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IT资源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何以消失——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49467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IT资源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何以消失——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IT资源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何以消失——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IT资源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何以消失——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N o 年月J o u r n a l 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G e o s c i e n c e s(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S e p I T资源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何以消失 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王开明,刘慧玲摘要:I T资源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性是I T投资绩效研究领域的基石,然而近期的实证研究显示二者的相关性已经消失,探究其根源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紧迫任务.本文认为,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搭建的I T架构超越了传统的I T架构,依附传统I T架构的I

2、 T资源因此逐渐丧失盈利能力,直至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消失.事实上,I T资源的开发需要耗时数年,I T资产的盈利能力在此期间随着I T资源的集聚逐渐上升,此后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才会凸现,导致I T资产的盈利能力回落,呈倒U型的变化趋势.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的 家稳定运行的公司为样本,从国泰安C S MA R数据库获取了样本公司 年至 年的样本数据,检验了这一推断.结果显示,I T资产的盈利能力在第年攀升到峰值后逐渐回归到了社会平均水平,和上述推断吻合.I T投资绩效的研究大多以资源基础论为理论工具,强调I T资源的可持续性,本文证实了I T资源的盈利能力是年的短暂存在,揭示了I T资源与企业绩效正

3、相关性消失的根源.关键词:信息技术;投资绩效;I T资源;I T能力;企业绩效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复杂社会系统的政策推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复杂政策决策场景的生态建模研究”()作者简介:王开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湖北 武汉 );刘慧玲(通讯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讲师,l i u h u i l i n g c u g e d u c n一、引言信息技术(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以下简称I T)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众多企业的投资

4、热情,他们通过不断的探索逐步提高了I T资产的使用效果及其基础上的边际产出.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压低了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致使增加的边际产出大多转化为了消费者剩余,企业盈利仅有少许增加.B h a r a d w a j发现,I T投资导致的盈利增加存在企业间差异(仅部分企业获得了超额收益),且这种差异没有如经济学预言的那样因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和模仿而消失.众多学者把I T投资带来的超额收益归咎为I T投资过程中开发的I T资源,建立了流行二十年的“I T资源企业绩效”研究范式.鉴于I T资源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性是此研究范式的基石,部分研究人员对其稳健性进行了持续的检验.近期的结果显示,二者

5、的相关性已经消失.这让研究范式“I T资源企业绩效”陷入了困境,也让I T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变得扑朔迷离.被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信息技术本身在快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大爆发让信息处理的速度、方式、手段乃至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采取跟随策略的晚期投资者有可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性能更为强大的I T产品,从而在I T架构的搭建中表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致使早期开发的I T资源发生贬值.在十至二十年前,信息技术进步相对缓慢(至少在功能上的突破比现在慢),同类企业出于合法性的考虑会紧跟领先企业,致使跟随者的后发优势不明显,早期的成功者可凭借搭建I T架

6、构、开发I T技能的效率优势部分抵消跟随者的后发优势,保证I T资源在较长时期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到了近期,信息技术进步逐渐加快,跟随者的后发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功能上(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致使早期成功者的效率优势已经很难抵消跟随者的后发优势.此外,跟随者的合法性压力在降低(早期是有、无信息化的差别,现在是信息化优、劣的差别),他们与成功者的I T投资时间间隔在拉长,从而强化了后发优势.此时,I T资源已经难以持续支撑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基础上的超额利润,I T资源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就会逐渐消失.在I T资源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实证检验中,众多学者采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差别仅仅在于选取了不同时期的样

