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坪 山 新 区 坑 梓 内 涝 治 理 排 洪 渠 清 淤 工 程
事
故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编制单位:湖南水总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目 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2
第三章、工程概况及目的、适用范围……………………………………………4
第四章、事故报告 ……………………………………………………5
第五章、事故分类及救援措施……………………………………………………7
第六章、施工作业安全管理………………………………………………………7
第七章、施工现场的应急设备和设施管理………………………………………8
第八章、潜在危险源的应急准备和响应(事故)事件…………………………10
第一节、消防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10
第二节、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11
第三节、施工中挖断地下管线应急预案…………….………………….......12
第四节、食物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预案……………..…………………..13
第五节、节假日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4
第六节、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5
第七节、机械伤害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7
第八节、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8
第九节、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1
第十节、防台风、暴雨、雷击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2
第十一节、防溺水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3
第九章、附则 …………….………………………………………………………24
第一章 总则
1、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本预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本着救援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自救、互救,自我保护、自我生存为基点,在非常情况下实施有效的救援。
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由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办公室、项目下属各单位共同组成。
4、本预案应急救援中的成员均享有紧急情况下请求救援的权利,同时也有就近救援的义务。
5、重大事故因应急救援,分为三级救援,第一级,自救。发生重大事故后,首先自行实施抢救,同时将事故基本情况逐级报告。第二级,实施就近救援。发生重大事故后,向附近兄弟单位及医疗机构发出请求救援信号。第三级,公司实施救援。发生重大事故后,实施自我救援困难、附近又无求援兄弟单位及医疗机构,由公司派专人前往事故地点进行救援。
第二章、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
谢朝安
(一)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框架图
副 组 长
王辉
副 组 长
黄韬
副 组 长
肖和志
通
讯 向
小 慧
组 喻
疏
散 廖
小 兴
组 华
救
援 唐
小 云
组 潇
救
护 陈
小 心
组 灵
警
戒 曹
小 远
组 德
组员:阳郴、曹波、肖元文
(二)、救援小组成员联系电话: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备注
谢朝安
组长
13713838996
肖和志
副组长
13590377981
黄韬
副组长
13428700515
王辉
副组长
13600448891
唐云潇
救援小组
13424256243
陈心灵
救护小组
13128437493
向慧喻
通讯小组
13682633189
曹远德
警戒小组
13826500573
廖兴华
疏散小组
15999585997
(三)紧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 谢朝安
副 组 长: 肖和志 黄韬 王辉
小 组: 唐云潇 陈心灵 向慧喻 曹远德 廖兴华
(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研究、制定本公司的各项危险应急预案。
3、及时检查和整改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4、定期召开危险情况通报会。
5、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掌握抢险救治常识。
6、在施工现场配置合格的救生设施。并定期检查,发现损坏
及时更换。
7、突发危险事件时,组织人员及时抢救,对伤员及时进行救治。
8、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召开会议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
9、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对在抢险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人进行奖励。
(五)救援人员职责
总指挥职责:组织制定本单位的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训练。当发生事故后,现场救援总指挥应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启动救援程序,指挥救援工作的开展。
副总指挥职责:在自己分管的职责范围内,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与演练;当发生事故时,在技术安全方面提供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协助总指挥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救援小组长职责: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经常对本级成员进行救援预案的演练。使所有成员熟悉救援预案的动作程序。在发生事故时,能服从总指挥的领导,身先士卒;与其他小组精诚团结,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
救援成员职责:所有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平时应认真对待应急救援预安全的演练,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技能。在发生事故时,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不以个人的得失来计较眼前利益。应当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及人道主义精神,以挽救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目标。
(六)各救援小组职能
(1)、救援小组:主要是参与对事故围困、受伤害人员的救援和搜寻工作,迟早抢救出受伤害人员。
(2)、救护小组:对从事故现场抢救出来的受伤人员,进行送医院前或医护人员到达之前的急救处理措施。包括清洗创口、止血及紧急情况时进行人工呼吸等(口对口人工呼吸以12次/分钟)。
(3)、通讯小组:保证通讯的畅通,包括对外的联系与内部事故现场上、下之间信息的正常沟通现反馈。
(4)、警戒小组:接到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应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不允许与救援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或因人员的混乱而产生新的安全事故。
(5)、疏散小组:接到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疏散指令后,指挥、引导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从预定的线路安全、快速的通过,疏散组成员应等全体需疏散的人员撤离后,才可撤出事故现场;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后,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将具体数字报告给总指挥。以利于安排下一步的救援计划。
第三章 工程概况及目的、适用范围
一、工程概况及目的:
本工程位于坪山新区坑梓街道,共有五条排洪渠清淤工程,分别为大窝、沙田、长隆、田脚、老鸦山水库排洪渠。
1、大窝排洪渠流经坑梓、惠州后汇入龙岗河,为龙岗河的一级支流,本次工程范围为坑梓街道范围内的渠段,约486m。
2、沙田排洪渠位于龙岗区坑梓街道沙田村工业区,为龙岗河的一级支流,本次清淤段为沙田工业区段约554m。
3、长隆排洪渠为田脚水的位于长隆村段,田脚水流域面积为11.9km2,河长3.1km,平均比降为0.0041,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本次清淤长度约877m。
4、田脚排洪渠洪水主要汇入龙岗河的一级支流田脚水,本次拟对整条排洪渠进行清淤,约419m。
5、老鸦山水库排洪渠洪水主要汇入龙岗河的一级支流田坑水,田坑水流域面积为18.1km2,河长4.5km,平均比降为0.0036,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本次工程范围为老鸦山水库排洪渠从水库坝脚排水沟至骏发家具厂旁约495m。
