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北京市外事学校 陈 玉
引言
北京市外事学校创建于1980年,是一所隶属于北京市西城区教委的全日制公办职业学校。学校设有饭店服务与管理、烹饪、金融、航空服务等七大专业,在校生近2000人。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在西城区教委的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鸟巢VIP包厢的服务工作,获得奥组委授予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获得北京市教工委、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授予的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先进工作单位、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北京市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北京市同心结交流活动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承载着奥运的辉煌,当祖国六十年华诞来临之际,我校再一次以高标准、零失误的成绩,完成了国庆庆典背景任务。
回顾建校29年,北京市外事学校始终是深化职教改革的弄潮儿。以上成绩的获得,得益于外事学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方向:长抓不懈的推动课改实践,集中精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深化全方位校企合作,多种形式开放办学、学历与培训同步并举。特别是近期,在课改背景下,外事学校以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为突破口,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以我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介绍我校饭店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
正文
外事学校是在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的。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为政治服务、为中央服务、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依法办学;坚持校企合作;坚持德育为首;坚持开展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以“爱国、敬业、勤学、健美”为核心的符合学校专业特色要求的校训;坚持以北京市经济建设需求为核心,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热爱祖国、掌握为行业服务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高素质、多层次、多规格,一专多能的第三产业初中级复合型劳动者。近年来,根据全国及北京市职业教育工作会精神,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建设理论指导平台;以发展为需求,建设科学管理机制平台;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核心,建设课程改革平台;引入竞争机制,建设聘任激励平台;实质性发展与用人单位合作,建设学校核心发展动力平台;争取政府办学支持,建设学校发展专业环境平台;坚持质量从现场中来,建设学生成长活动平台。在29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高端定位、科学管理、精品专业、特色礼仪的办学特色。
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依托创新团队,为教师专业化建设提速。2007和2008年,服务和烹饪两专业被北京市教委评为职业院校创新团队。团队在核心带头人的带领下,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团队成员在“高教社杯”全国专业说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为教育部专业教师培训班上专业课,为北京及其它省市的高档饭店开展员工培训,承担了北京奥运国家体育场“鸟巢”包厢区贵宾服务培训和管理及奥运中餐烹饪人员管理工作。
北京市外事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由校内实训基地、西单教育部街1号的实习饭店、与北京首旅集团合作经营的如家快捷酒店(西直门店)、饭店企业组成,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实训基地,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市级示范性重点实训基地,2006年被评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及实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2008年成为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一、实训基地建设概况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精神,深入领会“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在深化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改革的基础上,针对培养饭店行业高素质服务人才的需求,坚持职业导向、工作过程导向、工作情景导向,注重模拟仿真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原则,生产、教学、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实训基地建设。
2、建设目标
在各级财政和学校自身努力下,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以满足职业教育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社会培训需求以及教师培训需求为目标建设,建成一个融教学、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师资培养于一体,形成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实训体系,为培养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初中级人才、为社会与企业需求服务、为首都的经济发展服务。
3、实训基地的框架结构
1)总体框架结构
北京市外事学校
实训基地
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基地
实习饭店
校企合作经营企业
毕业生实习基地
2)校内模拟仿真实训教室框架图
休闲健身实训室
商务中心服务实训室
会议服务实训室
茶艺室服务实训室
咖啡厅服务实训室
酒吧服务实训室
餐饮服务实训室
客房服务实训室
前厅服务实训室
礼仪礼貌实训室
形体训练实训室
专业口语实训室
专项技能实训室
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室
专业基础实训室
饭店服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框架图
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室框架图
3)学校自主经营实训基地部门结构、人员结构框架图
实习饭店
前厅部
客房部
餐饮部
茶园
会议服务部
前台
商务中心
实习饭店部门结构图
4)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部门结构框架图
如家快捷酒店
前厅部
客房部
餐饮部
4、实训基地功能与定位
1)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基地
满足学历教育的专业实践课教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在职培训、转岗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其他社会培训、社区公益性培训。
2)自主经营实训基地
满足学历教育的教学实践课程、专业教师实践,自主经营与管理,由教师担任酒店管理者和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学生承担的任务是教学实习和对客一线的服务员,直接为社会提供餐饮、住宿、会议、品茶服务,同时作为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
3)校企合作经营实训基地
满足学历教育的教学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场所;专业教师学习国外先进酒店管理经验的基地;通过企业经营实现事业单位创收的目的。
二、实训基地运行模式与主要特色
1、多种模式建设实训基地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
体现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很重要的一点,就在其实训基地建设。该专业具有完备的模拟仿真实训室和两家实习饭店,且两家实习饭店的经营模式上各具特色,同时该专业从创建初期就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有多家企业提供场地作为该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基地。
1)实训教室模拟仿真模式
外事学校拥有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最完备的实训教室。在这些实训室的建设中,外事学校聘请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共同确定实训基地的规划,在实训基地设备的选型、设备使用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实现了模拟仿真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实训室中可以模拟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为教师实施专业教学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2)自主经营实训基地的模式