7、本.由此可以推断,时间流逝及与此相关联的信息技术进步是I T资源价值贬值的重要原因.以往的研究几乎都假定企业的I T投资绩效是恒定不变的,常常用给定年份的绩效代替整个寿命期内的企业绩效,掩盖了很多有趣的客观规律.本文引入信息技术进步,将为过去令人疑惑的问题提供清晰的解释.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文献回顾将阐述I T资源形成的途径及获利能力持续的条件;第三部分假设开发将会进一步论证信息技术进步是如何导致跟随者的后发优势,开发出可供检验的研究假设;第四部分研究方法将详细介绍样本数据的获取过程,用公开的二手数据来检验研究假设;第五部分是统计分析,以此来检验研究假设;最后是讨论与结论.二、文献回顾信息技术全面

8、、深刻地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众多企业凭借I T投资带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变化及其基础上的效率提升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和模仿将会导致企业的I T投资效率趋同,进而导致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及超额收益的耗散.B h a r a d w a j注意到,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和模仿仅可部分消除企业间的信息化效率差异,I T投资的成功者依然可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受资源基础论(R e s o u r c e b a s e dV i e w)的启发,他把I T投资带来的超额利润归咎于I T投资过程中获取的资源,并称之为I T资源.此后,学术界围绕I

9、T资源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开展了广泛研究,认为I T资源可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强化企业知识的吸收能力及其基础上的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的敏捷性 及其基础上的动态适应性,进而提高企业绩效.T a l l o n等 注意到,I T资源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性具有条件依存性,当企业的I T资源与他的商务战略的一致性(A l i g n m e n t)较高时,I T资源可更好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当外部环境发生动态变化、企业被迫进行战略调整时,I T资源的战略一致性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战略一致性高的I T资源有可能成为企业战略变革的羁绊,导致战略刚性,动态能力强的企业则可借助再次的I T投

10、资弥合I T资源与新战略的缺口,提高I T资源的战略一致性及其基础上的企业绩效.部分研究试图从I T投资过程探寻企业投资效率分野的根源.D e h n i n g等 认为,I T投资不仅仅是用电子化的信息系统替代传统的人工系统进行信息的存储、传递和处理,还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创新 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让过去某些难以实现或者成本高昂的生产组织方式变得可行.企业在进行I T投资前,常常会评估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重组业务流程的可行性,并根据选定的业务流程重组方案设计新的信息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E n t e r p r i s eR e s o u r c eP l a n n i n g,简记为中

11、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E R P).业务流程的重组及信息传递渠道的变化,则会影响企业的决策方式及权力结构,促进企业的组织变革 合目的的组织变革往往会朝着适应新业务流程的方向发展,二者共同强化了企业绩效.信息系统良好的可塑性、普适性及可拓展性,还为企业的二次创新提供了可能,如利用使用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决策支持,利用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提供新的服务或变革原有的服务.创新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将会导致I T投资者的绩效出现发散,成功企业将因此获得相应的I T资源.近年,部分研究转向了影响I T投资绩效的情境因素,探索更有可能成功获取I T资源的企业特征.H o等 发现,独立性高的董事会可抑制

12、企业纯粹为了扩大I T投资而采取的模仿行为,促进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性I T投资,而外部董事会成员的I T投资经验有助于企业I T投资的成功.王宇等 则认为,任何类型的创新经验都有助于I T投资的成功,创新性强的企业有可能获得更高的I T投资收益.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给I T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势必吸引同类企业的跟进和模仿,唯有难以逾越的模仿壁垒挡住同类企业有效的模仿,才能保证I T投资超额收益的长期存在.B h a r a d w a j认为,模仿壁垒存在于I T创新性应用的结果,包括搭建的I T架构、集聚的I T人力资源、I T驱动的无形资产等.此后,学术界围绕I T资源的模仿壁垒展开

13、了讨论,其中争论得最为剧烈的是I T架构.C a r r认为,I T架构由市场上可自由购买的通用性I T产品组装而成,任何企业都可重复这个过程.N e v o等 则认为,I T架构只有嵌入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和其他资产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提高企业运作效率,I T架构和其他资产的互补是决定I T投资绩效的关键,而互补本身就是稀缺的、难以模仿的;Z h a n g等 进一步指出,企业根据自己独特的业务流程搭建的I T架构在联通性、相容性、可模块化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影响到I T架构的柔性(F l e x i b i l i t y)及其基础上的环境适应性,柔性高的I T架构才可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还

