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复习题库(一)
一 消防业务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可燃物水份含量多等条件下发生只冒燃、无火焰的燃烧现象为阴燃。(错误:蒸气燃烧、分解燃烧)
2、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火焰的物质是乙酸。(错误:乙醇、苯)
3、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的物质是磷。(错误:钾、硫)
4、闪点为-50℃的液体为汽油。(错误:甲醇、乙醚)
5、闪点为-14℃的液体为苯。(错误:丙酮、乙醛)
6、易燃液体的闪点是<45℃。(错误:>45℃、< 28℃)
7、属于D类火灾的物质是钠。(错误:硫、磷)
8、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称为热传导。(错误:热对流、热辐射)
9、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称为热对流。(错误:热传导、热辐射)
10、乙类可燃液体的28℃≤闪点<60℃。(错误:闪点<28℃、28℃<闪点 <60℃、闪点>28℃ 、闪点 <60℃)
11、甲类可燃液体的闪点<28℃。(错误:闪点≤28℃、闪点≤45℃)
12、属于一级易燃固体硝化棉。(错误:镁粉、赛珞珞板)
13、遇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释放出的热量能把反应产生的可燃气体加热到自然点,不经点火也会着火燃烧的物质是碳化钙。(错误:保险粉、氢化钙)
14、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但释放出热量较少,不足以反应产生的可燃气体加热到自然点,但当可燃气体一旦接触火源会立即着火燃烧的物质是保险粉。(错误:金属钠、碳化钙)
15、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爆炸浓度下限。(错误:爆炸浓度上限)
16、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即为液体的闪点。(错误:上限)
17、,可燃金属钠燃烧引起的火灾,为D类火灾。(错误:A、B、C )
18、可燃性气体中二级气体的爆炸下限≥10%的有氨气、一氧化碳。
19、本身不燃烧,但遇酸、水、水蒸气能分解出极毒且易自然的气体的毒害品是磷化锌、磷化铝。(错误:硝基苯、丁腈)
20、射线物质射入人体,危害最大的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二、多项选择题:
1、任何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ABC)
A、可燃物 B、助燃物(氧化剂) C、着火源(错误: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
2、属于生物毒剂的是(ABC)
A、天花病毒 B、鼠疫杆菌 C、炭疽杆菌 (错误:沙林、光气)
3、合成高分子材料然烧会生成许多有毒或刺激性的气体。如:(ABCD)
A、氯化氢(Hcl) B、光气(Cocl2) C、氰化氢(HcN) D、氧化氮(Nox) (错误:二氧化碳(Co2)
4、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不利的方面有 (ABCD )
A、引起人员中毒 B、会使人受伤 C、影响视线 D造成火势发展、蔓延(错误:增大火灾损失)
5、影响液体与气体可燃物自然点的因素。(ABCDE)
A、压力 B、浓度 C、氧含量 D、催化剂 E、容器的材质和内径(错误:燃点)
6、物质本身自然发热的原因有(ABCDE)
A、物质氧化生热 B、分解生热 C、吸附生热 D、聚合生热 E、发酵生热
7、属于化学爆炸的物质是(ABC)
A、炸药 B、可燃气体 C、粉尘爆炸(错误:液化气钢瓶、核爆炸)
8、影响爆炸极限的因数(ABCDE)
A、温度 B、压力 C、含氧量 D、容器 E、火源性质(错误:湿度)
9、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的条件是- - - -。(AB)
A、本身具有爆炸性 B、悬浮必悬浮在空中并与空气混合 C达到爆炸浓度极限足够的热能(错误:必须具有一定粒度、粉尘必须要密封空间内)
10、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有(ABCDE)。
A、颗粒度 B、挥发分 C、水分 D、灰分 E、火源强度(错误:压力)
11、属于A类火灾的物质(AB)
A、合成橡胶 B、合成塑料 (错误:C、油脂 D、沥青 E、镁)
12、属于B类火灾的物质(ABCDE)
A、原油 B、汽油、煤油 C、柴油 D、重油 E、动植物油(错误:铀、液化气)
13、属于重大火灾的(ABCDE)
A、死亡3人以上 B、受伤10人以上 C、死亡、重伤10人以上 D、受灾30户以上 E、财物损失30万以上
14、属于特大火灾的(ABCDE)
