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贝托阀门有限公司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名称:产品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实施日期:2011年2月14日
版本号
A/0
页数
共6页
状态印章
文件受控
文件编号
BV/QD739-09
编制: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 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 日期: 年 月 日
浙江贝托阀门有限公司
作业规范
产品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BV/QD739-09
版本:A
状态:A/0
第0次修订
页码:2/6
1 目的
保证阀门产品压力试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闸阀、止回阀、球阀的壳体试验和密封试验。
3 引用标准:
GB/T13927-92 通用阀门压力测试
JB/T9092-99 阀门的检验与试验
API598-2004 阀门检查和试验
API 6D-2008 管道阀门
4 试验要求
4.1 每台阀门出厂前均应进行压力试验。在壳体试验完成之前,不允许阀门涂漆或其他防止泄漏的涂层,但允许无密封作用的化学防锈处理及给衬里阀衬里。对于已涂过漆的库存阀门,如果用户要求重做压力测试时,则不需要去涂层。密封试验之前,应除去密封面上的油渍,但允许涂敷一层粘度不大于煤油的防护剂,靠油脂密封的阀门,允许涂敷按设计规定选用的油脂。试验过程中不应使阀门受到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外力。
4.2 如无特殊要求。试验介质的温度应在(5-40)℃之间,下列试验介质可自行选择,但应符合表二表三规定。
a 液体、水(可以加入防锈剂)、煤油或粘度不大于水的其他适宜液体
b 惰性气体、空气或其他适宜的气体
4.3 用液体作试验时,应排除阀门腔体内的气体。用气体作试验时,应采用安全保护措施。
4.4 试验项目和评定指标:
4.4.1 试验项目按表一规定
4.4.2 壳体试验 壳体试验时,承压壁及阀体与阀盖联结处不得有渗漏,壳体(包括填料函及阀体与阀盖联结处)不应有结构损伤,如无特殊规定,在壳体试验压力下允许填料处渗漏。但当试验压力降到密封试验压力时,应无可见渗漏。
4.4.3 上密封试验 上密封试验在试验持续时间内无可见渗漏。
浙江贝托阀门有限公司
作业规范
产品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BV/QD739-09
版本:A
状态:A/0
第0次修订
页码:3/6
阀门压力试验项目 表一
试验项目
阀 门 分 类
闸阀
截止阀
旋塞阀
止回阀
浮动式球阀
蝶阀和固定式球阀
壳体试验
必需
必需
必需
必需
必需
必需
上密封试验
必需
必需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低压密封试验
必需
任选a
必需
任选
必需
任选b
高压密封试验
必需
必需
必需
必需
必需
必需
4.4.4 密封试验 密封试验执行下表要求。
阀门规格
DN
mm
所有弹性密封副阀门
滴/min
气泡/min
除止回阀外的所有金属密封副阀门
金属密封副止回阀
液体试验
滴/min
气泡试验
气泡/min
液体试验
滴/min
气泡试验
气泡/min
≤50
0
0
0
DN/25x3
DN/25x0.042
65~150
1
24
200~300
20
40
≥350
28
56
注:对于液体试验介质,1ml(cm3)相当于16滴;对于口径大于DN600mm的止回阀,允许漏油量应由供需双方商定。
5 试验方法
5.1 壳体试验方法和步骤 密封阀门进口和出口,压紧填料压盖,使启闭件处于部分开启位置,给体腔充满试验介质,并逐渐加压到试验压力(止回阀应从进口端加压),达到规定时间后,检查壳体(包括填料函及阀体与阀盖联接处)是否有渗漏。
5.2 上密封试验
5.2.1 具有上密封性能要求的闸阀和截止阀都必须进行上密封试验。
5.2.2 上密封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封闭阀门进口和出口,放松填料压盖,阀门处于半开启状态,给体腔充满试压介质,当有试压介质从填料压盖出泄出后,全开阀门,是上密封关闭并逐渐加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然后检查上密封性能。
5.2.3 上密封试验可在壳体试验之前进行,高、低试验压力任选。
5.3 密封试验
浙江贝托阀门有限公司
作业规范
产品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BV/QD739-09
版本:A
状态:A/0
第0次修订
页码:4/6
5.3.1 密封试验应在壳体试验后进行。
5.3.2 闸阀、球阀密封试验加压方法是:密封阀门两端,开启件处于微开启状态,给体腔充满试验介质,并逐渐加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关闭启闭件后,释放阀门一端的压力,检查密封副的密封性能。阀门另一端也按同样方法加压。
5.3.3 有两个独立密封副的阀门(如双闸板闸阀),也可以向两个密封副之间的体腔充入介质并施加压力。
5.3.4 截止阀要沿着不利于密封的方向加压力,有方向要求的,沿箭头指示方向施压。