14、有部分学者认为,I T人力资源也可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获取,企业在I T人力资源上的差异在于I T投资过程及I T架构使用过程中获取的I T使用与管理技能 它们的具体内容及形成过程具有模糊性,因此也是难以模仿的.况且,依附特定I T架构的I T使用与管理技能还具有专用性,脱离I T架构的I T技能也难以发挥作用.在这类研究中,信息技术往往被假定为外生变量,鲜有涉及信息技术进步.然而,晚投资的企业有可能以更低的成本搭建性能更好的I T架构,导致早期开发的I T资源具备可替代性.三、假设开发(一)理论假设信息技术进步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硬件设施的生产成本出现下降,信息技术投资者可以更低的市场价

15、格购买到同样的产品;()硬件设施的性能得到提升,信息技术投资者可用同样的价格买到性能更好的产品;()硬件设施及软件产品功能发生进化,信息技术投资者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信息技术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早期的信息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前两种形式,后期的信息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第三种形式.以移动电话(手机)为例,世纪末一部移动电话动辄上万元,进入本世纪后价格不断下降,最便宜时仅几百块钱;与此同时,手机的个头(体积)在不断变小,通话的音质却在持续变好;近十年,手机的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远远超出了远程通话的范畴.工业上经常用到的各种硬件设施、软件产品及在其基础上搭建的信息系统,也经历了类

16、似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爆发,几乎重新定义了信息技术,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处于不同时期的信息技术投资者,将会因信息技术的进步而面临不同的信息产品市场,晚期的投资者比早期的投资者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的跟进有可能改变企业间的信息化优劣势对比.王开明,等:I T资源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何以消失 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尽管有学者认为由通用性的硬件设施搭建而成的I T架构很难成为企业超额利润的源泉,更多的研究还是证实企业搭建的I T架构存在效果上的差异,部分I T架构具有更好的柔性,部分个性化的I T架构可更好驱动企业的无形资产.事实上,企业搭建I

17、 T架构的成本也存在差异,部分工作效率高的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搭建出同样的I T架构,节约下来的成本也转化成了超额利润 尽管这种方式获取的超额利润是短期的、有限的.晚期的投资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相同的I T产品,具备天然的成本优势.更为重要的是,I T产品的性能提升、功能拓展可让晚期的投资者在搭建I T架构时能够更为容易地提升I T架构的性能(如柔性)、扩展I T架构的功能(如驱动特定的无形资产),相对轻松地超越早期投资者成功搭建的I T架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爆发,更是让晚期的投资者开发出了早期投资者不曾想象过的新功能,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对产品的溯源和追踪、利用大数据对顾客偏好的

18、分析、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的辅助决策等.具有这类新功能的I T架构已经对传统的I T架构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使得任何传统意义上的I T架构都不再是企业超额利润的源泉.I T资源的核心组成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中获取的技术性技能和管理性技能,它们都和特定的技术背景相关联,并依附特定的I T架构.I T架构及其背后的信息技术过时,将导致依附在这些I T架构上的各种技能丧失或部分丧失经济价值.尽管早期的I T投资者面对新兴信息技术的爆发也可抛弃现有的I T架构另起炉灶,或者对现有的I T架构进行升级换代,但I T资源价值的(部分)丧失将导致全部I T投资者回到邻近的起跑线.更多的时候,早期I T投资的

19、成功者将面临更为高昂的转换成本,高超的I T管理或技术技能还可能强化他们的惯性,使得I T投资的成功企业对新兴I T技术的发展反应更为迟钝.极端情况,传统的I T资源将阻碍企业及时吸纳新技术对I T架构换代升级,产生“锁入”效应.无论哪种情况,I T资源不同组分支持下的业务活动功效都将出现此消彼长,早期成功者的信息化优势会逐渐消失.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假定某行业 家企业全部进行了I T投资,其中 家较为成功地搭建好了I T架构,开发出了相应的技术性技能和管理性技能,即获得了I T资源,成为I T投资成功者;另外 家则是表现平平的平庸者,整体表现明显劣于成功者(这是B h a r a d w a