A、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 B、重伤20人以上 C、死亡、重上20人以上 D、受灾50户以上 E、烧毁财物损失100万以上
15、影响热传导的因素(ABCDE)
A、温度差 B、导热系数 C、导热物的截面积 D、时间 E、导热物厚度
16、为防止热对流造成火势蔓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BC)
A、控制通风口 B、冷却热气流 C、把热气流导向没有危险的地方(错误:对加热的金属物体,通道进行冷却)
17、可燃气体按使用形态和危险特征可分(ABCDE)
A、可燃液化气 B、可燃气体 C、助燃气体 D、分解爆炸气体 E、燃烧液体的蒸气(可燃液体)
18、压缩和液化气体的危险特征有(ABCD)
A、易燃易爆性 B、扩散性 C、可缩性和膨胀性 D、带电性(错误:放射性、氧化性、腐蚀毒害性和窒息性)
19、易燃液体易然易爆的危险特征是(ABCDE)
A、高度易燃性 B、蒸气的爆炸性 C、受热膨胀性 D、流动性 E、带电性(错误:自然性)
20、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有(ABCDE)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炸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兼有遇湿易燃性和遇火受热的易燃性 E、易燃固体及其制品在积热不散的条件下容易自燃起火 (错误:流动性、可塑性)
21、自然物质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ABC)
A、遇空气自然性 B、遇湿易燃危险性 C、积热自然性 (错误:静电性、还原性)
22、遇水燃烧物质的危险性主要有(ABC)
A、遇水或遇酸燃烧性 B、自然性 C、爆炸性 (错误:扩散性、带电性)
23、影响毒害品毒害性的因素有(ABCD)
A、溶解性 B、气温 C、挥发性 D、颗粒细度 (错误:燃烧性)
24、毒害品的火灾危险性表现为(ABCD)
A、遇湿易燃性 B、氧化性 C、易燃性 D、易爆性 (错误:遇水分解性)
25、放射性物品按物理状态分(ABCDE)
A、固体放射性物品 B、粉末放射性物品 C、液体放射性物品 D、晶体状放射性物品 E、气体放射性物品
26、放射性物品的危险特性有(ABCDE)
A、放射性 B、毒害性 C、不可抑制性 D、氧化性 E、易燃性 (错误:腐蚀性)
27、腐蚀品的火灾危险主要有(ABC)
A、易燃性 B、遇水分解易燃性 C、氧化性 (错误:自燃性、遇碱分解易燃性)
28、化学毒剂种类主要有(ABCDE)
A、神经性毒剂 B、糜烂性毒剂 C、全身中毒性毒剂 D、窒息性毒剂 E、失能性毒剂
29、属于神经性毒剂的是(ABCD)
A、沙林 B、梭曼 C、塔崩 D、维埃克斯 (错误:芥子气)
三、判断题:
1、物质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2、烟雾主要是悬浮固体、液体粒子和气体的混合物。(√)(错误:固体)
3、可燃物的化学组成不同,燃烧供氧条件不同,火焰发出不同颜色。(√)
4、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火源就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这种现象叫做闪燃。(√)(错误:着)
5、在消防工作中,以闪点高低作为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错误:气体)
6、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燃点。(√)
7、物质本身自燃和受热自燃,本质一样,只是热的来源不同,两者可以统称为自燃。(√)(错误:本质不一样)
8、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热能,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9、按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错误: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都是由化学爆炸引起)
10、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做爆炸浓度下限。(√)(错误:浓度)
11、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即为液体的闪点。(√)
12、粉尘爆炸就是悬浮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错误:沉积)
13、扑救粉尘火灾时,不能用冲击力的灭火剂灭火。(√)
14、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称为火灾。(√)
15、发生火灾时,使用防烟、排烟等强制对流设施就能抑制烟气扩散和自然对流。(√)
