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绿色课堂教改课例 科目:语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 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引入(多媒体)
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教师板书)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2、揭示课题:那谁能说说观的意思。 坐井观天什么意思?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51页,大声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师说:大家读书真认真,生字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1、多媒体出示生字,“井沿”。指名读,齐读。出示一句话: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井沿指的是哪?(井口的边)那碗的边叫( ),床的边叫( ),桌子的边叫( )。
2、“无边无际”,指名读,齐读。怎么记住这个字?出示一句话: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朋友们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吗?怎么读才能突出天的广大呢?(指生读)
3、“不信”。指名读,齐读。出示一句话:小鸟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4、“抬头”。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5、大屏幕出现所有的词语,大家齐读,开火车读。出现四个生字,齐读,开火车读。
三、正确书写
1、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猜谜语,谁猜对了老师就奖励他当小老师教大家写这个字。“水边几张口”。学生猜字谜,教写字。我们在写“沿”字时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哪里容易出错?
生1:右边的“几”,没有钩。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2:“几”的第一笔撇要压线。
师:压线笔也找到了,真不错。
2教师范写:认真看老师板书,先写三点水,再写撇,撇要压线,接着写横折弯,最后写口。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快速拿起笔在书上写一个“沿”吧!注意执笔姿势,一尺、一寸、一拳。
生练写。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问:生字学完了,相信大家的课文也能读得更流利了,谁能读给大家听?先用手势告诉我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那我请7个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事?
2、师:这几个同学读得真流利,其他同学听的真认真,谁能大胆的告诉大家,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事?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教师板书:天有多大?
六、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问:那青蛙和小鸟它们眼中的天到底是多大你们想不想知道?请你们在朗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青蛙和小鸟说的话?老师建议你们用直线划出青蛙说的话,用曲线划出小鸟说的话。
师问:谁能说说它们眼中的天到底是多大的?教师板书:井口大。无边无际。
1、分析第一次对话
①师:他们的意见为什么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到底是怎么说的?谁愿意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句话。你们是这么画的吗?
大家仔细看看: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
(生回答:问号)
③师: 谁能把问句的语气读一读。(读的好的,掌声送给他)
大家一起读读。我好象都看见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了。
小鸟回答说。(教师指屏幕,生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师:小鸟,你飞了一百多里,都看到了什么?
飞了那么远,看了那么多风景,能读好这句话吗?
飞得多辛苦啊,谁还能读读?(指名读)
⑤你们读的真好听,老师也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一起读读了。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吧,叫“我问你答“,老师当青蛙,同学们当小鸟,好吗?
师问:你从哪儿来呀?
生答: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大家看,这样一问一答就叫对话。这是小鸟和青蛙的第一次对话,找一找书中他们还进行了几次对话?(两次)
2、分析第二次对话
①师问:那我们来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请两位同学读读。你们知道什么是大话吗?(假话,吹牛)
恩,就是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你还从哪可以看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
A 朋友,别说大话了!别是什么意思啊?(不要)怎样才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呢?
B 为什么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呢?(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自己读一读,看看那句话更能表现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呢?那你能把不相信的语气读出来吗?
小鸟看到的天空和青蛙是一样的吗?他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生:不是,小鸟看到的天空很大很大。
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谁还记得无边无际的意思?你还知道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沙漠、海洋、草原都非常广大,但他们都在天的笼罩下,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啊,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天的宽广? 分析第三次对话
1、师:可是,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呢?自己读读他们的第三次对话吧!
生自读。
生1:青蛙每天都坐在井里,透过井口看天,看不到天是无边无际。
生2:小鸟飞在天上,所以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
师:青蛙和小鸟都认为对方错了,但到底谁对谁错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当一次小裁判吧。大家把本子卷成纸筒,闭上一只眼睛看一看我们的教室。现在你就是这只坐在井底的小青蛙了,我采访一下小青蛙,你现在看到了什么?
生:只能看见教室的一部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再看看屏幕,想一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天有多大呢?为什么?
师:把纸筒拿下来,现在你就是这只飞翔在蓝天中的小鸟了,你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
生:我看到了教室的全部。
师:你说青蛙和小鸟到底是谁弄错了呢?青蛙错在哪啊?
同学们认真看看青蛙说话时的表情和他说话的内容,帮青蛙找找他还有什么错?(自以为是)
师总结:小青蛙之所以错是因为他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学到这里,谁能说一说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批评了那些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师:好朋友在别人犯错的时候要进行劝告,谁能当一次小鸟来劝一劝小青蛙啊?
五、语言拓展
1、师:听了小鸟的劝告,小青蛙第一次跳出了井口。跳到井沿上,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你猜,他会看到什么?
生:茂密的森林
生:美丽的花草树木,蓝蓝的天
2、师:是呀,他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火红的太阳,雪白的云朵。这个世界即宽广又美好!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就让我们再次发挥我们的创造力,续编他们的第四次对话吧,好吗?
师:同位两个分角色想象一下,互相说一说?
同学交流。
生:青蛙从井底跳了出来,惊讶地说:“原来天这么大啊!”
生:小鸟又笑了,说:“你看我没骗你吧。”
师:你跳出了井口肯定很高兴吧。
生:青蛙从井底跳了出来,惊讶地说:“天这么大啊!”
生:小鸟又笑了,说:“我说的没错吧”
师:你真狠不得早一天跳出来吧。
师:跳出井口的小青蛙又跳到了这里,(出示图片3幅)这是哪里啊?
生:湖里,公园,花丛
总结:接下来,小青蛙还会去很多地方,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使自己不再成为一只井底之蛙了。
八、抒发感情,升华情感
2、老师总结: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留个作业,回家把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九、板书:
13 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见识广
天
有
多
大
?
青蛙 井口大 见识少 自以为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