20、j设定的情境).这些企业在I T投资上的表现将会影响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最终导致生产成本的差异.假定成功者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 元,普通企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 元,因为成功者不可能因具有信息化优势就大幅扩大生产规模,普通企业在市场上也有生存空间,所有产品售价会高于 元,我们 假 定 为 元.此 时,整 个 行 业 的 平 均 销 售 利 润 率 是,高 于 社 会 平 均 水 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营运,部分企业因I T架构面临报废、生产系统改造、业务战略的调整或其他原因,需要重新投资建设.假定共有 家重新进行I T投资,其中 家来自早期的成功者.因为隔离机制的作用,来自早期成功者的 家企

21、业依然会是成功者,具有信息化优势,来自早期平庸者的 家企业还是平庸者,难以建立信息化优势.这样,整个行业的信息化优劣势对比维持不变,I T资源的获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这是目前研究揭示的状况).现在因信息技术进步,市面上出现了价格更低、性能更高、功能更强的I T产品,晚期的I T投资者将在整体上超越早期的投资者.现假定有 家而非 家企业超越了早期表现平庸的I T投资者.显然,至少有 家成功企业来自早期的平庸者.因信息技术进步有可能导致技术范式的转换,早期的成功者对I T产品的新功能也不够熟悉,曾经的隔离机制将会部分失效,来自早期成功者的 家企业有可能出现掉队者,在新的I T投资活动中沦为平庸者.

22、本文不讨论隔离机制的失效问题,因此对掉队者人数不做设定.重要的是,后期建立的I T架构在整体上要优于早期建立的I T架构,致使后期成功者的单位产品成本有可能会降为 元,后期平庸者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有可能降到 元.此时,产品的市场价格将会降为 元(理论分析详见产业组织理论,实证数据见H i t t等人的研究),早期成功者的超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额利润(来自I T资源)将大幅缩水,且后期I T投资者的产品成本降幅越大,传统I T资源的收益缩水就越狠.因此有如下理论假设:理论假设:信息技术进步将导致传统的I T资源发生价值贬值,且信息技术进步越大,I T资源的贬值程度越高.(二)假设转换集

23、合意义上的信息技术包含大量的具体技术,每项技术都可能在某个难以预知的时间点出现重大突破,呈现爆发式的发展,然后又沉寂下来,直到出现新的技术范式.换句话说,单项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匀速的,呈现时快时慢的特征 发展较快时往往会涌现较多的技术专利,发展较慢时往往仅有少量的专利授权.如果做小样本的案例研究,应该考察某项信息技术出现新的突破、涌现大量专利技术后与之相关的I T资源获利能力的变化.做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时,不区分样本本身的特征,信息技术是包含众多单项信息技术的集合名词,信息技术进步是众多单项技术进步的加权平均.由于每项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对独立,众多信息技术发展的叠加,将削弱单项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波

24、峰波谷,呈现匀速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每个年度内信息技术专利授权总数波动不大(如美国、中国均是如此).至少,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如年,集合意义上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相对稳定.因此,选择时间段的长度和选择时间段内的专利授权数作为信息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会得到相近的结果.出于简约性的考虑,本文用时间作为信息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事实上,日常习惯就是用时间长度作为技术进步的变量,如常说的某项技术落后美国多少年.这样,根据研究假设推断:I T资源聚集并相对稳定之后,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降低.I T资源的聚集始于I T投资决策,贯穿于I T项目的建设及建成后的应用,终止于I T项目的报