16、液体受高热后,受热部分因体积增大,比重减小而上升,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部分则下降,通过这种运动进行热传递。(√)
17、爆炸品系指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错误:物理反应)
18、凡遇火受热,撞击或与氧化性性物质接触能着火的物质统称为燃烧物质。(√)
19、遇水燃烧物质的类别多,遇水生成的可燃气体不同,其危险也有所不同。(√)(错误:遇火燃烧物质的类别多,遇水生成的可燃气体不同,其危险也一样。)
20、遇水燃烧物质的危险性主要有遇水或遇酸燃烧性、自燃性、爆炸性、扩散性、带电性。(×)
21、自燃物品是指自燃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22、遇水燃烧物质着火时,通常不能用水及泡沫灭火剂扑救。(√)
23、有的遇水燃烧物质遇水作用的生成物(磷化物)除易燃性外,还有毒性。(√)
24、过氧化钠、过氧化钾等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起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错误:可能用水扑救)
25、毒害品的中毒主要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26、毒害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中毒。(√)(错误:小)
27、毒害品的挥发速度越快,越容易引起中毒。(√)(错误:慢)
28、毒品的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越大,越容易使人中毒。(√)(错误:越低)
29、人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中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中毒,且中毒程度越严重。(√)(错误:越短)
30、固体毒物的颗粒越小,越易使人中毒。(√)(错误:大)
31、凡能自发地不断放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物品,称为放射性物品。(√)
32、放射性物品除具有放射性外,多数具有易燃性。(√) (错误:不具有)
33、腐蚀性物品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34、腐蚀性物品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发生化学变化。(√)
二 消 防 法 规
一、单选题:
1、消防法规的效力或有效性包括消防法规的本身有效性和消防法规的适用有效性。
2、制定某一消防法规的机关,若有权制定该法规有效,若无权制定该法规则无效。
3、空间效力通常由消防法规的立法部门的级别,属地管理原则,消防法规中规定的适用范围等来确定。
4、时间效力是指消防法规的生效日,失效日及溯及力。
5、生效日是指法规公布施行之日。
6、溯及力是消防法规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或行为是否适用该法规的问题。
7、消防法规对我国境内的所有的人均有效力,法律有规定的除外。
8、消防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命令公布。
9、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具体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10、消防队接到火警后,必须立即赶赴火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11公安消防机构应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并有权指挥调动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12、逐级指挥的原则按照《执勤条令》确定的消防现场指挥层次,自上而下实施逐级指挥,逐级负责,各司其职,保证警令畅通,指挥到位。
13、中队执勤人员听到出去信号后,按照规定着装登车,值班队长检查登车情况后率队出动。消防车驶离车库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14、新兵训练时间为3个月。军政训练时间比例,按有关规定为7:3。
15、省自法区人民政府所在城市,人口在50万以上的其他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应设特勤消防站。
16、普通消防站车辆4—5辆。特勤消防站为6—8辆。
17、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警后五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确定。
18、标准型普通消防站责任区不应大于7平方公里。小型普通消防站责任区不应大于4平方公里。
