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绥靖(sujng) 阌(wn)乡聿(y) 鄂()豫 (y) 阻遏(z )击溃(ku) 拂(f)晓 地窖(jio) 鞠躬(j gng)静穆(m)荒谬(mi) 月明风清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业已:已经 绥靖(su jng):安抚,平定 尖利:尖锐;锐利 能耐:技能、本能 悠闲:闲适自得 寒噤(jn):因寒冷而哆嗦 央告:央求 仄(z)歪:倾斜、歪斜 蹿(cun):向上或向前跳 编算:方言,有计划、盘算的意思。 瓦砾(l): 破碎的砖头瓦片。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箧(qi):箱子。 阴惨:1、指人悲伤的感情。2.指秋冬节序。3.暗淡凄
2、惨。4.阴森的样子。转弯抹(m)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疟子(yo zi):即疟(ne)疾,一种急性传染病。症状是发冷发热,发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 颤巍巍(chn wi): 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赃物( zn w) : 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财物。 荡然无存: 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朝(cho )圣:宗教徒朝拜宗教圣地 制裁: ( zh ci ) : 惩处。 1新闻两则(人
3、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3. 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友与敌等。我城一少年日日夜夜俄罗斯人等均获斯大林奖金。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
4、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 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第三单元 洨河xio匀称chn:均匀,比例和谐。惟妙惟肖xio: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推崇:尊崇,推重崇敬。巧妙绝伦:伦:类,辈;绝伦:独一无二。灵巧高明,无与伦比。驻足:停止脚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千万的误差或错误极大。毫、厘,计量小的单位。轩榭xunxi: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胸中有丘壑h: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嶙峋lnxn:枯瘦的样子。镂空lu:在物体上
5、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蔷薇qing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额枋fng藻井zo磬qng鎏金li鳌头o 伧俗cng:粗俗鄙陋。得体:恰当,恰如其分。纳凉:乘凉帷幕wi雅俗之别y11.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12、桥之美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作者吴冠中,江苏宜兴市人,当代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13、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
6、苏苏州人。现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14、故宫博物院选自地理知识。作者黄传惕。15、说“屏” 选自陈从周散文。作者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第五单元 豁(hu)然开朗 俨(yn)然 阡陌交通(qin) (m) 叹惋(wn) 诣(y)铭(mng)淤泥(y) 濯(zhu) 清涟(lin)不蔓不枝 (man)亵(xi) 噫(y) 隐逸(y) 罔(wng) 贻(y) 黍(sh) 箬篷(ru) 糁(sn)髯(rn) 诎(q) 倚(y) 船楫(j) 壬(rn)戌(x)戍(sh)戊(w
7、) 篆(zhun) 和睦(m) 岱(di) 眦(z) 逾墙走(y)老妪(y) 幽咽(y) 役(y)2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22.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23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
8、成,共49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25.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第五单元古诗文默写
9、题精选(含答案)(一)、桃花源记 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渔人甚异之。 5、文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二) 陋室铭 1、文中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居室环境的句子: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作者交往对象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互文见义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8、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 爱莲说1、作者描绘的莲花的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11、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全文的纲领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表明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核舟记 1、全文围绕着 “奇巧” 一词选择材料。2、文中引用赤壁赋的句子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文中引用后赤壁赋的句子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4、文中直接描写鲁直的句子是: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5、文中描写舟子的神态的句子是: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
12、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6、作者的感叹是:嘻,技亦灵怪矣哉!7、作者对核舟的细致描绘,印证了文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五)大道之行也 1、总括全文的纲领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六)杜甫诗三首 (望岳) 1、远望的句子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近望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望的句子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明愿望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 1、借物抒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
13、恨别鸟惊心。 2、描绘自我形象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名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石壕吏) 1、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有吏夜捉人”一句展开。 2、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二男新战死。 3、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出入无完裙。 4、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独与老翁别。 文体知识 1、二种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自然坏境(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2渲染气氛;3突出、深化主题。4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5推动情节发展。 2、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3、议论文结构三部分:1提出问题(引论)、2分
14、析问题(本论)、3解决问题(结论)。 4、三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5、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作引用(名言)下定义、作诠释(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一般来说,“是”字的两边的话可以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6、说明方法的作用(重点内容)1举例子:具体、真切、形象,便于读者理解。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2分类别:条理清楚。答题思: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打比方:生动
15、、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答题思路:列举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5作比较: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6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炼、严密。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炼、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7、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8、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8、说明文常见的题型:1、甲段使用了 、 、 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 。2、请你找出文中运用列数字得说明方法得一个句子,并结合
16、句意分析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1、2题答题思路:参考说明方法3、说明语言:段中某句的“甲”有什么作用或能否删去?答题思路:不能,因为句中甲说明对象范围(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得准确性。如删去后效果。4、段中加点得“甲”能否改为“乙”?为什么?思路:不能,因为甲强调的是对象特性或作用、地位、意义,“乙”强调的是。,改了后效果。5、简要说说,本文这种以故事开头或文中引用传说、史料有什么好处?思路:吸引读者,增强生动性和可读性,使文章避免呆板,或者增加文章得神密色彩,使文章更加详细。6、说明顺序:第段中列举得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思路:不能,原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17、(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等)、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本质)或者与文章得。是对应关系。9、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10、六种逻辑顺序:一般个别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概括具体 部分整体主要次要11、六种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12、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象+特性。增加语言色彩。 对比强调了突出。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排比-加强表达效果,增强语言气势,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18、。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13、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设置悬念2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推动情节发展 14、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总结全文;点题(画龙点睛);前后照应;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15、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说理透彻 16、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