25、废,是伴随整个企业信息化活动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又可划分为I T架构的设计和搭建、I T架构的使用和维护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基本决定了I T架构的特征,后期很难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较大的调整;在后一阶段,企业将获取支撑I T架构运行的技术和管理技能,并通过获取的I T技能影响I T投资绩效.B r y n j o l f s s o n等 认为,企业在I T架构投入使用后还会不断进行组织变革和技术创新,并投入相应的互补资源,从而导致I T生产率呈上升趋势 样本数据显示第一年I T投资收益仅达到社会平均水平,在第五至七年则可达到了社会平均水平的倍.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企业员工掌握的I T知识及使用I

26、 T设施的熟练程度远远超过当年,企业获取成熟I T技能、进行组织变革及技术创新的时间已大大缩短.因此,我们估计企业仅需年的时间就可完成磨合过程,获得与I T架构相匹配的基本I T技能,在I T架构投入使用的第二到三年,企业可获得更多的高级I T技能,I T投资回报将因此达到峰值,此后才会因信息技术进步而逐步回落到平均水平(如图所示).?(?)0123456?IT?IT?图 I T资产盈利能力的动态变化示意图王开明,等:I T资源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何以消失 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在同一年份的全部I T投资项目中,仅有部分获得了优质的I T资源(前例中,获得I T资源的投资项目占比是),还有部分()项目

27、没能获得I T资源.尽管如此,没能获得I T资源的项目依然因那 的优秀I T项目不足以满足全部社会需求而能够获得社会平均水平的收益.此时,那 的获得了I T资源的企业将会获得超额收益,这是I T资源的贡献.在财务上,I T资源带来的盈利将会计入I T资产的贡献,因此那 成功企业的I T资产盈利能力会高于那 的企业,即社会平均水平.在选择样本时,无法确定某个企业究竟是属于那 的成功企业还是属于那 的普通企业(这样也很容易产生分歧),因此只能把全部企业都纳入研究样本,而不区分他们属于哪一类.这样,根据财务数据计算出来的I T资产盈利能力就会低于那 的成功企业,高于那 的普通企业.在I T资源的盈利

28、能力发生波动时,无论是那 的成功企业还是全部企业,计算出来的I T资产盈利能力都会保持同向波动,且波动幅度大致成比例(如图所示).此外,各个年份的社会经济环境没有显著变化,成功获取了I T资源的项目在当年全部I T投资项目中的占比应该大致相同,相同年限的I T资产盈利能力也会大致相近.这样,可以用企业的I T资产作为I T资源的代理变量.事实上,探讨I T投资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几乎都直接采用了I T资产而非I T资源的盈利能力来测度I T投资绩效,尽管理论研究认为起关键作用的是I T资源而非I T资产.从统计学角度看,每个企业获取的I T资源与I T投资额的比值都不一样,用I T资产作为I T

29、资源的代理变量会出现偶然性误差,但这种偶然性误差将随着样本数的增加而逐渐缩小;在宏观层面,I T资源与I T资产的比值基本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大幅波动,不会出现系统性偏差.这样,在大样本的实证研究中可用I T资产作为I T资源的代理变量,有如下用于检验的假设:检验性假设:I T资产的盈利能力在第一个年度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第二、第三个年度攀升到峰值后将逐年回落,直至重新回到社会平均水平.四、研究设计(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在本文的研究中,信息技术进步和I T资源的测度都采用了代理变量,存在较大的偶然性误差.为了消除这一不利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大研究的样本量.考虑到大量样本数据的可获得性及获取大

30、量样本数据的成本,本文选择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I T资源盈利能力的早期研究中,B h a r a d w a j采用的样本是美国上市公司,K o h l i等 采用的样本是美国的非上市公司,二者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I T投资不存在绩效上的系统性差异,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此外,部分相关研究根据企业所在产业的属性把企业分为金融服务类和制造业类,试图探讨不同产业I T投资绩效的差异,结果都没能获得有价值的发现.为此,本文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提高了样本在其他方面的同质性,降低了部分控制变量的变化及其基础上的不利影响;