19、消防站的选址其主体建筑距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等容纳人员较多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不应小于50米。责任区内有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单位的,消防站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上述部位一般不应小于200米。
20、特勤消防站建设用地为4000㎡—5200㎡。
二、多项选择
1、消防法规体系是由(ABCD)组成。
A、消防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国务院规章 E、地方政府规章及消防技术标准
2、消防行政管理法规有(ABCDE)类。
A、消防法律 B、消防行政法规 C、消防部门规章 D、地方性消防法规 E、地方政府规章
3、消防技术法规为(ABC)。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错误:企业标准)
4、当(ABCD)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
A、公用和城建等单位修建道路 B、停电 C、停水 D、截断通信线路
5、公安消防队要保持与当地 以及 等有关单位的联系。(ABCD)
A、供水、供电、供气、电信 B、医疗、救护、环卫、交通、运输、气象 C、驻军武警部队 D、交通警察
6、现场指挥部的组成。现场指挥部通常由 等有关人员和单位的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等组成。(ABCD)
A、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 B、副指挥 C、作战、通信 D、后勤保障
7、在受理报警时,应该问清单位的 ,有无被困人员和 ,火势与灾情的发展情况,报警人的 等。(ABCD)
A、名称、地址、燃烧物性质 B、爆炸、毒气泄漏 C、姓名、电话号码 D、当事人、目击、报警人
8、火场组织指挥程序(ABCD)
A、搜集掌握现场情况 B、确定总体救援决策和行动方案 C、下达作战指令 D、根据灾情变化,实施随机指挥
9、使用公共消防供水时,应当根据给水管网的(ABC)确定消防栓的使用数量。
A、形状 B、直径 C、压力 (错误:位置、长度)
10、司令部训练的主要内容:作战行动的组织与指挥、 、 应用计算、消防通信、训练的组织与实施。(ABCD)
A、各类火灾的扑救、大型活动勤务的组织 B、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熟记有关情况 C、重点保卫单位情况 D、训练图、用图、制图
11、消防站建设项目由(ABCD)等部分构成。
A、场地 B、房屋建筑 C、装备 D、人员
12、消防站的装备由(ABCDEF)组成。
A、消防车辆 B、灭火器材 C、抢险救援器材 D、消防人员 E、防护器材
F、通讯器材 G、训练器材 H、营具
13、消防部队350mhz无线集群组网技术方案包括的主要内容有(ABCDE)等。
A、组网模式 B、配备标准 C、运行方式 D、功能指标 E、编号方案
14、消防部队350mhz无线通信常规组网技术方案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ABCDE)等。
A、组网模式 B、频率使用 C、配备标准 D、运行方式 E、功能指标
三、判断题
1、消防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国家主席令公布。(√)
2、消防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3、消防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等制定,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颁布。(√)
4、地方性消防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由当地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错误:地方政府规章)
5、消防法于1998年9月1日施行。(√) (错误:10月1日)
6、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错误:以防为辅)
7、消防工作的原则“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
8、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具体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9、对违反《消防法》规定行为的处罚,除给予拘留的处罚外,由公安消防机构裁决。(√)
10、对违反《消防法》规定行为应给予拘留的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裁决。(√)
