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CTA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实际效果观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47587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8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TA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实际效果观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CTA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实际效果观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CTA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实际效果观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82 CTA 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实际效果观察 武中岳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200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 CTA 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实际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5 月到 2023 年 2 月,期间纳入我院诊治的 47 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并选择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经 DSA 检测作为金标准,为所有研究对象予以常规 CT 平扫检测以及 CTA 检测。最后收集并分析不同检测准确度、对不同分型检出率以及图像清晰度等数据。结果 CTA 检测准确度高于常规 CT 平扫检测(x2:12.002;P

2、:0.000);CTA 检测对不同分型检出率与确诊结果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TA 检测图像清晰度高于 CT 平扫检测(x2:4.918;P:0.026);CTA 检测对不同检测特征检出率高于 CT 平扫(P0.05)。结论 针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进行检查时,选择 CTA 进行检查具有更好的效果,建议在实际诊断中借鉴。关键词:关键词:CTA;临床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DSA;诊断准确度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572.3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血管系统疾病,很容易诱发其他更为严重的急腹症1。患者在发病后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内膜破损,血液进入内膜与

3、中膜之间引起症状,导致患者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以及便血等临床症状,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和活动都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并予以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2。在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技术对患者病灶位置进行检查,其中较为常见的检查方式为 CT 检测,而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常规的 CT 平扫效果并不理想,对于相对轻微的病灶很难显示清晰,导致在临床诊断时发生误诊或者漏诊等问题3。而 CTA 检测是通过注射造影剂来加强 CT 扫描的清晰度,能够获得更为清晰准确的图像,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能够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4。因此,本文将选择 2019 年 5 月到 2023 年 2 月我院 4

4、7 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 CTA 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5 月到 2023 年 2 月,期间纳入我院诊治的 47 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并选择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一般资料: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男女比例为 47:0,年龄范围为44-74 岁、年龄平均值为(60.768.81)岁。健康体检者男女比例为 50:0,年龄范围为 44-70 岁、年龄平均值为(59.877.89)岁。结果表明:P0.05,能够进行对比分析。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工作;基本信息资料

5、完整;年龄80 岁。(2)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对造影剂过敏;合并其他肠胃疾病;合并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1.3 方法 为所有研究对象予以常规 CT 平扫检测以及 CTA 检测。(1)常规 CT 平扫:为患者使用 GE Revolution 256排 CT 为患者进行扫描,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体位。设备参数:管电压设置为 120kV;管电流设置为 250mA;层厚设置为 5mm;间隔设置为 5mm;矩阵设置为 512512;转速设置为 0.5 转/s。扫描范围:从患者膈肌水平位置开始扫描直到髂动脉分叉位置。(2)CTA 检测:与肘正中静脉位置穿刺,为患者注射碘海醇注射液(厂家:扬子江药业集

6、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58;规格:100ml:30mg)进行造影处理,使用剂量为 80ml,注射速度为 4.5ml/s,扫描后将数据上传到工作站内,通过曲面重建技术以及容积再现技术进行后期处理。(3)DSA 检测: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测,在患者股动脉穿刺后,经导丝引导置入导管,并为患者注射碘海醇注射液,注射参数和 CTA 相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83 表 1 不同检测准确度数据n(%)组别 准确度 特异度 灵敏度 DSA 检测 97/97(100.00)50/50(100.00)47/47(100.00)CTA 检测 95/97(97.94)4

7、9/50(98.00)46/47(97.87)常规 CT 平扫检测 71/97(73.20)35/50(70.00)36/47(76.60)x2/ap 2.020/0.155 1.010/0.314 1.010/0.314 x2/bp 30.023/0.000 17.647/0.000 12.457/0.000 x2/cp 24.041/0.000 14.583/0.000 9.552/0.001 注:aP 为 DSA 与 CTA 检测比较;bp 为 DSA 与 CT 平扫检测比较;cp 为 CTA 检测与 CT 平扫检测比较 表 2 不同分型检出率数据n(%)(n=确诊例数)组别 型(n=1

8、5)a 型(n=13)b 型(n=11)型(n=8)CTA 检测 15(100.00)13(100.00)11(100.00)8(100.00)DSA 检测(金标准)15(100.00)13(100.00)11(100.00)8(100.00)x2 0.000 0.000 0.000 0.000 p 1 1 1 1 表 3 不同检测特征检出率数据n(%)(n=确诊例数)组别 增粗(n=16)密度增高(n=17)周围脂肪间隙模糊(n=14)CTA 检测 16(100.00)17(100.00)13(92.86)CT 平扫 12(75.00)13(76.47)11(78.57)x2 4.571 4

9、.533 3.360 p 0.032 0.033 0.066 扫描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获取图像。在获得图像后由2名以上诊断医师进行阅片评估,在获得一致结果后给出诊断报告。1.4 观察指标 收集并分析不同检测准确度、对不同分型检出率、影像学特征等数据。(1)检测准确度:(阳性+阴性例数)/总例数。(2)灵敏度:阳性例数/确诊例数。(3)特异度:阴性例数/健康体检者。(4)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分型包括:型(假腔有入、出口,血流通畅)、a 型(血流经入口进入假腔,无出口)、b 型(假腔内血栓形成,无血流)、型(夹层导致真、假腔均闭塞)。(5)图像清晰度:优:图像清晰,病灶位置结构完全显示。良:图像相

