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主要工作内容为路基、路面、防护、排水、桥梁、涵洞、路线交叉、环境保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主线设置中桥一座,小桥13座、涵洞77道、汽车通道一座、港湾式停车场一处、光缆交叉4处。
二、 自然地理与水文气象条件
路线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腹地,位于天山山脉地区中部,加之山脉南、北两侧多为荒漠、戈壁,该地区不仅有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干旱气候特征,而且各地气候差异明显。气候主要特征为:干燥少雨,晴天多,光照丰富,年、日温差大,降水分布不均匀,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酷热、蒸发强,秋季晴朗、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拟建线路穿越中部地区以南的哈密南部戈壁区域。
区域内平均气温5.9~9.9℃,极端最低气温-31.0~-31.9℃,极端最高气温39.0~43.9℃,年均降水量34.9~42.7mm,蒸发量约2737~2811mm,最大冻土深度120~150cm。全年日照时数3170~3380小时,大风日达90天以上,主导风向为东风,瞬时最大风速可达34m/s。一般日降雪量仅5~7mm,积雪不超过10cm。
沿线基本为戈壁荒漠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降水和融雪为底下水的主要来源。地表径流呈漫流状,流程短,流量不大,均为季节性水流,洪水季节一般在每年的4~8地下水埋深为1.9~2.8m,其余段落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三、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
1、 工程测量执行技术标准
本项目是星星峡至吐鲁番高等级公路,勘探设计、施工测量依据以下规范文件执行:
<<公路勘探规范>> JTG C10—2007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2004
本项目文件中有关工程测量方面的内容
2、 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本项目坐标系采用与1980年西安坐标系相联系的测区抵偿坐标系,其中央子午线为84°47′,抵偿面高程为440m.施工前要求对所有的GPS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测及施工控制点加密执行导线一级、四等水准测量标准,其中主要工程部位检测如下:
附表1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高速公路
压实度
(%)
零添及挖方
(m)
0~0.30
───
0.3~0.8
≥97
填方(m)
0~80
≥97
0.8~1.50
≥95
>1.50
≥93
纵段高程(mm)
+10,-15
中桩偏位(mm)
50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平整度(mm)
15
横坡(%)
±0.3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弯沉(0.01mm)
不大于设计值
附表2
排水沟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 偏差
检查方法
1
沙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用JTG
F80/1-2004附录F检查
2
轴线偏位
50
经纬仪或尺量:每200m测5点
3
沟底高程
±15
水准仪:每200m测5点
4
墙面直顺度(mm)
或坡度
±30或符合设计要求
20拉线,坡度尺:每200m查2点
5
断面尺寸
±30
尺量:每200m
查2点
6
铺砌厚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
查2点
7
基础垫层宽、厚
不小于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
查2点
附表2-1
涵洞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 偏差
检查方法
1
轴线偏位
明涵20mm
暗涵50mm
2
结构尺寸
±20mm
3
流水面高程
±20mm
4
长度
+100,-50mm
5
孔径
±20mm
6
顶面高程
明涵±20mm
暗涵±50mm
附表3
墩台柱质量标准及允许误差(见下表)
项 次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2
相邻间距(mm)
±15
3
竖直度或斜度(mm)
0.3%H 不大于20
4
肋板柱(墩)顶高程(mm)
±10
5
轴线偏位(mm)
10
6
断面尺寸(mm)
±15
附表4
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标高
基础
±15
柱、墙和梁
±10
墩台
±10
模板内部尺寸
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5, 0
基础
±30
模板内部尺寸
墩台
±20
轴线偏位
基础
15
柱或墙
8
梁
10
墩台
10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2,-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
5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 0
支架和拱架
纵轴平面尺寸
跨度的1/1000或30
曲线型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内)
±20,-10
附表5
桥面铺装质量标准和允许误差
