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资料附件 6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申报书第一部分:申报者确认事宜 我(们)确认已认真阅读大赛规则并且同意遵守规则。我(们)确认所有申报资料属实。我(们)授权主办单位比赛结束后无偿合理使用相关申报材料(包括公开出版等,不要求退还)。同时本人亦享有公开发表该项目资料的权利。我(们)服从大赛评委会的决议。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同意遵守以上要求,并签名确认以后才能参赛.申报者签名: xxx xxx 2009 年 3 月 2 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制第二部分:参赛信息请选择比赛的级别,如是省级竞赛请在括号里填上所在省(市、区)的名称:全国赛 省(市、区)赛 ( 湖南省常宁市
2、)项目名称: “留守学生”调查活动 申 报 者: xxx xxx 申报者所在单位: 常宁市第八中学 项目学科类别: 项目类别:请在确认的类别上划“”,只能选择一项 如 属 发 明 类: 请在确认的类别上划“” 发明项目 实用新型项目 外观设计项目如属科教制作(展教具)类: 请在确认的类别上划“” 数学教学类科教制作项目 物理教学类科教制作项目 化学教学类科教制作项目 生物教学类科教制作项目 其他教学类科教制作项目 申报者所属类别:请在确认的类别上划“” 个人项目 集体项目项目适用人群:请在确认的类别上划“” 小学项目 初中项目 高中项目 其他A、申报者情况说明:个人项目只填第一作者情况,集体项
3、目须填写每位作者的情况。第一作者姓 名xxx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68.3学 历本 科职务(或职称)中一专职工作教育兼职工作教研工作单位全名常宁市第八中学联系电话单位地址湖南省常宁市第八中学邮 编xxxx电子信箱xxxxxx是否全国协会会员会员编号署名作者姓 名xxx性别xx民族汉出生年月1972.6.16学 历本 科职务(或职称)中一专职工作常宁市第八中学兼职工作单位全名湖南省常宁市第八中学联系电话单位地址邮 编xxx电子信箱是否全国协会会员会员编号署名作者姓 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申报者免冠照片学 历职务(或职称)专职工作兼职工作单位全名联系电话单位地址邮 编电子信箱是否全国协会会员会员编号
4、B、项目情况项目名称“留守学生”调查活动 该项目的背景和改进的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地反映留守家庭子女的情况,常宁八中于2008年3月成立了“留守学生调查活动小组”。以本校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实验报告对整个常宁市“留守学生”家庭子女生存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写出调查报告,提交到市教育局、市关工委汇报实况。2008年10月常宁市关工委开展了“留守学生”跟踪服务,成立了“代理家长”。2008年10月26日常宁新闻栏目对我校的活动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我校 “留守学生”全部得到了“代理家长”的监管。该项目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科学原理 活动小组历时一年对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采
5、访调查、例案调查、查阅资料、统计分析,最后写出调查报告。项目的使用情况和进一步完善的设想 此活动得到常宁市教育局、常宁市关工委、老干局的大力支持。2008年10月常宁市电视台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8年11月常宁市关工委、老干局成立了“代理家长”机构。 我们今后会继续努力,让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紧密结合,齐抓共管。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浓厚氛围,真正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愿此活动能为常宁市乃至全国的“留守”家庭子女的教育、成长献计献策。集体项目中申报者各自的工作分工主要组织者: 李涛清校外调查组织者: 周绍清调查人员: 活动小组成员专
6、利申请号及授权日期 申请号_ 申请人姓名_李涛清_ 申请日期 2009 年 3月 2 日 批准号_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申报项目所提供的材料 项目附录附件: 项目详细介绍(创作原因、原理、用途、改进点等) 项目原理图、实物照片 专利证书或查新报告 其他证明材料总计: 件。说明:申报材料均可为复印件。项 目 摘 要 (限500字以内) 为了更好地反映留守家庭子女的情况,常宁八中于2008年3月成立了“留守学生调查活动小组”,以本校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实验报告对整个常宁市“留守学生”家庭子女生存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写出调查报告,提交到市教育局、市关工委汇报实况。 活动小组历时一年对调查对象
7、进行了问卷调查、采访调查、例案调查、查阅资料、统计分析。并对整个常宁市“留守儿童”家庭子女的生存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写出调查报告。我们的调查活动得到常宁市教育局、常宁市关工委、老干局的大力支持。2008年10月市关工委、老干局成立了“代理家长”机构,为“留守儿童”办实事,为他们解决了不少困难。 2008年10月常宁市电视台记者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了采访并进行了特别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家长纷纷来电表示感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C、推荐意见省级比赛组织机构审查及推荐意见该项目于 年 月 日在 省(区、市)第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被评为 等奖。同意上报参加第 届