为了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作业现场的危险与不利因素的综合分析,就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控制措施失效时所采取的补救和抢救行动,以及针对可能随之引发的伤害和其他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应急救援预案是规定事故救援工作的组织、方法的动作程序,做到事故救援工作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的进行。
二、适用范围:
本次清淤工程施工作业现场及办公、生活区。
三、救护物资
施工现场配备的救护物资见表
序号
物资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跌打损伤药
瓶
30
红花油、跌打丸、创可贴等
2
医疗箱
个
5
常备药品
3
应急车
辆
2
运送伤员
4
安全帽
顶
50
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5
安全网
张
100
施工现场围护
6
灭火器
只
25
项目部及施工现场放置
8
绝缘鞋
双
55
临时用电设备
11
潜水泵
台
30
沟槽、基坑排水
12
彩条布
米2
800
工程材料防雨
13
防水油布
米2
800
工程材料防雨
15
铁锹
把
40
/
16
铲车
台
2
/
17
挖机
台
4
/
第四章 事故报告
第一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
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
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第三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第四条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 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 事故民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 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五条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六条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七条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第八条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第九条 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
第十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受理事故报告的举报。
第五章、事故的分类及救援措施
事故的分类是指建筑施工事故、火灾、中毒等事故。
救援措施:
1、凡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3人以上重大事故,在24小时之内逐级上报。
2、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紧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其他成员,同时按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立即进入各自工作岗位。
3、通讯联络保证全天侯服务,及时与公司、救援单位、事故现场保持联络,及时将抢救情况反馈到紧急救援领导小组。
4、实施现场救援工作,首先实行自救,并及时向附近单位发出求救信号。应急救援系统中任何一个单位接到保险信号后,应根据就近救援的原则,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前往事发地点。
5、一次事故中发生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重大事故,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要亲自到现场进行指挥抢险工作。
第六章、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1、作业人员进入工地前,项目负责人必须召开全体人员安全生产会议,分析不安全因素,讲明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各作业班组分散作业前,必须进行班前教育,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安全操作规范》。
3、所以危险的使用、储存单位,不管其生产经营规模大小,均应配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4、专职和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应当进行专门的应急救援培训,具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知识,适应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熟练掌握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使用。
5、对于配备的所有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和保养,按要求及时废弃和更新,保证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七章、施工现场的应急和设施管理
一、应急电话
1、应急电话的安装要求
工地应安装电话,无条件安装电话的工地应配备移动电话。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警卫室内。在室外附近张贴‘119’电话的安全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都了解,在应急时能快捷地找到电话拨打报警求救。电话一般应放在室内临现场通道的窗扇附近,电话机旁应张贴常用紧急急用查询电话和工地主要负责人和上级单位的联络电话,以便在节假日、夜间等情况下使用。房间无人上锁,有紧急情况无法开锁时,可击碎玻璃,便可以向有关部门、单位、人员拨打电话报警求救。
2、应急电话的正确使用
为合理安排施工,事先拨打气象专用电话,了解气候情况拨打电话121,掌握近期和中长期气候,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组织施工,既有利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工伤施工现场重病人抢救应拨打‘120’救护电话,请医疗单位急救。火警、火灾事故应拨打‘119’火警电话,请消防部门急救。发生抢劫、偷盗、斗殴等情况应拨打报警电话‘110’,向公安部门报警。煤气管道设备急修,自来水保修,供电保修及向上级单位汇报情况争取支持,都可以通过应急电话达到方便快捷地目的。在施工过程中保证通讯的畅通,以及正确利用好电话通讯工具,可以为现场事故应急处理发挥很大作用。
3、电话报救须知
救援相关部门电话
医疗急救:120
火警:119 匪警:110
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
(1)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2)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说明报救着单位、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通过电话通讯联系。基本打完报救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车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二、急救箱
1、急救箱的配备
急救箱的配备应以简单和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1)器械敷科类
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针筒)、静脉辅液器、心内注射针头两个、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气管切开用具(包括大、小银质气管套管)张口器及舌钳、针灸针、止血带、止血钳、(大、小)剪刀、手术刀、氧气瓶(便携式)及流量计、无菌橡皮手套、无菌敷料、棉球、棉签、三角巾、绷带、胶布、夹板、别针、手电筒(电池)、保险刀、镊子、病史记录、处方。
(2)药物
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素、阿托品、毒毛旋花子苷水、慢心律、异博定、硝酸甘油、亚硝酸戊烷、西地兰、氨茶碱、洛贝林回苏灵咖啡因、尼可刹米、安定、异戊巴比妥钠、苯妥英钠、碳酸氢钠、乳酸钠、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止血敏、安洛血、10%葡萄糖、25%葡萄糖、生理盐水、氨水、乙醚、酒精、碘酒、0.1%新吉尔灭酊、高锰酸钾等。
2、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项
(1)有专人保管,但不要上锁。
(2)定期更换超过消毒期的敷料和过期药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时补充。
(3)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现场人员都知道。
三、其他应急设备和设施
1、由于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安全情况,甚至发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况不好,在应急处理时就需要配备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油灯等设备。
2、由于现场有危险情况,在应急处理时就需要有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指示标志牌。
