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油气管道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人民环境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天然气的需求量增长很快,在未来10到20年内,中国油气管道建设将获得大发展,尤其是天然气管道在管道建设中将占主导地位,并迅速增长。本文详细的描述了我国油气管道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国际经济法,作用,研究方向1 引言自1865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输油管道至今,管道运输业已有近140年的历史。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能源输送,除普遍用于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化工原料等的输送外,还用于煤装、谋层气、矿石等的运输。油气管道输送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善的现代物流储运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方式运输相比具有明
2、显的优越性,它不仅能避免气候等原因对运输的不均衡影响,还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灵活操作,稳定供应,有利于实现产销一体化,且具有投资省、运输安全、运行费用低、损耗小的优点,可以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2 我国油气管道的发展现状中国管道工业的发展,至2009年底已有51年的历史,先后出现过三次建设高潮。第一个建设高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大庆、辽河和胜利等东部大型油田的开发,中国建成了连接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的东部输油管网。第二个高潮建设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伴随新疆、塔里木、吐哈、四川和长庆等西部油气田的开发,中国在西部地区建成了连接油气田和加工企业的长输油气管道和川渝输气管网。目前,随着中国东部和
3、西部地区油气田的进一步开发和国外油气资源的引进,特别是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了第三个高潮。近年来一批区域性大型天然气干线管道的建成投产,使中国管道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目前,国内原油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水路和管道运输。我国现在拥有的油气管道虽然在部分地区基木上实现了油气运输管道化。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与国民经济和石油人然气工业发展对其的要求相比,与管道运输的巨大潜力相比,我国的油气管道运输还比较落后,而且结构也不合理。目前,我国天然气和原油已经形成多个区域性管网系统,而成品油管道由于数目有限,布局分散,尚未形成区域管网系统。2.1天然气管网我国
4、天然气管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冀宁线、淮武线及其支线的建设,川渝、华北及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管网,中南、珠三角地区也基本形成区域管网主体框架。川渝地区是中国天然气运输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最近几年,川渝气区不断进行老管线的改造和新供气支线的建设,供气网络日益完善。特别是随着罗家寨和普光气田的开发,川渝管网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环渤海地区是目前中国天然气的主供地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陕京线、陕京二线及其配套工程为中心的供气网络系统。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未来天然气的主力消费区,目前供气气源包括西气东输和东海气田,供气管道包括西气东输干线及支线、冀宁线、东海平湖管道、东
5、海宁波管道、浙江省天然气管道等多条输气管道,已然构成了能相互衔接的管网系统。中南地区以西气东输和忠武线的干线和支线为基架,形成了本区域的管网供应系统。珠三角地区以广东LNG管道工程干支线为主,在珠三角地区已基本形成区域性的供应系统的主体框架。2.2原油管道网络中国原油管道始建于1958年,经过多年建设之后已形成了多个区域性管网。东北输油管网是中国建成最早、输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原油输送管网,也是中国石油乃至全国输油管网的核心部分。西北地区是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石油勘探的重点地区。目前,中国西部已建成出疆原油管道、中哈原油一期管道,加上已建成的从油田到附近炼油厂或铁路装车站的原油管线,西北
6、地区原油管道总长达到5331千米。随着华北油田的开发建立,形成了以华北油田为中心,分别向北京及华北地区炼厂输送原油的华北输油管网。华北输油管网向北至北京与东北管网连接,向南至临邑与华东管网衔接。该管网主要承担北京燕山炼厂加工大庆原油及华北地区炼厂加工原油的输送任务,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3 我国油气管道存在的问题3.1管网分散不成规模相比全世界已经建成了许多国际、洲际和全国性的大型供气系统而言。我国大然气干线管道分布零散,没有联网,不能互相调配,缺乏可供调峰的储气设施。虽然部分区域形成了环网,但管道建设时期不同,管径变化大,进气点、出气点分散,优化运行难度大。大型工期系统就是若干条输气干线及多个
7、集气管网、配气管网和多座地卜储气库构成,具有多气源多通路供气的特点,可以保证供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有利于管道系统的优化运行。 我国目前用于大城市调峰型供气的地下储气库极少,缺乏建设大型地下储气库的经验。应尽快开展地下储气库的研究和资料收集工作,根据我国东部地区各大城市大然气的需求和利用的发展情况,确定各城市地下储气库的规模和库址,为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打好基础。3.2工艺落后 我国天然气管道工艺设计还未形成以数据库为基础、工作站为中心、各专业计算机配套的集成网络系统设计环境。卫星定位和遥感技术在线路勘察上的应用刚刚开始,还没有设计过大型复杂的输气管网。在大口径管道施工的组织管理、穿跨越工程、高难地
8、质区段施工、大口径管道冷弯、管道试压、防腐层涂敷施工等方而,均缺少经验和技术。3.3运行维护技术落后 我国在大型大然气管道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而缺少经验。虽然可以进行高水平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但系统硬件和软件要进口。对在线泄漏检测、动态模拟、统计分析、质量控制、调度优化和环境保护等专用软件上还缺少使用经验,开发进程缓慢。已有的功能也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在大然气管道内检测方而还很薄弱4 我国油气管道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原油约有80%以上进入炼厂加工成为各种成品油,其余的主要进入化工行业用作化工原料,直接烧掉的很少。在加工的成品油中,以柴油、汽油、煤油以及燃料油、石油液化气等为主要能源性产品,其他石
9、蜡、沥青、石油焦等一般不再进入能源系统。在成品油中,绝大多数汽油和煤油是用于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柴油的主要用途也是用于交通工具,也有一部分用于其他内燃机具,包括用于发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石油消费增加将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包括家用车辆的增加。而随着蒸汽机车的全部淘汰,煤炭将退出交通用能源构成。预测2020年用于交通的石油制品将增加到2000年交通用油的3.3倍。可以预计,而对国内巨大的原油、成品油的需求和国内相对落后的原油、成品油管道运输现状,近年内国内管道建设必将迅速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信随着“十一五”发展计划的实施,为满足“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
10、快速发展的需要,油气管道作为连接资源和市场的纽带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参 考 文 献1 冯耀荣陈浩张劲军等: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技术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2 李鹤林:油气输送钢管的发展动向与展望,焊管,2004,27(6),3 冯耀荣李鹤林:管道钢及管道钢管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石油规划设计,2006,17(1)4 阎光灿.世界长输天然气管道综述.天然气与石油,2000,18(3):919.5 黄志潜.发展长输管道用埋弧直缝焊管适应国内外油气工业发展的需要.焊管,1998,21(4):19.6 王茂棠.完善我国油气管道钢管制管体系的几个问题.焊管,1998,21(4):3540.7
11、孙玉华,董守平.油气集输工艺和自控系统.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22(9):30.8 梁翕章唐智圆:世界著名管道工程(修订版),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9 Alyeska pioneers new pipeline technology,Pipeline Industry,Aug197010 TransDortation of oil from the arctic to trans alaska,SPE3252,197111 常景龙等:联盟管道工程及其参考价值,油气储运200120(5)。12 李鹤林冯耀荣等:关于西气东输管道和钢管的若干问题,石油专用管,2002,10(1)。13 马志祥,梅云新.我国油气长输管道的技术现状及差距分析油气储运.2004,3(22):1-414 吴忠良.对加快我国油气管道运输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国际石油经济.2002,10(10);36-3815 李春光.我国成品油管道运输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当代石油石化.2004 . 8 (12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