年者在古代埃及歷史的紀年並不是以某一事件爲起點系統地長久地延續記載下來而是以某一國王短暫統治的時間爲單位以其某一突出或重要事件爲依據單獨地或系統地記載年代 在古埃及的碑銘文獻如“巴勒摩石碑”()中常常記載著某王朝、某王、某年的事件如“荷魯斯祭”“兩地統一”“登基”(加冕)“第十二次清點大小牛之年”“第一次擊殺東方人”等在古代埃及的早王朝時期(第一、二王朝)最初的年代是以這一年裏所發生的重要事件來命名的後來重要事件逐漸固定在清查全國所有的牲畜上即某一位國王的“第一次清查牲畜年”從中王國(第十一、十二王朝)開始“第 次清查牲畜年”的字樣消失而只是簡單地記作某位

43、國王統治的第 年古代埃及人給我們留下了載有國王統治順序和年數的王表以及一些有關年代學的文獻和考古資料 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證據並以有公元紀年的第二十六王朝爲起點由後往前推這樣我們就可得出古代埃及的全部年代在古代羅馬大約在公元前 世紀中葉出現了由大祭司編制的年代記日知選譯:古代埃及與古代兩河流域北京:商務印書館 年第 頁 李曉東譯注:埃及歷史銘文舉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年第、頁 楊共樂主編:世界上古史資料彙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年第 頁 劉文鵬:古代埃及的年代學與歷史分期世界歷史 年第 期劉文鵬:埃及考古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年第 頁 按:關於“巴勒摩石碑”已有英、俄、德、漢等多個譯本大

44、多數採用的是古埃及王表斷片 本(.郭丹彤:古代埃及年代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載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編:世界諸古代文明年代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年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即一年之中的大事記而年代記即以當年在任高級官員定年羅馬人喜歡用建城以來()的相對紀年法紀年例如李維説“執政官級的軍事司令官是在建城後 年出現的”又説“建城後第 年和城市從高盧人手中光復後第 年平民享有 年的執政官權被他們剥奪了”再如一個銘文説涅爾瓦()重建自由是在“建城後 年”在古代兩河流域赫梯()年鑒中没有確定的紀年方式哈圖西裏()的年鑒中以“我在位的第 年”開始記載這一年所發生的事情

45、莫爾西裏二世()的十年年鑒中紀年方式是“在下一年”而補充年鑒中則是“當春天來臨的時候”在另外一篇赫梯早期的歷史文獻 阿尼塔()文書中紀年方式是“在我父親皮特哈耶()駕崩的那一年”(第 行)和“第二年”(第 行)三 餘論爾雅釋天“歲名”條的記載是否真實是否可靠?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並且是多有争議的問題顧頡剛()、劉起釪()認爲除“商曰祀周曰年”根據正確的歷史資料、符合歷史實際外“夏曰歲”“唐虞曰載”都有問題 作爲年歲的歲是周代的事夏代不可能已稱一年爲一歲而所謂“唐虞曰載”完全是根據尚書的堯典舜典中的幾個“載”字寫成的屈萬里()認爲爾雅釋天所説“商曰祀周曰年”不可靠“按:西周早期銅器銘文亦或稱年

46、曰祀知爾雅之説非是”胡厚宣認爲爾雅釋天稱“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除稱載起源劉家和、廖學盛主編: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導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年第 頁王乃新:羅馬年代學與卡皮托執政官表載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編:世界諸古代文明年代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年第 頁.劉健:赫梯年代學研究的歷史及現狀載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編:世界諸古代文明年代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年第 頁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屈萬里:尚書今注今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頁 爾雅釋天歲名疏證甚晚之外歲、年之稱皆于殷代

47、見之固不獨稱祀而已”“爾雅所言僅六國秦漢之際學者喜倡三代禮制異説之所爲不足爲考古之據也”陳美東()認爲爾雅釋天所説“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是對夏、商、周三代及其前的堯、舜時代關於年歲名稱理想性的概括 從殷商甲骨文看殷商時期年歲的名稱既有“歲”、也有“年”而在殷商的文丁、甚至可能在康丁、武乙之世已稱年歲爲“祀”而在周代則既用“祀”也用“年”無論歲、年、祀還是載它們都與作物生長或收穫的週期有關也就是與恒星或太陽的運行週期有關只是各個時期人們所取一年歲的具體長度各不相同而已筆者認爲爾雅釋天關於上古歲名的記載在邏輯上是自洽的、自足的而其内容基本上是真實可信的 退一步説爾雅釋天關於上古歲名的記載雖

48、然未必與歷史事實全部吻合但與歷史事實大體吻合 换句話説爾雅釋天關於上古歲名的記載雖然其細節不能完全落實但其總體記録是真實可靠的 套用王國維的話説“往往有史實爲之素地”從邏輯的角度審視上古中國三類曆法(物候曆、觀象授時、推步曆法)的發展脈絡是合理的這也得到第三重證據(民族學資料)的證實 而與此相對應的三種紀年方式(物候紀年、天象紀年、大事紀年)合乎古中國的“三才”(地、天、人)之道是傳統中國整體思維的體現之一當然從歷史(時間)的角度審視上古中國的三種紀年方式(物候紀年、天象紀年、大事紀年)在同一時期(比如商或周)是交錯的、並存的這反映的是歷史文化的多元性、多樣性、複雜性 因此我們要“擺脱以單綫性

49、演化假説爲依據的簡單方法”“應看到古書成書過程是具有多元或多綫性的”而不能對相關記載進行簡單化的處理甚至是“一刀切”就本文論題而言對於中國的早期文獻雖然其細節尚不能完全一一落實但其總體記録是真實可靠的而其“實録”精神則是不容置疑的胡厚宣:殷代年歲稱謂考第 頁常玉芝:殷商曆法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年第 頁陳美東: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年第 頁王國維:古史新證載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十一卷第 頁相關論述不妨參看彭華:中國傳統思維的三個特徵:整體思維、辯證思維、直覺思維社會科學研究 年第 期 彭華:中國傳統思維三大特徵:整體、辯證、直覺社會科學文摘 年第 期謝維揚:古書成書的複雜情況與傳説時期史料的品質學術月刊 年第 期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作者簡介:彭華男 年生四川丹稜人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爲先秦秦漢史、近現代學術史以及中國儒學、巴蜀文化 近年代表論著有燕國八百年(中華書局 年)、民國巴蜀學術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 年)、會通與建設:賀麟文化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