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ELF视域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态度认知的调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46230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ELF视域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态度认知的调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ELF视域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态度认知的调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ELF视域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态度认知的调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基金项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研创新项目管理中心重点课题“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探析”(课题编号:);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十四五”规划课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编号:)。作者简介赵芳(),女,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视域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态度认知的调查研究赵 芳(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晋中 )摘要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态度认知进行调查。定量研究通过收集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定性研究通过访谈完成。研究结果

2、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接受英语作为通用语这一理念,对中式英语的接纳程度较高,注重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性,但在学习目标上,学生还是更加认可标准英语,其他英语变体可以接受,但不会作为学习目标。关键词 (英语作为通用语);非英语专业;态度认知;调查问卷;访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英语本族语者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逐渐成为国际通用语(,简称 ),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的使用标准和文化也逐渐走向多元化。作为 使用者,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对英语的态度认知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把研究对象聚焦于部分非英语本族语者 我国高校非英

3、语专业的学生,研究他们对英语的态度认知,旨在为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英语认知提供实证数据,也为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一、的内涵及对使用者的态度认知研究概况“”这一概念最初由语言学家 和 提出,意为母语为非英语的交际者使用的“唯一可选的沟通媒介”和“联系语言”,用以实现在多元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沟通 。从上世纪 年代起,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成为世界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研究。理论认为,交际的本质是交互文化交际 ,不再预设英语本族语文化,非本族语者和本族语者都可以在交际中融入自己的文化。考察 交际者的真实态度认知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目的是找出英语本族语意识形态、英语本族语规范与 交际之间的割

4、裂,树立非本族语者使用英语的合法地位。使用者的态度认知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扩展圈国家,如中国、巴西、土耳其等 ,通过观察、调查问卷、采访等方式考察不同群体对于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态度和认知 。二、研究范畴(一)研究目标我国类属英语扩展圈国家,英语使用者已在英语教学、商务英语、学术英语等领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属 交际者,其在日常学习和交流中对待英语通用语的态度认知是此次调查研究的目标。(二)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对象为山西某高校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共计 人。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较为均衡,高考英语成绩集中在 分区段。(三)研究工具与方法笔者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5、定量研究利用问卷星这一平台制作了电子调查问卷,问卷通过微信群发放给参与学生。问卷共设置了 道题目,全部为单选题。由于调查对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因此许多问题围绕“公共英语”课程展开,问题的设置参考了 的部分研究方法。是亚洲英语语料库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于 年提出了在东盟国家利用通用语方法开发英语教学课程 。本文参考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目标,成功地在多语环境中使用英语,而不是听起来像母语人士;二是课程设置,包括地方文学和地方文化;三是活动,使学习者能够用英语批判性地对待自己的文化,表达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四是材料,包括语言多样性,特别是“以英语为通用语的亚洲多语言使用者的讲话风格和发音”。

6、定量研究的 道问题内容围绕以上四点设置,对第 卷第 期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 月 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待 的态度认知做了深入调研。定性研究采取访谈的形式进行。电子问卷收集后,统计选项信息,分析访谈对象选择的具体原因。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从不同角度调研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态度认知,尽量避免研究结果的片面性及主观性。数据之间的对比也保证了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整体且深入地认识问题。(四)研究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共有 人,实际填写电子问卷的 人,有效问卷回收率 。本文列出的所有数据图表均下载自问卷星。第一个问题调查学生对语言形式和功能的认识(见表 )。表 “在当今形势下,你对英语

7、学习标准的看法是?”数据统计表选项小计比例()对标准英语无感,没必要坚持 坚持学习标准英语 以学习标准英语为主,也接受其他区域使用的英语 在表 中,的学生以学习标准英语规范为主,但同时也接受其他英语变体;超过 的学生只接受标准英语,只有 的学生认为完全没必要坚持学习标准英语。由表 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还是坚持学习标准英语的,只是对其他英语变体的接纳程度不同。一名学生(访谈实录 )在接受访谈时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学习标准英语规范是必须的,毕竟那是人家的母语,那就按人家的规矩来。但是英语不是母语的人说的英语也能接受,这是一种语言现象。但是我不会专门去学习,能听得懂就成。可见,学生对标准英语是认可的

8、,学习英语的标准也向其看齐。作为扩展圈国家 的使用者,学生的态度是包容的,其他英语变体可以接受,但不会去学习。对“在日常学习中,你更注重英语使用的正确性还是得体性”的数据统计见表 。表 “在日常学习中,你更注重英语使用的正确性还是得体性?”数据统计表选项小计比例()正确性 得体性 都注重,尽量做到二者兼顾 在表 中,只有 的学生更加注重英语使用的得体性。说明语言的正确性在使用时占据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学生更加认可标准英语。在问及为何如此忠实于英语使用的正确性时,一名学生(访谈实录)的回答如下:老师上课经常强调英语的用法,考试也有标准答案。不考虑正确性不行啊,要考试的,考试有标准答案的。日常交际更