11、新兵训练时间为三个月,军政训练比例,按有关规定7:3. (√)
三 灭 火 救 援 基 础 工 作
一、单项选择题
1、执勤力量颁布图。应标明责任区消防部队和企业、事业专职消防队的位置、执勤人数,消防车(艇)及车(艇)器材装备,灭火药剂的种类、数量和邻近消防部队相距里程及特勤力量情况等。
2、消防装备资料是指消防部队在消防车(艇)及灭火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保养、维修、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
3、接警出动记录由值班通讯员填写。
4、灾害类型大致划分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类、化工类、运输工具类、大型勤务类、跨区域救援类、其他类。
5、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程序:(1、)确定范围 (2、)调查研究 (3、)科学计算(4、)确定作战意图 (5、)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整。
6、灭火作战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重点单位或部位基本情况(2、)火情设定(3、)力量部署(4、)扑救对策(5、)供水方法(6、)注意事项。
7、剖面图简要的表示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高度及内部分层情况。
8、消火栓、江河、湖泊、天然消防水源等轮廓采用蓝色粗实线绘出,内着浅蓝色。
9、室外消防水池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米。
10、《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中规定:为使公安消防部队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保证执勤任务的圆满完成,公安消防部队实行等级战备制度。
11、二级战备的基本要求严格控制人员外出。
12、两个以上消防中队参加灭火救援行动的总结,应由消防支(大)队指挥员,负责组织参战的有关人员进行战评与总结。 (错误:值班人员、责任区指挥员、战训参谋)
二、多项选择题
1、灭火救援准备资料主要包括(ABCD)
A、情况资料 B、执勤业务训练资料 C、安全管理资料 D、消防装备资料
2、下面哪些属于执勤业务训练资料(ABCDEFG)
A、文件材料 B、业务书籍 C、教育训练计划 D、训练实施 E、考核 F、竞赛记录 G、总结资料
3、灭火救援作战资料,主要包括(ABCDEF)
A、接警记录 B、现场录像 C、照片 D、救援报告表 E、战评 F、总结
4、“六熟悉”内容(ABCDEFG)
A、责任区的交通道路 B、水源情况 C、责任区重点单位的分类、数量及分布情况 D、责任区内主要灾害事故处置的对策及基本程序 E、重点单位建筑物使用及重点部位情况 F、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情况 G、重点单位的消防组织及其灭火救援任务分工情况
5、灭火救援预案制定的范围是(ABCDEF)
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B、在建重点工程 C、各类重大的灾害事故 D、重要保卫勤务 E、跨区域救援行动 F、其他需要制定灭火与抢险救援预案的单位或场所
6、灭火作战预案制定内容中力量部署包括(ABCD)
A、参战车辆停车位置 B、阵地设置 C、攻防路线的选定 D、各种参战力量的任务分工和作战协同
7、灭火作战预制定内容中供水方案包括(ABCD)
A、各种水源的利用和取水方式 B、直接、接力供水或远距离运水方法的选定 C、现场用量和供水能力的计算和估算 D、火场供水注意事项
8、抢险救援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F)
A、灾情设定 B、危害特性 C、力量部署 D、处置对策 E、勤务保障 F、注意事项
9、抢险救援预案中勤务保障包括(ABCD)
A、保障现场通信畅通、不乱、不间断 B、保障各种抢险救援器材的供给与维修 C、保障医疗救护所需的人员、药品和器材 D、保障现场生活物品的供应
10、灭火救援预案制定的要求是(ABCD)
A、建立组织,深入调查 B、领导重视,参与制定 C、准确细致,保证质量
D、简要明确,便于使用
11、消防制图,红色代表(ABCD)
A、重点保卫部位 B、火势蔓延方向 C、消防部队住址 D、消防器材装备
12、战斗力量部署图中用指北针和风玫瑰图,表示该单位的(ABC)
A、方位 B、常年主导风向 C、风的频率 (错误:总体布局、地形地貌)
13、战备等级分为(ABC)
A、经常性战备 B、二级战备 C、一级战备
14、公安消防部队在(ABCD)时所处的战斗准备状态为二级战备。
A、保卫任务繁重的重大节日 B、重大活动 C、恶劣气候 D、重大自然灾害
15、战评的主要内容(ABCDEF)
A、评受理报警、调度力量和出动情况 B、评战斗部署和指挥情况 C、评战术运用和技术装备应用情况 D、评协同作战和战斗保障情况 E、评现场纪律和战斗作风情况 F、评战斗得失和经验教训 (错误:评计划执行情况)