8、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们已要求该项目作者所在学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对该项目做了资格审定,申报内容属实。省级评委会负责人签名: 省级组织机构盖章省级组织机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留守”学生的调查报告常宁八中“留守”学生调查活动小组 李涛清 周绍清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不一,造成了一些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大量外流。这种现象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中又以对“留守”家庭子女生存和教育的影响最为突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劳动力流失,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家庭,我们形象地称这一特殊群体为“留守”家庭。“留守”家庭子女是我国农村在新形势下出现的特殊群体,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留守”家庭子女
9、问题将长期存在,为了搞清楚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生存教育状况,我们特进行了这次调查。一、调查背景面对父母离家远行务工,“留守”家庭孤独留守的“留守”家庭子女们,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学习成绩普遍不好,甚至在一些人的眼里渐渐成了“差生”的代名词。为了更好地反映留守家庭子女的情况,常宁八中于2008年3月成立了“留守学生调查活动小组”,以本校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实验报告对整个常宁市“留守学生”家庭子女生存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写出调查报告,提交到市教育局、市关工委汇报实况。活动小组历时一年对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采访调查、例案调查、查阅资料、统计分析。并对整个常宁市“留守儿童”家庭子女的生
10、存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写出调查报告。我们的调查活动得到常宁市教育局、常宁市关工委、老干局的大力支持。2008年10月市关工委、老干局成立了“代理家长”机构,为“留守儿童”办实事,为他们解决了不少困难。常宁市是一个县级市,地处衡阳盆地南缘与南岭北向余脉交接地带,湘江中游南岸,境内丘陵起,拥有80多万人口。全市近半数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许多外出务工者都将子女留在了家中,中小学就成了“留守”家庭子女聚集的“大本营”。这些情况使我们在为“留守”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担心的同时,便决定对此进为了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愿为常宁市乃至全国的“留守”家庭子女的教育、成长献计献策。二、调查概况(一)调查对象这
11、次调查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在常宁市的两镇一乡(三塘镇、西岭镇、江河乡)、常宁八中设立了四个考察点,并以常宁八中为中心,通过坐车、步行、电话联系等方式对每个考察点进行了大约300次调查,总考察人数近千人,在实践中获得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联系当前权威媒体,提出了解决“留守”家庭子女教育和生存问题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被所见所闻深深地震撼,深切感受到了问题的严峻性,感受到了这一问题之复杂,改革之必须。在我们建立的第一手资料中,不仅获取了“留守”家庭子女及其监护人的一些基本情况,还真实地记录下了他们内心的反映,分项写成了调查报告,走过了一段探索社会科学的欢乐历程。(二
12、)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采用编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2、采访调查。通过实地走访,了解“留守”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状况。3、个案调查。通过个别谈话了解“留守”家庭子女的成长经历。4、查阅资料。通过媒体了解“留守”家庭子女的教育现状。5、统计分析。整理资料,汇总各方面的情况,探讨研究对“留守”家庭子女的教育方法。三、调查结果(一)问卷调查这次调查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镇一乡 “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二)采访调查2008年5月20日,当得知江河藉学生小将(化名)同学由于学习成绩严重滑坡,对学习几乎失去了兴趣,想辍学打工的情况后,我们立即去她的班主任处采访。据她的班主任王
13、老师讲,小方原本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姑娘,由于缺少家庭的管教和父母的亲情,现在变得十分孤单、内向,课堂上也是无精打采的,上学期的变化十分让人担心。经常旷课,不交作业,考试作弊。王老师找她谈过多次,始终没有好转,无奈之下,王老师又主动与她的父母联系,在电话中,小方的父母反复劝导,但性格偏执的小将,不但不听,反而对父母出言不逊,为了“留守”家庭子女的成长,他们不得不放弃新找到的工作,回到贫穷的农村继续过着贫寒的生活来支持这个“留守”家庭子女读书。父母的返回使往日冷清的家庭充满了欢乐。2008年11月4日,我们来到家住常宁市三塘镇小明(化名)家中,此时的小明正在与爷爷、奶奶一起干农活,从他爷爷的口中得知
14、,小明已经14岁了,他的父母已经到广州打工四五年,一直没有回家,爷爷奶奶对他疼爱有加。由于祖父母的溺爱,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性格变得越来越自私、任性,不爱与人交流,动不动就发脾气。想去上学就去,不想上学就干脆与其他同学在路上逗留。当我们问到他最喜欢的人是谁时,他说他只喜欢爷爷奶奶,父母对他来说只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当我们问到他将来准备做什么时,他说他想去打工挣钱。2008年12月4日,我们采访常宁八中李校长,他向我们讲解分析了目前“留守”家庭的子女教育现状,该校有35%左右的“留守”家庭子女,2004年9月因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而辍学的学生占1.3%,受处分的学生中,有85%的来自“留