9、是要注重正确性和得体性。我得说对方听得懂的英语,还要考虑说话对象和场合,所以得体性和正确性都挺重要,都得注意。学生从实际出发,结合学习考试和日常交际需求,觉得正确性和得体性都很重要。对正确性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对标准英语用法的坚持。对“在英语成为通用语背景下,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的数据统计见表 。表 “在英语成为通用语背景下,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数据统计表选项小计比例()满足日常交际需求 掌握标准英语用法 尽量接近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水平 在表 中,当英语成为通用语时,超过六成的学生觉得学习英语能够满足日常交际需求即可。只有 的学生想要尽量接近英语本族语言使用者的水平。当问及学习英语的目

10、标时,一名学生(访谈实录 )作出了如下回答:我是一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研究英语语言特点不是我的专业,也不是我所擅长的领域。无限接近英语本族语言使用者的水平我做不到,也没必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就足够了。对“你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是否包含中国文化版块”的数据统计见表 。表 “你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是否包含中国文化版块?”数据统计表选项小计比例()没有 有,很少,个别单元及课后练习有所涉及 有,很多,每个单元课后汉译英练习均涉及中国文化 参与调查的院校公共英语课采取了分级教学,不同级别的学生使用的教材是不一样的。参与调研的学生来自不同级别,他们使用的 大学英语 教材,无论是 读写教程

11、 还是 视听说教程 均有差异。各个版本的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占比也不同,所以出现了上表所呈现的结果。整体而言,包含我国文化版块的教材占比达 以上。正如一位同学(访谈实录 )在接受访谈时说:我们的大学英语教材是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每个单元都有翻译练习,英译汉介绍西方文化,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卷汉译英介绍中国文化。所以除了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外,我们还能从翻译练习中学到中国文化知识。如访谈实录 的学生所言,有些教材在练习中涉及中国文化。这种翻译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技能,又可以使他学到文化知识。对“你认为大学英语教材是否需要纳入中国文化版块”的数据统计见表。表 “你认为大学英语教材是否需要

12、纳入中国文化版块?”数据统计表选项小计比例()需要 不需要 纳不纳入都可以 在表 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需要在 大学英语 教材中纳入中国文化版块,只有 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当问及教材纳入中国文化版块的必要性时,一位学生(访谈实录 )这样回答:虽说是英语教材,但我觉得应当加入中国文化。我们是非英语专业的,没有专门的翻译课,但也想了解中国文化的英文译法。有了这个基础,和老外打交道时也能跟他们聊聊我们的文化,挺好的!说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译感兴趣。他们渴望向外界介绍我们的传统文化,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纳入中国文化的英译版块能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对“在公共英语课堂中,你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

13、哪一种英语”的数据统计见表 。表 “在公共英语课堂中,你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哪一种英语?”数据统计表选项小计比例()中国英语等其他非英语本族语国家使用的英语 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 英美以外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或区域使用的英语 在表 中,超五成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习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也有四成多的学生倾向于中国英语等其他非英语本族语国家使用的英语,只有 的学生选择了英美以外的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或区域使用的的英语。当问及为什么选择中式英语时,一名学生(访谈实录 )这样说:我们是中国人,老师也是中国人,大家一起学习中式英语多正常。标准英语虽然标准,但是学起来费劲,中式英语更加符合中

14、国学生的实际,只要用起来大家都能听得懂看得懂就可以了。学生的回答体现了对我国本土英语变体的接受。他们从自身和授课教师的实际出发,没有过度追求标准英语用法,转向学习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式英语。作为接受知识的对象,学生的这种英语态度认知与 的英语通用语教学理论不谋而合。三、结语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英语通用语视域下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态度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接受 ,注重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性。但在学习目标上,学生还是更加认可标准英语,其他英语变体亦可以接受,但不会作为学习目标。对比学生的英语态度认知,我国高校英语教师普遍缺乏对 的认

15、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始终占据主流地位 。学生和教师对待 出现了认知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公共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广大公共英语课教师既是语言的研究者,也是语言的教授者。今后应当加强对非英语本族语言的研究,构建起中国的语言教学框架 。在 视域下,改变以往对标准英语的固化认识,接受多种英语变体,尤其是本土化的中式英语。根据学生语言认知的变化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及方向,实现 理念与传统课堂的有机结合,为公共英语教学的本土化实操提供了可能。参考文献 :,:,:,():,:,():,:杨连瑞,闫英伦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外语,():“”,():王杨钰 英语通用语视角下中国高校英语教师的语言意识实证研究 外语教育研究,():文秋芳 英语国际语的教学框架 课程教材教法,():责任校对:唐晓霞第 期赵芳:视域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态度认知的调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