16、总结报告文字部分的主要内容(ABCD)
A、基本情况 B、战斗经过 C、经验教训 D、灭火救援战斗中参战人员的先进事迹 (错误:计划指挥情况)
三、判断题
1、灭火救援业务资料主要分为灭火救援准备和灭火救援作战资料两大类。(√)
2、灭火救援准备资料,是指平时收集整理的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依据的各种图表文字材料。(√)
3、责任区消防水源图。主要反映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的分布、详细位置和储量,消火栓的地下管网形状、直径、流量和分段压力等。(√) (错误:少天然水源)
4、分类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分别研究各类灾害事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以全面加强灭火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化工类预案是针对生产与储存具有一定爆炸危险性的化工产品单位,在可能发生爆炸、燃烧、有毒气体泄漏等灾害事故情况下所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
6、预案应用可分为平时应用和实战应用两方面。(√)
7、消防制图中为了使图面层次分明,清晰易读,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地物的性质和分类。(√)
8、消防水源通常分为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两大类。(√)
9、室外消防栓是重要的消防给水设施。根据其设置方式分为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
10、市政消防火栓是灭火救援专用设施,未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擅自运用。(√) (错误:自来水公司)
11、发现责任区内市政消防水源擅自挪用、拆除、埋压、圈占,影响灭火救援使用时,要及时报告上级公安消防机构依照有关法规,对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予以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改正,恢复原状。(√)
12对可利用的各种天然水源,应督促有关部门建立便于消防车(泵)取水的设施。(√) (错误:加上公安消防部队)
13、基层消防大队、中队制定的消防水源资料要呈报支队审核备案,并复制存档。(√)
(错误:市政供水部门)
14、进入等级战备的命令由总队或者支队首长,报经上经领导批准后发布。(√)
15、解除等级战备或者降低战备等级命令,由总队或者支队首长报经上级领导批准后发布。(√)
16、消防部队的执勤力量不得用于灭火、训练、抢险救援以外的其它方面。特殊情况必须运用时,要报请上级批准。(√) (错误:中队干部)
17、消防部队必须加强器材装备管理,使其经常保持完整好用,随时处于战备状态,适应灭火救援行动的需要。(√)
18、消防指战员应进行器材装备的技术知识教育和专业技术训练,使之熟悉所使用的器材装备的性能,做会使用,会检查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
19、消防部队的执勤装备(执勤力量)不得用于灭火、训练、抢险救援以外的其他方面。特殊情况必须动用时,要报请上级批准。(力量包括人员)(√)
20、灭火救援总结材料的存储与管理,属于档案管理,主要有原始资料储存,影像资料和计算机等三种储存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
某市发生特大火灾,火势较大,先后调集了五个中队,二个企业消防队,由于指挥正确,迅速将大火扑灭。
1、由( )组织进行战斗总结?
答案:消防支队(大)队指挥员
2、战评的内容?
答案:1、评受理报警、调度力量和出动情况 2、评战斗部署和指挥情况 3、评战术运用和技术装备应用情况 4、评协同作战和战斗保障情况 5、评现场纪律和战斗作风情况 6、评战斗得失和经验教训
3、火灾扑救总结报告有哪些内容?
答案:
A、基本情况 B、战斗经过 C、经验教训 D、灭火救援战斗中参战人员的先进事迹
4、此特大火灾扑救属于什么资料?
答案:灭火救援作战资料。
四 灭 火 剂
一、单项选择题
1、灭火时搬离可燃物的方法是隔离法。(错误:窒息法)
2、灭火时冲入Co2 的方法是窒息法。(错误:抑制法)
3、灭火时用水降低燃烧物温度的方法是冷却法。(错误:窒息法)
4、灭火时用干粉灭火的方法是化学抑制法。(错误:隔离法)
5、当燃烧区的水蒸气浓度达到35%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错误:45%)
6、高倍数泡沫灭火剂:发泡倍数>200。(错误:≥300)
7、中倍数泡沫灭火剂:20<发泡倍数< 200。
8、低倍数泡沫灭火剂:发泡倍数<20。(错误<30)
9、火场上可以用于排烟的泡沫是高倍数泡沫。(错误:抗溶性泡沫、非水溶性泡沫、普通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