15、守”家庭,以前成绩优秀,现在学习严重滑坡的学生中,有78%的人来自“留守”家庭。他还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留守”家庭的“留守”家庭子女缺乏心理依靠和良好的管教,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染上不良习惯。本来拥有的自信心让它在其他条件优越的同学面前变得缺失。他们有思想,他们会比较,一不如人意就妄自菲薄。变得越来越孤僻、内向,前景令人忧虑。(三)个案调查个案一:小吕(化名)小吕16岁,男,现在常宁八中87班读书,成绩很差。由于父母长期在广东打工,他只好和13岁的妹妹一起住在伯父家里。在外打工的父母认为儿子在读书,望子成龙,就叫“留守”家庭子女的伯父在学校周围租一间房子陪伴儿子读书,小吕的伯
16、父根本管不了他。2008年9月15日监护人(小吕的伯父)到学校了解小吕在校情况。班主任反映说,小吕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原因是他每天晚上在上网,有时是通宵上网,睡眠不足,白天上课精神不振常打磕睡,没有认真听讲,这是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监护人立即给小吕在外打工的父亲打电话反映情况,他父亲得知儿子的学习成绩下降的消息后,非常气愤的说:“叫他回家,不读书了”。他伯父把他父亲在电话里说的那句“不读书了”的话告诉了他,小吕当即作出反应,把他伯父租的那间房子的门踢坏了,把屋里的东西全部摔到地板上,有的被打碎。他伯父看到这种情行,准备打他,他就离家出走不回家。后来他给他伯父打电话,叫他送20元钱到聚缘网吧
17、,他伯父想可能又去上了网,没钱网吧老板把他扣留起来了,不送钱去他走不了。于是送20元钱到聚缘网吧,结果他没有在这里。不知是他故意搞恶作剧,还是到了另外的网吧。后来通过多方查找,在学校公寓门口把他找到,才把他弄回家。个案二:小李(化名)2008年10月30日,我们来到西岭镇小李家,(小李的典型的“留守”家庭子女)对她和她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了调查。小李今年14岁,我校初一学生,我们在对她的采访中,她始终埋头,显得很害羞,他不善言谈,但当我们问及到她的家庭情况时,她却说出了很多真心话。我们得知她家里有四口人,父母在她5岁时就双双南下广东打工,她的临时监护人是她的奶奶,已经60多岁了,祖孙三人相依为命,
18、家里的经济状况十分拮据,经济来源完全靠父母在广东的微薄的打工收入。小李悲痛地说,她想读书,但由于学习成绩很差,失去了学习兴趣,目前,她根本不打算读。,其父母由于赚钱心切,很少回家。小李依稀记得父母好几年都没有回过家。我们问她平时是谁在教育她时,她说,只有学校、奶奶和村里的乡邻简单地问及她的学习情况,况且到农忙时节,就要帮助奶奶做农活,无暇顾及学习。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是大概每月一次电话。当我问到她的父母在电话中说了什么时,小李却什么也说不出。同样,小李的生活状况也令人担忧,她从小体弱多病,加之奶奶年龄已高,现在的小方已是面黄肌瘦。小李觉得奶奶很难和她交流,好多心里话只能压抑在心中。长此以往,原先
19、性格开朗的小李如今已变得十分内向、孤僻。小李说她也想考大学,然后走出这贫困的山乡。可她在学习上怎么也提不起精神,老是想到父母身边去。一遇到什么问题奶奶就给钱,小李就逐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爱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小李在采访中直切地吐露了想让父母回家,因为她太需要父爱、母爱了。小李在我们临走时大声呼唤:“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呀!”这个情景让我们心酸。个案三:小强(化名)2008年11月6日,我们采访了家住西岭镇的小强,小强与小李一样,今年也是14岁,但他和小李不同。小强性格一点也不内向,显得十分活泼。但他同样面黄肌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们得知他的父母于2006年到福建打工去了,现在充当临时监护人的
20、是他的大伯大妈,小强无奈地告诉我们,他一年中,真正拥有亲情的时光十分短暂,父母每年春节回家,正月间又出门联系业务,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教育小强,小强的大伯大妈,也在从事市场交易,生意一忙时,就来不及照管他了,这就使小强缺乏必要的管教,在他的人生道路中处处充满着危险,经常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他染上了沉溺上网、成天赌博的不良习惯,加之贫困山区学校教育也存在薄弱环节,使得“留守”家庭子女变得更加不堪管教。尽管小强的家庭在村子里还算得上富裕,因为父母每月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小强在伙伴中也是最不受人喜欢的一个。他说他想让父母回家。小强的恶习还不止这些,他委屈地说道,平时很少有人关心他的学习,他也想
21、将来考上大学,走出穷困的农村,而现在看来,他的理想将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个案四:小美(化名)2009年11月13日,我们来到江河乡吕坪村,了解“留守”家庭子女小美,她今年13岁,我校初一学生。据了解,小美的数学学得很好,经常在班上获得第一名,然而,家里已经无力供他继续读书,小美很腼腆,几次躲避我们的采访。我们得知她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家庭工有5口人,年收入不足1500元,为了改变现状,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现在家里只剩下祖孙三人,我们看到小美显得十分瘦小,明显是营养不良,但他的学习劲头很大,无奈的是她的家庭已无力维持教育开支,准备让她辍学,她想当医生的愿望也破灭了。小美在谈到这件事情时很伤心,她向
22、我们道出了,平时遇到什么学习问题、心理问题根本无法与临时监护人沟通,只有闷在心中,长期以来,她的性格就变得十分沉默古怪了。原先她每月只有10元零花钱,现在却只有三四元了,小美决不乱花钱,全部用来购买学习用具,她的父母很难回家,更谈不上对自己学习的照管,她真心地对我们说,她想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能快乐的成长。个案五:小刚(化名)有一个名叫小刚的“留守”家庭子女,父母一起外出经商多年,赚了不少钱,在家乡盖了一座小洋楼,家里电话、电视、冰箱一应俱全。然而,当我们到他家里采访时,却发现早上的煎饭还留在锅里,余火已经把饭烤得跟石头一样硬,床上的被子也是乌黑的,拖鞋扔得到处都是。听周围的