5.3.5 止回阀应沿着使阀瓣关闭的方向加入介质并施加压力。
6 试验压力
6.1 壳体试验的试验压力为20℃下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本规定为公称压力)的1.5倍。
6.2 低压密封和低压上密封试验的试验压力为0.4~0.7Mpa(气体)。
6.3 高压密封和上高压密封试验的试验压力为20℃下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本规定为公称压力)的1.1倍。
7 压力试验最短持续时间: 一般非API 6D类阀门按表三规定,对API 6D类阀门按表四规定。
压力试验最短持续时间 表三
公称通经
DN
mm(in)
最短持续时间(秒)
壳体试验
密封试验
上密封试验
止回阀
其他阀门
≤50(2)
15(止回阀60)
60
15
15
65~150(21/2~6)
60
60
60
60
200~300(8~12)
180
60
120
≥350(14)
300
120
120
注:本表是结合GB/T13927-92、JB/T7432-99标准制订的,采用了其中最严格的要求执行,本公司人员在进行压力试验时必须执行以上要求。
浙江贝托阀门有限公司
作业规范
产品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BV/QD739-09
版本:A
状态:A/0
第0次修订
页码:5/6
API 6D阀门压力试验最短持续时间 表四
公称通经
DN
mm(in)
最短持续时间(分)
壳体试验
密封试验
上密封试验
≤100(4)
2
2
2
150~250(6~10)
5
5
5
300~450(12~18)
15
≥500(20)
30
8 API 6D截断类阀门的试验程序
8.1 单向 随着阀门半开启,阀门和其内腔应完全充满试验介质。然后阀门应关闭并试验压力施加至阀门相应端。来自每一阀座的泄漏应通过阀门体腔的排放连接监测。对于没有体腔排放连接的阀门,阀座泄漏应监测自在阀门各自下游端每一阀座(带压试验介质的阀端下游)。
8.2 双向 随着阀门半开启,阀门和其内腔应完全充满试验介质。然后阀门应关闭并试验压力施加至阀门相应端。来自每一阀座的泄漏应通过阀门体腔的排放连接监测。对于没有体腔排放连接的阀门,阀座泄漏应监测自在阀门各自下游端每一阀座(带压试验介质的阀端下游)。
8.3 双座,双坐合双向 每一阀座应在两个方向上进行试验。如配有,则腔体泄压阀应卸去。随着阀门半开启,阀门和腔体应注入试验介质直至介质通过阀体连接处溢出。为了在腔体的方向试验阀座泄漏,阀门应关闭。试验压力应逐次施加于每一阀门端以自上游侧分别试验每一阀座。泄漏应通过阀门体腔泄压阀连接处监测。其后,每一阀座应作为下游阀座进行试验。阀门两端应排空并在阀腔注入试验介质,然后应施加压力,同时在阀门的两端监测通过每一阀座的泄漏。
8.4 双座、单座合单向和单座合双向
8.4.1 单向阀门 随着阀门半开启,阀门和试验腔完全的注入试验介质直到介质通过阀腔排放连接溢出。然后阀门应关闭和在试验闭路的排放阀应开启以允许介质溢出,或在阀门下游端的试验闭路应卸去。然后试验压力应施加于上游端(单向阀座端)并应监测自腔连接的泄漏。如果泄漏也通过下游阀座发生,则上游阀座泄漏应是自腔和下游连接泄漏的和。
8.4.2 双向阀座 将8.4.1节的试验重复进行,以在其上游密封方向的试验双向阀座。为在其下游密封方向试验双向阀座,阀门的两端应由盲板封闭。随着阀门本开启,阀门应完全的注入试验介质并施加试验压力。然后应关闭阀门并应允许试验介质从在双向阀座端(即,双向阀座的下游)配置在阀门端的试验闭路上的连接处溢出,在下游闭路上溢流连接处监测双向阀座泄漏,这时在腔内连接应保持试验压力。
浙江贝托阀门有限公司
作业规范
产品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BV/QD739-09
版本:A
状态:A/0
第0次修订
页码:6/6
8.5 双阻断和排放阀
8.5.1 单座试验 随着阀门半开启,阀门和其内腔应完全充满试验介质。然后阀门应关闭和阀体排放阀应开启以允许多余的试验介质从阀腔试验连接处溢出。然后,试验压力应施加至阀门一端而另一端压力应泄放。对另一端应重复进行试验。在每次试验中应通过自阀腔连接处的溢出监测阀座密封性。
8.5.2 双阻断阀座试验 随着阀门半开启,阀门和其内腔应完全充满试验介质。然后阀门应关闭和阀体排放阀应开启以允许多余的试验介质从阀腔试验连接处溢出。然后,试验压力应同时自阀门两端施加。应通过自阀腔连接处的溢出监测阀座密封性。8.5节的试验没有试验顺序限制。
8.6 止回阀
压力应在要求流动阻断的方向施加。
8.7 试验后阀体连接的安装
试验完成后,承压零件,如排放塞和腔泄压阀,应按成文的程序装配。
9 排放
阀门应排尽试验介质,内腔喷涂防锈油,加好封盖。
10 记录
10.1 产品压力试验合格后在阀门右侧法兰上钢印打上产品编号,要求整齐美观。产品编号方法为生产批号+顺序号。生产批号编制方法为年份+月份+当月投产产品批次三位数顺序号。
10.2 压力试验结果填写《压力试验记录》单。
附: 磅级与公制压力参照表
英制 Class
150
300
400
600
800
900
K级
10
20
30
45
65
公制Mpa
2.0
5.0
6.8
11
13
15
英制 Class
1500
2000
2500
3500
4500
K级
110
140
180
250
320
公制Mpa
26
42
56
76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编制/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