10、当氧气的含量低于12%或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35%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错误:35%--40%)
11、与干粉联用并且可用于液下喷射泡沫的灭火剂是氟蛋白泡沫。(错误:水成膜泡沫)
12、磷酸铵盐干粉适于扑救A、B、C类火灾。(错误:碳酸氢钠干粉)
13、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作用是化学抑制法。
14、背负式脉冲式水枪的有效射程>10M。 (错误:>15M)
15、背负式脉冲式水枪的枪内压缩空气压力为25Bar。(错误:20 Bar)
16、背负式脉冲式水枪的储水简压力为6Bar。(错误:9Bar)
17、在芥子气浓度达到0.01千克/立方米的环境中,可以工作24小时以上的防护服是军用防化防护服。(错误:消防防化服)
18、避火服的防火温度不低于833℃。(错误:853℃)
19、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兆帕)为30。(错误:40)
20、AHK106空气呼吸器最大使用时间是60分钟。
21、移动式供气源在不中断供气的情况下,允许每次更换2个空瓶。(错误:3个)
22、智能型水质分析仪是利用化学反应变色原理主要检测23种内容。
23、外封式堵漏袋可堵塞管道、容器、油罐车或油糟车、桶与储罐的泄漏或直径480MM以上的裂缝堵漏。(错误:阀门、法兰、罐壁)
24、电绝缘手套最高使用电压1000伏。(错误:3000伏)
25、手提式婴儿呼吸袋在环境中氧气含量低于17%时不得使用。(错误:37%)
26、救生气垫适用10米以下的楼层下跳逃生。(错误:15米)
27、单杠梯的工作高度为3.1米。(错误:2.9米)
28、挂钩梯的工作高度为4.1米。 (错误:3.9米)
29、机动排烟机的最高使用温度为80℃。(错误:90℃)
二、多项选择题
1、灭火剂按灭火原理分(AB)
A、物理灭火剂 B、化学灭火剂 C、液体灭火剂 D、气体灭火剂 (错误:液体灭火剂、气体灭火剂)
2、灭火剂按物质形态分(ABC)
A、气体灭火器 B、液体灭火剂 C、固态灭火剂 D、化学灭火器 (错误:化学灭火剂)
3、下列是液体灭火剂的是(AB)
A、水 B、泡沫 C、干粉 D、卤代烷 E、二氧化碳
4、水的灭火作用有(ABCDE)
A、冷却作用 B、窒息作用 C、稀释作用 D、乳化作用 E、冲击作用 (错误:隔离作用)
5、通常情况下(AB)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的是
A、金属钾 B、浓硫酸 C、木材 D、橡胶 (错误:木材、橡胶、汽油)
6、喷雾水可扑救下列火灾(ABC)
A、重油或沸点高于80℃的石油产品火灾 B、粉尘火灾 C、带电的电气设备火灾
7、泡沫不宜扑救(ABCD)火灾。
A、带电设备火灾 B、金属火灾 C、气体火灾 D、浓酸场所火灾 (错误:油类火灾)
8、Co2不宜扑救(ABCD)火灾。
A、自己能生氧的化学药品 B、活泼金属及其氢化物 C、能自燃分解的化学物品 D、内部阴燃的纤维物
9、空气泡沫炮按安装方式分(AB)
A、固定式 B、移动式 (错误:气动型、手动型、电动型)
10、水带按耐压等级分(ABC)
A、低压水带 B、中压水带 C、高压水带 (错误:中低压水带)
11、按耐压等级,低压水带有(ABC)
A、0.8Mpa B、1.0 Mpa c、1.3 Mpa
12、按耐压等级,中压水带有(AB)
A、1.6Mpa B、2.5 Mpa
13、消防泵的种类分为(ABCD)
A、离心泵 B、引水消防泵 C、手抬机动消防泵 D、浮艇泵 (错误:手动隔膜吸泵)
14、佩戴呼吸保护器具可使消防指战员呼吸器官免受(ABCDE)的保护装备。
A、浓烟 B、高温 C、毒气 D、刺激性气体 E、缺氧 (错误:腐蚀)
15、军用防化防核服的用途是防护高强度的(ABCD)
A、核放射事故 B、军事毒剂 C、生化毒剂事故 D、化学事故 (错误:自然灾害事故)
16、防化手套是防护(ABCDE),用于处置化学灾害事故时手部的防护。
A、油类 B、酸类 C、腐蚀性介质 D、酒精 E、各种溶剂
17、智能型水质分析仪的用途是对(ABCDE),进行定性分析。
A、地表水 B、地下水 C、各种废水 D、饮用水 E、处理过的小颗粒化学物质
18、综合电子气象仪的用途(ABCDE)等参数。
A、检测风向 B、温度 C、湿度 D、气压 E、风速 (错误:有毒气体浓度)
19、警戒器材主要有(ABCDEF)
A、警戒标志杆 B、警戒底座 C、警戒带 D、警戒灯 E、警示牌 F、警戒桶 (错误:警报器)
20、消防员在灾害现场营救被困人员可以使用的救生器材有(ABCD)
A、救生绳 B、缓降器 C、救生照明线 D、救生软梯 (错误:声音探测仪)
21、粘贴式堵漏器材主要用于(ABCDE)
A、法兰垫 B、盘根 C、管壁 D、罐体 E、阀门 (错误:压力表)
22、输转器材有以下四种(ABCD)
A、有毒物质密封桶 B、多功能毒液抽吸泵 C、手动隔膜抽吸泵 D、液体吸附垫(错误:高压清洗剂)
23、消防车按功能可分为(ABCD)
A、灭火消防车 B、举高消防车 C、专勤消防车 D、后援消防车 (错误:救护车)