31、第二,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因为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与其他行业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样本在其他方面的同质性,我们还剔除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因为其经营绩效往往不如成熟期的公司稳定;剔除了多年亏损、被“带帽”的S T类公司和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大于的公司,因为它们在非必须的I T投资上可能存在非理性行为.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数据的可比性,还剔除了审计意见非无保留意见、财务数据缺失或没有个连续观测值的公司.这样,获得了 家在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样本数据来自上市公司正式公布的财务年报及其他正式公告.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年报都经过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财务年报之外的其他正式公告往往

32、也会经过公司法务部门的审核,相关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据准确可靠.国泰安C S MA R数据库收集了中国全部上市公司公布的所有财务数据和各种非财务数据,且对各种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可批量下载,能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因此我们直接采用了国泰安C S MA R数据库中的数据.国泰安C S MA R数据库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录入、分类、整理等工作,且任何数据都可通过查阅上市公司的财务年报或其他公告进行校验,准确性有充分的保障.很多同类研究都采用了国泰安C S MA R数据库的数据,沿用这一做法也便于相关研究之间的比较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自 年月日起开始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

33、同的新会计准则,更早的财务数据在可比性上存在不足,很多类似的研究在选取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时都不选取 年以前的数据,我们也沿用这一惯例;上市公司的财务年报、正式公告在发布一段时间后,C S MA R数据库才会对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和录入,会有较长的滞后期,目前仅 年之前的数据是完整的,因此样本数据期间到 年截止.此外,为了消除个别极端数据的消极影响,按照惯例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上下的缩尾处理.(二)变量测度I T资产的盈利能力体现为I T资产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即企业的I T投资及其基础上形成的I T资产与企业绩效具有相关性,故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企业绩效,解释变量是I T资产.在考察盈利能力时,企业绩效

34、通常用一个会计年度内单位资产的利润,即总资产报酬率(R e t u r no nA s s e t,简记为R OA)来衡量.为消除折旧政策差异的影响、增强R OA指标的可比性,本文利用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除以总资产来计算R OA.为消除行业差异、检验公司I T投资是否可以获取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收益,本文采用了经行业、年度均值调整后的总资产报酬率,具体调整方法为在计算出分年度分行业的总资产报酬率的均值后,用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减去该均值.这样计算出来R OA如果为正值,则表明该企业在该年度获得了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收益.企业的I T资产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相应的软件,本文用公司固定资产明细中的电子设备、微

35、型电子计算机等项目的期末余额来衡量I T硬件设施的价值;用公司无形资产中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以及信息相关技术等项目的期末余额来衡量I T软件的价值.具体某个年度的新增I T资产,则用当年的I T资产余额减去上一年的I T资产余额来衡量.在一个年度内,企业可能会淘汰部分使用年限较长的I T资产,致使实际I T投资(由此形成的I T资产具有相近的盈利能力)高于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新增I T资产.在成熟企业中,每年淘汰的I T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相对稳定,I T投资和新增I T资产的比值将会因此而相对稳定,不会影响回归分析结果.在选择样本时,本文已经剔除了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及面临财务困难的上市公司,

36、降低了上述计量方法的误差.本文的重点在于考察I T资产作为一项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动态影响,因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使用的折旧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直接利用I T资产原值的变动来衡量企业当年新增I T资产的额度.为了控制企业规模的影响,I T资产用I T资产总金额除以总资产得到的相对值来衡量.企业绩效受到了包括I T投资在内的众多因素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时在兼顾模型简约性的同时应尽量把各种影响因素纳入回归模型.本文在选取进入回归模型的控制变量时主要有两条原则:第一,对绝大多数企业的绩效存在影响,纳入回归模型后可明显提高拟合程度;第二,同类研究普遍采用,纳入回归分析后可提高同类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参照同类研