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从建立以来,努力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的实训基地,尤其是位于教育部街1号的实习饭店。这是一座由外事学校自主经营与管理,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可以说在北京市中职学校中是独一无二的涉外两星级饭店。学校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多年来一直采用自主经营的模式,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场地,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的机会。这是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拥有客房、餐厅、前台、会议、茶园等部门,真实的客人,来自全国、世界各地的宾客。这里的教学不再是模拟仿真,而是在一个真正的工作环境、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多年实践证明,实习饭店的教学实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了基础。另外,该实习饭店经理、部门经理都是由学校的中层干部和教师来担任,专业教师定期到实习饭店餐厅、客房、前台轮岗,带领学生一起工作,这种培养教师的方式同样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从去年起,学校又安排青年文化课骨干教师到实习饭店轮岗工作,使文化课教师获得职业体验,了解饭店的工作过程,为文化课的改革奠定基础。
3)与首旅集团合作经营实训基地模式
我校2004年起与首旅集团合作,在学校另一家实习酒店——都市之光大酒店建立如家酒店西直门店。如家酒店是一个经济型酒店集团,它采用国外先进的集团经营管理模式,入住率达到100%,深受商务界白领的喜爱。这种合作模式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的场所,同时近距离的与企业合作经营实训基地为教师提供了新的学习机会,教师可以到酒店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这种方式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经济型酒店这一在我国还算全新的酒店经营业态,为专业和专业团队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2、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特色
1)产学研一体化
我校在实训基地的构建上,是立足课程体系整体改革开展建设的。模拟仿真、自主经营、校企合作经营实训基地的三位一体基地框架模式,形成了我校基地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学构建模式。模拟仿真+自主经营实体以学、训为主线,模拟仿真+自主经营实体+校企合作经营实训基地为针对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研究、规划、制定专业发展方向与教学模式、结构与方法搭建了平台,自主经营实体+校企合作经营实训基地结合体,使学校获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构建了良性的产业链,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
通过两个实体运营学校对学生就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中把握处理好学生就业能力和发展潜质的关系,解决好基础与发展的问题,在培养目标的设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多元智能的发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课程架构研发中确立了“VIP事务总管”、“康乐与健身”、“中华茶艺”、“调酒”、“前台与商务”、“咖啡师”六个模块。针对宽泛性、灵活性,开发建设以烹饪教学为主体的烹饪素材库,同时可横向覆盖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在餐厅运营的实操训练;实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研,研以善学的闭环发展,同时为以职养职、深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标准企业化
从1980年,我校就和北京饭店签订协议,双方联办北京外事职高,这在全国职教界中是最先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学校之一,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在合作中,我们认识到,实训基地建设的标准与企业标准对接,实现标准企业化。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我校校企合作采用多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依靠校企业合作委员会,请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共同确定实训基地的规划。请企业的专家在实训基地设备的选型、设备使用、运营管理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在企业的指导下,我校的实训基地力图营造真实、仿真的职业环境,实训室按企业工作环境的形式进行构建,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充分利用实训基地,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将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第二种模式是与企业合作,共同经营实训基地。我校2004年起与如家酒店集团合作,在饭店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建立了如家酒店西直门店,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经济型酒店这一在我国还算全新的新兴业态,以及如家与国际接轨的战略发展模式和员工管理经验,培训专业教师。第三种模式是在我校自主经营的实习饭店中,聘请了5位北京饭店的技师、高级技师担任餐厅、客房、茶艺、前台、厨房等部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目前我们也聘请了5名企业的技师进行烹饪实操课授课,使教学内容符合企业要求。通过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使我们的教学、实训基地运营与管理标准企业化,同时也让我们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现代化实训基地。
3)角色双重化
在实训基地管理上,两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实习饭店1号院采用自主经营的模式,实习饭店的经理、部门经理和旅行社的经理都是由学校的中层干部和教师来担任。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即教师既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又是企业管理人员;学生既是学校的学员又是企业的员工。由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实习饭店的经理共同承担学生实习的教学任务和中心经营管理的职责。这种管理模式使教师直接在一线从事生产、教学工作,使教师能够不断接触到本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并且通过教师定期的轮换制度,加强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4)平台信息化
我校的实训基地在传统仿真环境的基础上,在整体建设过程中各实训教室均做到技能实训平台信息化,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与探索上搭建了有效平台;同时运用现代教育资源,我们所有专业教室接入校园网和互联网,使学生在专业教室可以通过校园网、专业教室内触摸式学习“餐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中华茶艺”和“中国旅游地理”共六门主干课程的网络校本教材,通过远程形式可以实现实训室教学与基地资源共享,既可以在本地学习了解基地运行状况,又可以在基地学习校内实训课程,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在设计上以实训教室安装录课系统为例,我校安装录课系统、电子互动白板、触摸屏并接入校园管理网络建成的实训平台信息化可以实现的效能有以下几点:
l 通过录课系统对当堂实训课程的实录,教师课后可以进行教学分析与专业教研,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支撑作用。
l 课后教师可以对当堂的实录课程进行编辑、整理,有计划地完成精品课程的建设。
l 对整理后的课程上传到服务器,统一归入资源库,不断完善专业资源库建设,为实施远程教学、学生选课奠定课程基础。
l 对纳入资源库的课程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远程点播实现对课程的再学习,巩固知识,完成选择性的重点学习。
l 当堂课上通过录课系统的实时播放,通过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录播,可以实现对技能学习与掌握的微格教学,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达到人性化教学。
l 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对其他学习场地的播放,理论上可以同时面向无限制人数的实时教学。
二OO九年十一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