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百货商品店的发展概况.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416497 上传时间:2025-0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百货商品店的发展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国百货商品店的发展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我国百货商店的发展概况   虽然百货商店在1900年即在我国出现,但百货商店在我国获得长足的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建国前夕,国家利用解放前的商业建筑兴办了哈尔滨第一百货商店(1947年)、天津百货大楼(1949)等一批国营百货商店。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投资创建的第一座百货商店是1955年9月开业的北京市百货大楼。从体制体系上说,随着1953年开始的对私营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商业走过了私有、合资合营、国有国营的轨迹,50年代中期以后,党和政府对零售商业进行了有计划的建设,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便于核算”的要求,商业网点群建设分为三级:一级商业群是全市的商业中心,满足群众较高的多方面的需要,大、中、小型商店都有,以大、中型商店为主,如北京市的王府井商业街、西单商业街、前门和大栅栏商业街等;二级商业群是区域性的商业中心,以经营居民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以中型商店为主,如北京的花市商业街、菜市口商业街等;三级商业群是居民区的商业中心,一般以中小型商店组成。在市以下的地区,一般把中小型商场建在县城。   1956年我国百货商店共有2083个。此后,百货商店虽然仍在逐步兴建,无论规模还是经营形式都没有突破性地发展,且一直是计划机制的经营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我国零售商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大中城市新建或改建百货店形成热潮,197年,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百货商店、商城或商厦已超过200多家,其中超过3亿元的有100多家。大型百货商店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其聚集度(大型商场占全市零售额的百分比)较高,以上海、北京为例,分别达到8.9%,11.34%。   我国百货零售商业自1996年以来,与全国消费品市场旺势不减形成了巨大反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状况每况愈下,销售额明显下降,利润呈负增长。   1996年全国212家大型零售商业企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6%,其中119家企业出现负增长,占54.7%;利润总额下降14.7%,其中160家企业为负增长,8家为净亏损。大型零售企业的效益跌至近年的最低点,国有商业企业亏损已达80%,亏损额1.9亿元。   1997年,全国249家大型商场总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 1013.1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9%,其中商品零售额770.5亿元,实际增长5.2%,远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的水平,其中有100家销售总额为负增长,占40.2%;111家零售额为负增长,占44.6%。249家大型商场1997年总计实现利润 27.7亿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有31家大商场亏损,亏损面为12.4%,比上年扩大1倍。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有商业企业六大经营指标中,除了行业亏损面和企业资产负债率是正增长外,其余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市场占有率、平均毛利率四项指标的负增长速度增大,让人难以安心。实际上,自1993年开始,零售企业的利润总额呈下降趋势,特别是1996年出现大幅度下降,下降率达38.3%。   百货商店的这种总体状况和部分百货商店的停业、倒闭引出两种观点,一是成熟论。认为我国百货商店在经历了近20年的深化发展后,已经趋于成熟。其理由是不论从结构、规模,还是内容,都已相当成熟,其标志是从高利润走向微利,这是世界发达国家商业发展的一条规律。二是恐龙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超市、连锁、仓储,直至媒体购物,网络营销等多业态并存且生机蓬勃,而百货商店犹如身躯庞大的恐龙,已不适应市场的速变要求,换句话说是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结论都应是从本质上剖析得出而不能就现象而匆忙作出。客观地看,我国经济发展由于蛙跳效应而表现出后来者超越差距的优势。归结到零售业领域,虽然现代百货商店早在1900年即在我国出现,但真正发展起来却是近20 年的事,所以,短短近20年的发展就能成熟或者界定大型百货店是恐龙,恐怕为时尚早。因为,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浮躁的商业心理催发了种种的商业活动,在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的时候少不了只学些表象的东西,而深层的、需要细细咀嚼、消化的东西要么正在吸收,要么被抛掉了。具体而言,百货商店尽管有了形的现代化感觉诸如外形设计、建筑风格、店面陈设、货样展示、灯光直至规模、面积、货物等,但在生存策略、经营哲学、竞争战略、技术创新、文化整合、管理控制、品牌资源的形成与开发利用等等方面只能算是初级阶段,属于浅表层的拿来主义。1996年以来百货商店的现状只能说是激素使用过多的一种自然结果。因而,这锅“夹生饭”所迎来的只有痛苦的市场筛分、淘汰及之后的蜕变、提升。   综观国外商业企业发展的轨迹,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近20年来商业改造、改变、重组的历程,可以说我国商业的发展要走过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形的扩张,——外显性要素的完善;第二阶段,质的凝聚——经营理念的市场确定及战略与世界性趋势的适应、准确的定位、管理控制、技术创新、员工培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的建设等要素的凸现;第三阶段,延展力量——一方面表现着文化的传播与品牌资源的开发应用与世界性扩张;另一方面根据变化着的现实适变、调整。就我国百货商店的发展状况及营业额,利润的负增长乃至亏损而论,百货商店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初步实现了第一阶段的结束,开启了第二阶段的跃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