37、究的做法,我们选定了如下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 i z e)、公司年龄(A g e)、资产负债率(L e v)、公司成长性(G r o w t h)、经营现金流水平(C a s h_F)、股权集中度(O w n e r_C)、行业竞争强度(HH I)等.此外,还加入了行业控制变量(I n d)和年度控制变量(Y e a r).这些变量在同类研究中被反复使用,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度量方法,故此仍然沿用这些度量方法,具体情况如表所示.王开明,等:I T资源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何以消失 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表主要变量及其计算变量名称变量符号变量的计算公司绩效R O 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总资产R O A_

38、M分年度、分行业均值调整后的R O A第t年(或t年、t年、I Tt(第t年I T资产余额第t年的I T资产余额)/平均总资产t年、t年、t年)I Tt(第t年I T资产余额第t年的I T资产余额)/平均总资产新增I T资产I Tt(第t年I T资产余额第t年的I T资产余额)/平均总资产I Tt(第t年I T资产余额第t年的I T资产余额)/平均总资产I Tt(第t年I T资产余额第t年的I T资产余额)/平均资总产I Tt(第t年I T资产余额第t年的I T资产余额)/平均资总产第t年I T总资产I Tt第t年的I T资产余额/总资产第t年I T总资产I Tt第t年的I T资产余额/总资产

39、国有性质S t a t e当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取值为,其他为公司规模S i z e总资产取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L e v总负债/总资产公司年龄A g e成立年龄加取自然对数成长性G r o w t h(当年营业收入上一年营业收入)/上一年营业收入经营现金流C a s h_F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股权集中度O w n e r_C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行业竞争强度HH I(当年营业收入/当年整个行业营业收入之和)行业类别I n d u s t r y企业属于某行业时取值为,其他为年份Y e a r属于某年份时取值为,其他为(三)研究模型在实证检验中,需要考察形成于各个年份的I T资产在后

40、续年份的盈利能力,因此本文采取了平衡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为此,需要确定合理的I T资产回归年限:回归年限过短,将损失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难以看到I T资产盈利能力的动态变化;回归年限过长,I T资产在此之前就报废的话,回归分析将会给出与事实明显不符的结果.为此,我们询问了部分样本公司I T部门的员工,他们给出的I T资产使用寿命从年不等.本文据此确定,重点考察I T资产前六年的盈利能力,使用年限在七年及以上的I T资产合并,作为其他I T资产.这样,本文确定样本时间区间为 年,因为 年的样本有前七年的观测数据,且时间区间的跨度也达到了七年.为了和此前的研究相比较,检验本文选取的样本和前人的样本是

41、否存在实质性差异,本文采用如下研究模型检验I T总资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R O A_MtI TtS t a t etS i z etL e vtA g etG r o w t htC a s hF tO w n e rC tHH ItiI n d u s t r yiiY e a ri()在给定年份t,众多企业使用的既有当年投入的I T资产,也有去年(t年)、前年(t年)、上前年(t年)及更早年份投入的I T资产 它们的盈利能力存在差异(研究假设).为了检验这一假设,采用如下研究模型:R O A_MtI Tt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S t a t eS

42、i z et L e v A g e G r o w t ht C a s h_Ft O w n e r_Ct HH ItiI n d u s t r yiiY e a ri()其中,是截距,是误差项,至 是回归系数,其他符号的含义见表.在不同年份,信息技术进步的速率实质上是有差异的,I T资源的贬值程度将因此而出现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动 这将导致同样是n(n,或)年期的I T资产,因投入使用的年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盈利能力.因此,公式()中的回归系数及公式()中的回归系数至存在波动.这样,我们只能采用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回归,而不是像很多同类研究那样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五、实证检验(一)