3、有时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还必须配置安全带、安全绳、担架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工具。
第八章 潜在危险源的应急准备和响应(事故)事件
第一节 消防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一、 应急准备
1、 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生产负责人 安全员 各专业工长 技术员 质检员 执勤人员
(2)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2、 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按火灾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留。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消费知识培训,并负责对消防措施的检查指导。
3、 应急物资的维护、保养及测试
(1)加强对各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项目部要配齐、配全灭火器。消防栓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测试,随时保持良好状态。
(2)保卫人员每月检查一次灭火器及消防设施。
(3)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栓检查和测试保持良好状态。
二、 应急响应
1、为了防止各种火灾事故的发生,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入口标志牌,按总人员组建义务防火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承担,组员:生产负责人、安全员、各专业工长、技术员、质检员、执勤人员。项目经理为现场总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负责现场扑救工作,个专业各负其责。安全员(王辉)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联系就近医院,将伤员外送或就地护理。重点防火部位:油漆仓库应设在有充足水源、消防车能驶到的地方,仓库四周应有不小于3.5米的平坦空地作为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碍物。在施工过程中,如电线起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或防火砂,禁止使用水灭火,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使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2、项目部火灾处理程序
发生火情,第一发现人应高声呼喊,使附近人员能够听到或协助扑救,同时通知施工管理部或其他相关部门,(向慧喻)负责拨打火警电话:‘119’。电话描述如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区域、周边显著标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火源、着火部位、火势情况及程度。随后到路口引导消防车辆。
(1)发生火情后,(唐云潇)负责断电,(曹远德)负责水源,(廖兴华)组织各部门人员用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如果是由于电路失火,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使用水或液体灭火器灭火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2)火灾发生时,为防止有人被困,发生窒息伤害,由(陈心灵)准备部分毛巾,湿润后蒙在口、鼻上,抢救被困人员时,为其准备同样毛巾,以备应急时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吸入肺中,造成窒息伤害。被烧伤人员救出后应采取简单的救护方法急救,如用净水冲洗一下被烧部位,将污物冲净。再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同时联系急救车抢救。
(3)火灾事故后,保护现场,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必须以最快的方式逐级上报,如实汇报,不得隐瞒。
(4)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发生的时间、地点、项目名称。
2)事故发生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的原因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5)找出负责人,制定防止火灾发生的预防措施。
第二节 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生产负责人 安全员 各专业工长 技术员 质检员 执勤人员
(2)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按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留。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消费知识培训,并负责对安全措施的检查指导。
3、应急物资的维护、保养及测试
(1)加强对各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项目部要配齐、配全灭火器。消防栓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测试,随时保持良好状态。
(2)保证药品的数量和保质期限。
第三节 施工中挖断地下管线应急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生产负责人 安全员 各专业工长 技术员 质检员 执勤人员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按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留。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消防知识培训。
3、应急物资的维护、保养及测试
加强对各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测试,随时保持良好状态。
三、 应急响应
最先发现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管道的,要立即报告单位应急负责人应急负责人现场总指挥,即刻组织迅速封锁(事故)事件现场,将事故点10米内进行维护隔离,采取临时措施将(事故)事件的损失及影响降至最低点,并电话通报项目部应急小组副组长及值班人员。
安全员立即拨打自来水保修中心(供电急修、通信光缆急修、燃气保修)等相关部门电话。电话描述如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区域、周围显著标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所发生)事故)事件的情况及程度。随后到路口引导救援车辆。
项目应急小组副组长到达(事故)事件现场后,立即组织事件调查,并对事件的初步调查通报项目应急小组组长。项目应急小组组长接到事件通报后,上报当地主管部门,等候调查处理。
第四节 食物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生产负责人 安全员 各专业工长 技术员 质检员 执勤人员
(2)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中毒、传染病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按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留。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知识培训。
3、应急物资的维护、保养及测试
各种应急器材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第五节 节假日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生产负责人 安全员 土建工长 水暖工长 技术员 质检员 架子工长 外包队管理人员 后勤人员
(2)节假日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节假日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按节假日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留。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知识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担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4、预防措施
1)为防止事故发生,电工、司机等必须持证上岗,脚手架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机手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业,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手续。
3)所有架体平台,架设好后,必须设防,专业技术人员验收签字后,投入使用。
二、应急响应
1、如果有事故发生,首先由旁观者在现场高呼,提醒现场有关人员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由安全员负责拨打应急救护电话‘120’,通知有关部门和附近医院,到现场救护,现场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当,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工作,生产负责人亲自带领有关工长及外包队负责人,分别对事故现场进行抢救,如有重伤人员由土建工长负责送外救护,电气工长先切断相关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门卫值勤人员在大门口迎接救护车辆及人员。