23、人说:周末放假,他经常和一些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家庭子女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街头闲逛,商量到谁的家里“狂欢”。还学会了抽烟、喝酒,甚至开始偷东西。在返回途中,我们邂逅了该村村长,向他汇报了访问情况,他说:“父母在外面赚了钱,却把教育“留守”家庭子女的义务丢了,再多盖几幢楼又能怎样,难道就能换回“留守”家庭子女的青春吗?”四、结果分析 我们对“留守”家庭子女和监护人的问卷调查和“留守”家庭子女、监护人、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访问交谈以及“留守”家庭子女的个案调查进行分析如下:1、“留守”家庭子女家庭人员众多且多为贫困户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家庭成员是3人的有13户,占被调查
24、人数的5;家庭成员是4人的有120户,占被调查人数的44;家庭成员是5人的有64户,占被调查人数的24;家庭成员是6人的有57户,占被调查人数的21;家庭成员是7人的有16户,占被调查人数的6。经济状况优越的有9户,占被调查人数的3;经济状况良好的有53户,占被调查人数的20;经济状况一般的有171户,占被调查人数的63;经济状况差的有37户,占被调查人数的14。一个“留守”家庭往往有六七人,这些学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水平低下的环境中,种种不利因素严重妨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学习成绩优秀的有14人,占
25、被调查人数的5%;学习成绩良好的有4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7%;学习成绩一般的有5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1%;学习成绩差的有8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学习成绩特别差的有6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4%。由此可见,“留守”家庭子女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3、“留守”家庭子女的不良行为发生率远高于非“留守”家庭子女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经常上网的有2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0%;经常打架的有2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0%;不勤俭的有12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4%;有其它违犯校纪校规的有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4%;表现好的有3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2%。甚至,有少数的“留守”家庭
26、子女有过赌博的行为!以上这些不良行为容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也就是说,贫困山区“留守”家庭子女已经站在悬崖的边缘,随时都有可能跌如未成年人犯罪的深渊。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必须看到这一严峻的事实。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留守”家庭子女的父母外出打工后,由于缺少青少年成长所必须的亲情呵护与亲情管制,“留守”家庭子女与临时监护人感情生疏,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缺乏判断力,极为容易上当受骗,走上邪路。所以我国应立即加强对贫困山区的教育创新力度。4、“留守”家庭子女心里比较幽闭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性格外向的有1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性格内向的有134人,占
27、被调查人数的50;性格孤僻的有9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6;其他性格的有2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不少“留守”家庭子女性格孤僻,不爱开口说话,据临时监护人说,他们遇到心事也不会说出来,造成心理压抑,这种“留守”家庭子女在学校里面没有朋友或者很少有朋友。人离不开友谊,生活中缺少精神食粮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5、“留守”家庭子女一部分面临辍学在我们的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面临辍学的有4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学校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中坚,为国家塑造人才。但是,贫困农村的学校教育状况也是同样不容忽视,由于经济的影响,家庭的贫困,“留守”家庭子女过早地离开了学
28、校,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成为社会的累赘,再加之学校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导致学生辍学的现象十分严重。这样恶性循环,使贫困农村“留守”家庭更加贫困。6、“留守” 家庭子女父母只顾挣钱顾不上关心教育子女在我们的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父母只顾挣钱顾不上子女的有3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2。一些“留守”家庭子女因为长期脱离父母的教育管理,生活行为散漫放纵,不良嗜好越来越多,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成长为“不良青年”。7、“留守” 家庭子女父母只管挣钱不管子女的学习和教育在我们的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父母只管挣钱不管子女的有1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这些“留守