43、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为了对样本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我们统计了各个变量的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等特征值,具体结果详见表.表各主要变量的特征值变量数目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R O A R O A_M 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S t a t e S i z e L e v A g e C a s h_F G r o w t h O w n e r_C HH I 为了进一步描述我国上市公司近几年I T投资的变动趋势,本文分年度统计了新增I T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详见图).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新增I T资产占比呈现稳步增

44、长的趋势.0.0140.0120.0100.0080.0060.0040.002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IT图上市公司近年来的新增I T资产在总资产的占比王开明,等:I T资源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何以消失 信息技术进步的作用我们还计算了主要变量之间的P e a r s o n相关系数,结果显示I T总资产、各年度新增I T资产与R O A_M显著相关,初步表明I T资产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除了I Tt与各年度新增I T资产的相关系数较高外,其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仅为 ,而I Tt不会和各年度新增I T资产同时出现在回归模型中,故回归分析不会出现

45、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二)回归分析I T总资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I T总资产与公司绩效的回归结果(详见表)显示,变量I Tt的回归系数为 ,对应的P值为 ,在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I T投资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个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文的研究样本和前人的样本不存在显著差异.I T资产与公司绩效的动态关系.I T资产与公司绩效动态关系的回归结果(详见表)显示,模表 I T总资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VA R I A B L E SR OA_MI Tt S t a t e S i z e L e v A g e C a s h_F G r o w t h O w

46、n e r_C HH I C o n s t a n t I n d u s t r y控制Y e a r控制O b s e r v a t i o n s A d j u s t e dR F 注:括号内的为P值,、分别代表在、的程度上显著.表 I T资产与企业绩效的动态关系VA R I A B L E S()()R OA_MR OA_M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S t a t e S i z e L e v A g e C a s h_F G r o w t h O w n e r_C HH I C o n s t a n t I n d u s

47、 t r y控制控制Y e a r控制控制O b s e r v a t i o n s A d j u s t e dR F 注:括号内的为P值,、分别代表在、的程度上显著.模型报告的为I T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回归结果.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型变量I Tt的回归系数为 ,对应的P值为 ,回归系数不显著大于,说明企业当年投入的I T资产不能明显地获得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收益;变量I Tt、I Tt、I Tt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对应的P值为 、,分别在在、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企业投入的I T资产在第、第、第年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变量I Tt的回归系数为 ,对应的P值为 ,在 的统

48、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I T资产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在第年已经减弱;变量I Tt的回归系数为 ,对应的P值为 ,已经不显著大于,说明I T资产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在第年已经不显著.变量I Tt的回归系数为 ,P值为 ,在 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 可能的原因是部分I T资产没用到七年就报废了,账面值对应的是新投入I T资产.为了更准确地比较各个年份I T资产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大小,笔者对各I T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重新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模型)显示I T变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P值 )、(P值 )、(P值 )、(P值 )、(P值 )、(P值 ).这说明I T资产的盈利能力在第年不显著高于社会平

49、均水平;在第年会攀升到社会平均水平之上(显著);在第年达到了峰值,显著高于其他年份的盈利能力;第年开始下降,但还是显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第年继续下降,仅在 的统计水平上显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第年下降到了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不显著).这个结果完全证实了本文的研究假设.表I T投资与公司绩效(剔除 年)VA R I A B L E S()()R OA_MR OA_M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I Tt O b s e r v a t i o n s A d j u s t e dR F 注:括号内的为P值,、分别代表在、的程度上显著.模型报告的为I T经标准化处理后

50、的回归结果.为了形象展示上述回归结果,利用回归数据描绘了I T变量的回归系数带平滑线的散点图(如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模型和模型的数据所绘图形形状大体一致,这里只展示了利用模型的数据绘制的图形.这个散点图和笔者根据假设绘制的I T资产盈利能力动态变化示意图基本一致.0.350.300.250.200.150.100.050012345670.051 60.164 50.332 90.184 30.129 80.101 1图 I T资产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带平滑线的散点图(三)进一步检验考虑到 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重大影响,I T资产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其盈利能力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