2、工长等人员协助生产负责人对现场清理,抬运物品,及时抢救被砸或被压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少重伤程度,如有轻伤人员可采取简易现场救护工作,如包扎、止血等措施,以免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3、如有事故发生,按小组预先分工,各负其责,但是架子工长应组织所有架子工,立即拆除相关脚手架,外包队人员应协助清理有关材料,保证相差道路畅通,方便救护车辆出入,以最快的速度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降到最低。
4、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人。
2)写出书面报告,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受伤害人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受伤部位、受伤程度。
3)制定或修改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发生。
4)组织所有人进行事故教育。
5)向全体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处理意见。
第六节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生产负责人 安全员 各专业工长 技术员 质检员 值勤人员
值班电话:
(2)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按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留。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知识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担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二、应急响应
1、防物体打击事故发生,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生产负责人及安全员,各专业,工长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不絮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外包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主要负责人做相关辅助工作。
2、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有安全员打通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由水、电工长协助送外抢救工作,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3、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写出书面报告,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受伤害人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受伤部位、受伤程度。
3)制定或修改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发生。
4)组织所有人进行事故教育。
5)向全体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处理意见。
第七节 机械伤害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机械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生产负责人 安全员 各专业工长 技术员 质检员 值勤人员
(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按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留。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知识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担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二、应急响应
1、防机械伤害事故发生,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生产负责人及安全员,各专业工长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不絮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外包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主要负责人做相关辅助工作
2、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有安全员打通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由水、电工长协助送外抢救工作,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3、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受伤害人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受伤部位、受伤程度。
3)制定或修改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发生。
4)组织所有人进行事故教育。
5)向全体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处理意见。
第八节 触电施工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机械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生产负责人 安全员 各专业工长 技术员 质检员 值勤人员
(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按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留。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知识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担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二、应急响应
1、脱离电源对症抢救,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心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又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2)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不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拨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3、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3)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4、触电者阿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火灾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
2)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到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3)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4)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5)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
6)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是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停止抢救。
5、人工呼吸时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各种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对口呼吸效果做好。
1)实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等解开取出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断齿、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可用一只手拖触电者颈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2)救护人员用手使触电者鼻孔紧闭,深吸一口气候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用时约2秒钟。吹气大小,要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