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YNFS 4-2021 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liy****99 文档编号:84130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YNFS 4-2021 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T∕YNFS 4-2021 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T∕YNFS 4-2021 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T∕YNFS 4-2021 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T∕YNFS 4-2021 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按照云南省林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过专家评审、修改和公示,我会深纹核桃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园地提升改造等 11 项团体标准,于 2021 年 3月 1 日发布,自 2021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现予公告。 云南省林学会 2021 年 3 月 1 日 云 南 省 林 学 会 云林会字20211 号 关于发布 深纹核桃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第1部分:园地提升改造等 11 项团体标准的公告 ICS 65.020.20 CCS B64 YNFS 云 南 省 林 学 会 团 体 标 准 T/YNFS 4-2021 20210301 发布 20210501 实施 云 南 省 林

2、 学 会 发 布 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Taiwania flousiana plantation T/YNFS 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云南省林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屏边苗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昌宁县西山国社合作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志刚、苏俊武、刘永刚、王庆华、许彦红、陈友祥、槐可跃、沈立新、毕波、周筑、孙宏、刘云彩、陈强、王绍昌

3、、周红。T/YNFS 4-2021 1 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秃杉(Taiwania flousiana)大径材人工林培育的立地条件、苗木培育、造林、幼林抚育、抚育间伐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秃杉大径材人工林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适生条件 3.1 气候条件 秃杉大径材培育的适宜气候条件: 宜选择在热带、 亚热带的润湿地区, 年平均气温13.520.8,10积温 40007500, 绝对最低

4、温度-8, 绝对最高温度 3540, 年降水量 1200mm2000mm,旱季降雨量160mm,相对湿度76,水湿系数0.8 的条件下种植。 3.2 立地因子 秃杉大径材培育的立地因子:宜选择海拔 800 m2200 m,土壤类型为花岗岩、片麻岩和砂页岩等发育的黄壤、棕壤和红壤等土壤,轻壤、中壤和砂壤等土质疏松,土层厚度在 100cm 以上,山地中、下部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坡度小于 15的地块种植。 4 苗木培育 4.1 种子采集与贮藏 4.1.1 采种母树选择 宜在种子园、优良林分或经过引种成功的优良种源内采种,选择树龄 30 年生以上,干形圆满通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冠呈尖塔形、园

5、锥形,树皮新产生裂纹明显的优良植株采种。 4.1.2 采种 在 10 月下旬至翌年 2 月,球果由青绿色变为黄色时种子成熟,鳞片未开裂前及时采种,采集到的球果经晾晒后鳞片开裂种子脱出,筛去种鳞和杂质,收集净种。 4.1.3 贮藏 秃杉种子在 05的低温条件下贮藏。 T/YNFS 4-2021 2 4.2 幼苗培育 4.2.1 整地作床 宜在造林地就近育苗,苗床应深翻细耙,深度25cm,施普钙 0.15kg/m2作基肥与土壤拌匀,每平方米用90的敌克松粉剂3g5g与30倍40倍干燥细土混拌成药土, 均匀撒入消毒, 整理成宽1.0m1.2m,高 15cm 的高床,床面应平整。 4.2.2 种子处理

6、 播种前种子用 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1h2h, 用清水清洗后, 室温水或 35温水浸种 24h,滤去水分后晾干待播。 4.2.3 播种 2 月3 月播种,播种量 3g/m24.5g/m2,苗床浇透水后撒播,如种子粘在一起,可用细沙或细土与种子拌在一起播种,用细土轻微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切忌覆盖过厚,在床面盖上一层稻草或松针,适时浇水。苗床上搭建小拱棚并用薄膜和遮光度 75的遮阳网覆盖。 4.2.4 苗期管理 播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周浇水一次。苗木开始出土后分 2 次逐渐揭去稻草或松针,出苗较整齐时将塑料薄膜揭去,及时拨除杂草。出苗后每隔 15d 用一次多菌灵和退菌特 10

7、00 倍液交替喷洒防苗木猝倒病,累计 2 次3 次。 4.3 容器苗培育 4.3.1 容器和基质 培育 1 年生苗用规格 9cm13cm 的塑料袋或无纺袋作容器,培育 2 年生苗用规格 12cm16cm 的塑料袋作容器。在森林土壤中加入 5的复合肥混合均匀,每立方米用 90的敌克松粉剂 10g15g 消毒后装入容器。 4.3.2 幼苗移植 当苗高 3cm5cm 时,将苗木移植入容器。移植时,起苗前将苗床和袋土浇透,起苗时应尽量减少根系损伤,用小木棍在容器内掏出小孔,放入苗木后压实,苗木不能窝根或悬空,移苗后浇透定根水。苗床上用遮光度 6075的遮阳网搭建高度为 80cm100cm 的荫棚。 4