项次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强度或压实度
在合格标准内
2
厚度(mm)
+10 ,-5
3
平整度(mm)
5
4
纵断高程(mm)
+10 ,-0
5
横坡
±0.15%
6
宽度(mm)
±10
附表6
模板检查项目如下:
项目
允许误差(mm)
模板标高
+10
模板内部尺寸
+5, 0
轴线偏位
10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度
5
附表7
混凝土养护质量标准及允许误差
项 次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2
顶面高程(mm)
±20
3
轴线偏位(mm)
15
4
断面尺寸(mm)
±30
附表8
墩、台身质量标准及允许误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1
轴线偏位
10
纵、横个测2点
2
顶面高程
+10
4~8处
3
倾斜度
0.3%墩、台高,切不大于20
4~8处
4
相邻墩、柱间距
±15
尺量或全站仪3处
5
节段错台
3
每节检查2~4处
附表9
台冒质量标准及允许误差
1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2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3
断面尺寸(mm)
±20
4
轴线偏位(mm)
10
5
顶面高程(mm)
±10
6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
10
附表10
梁(板)安装实测项目
序号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支承中心偏位
梁(mm)
5
2
板(mm)
10
3
倾斜度(%)
1.2
4
梁(板)顶面纵向高程(mm)
+8, -5
5
相邻梁(板)顶面高差(mm)
8
附表11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基层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基层
底基层
1
压 实 度
代 表值
98
96
按JTG
F80/1-2004附录B,每200m每车道2处
极 值
94
92
2
弯沉值
(mm)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3
平整度(mm)
8
12
3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4
纵断高程(mm)
+5, -10
+5, -15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5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测4处
6
厚 度
代表值
-8
-10
按JTG
F80/1-2004附录H,每200m每车道1点
合格值
-10
-25
7
横坡(%)
±0.3
±0.3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附表12
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每幅车道)
1
压 实 度 (%)
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最大 理论密度的 92%(*94%)实验段密度的98%(*99%)
按JTG F80/1-2004附录B检查,每200m测1处
2
平 整 度
σ(mm)
1.2
平整度仪:全线没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0
IRI
(m/km)
2.0
最大间隙
h(mm)
----
3m直尺:每200测2处×10尺
3
弯沉值(0.01mm)
符合设计值
JTG F80/1-2004附录Ⅰ检查
4
渗水系数
300ml/min
渗水实验仪:每200m测1处
5
抗 滑
摩擦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
摆式仪:每200m测一处
横向力系数测定车:全线连续按JTG F80/1-2004附录K评定
构造深度
砂铺法:每200m测1处
6
厚度
代表值
总厚度:设计值的-5%
上面层:设计值的-10%
按JTG F80/1-2004附录H检查,双车道每200m测一处
合格值
总厚度:设计值的-10%
上面层:设计值的-20%
7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经纬仪:每200m测4点
8
纵断面高程(mm)
±15
水准仪:每200米测4断面
9
宽度
(mm)
有侧石
±20
尺量:每200米测4断面
无侧石
不小于设计值
10
横坡(%)
±0.3
水准仪:每200m测4处
附表13
路面标线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标线线段长度(mm)
6000
±30
钢卷尺:抽检10%
5000
±25
4000
±20
3000
±15
1000~2000
±10
2
标线宽度(mm)
300~450
±10
钢尺:抽检10%
100~200
±8
3
标线厚度(mm)
溶剂型
0.3~0.8
湿膜厚度计:干膜用水平尺、塞尺或用卡尺,抽检10%
热熔型(普通型、反光型)
0.7~2.5
热熔型(突起型)
3~7(若有基线,基线厚度1~2)
双组份
0.4~2.5
水性
0.3~0.8
4
标线横向偏位(mm)
±30
钢卷尺:抽检10%
5
标线纵向间距(mm)
9000
±30
钢卷尺:抽检10%
6000
±20
4000
±20
3000
±15
2000
±15
1000
±10
6
标线剥落面积
检查总面积的0~3%
4倍放大镜:目测检测
7
反光标线逆反射系数(cd.IX-1.m-2)
白色标线≥150
黄色标线≥100
反光标线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抽检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