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姓名 得分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9分)诠释 潜移默化 鸟巢 倘若 嫩绿 臀部 姊姊 匿笑 瞳人 徘徊 褶皱 chng jng 祭s x 来攘往 Lin y 干bi chu ch yy 生辉 二、填空,将词语补充完整。 (6分)千 百 摇摇 必较 死乞 究底 言 听三、形似字注音组词。(9分)涉( ) 瑕( ) 哀( ) 徙( ) 暇( ) 衰( ) 徒( ) 遐( ) 蓑( ) 四、文学常识填空。(19分)1、繁星的作者是 . 2、冰心,原名 ,她是我国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 、儿童文学作家,我们所学的课文冰心诗四首出自诗集 。3、郑人买履出自
2、 一书,作者是 。他是 朝代的人。4、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 ,他是 代诗人。5、 的作者是杜牧,字 ,诗中的周郎指三国时的 。6、浣溪沙的作者是 (朝代)的苏轼,字 ,号 ,他的词属于“ ”。散文方面,他被称为“ ”之一。7、泰戈尔是 国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得 奖,我们学过的金色花出自 。五、默写。(25分)1、天上的风雨来了,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3、成功的花儿,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4、 ,和青年说:“ !” ,和青年说:“ !” ,和青年说:“ !”5、 ,自将磨洗认前朝。6、 ,松间沙路净无泥, 。7、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 ”
3、。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8、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中妙的是“ , ”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9、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词中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六、根据意思写出词语。(4分)1、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2、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3、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情也要计较( )4、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七、阅读郑人买
4、履,回答下列问题:(18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4分)先自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2、请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4分) 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4分) 何不试之以足? 而置之其坐。 4、在文中横线上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分)5、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2分)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八、阅读刻舟求剑,完成下列题目。(共10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4、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编者是_。(2分)15、解释下列词语。(4分)涉( ) 是( )遽( ) 求( )16、翻译句子。(2分)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17、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2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