10、对直观,病灶主体情况显示良好,部分区域显示不良。差:未达到以上标准。图像清晰度:(优+良)/病例数*100.00%。(6)影像学特征:增粗,密度增高,周围脂肪间隙模糊。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 SPSS22.0 软件分析。选择率(%)评价计数数据,并通过数值 x2分析。选择均数标准差评价计量数据,并通过数值 t 分析。结果判定标准:P0.05。2 结果 2.1 患者检测数据 常规 CT 平扫检测结果:诊断为阴性例数 35 例,误诊成阳性例数 15 例;诊断为阳性例数 36 例,漏诊成阴性例数 11 例。CTA 检测结果:判断为阴性例数 49例,误诊成阳性例数 1 例;判断为阳性例数 46 例,

11、漏诊成阴性例数 1 例。2.2 不同检测准确度比较 CTA 检测准确度高于常规 CT 平扫检测(P0.05);常规 CT 平扫检测准确度低于 DSA 检测(P0.05);CTA检测与 DSA 检测结果相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3 不同分型检出率比较 CTA 检测对不同分型检出率与确诊结果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4 不同检测图像清晰度比较 CTA 检测图像清晰度:97.87%(46 例);其中清晰程度为优的例数为 37 例(78.72%)、清晰程度为良的例数为:9 例(19.15%)、清晰程度为差的例数为:1例(2.13%)。CT 平

12、扫检测图像清晰度:85.11%(40 例);其中清晰程度为优的例数为 16 例(34.04%)、清晰程度为良的例数为:24 例(51.06%)、清晰程度为差的例数为:7 例(14.89%)。CTA 检测图像清晰度高于 CT 平扫检测(x2:4.918;P:0.026)。2.5 不同检测特征检出率比较 CTA 检测对不同检测特征检出率高于 CT 平扫(P0.05)。见表 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84 3 讨论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属于较为罕见的腹部血管疾病,多在亚洲人群中发病,数据显示男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数量明显超过女性5。导致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因素较多,例如

13、高血压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先天性发育不良、饮食不健康、吸烟酗酒以及手术创伤等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破口一般会在肠系膜上动脉的前壁区域,这一位置的血流动力学数据相对异常,因此更容易出现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6。患者在出现夹层后,腹部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会导致夹层病灶出现坏死或者破裂,导致其他更为严重的急腹症7。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一般会采用影像学技术对患者病灶进行检测,进而评估患者病灶的具体情况,予以有效的临床治疗8。其中 DSA 检测能够对患者病灶位置予以最为准确的检测,能够保证检测

14、图像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因此一般会作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在实际的诊断工作中,DSA 检测需要对患者进行有创操作,检测后还需要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选择其他更为便捷且准确的方式进行检测9。CTA 检测是对常规 CT 的优化,在检测过程中会为患者注射造影剂作为辅助,更加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腹部病变区域的血流状态,得到更加清晰的图像10。数据显示:CTA 检测图像清晰度高于 CT 平扫检测(P0.05)。和传统的 CT 检测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能够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创伤。结合文中数据显示:CTA 检测准确度高于常规 CT 平扫检测(P0.05);其中 C

15、TA 检测准确度为 97.94%(95/97)。此外,通过 CTA 检测可以发现,患者病灶位置呈现双腔结构,夹层内造影剂可流入,夹层腔内部存在膜片,肠系膜上动脉内壁存在半月形结构,能够和动脉腔连接,根据病灶特征能够有效显示出病灶的破口、真腔以及假腔等,对病灶分型予以更为有效的鉴别11-12。数据提示:CTA 检测对不同分型检出率与确诊结果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A 检测能够对患者病灶位置特征进行更清晰的显示,分析患者病变位置的具体情况,数据显示:CTA 检测对不同检测特征检出率高于 CT 平扫(P0.05)。综上所述,在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予以检查时,通过

16、CTA 进行检查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建议在实际诊断中参考。参考文献 1杨进军,张桂平,班允清.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2,38(11):1268-1271.2李松,王琨,袁辉.症状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 CT 血 管 成像 及 影像表 现 J.现 代医 用 影像学,2021,30(10):1833-1837.3陈娜娜,郭立,林奕城,等.基于 CT 平扫的彩色编码图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初筛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1,40(10):2025-2028.4黎艳,李玉民,刘向华,等.MSCT 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

17、断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44(4):471-475.5祁冬,乔晓春,姚木子,等.CTA 与 DSA 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CT 理论与应用研究,2020,29(5):606-613.6孙敏,罗彩华,苏秦,等.CT 平扫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意义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1):113-116.7杜小宇.双源 CTA 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17):93-95.8颜珊,王贤明,郑国良.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1 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8):1269.9陈望.MSCT 血管成像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73-76.10詹亚琨,徐昌民,马俊,等.原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在CTA检查中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化的分析J.江西医药,2019,54(11):1333-1335.11张辉,于天池,汪弢,等.50 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 CTA 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9,59(23):61-63.12王成,王哲,李凤贺,等.30 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0,45(09):1371-13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