24、举高消防车常用于(ABC)等火灾的扑救。
A、高层建筑 B、高大的石油化工装置区 C、大型仓库 D、串联供水 (错误:串联供水)
25、举高消防车可以(ABCD)等。
A、为火场喷射灭火剂 B、为消防队员提供灭火通道 C、供应消防器材和工具 D、用于营救火场受困人员 E、抢救贵重物资 (错误:可用于供水)
三、判断题
1、当燃烧区的水蒸气浓度达到35%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
2、背负式脉冲水枪的有效射程>10M。(√)
3、自救式缓降器不能往返使用。(√) (错误:可以)
4、过滤毒罐在氧气含量不低于17%的情况下使用,尤其适合进入狭小通风条件不好的空间。(√)
5、自动呼吸复苏器对更丧失自主呼吸能力的伤员进行供氧。(√)
6、丙烷气体切割机用于破拆较坚固、不易被手锯破拆的金属结构障碍物。(√) (错误:较柔软)
7、无齿锯切割物体时不能歪斜。(√) (错误:可以歪斜)
8、起重气垫能够升举扶正倒翻车辆、重物起升。(√) (错误:不能够)
9、水驱动排烟机适用于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火场建筑物。(√)(错误:不适用)
10、有毒物质密封桶主要用于收集并转运有毒气体和污染严重的土壤。(√)
11、多功能毒液抽吸示可迅速抽取各种液体,特别是粘稠、有毒液体。(√)
12、液体吸附垫可快速有效地吸附酸、碱和其他腐蚀性液体。(√)
四、应用题
1、一辆载液氯的车辆发生泄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是一种什么气体?
答:是一种剧毒气体。
(2)应使用何种仪器进行检测?
答:应使用有毒气体探测仪。
(3)处置泄漏人员应穿何种防化服?
答: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2、1个100M2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泄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是多少?
答: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是1.5%-10%。
(2)处置泄漏人员应着何种防化服?
答:处置泄漏人员应着封闭式防化服。
(3)处置泄漏应使用何种方法进行堵漏?
答:应使用的方法是注入式堵漏。
五 建筑防火常识与固定消防设施
一、单选题
1、《建筑设计防火范》中将建筑物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2、木屋架是建筑构件的燃烧体。
3、表示难燃烧体的是B1。
4、单层、多层用建筑一般情况下安全出口数量不少于两个。
5、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错误:50M、150M、200M)
6、消防电梯设置数量当大于1500M2时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二台。
7、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浅桥等障碍物时净高不小于4M。
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范》规定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11、消防水箱应贮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错误:5、15、20)
12、消防控制室的门应有一定的耐火能力,为甲级防火门。
13、试验消火栓设置于屋顶,用于试验管网水压、水流量的消火栓。
14、高层民用建筑室内消火栓间距应不超过30M。(错误:20M、35M、40M)
15、当消防主泵未动作时,采用水泵结合器供水,每启动一个水泵接合器一般可以同时启用2个室内消火栓。(错误:3、4、5)
16、一般普通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充实水柱不得小于7M。(错误:5、6、8)
17、高层民用建筑高度在100M以下时。要求室内消火栓的充实水柱不得小于10M;100M以上时不得小于13M。
18、新式比例混合器的刻度为50、100、150、200、300、400等指泡沫发生量。
二、多项选择题
1、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分为(ABC)。
A、不燃烧 B、难燃烧体 C、燃烧体 (错误:可燃体、易燃体)
2、高层民用建筑系指(AB)。
A、系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B、建筑高度超过24米,且层数为2层及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
3、影响耐火等级选定的因素(ABCD)
A、建筑物的重要性 B、火灾危险性 C、建筑物的高度 D、火灾荷载 (错误:建筑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