8、.3.3 苗期管理 幼苗移植后每天浇水 1 次2 次, 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 移苗后 15d 左右开始施肥, 生长季节的 5 月8 月每月施肥一次,每平方米撒施小颗粒尿素 20g 和磷酸二氢钾 5g,注意掸去粘在枝叶上的肥料,喷施0.05的硫酸锌和硫酸锰,或每平方米撒施复合肥 30g,喷施 0.03的硫酸锰和硼酸。除草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每次除草后浇透水。每 20d 用一次多菌灵和百菌清 1000 倍液交替喷洒防病,累计喷 3T/YNFS 4-2021 3 次5 次。 4.3.4 炼苗 苗木出圃前 2 个3 个月开始炼苗。停止施肥,控制浇水,早晚打开遮阳网让苗木逐渐适应光照,一周后揭去

9、遮阳网。 5 造林技术 5.1 清林整地 在冬春季进行林地清理,采用带状清理,带宽 1m1.5m。沿等高线整地,植穴按“品”字形配置,植穴规格为 50cm50cm40cm 或 40cm40cm30cm, 每塘施复合肥 200g 作底肥, 与表土混匀后回入塘下部,塘土应回满。 5.2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为 1110 株/hm22505 株/hm2,即株行距为 2m2m3m3m。 5.3 造林模式 可营造纯林, 或与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华山松 (Pinus armandii) 、 雪松 (Cedrus deodara)等针叶树种营造针叶混交林,或与旱冬瓜(

10、Alnus nepalensi)、川滇桤木(A. cremastogyne cv.yansha)、木荷 (Schima superba) 、 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 、 火力楠 (M.macclurel) 、 木莲 (Manglietia fordiana) 、檫树(Sassafras tsumu)等阔叶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或采用林粮间作方式。与针叶树种宜采用带状混交,与阔叶树种可采用株间或带状混交。 5.4 定植 湿润气候区可在雨季或冬季造林,半湿润气候区宜在 6 月-8 月,雨季来临雨水下透后及时造林。无纺袋苗可直接定植,塑料袋苗在定植时将容器去掉,保持袋土完整,在

11、植苗穴上挖一小坑,放入苗木后扶正,用细土压实,栽植深度高于苗木根茎原土痕 2cm3cm,再覆一小层细土。栽植的树苗基部略高于造林地平面,下透雨后树苗基部高度应与地面相平。 6 幼林抚育 6.1 补植 造林一个月后检查成活情况,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造林地要及时进行补植。 6.2 除草松土 可采用全面或带状抚育,热带至中亚热带每年除草松土 2 次3 次,北亚热带至温带每年除草松土 1次2 次,将影响幼树生长的杂草、灌木除去,松土结合除草进行,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 5cm10cm。连续抚育 3a5a,持续到林分郁闭为止。之后视林地情况 2 年4 年进行一次除草砍灌工作。 T/YN

12、FS 4-2021 4 6.3 追肥 种植后的次年开始进行追肥,施肥结合除草松土进行,2a5a 每年追肥一次,在树冠滴水线处上下左右挖 4 个小穴,每株施尿素(N46.7)或复合肥(N、P、K 比例 211.5)逐年为 200g、250g、300g 和350g,结合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对含量较低的锌、锰、硼等微量元素添加 10g30g,混合施肥效果更佳。 6.4 修枝 为便于开展除草、松土、施肥等抚育管理工作,进行少量多次的修枝,每次修枝高度应控制在树高的1/4 以下。 7 抚育间伐 7.1 起始期 造林 6a7a 后,郁闭度达 0.8 以上,胸径达 7cm 以上,林木出现明显分化,树干出

13、现枯死枝时开始进行密度调控,通过抚育间伐、移栽等措施,将密度调至 1305 株/hm22220 株/hm2。 表 1 大径材培育密度控制表 径阶 /cm 合理密度 /(株/hm2) 径阶 /cm 合理密度 /(株/hm2) 径阶 /cm 合理密度 /(株/hm2) 6 22952655 18 9001095 30 540690 8 18752220 20 8101005 32 510645 10 15451845 22 735915 34 465615 12 13051575 24 675855 36 450585 14 11401380 26 615795 38 435555 16 1105

14、1215 28 585735 40 405525 表 2 不同龄级和平均胸径保留株数表 年龄 /a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胸径 /cm 7 13 19 25 30 保留株数 /(株/hm2) 13052220 9001575 6751095 540855 405690 7.2 季节和方法 抚育间伐应在秋冬季节树木生长停滞时进行。采用下层抚育法,去劣留优,去弱留强,并适当照顾疏密度,首先间伐林分中的被压木、材质不良及有病虫危害的林木,伐桩应低于 10cm。 7.3 间伐期 T/YNFS 4-2021 5 密度调控以 30 年培育胸径 40cm 以上的大径材为目标,需要掌握好调控的成本和林木径生长量间的合理关系,根据秃杉生长较快的特点,10 年以前进行 0 次1 次调控,之后 5 年进行一次,至 30 年时停止,总的经营期进行 4 次5 次调控为宜。 7.4 强度 密度调控的强度见表 1 和表 2。每次调控保留总株数的 50%90%,即间伐去总株数的 10%50%,最终保留密度为 405 株/hm2690 株/hm2。不同年龄阶段根据平均胸径进行保留株数的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人工智能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