29、”家庭子女中,绝大部分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管。他们与孙辈的“代沟”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深壑,使他们对“留守”家庭子女基本失去了榜样作用。由于行为失去榜样,“留守”家庭子女生活上普遍表现为散漫放纵。他们一般都不太懂礼貌,爱讲粗话,经常打架斗殴,衣服脏得黑成一片也不洗,甚至要老师逼着才肯理发。班级劳动时,他们大多也是应付了事,缺乏责任心。这些“留守”家庭子女的父母一时赚了票子却可能误了“留守”家庭子女。8、“留守”家庭现象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我们问卷调查“空巢”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认为社会关心“留守”家庭学生的有11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4;认为社会不关心“留守”家庭学生的有152人,
30、占被调查人数的56。我们在调查过程中询问了一些村民,他们说村长从来没有重视过这一现象,更有不少人认为,这种现象用不着关心。在网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媒体在关注这一现象。但总的说来,还是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观注。如果不立即加大力度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的稳定。9、“留守”家庭父母认识到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父母让子女认真读书的有23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7%;父母让学校帮忙管理的有3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3%。由此可见,大多数务工人员将其子女的监护权转让给上一代,造成子女在学习上不可挽回损失。幸好,有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已开始
31、醒悟,他们的子女需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去好好学习。10、“留守”家庭子女盼望父母回到身边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盼望父母都回来的有14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4%;盼望爸爸回来的有2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0%;盼望妈妈回来的有3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2%;盼望想到他们那儿去的有3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3%;无所谓的有3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1%。由此可见,“留守”家庭子女多么盼望回到父母身边,回到宁静温馨的港湾,找回曾经失落的自信和勇气。11、“留守”家庭子女只能由父母管临时监护人管不了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有23人只能由父母管临时监护人管不了,占
32、被调查人数的9。我们发现临时监护人与“空巢”家庭子女绝大多数是隔代监护,由于受年龄认识差异的影响,他们很难达到沟通,“留守”家庭子女有心事不肯说,监护人劝告“留守”家庭子女,他们又不听,国家明确规定监护有权利也有义务,隔代监护难以使“留守”家庭子女身心得到健康发展。12、临时监护人与“留守”家庭子女之间很难达到沟通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有127人对临时监护人的看法好,占被调查人数的47;有74人对临时监护人的看法一般,占被调查人数的28;有74人对临时监护人的看法差,占被调查人数的13;有33人对临时监护人有意见,占被调查人数的12。尽管有47%的临时监护人乐意看管“
33、留守”家庭子女,但他们由于年龄、体力等原因,很难管住“留守”家庭子女,“留守”家庭子女与其他未成年人不同,除了易形成极端的个性外,还容易形成抑郁症或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有25%的临时监护人表示看管“空巢”家庭子女吃力,有28的临时监护人觉得无所谓,爱管不管。这说明这些“留守”家庭子女的监护状况令人担忧。13、“留守”家庭子女的梦想我们问卷调查“空巢”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想上大学有9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5;想当教师有2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想当军人有2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想当工程师有2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0;想当医生有2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想当经商有1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
34、想从事其他职业的有5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3;还有6人无所事事,占被调查人数的2。调查中发现,“留守”家庭子女的梦想丰富多彩,如何教育好子女,以确保他们健康茁壮成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危害社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4、“留守”家庭子女每月零花钱偏低且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家庭子女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每月的零花钱在5元以下的有1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每月的零花钱在510元的有4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7;每月的零花钱在10100元的有1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3;每月的零花钱在100元以上的有3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3;每月没有零花钱的有6人
35、,占被调查人数的2。贫困山区“留守”家庭子女每月零花钱普遍低下,并且由于缺少必要管制,“留守”家庭子女滥用零花钱购买零食以及其他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容易形成不良习惯,加之贫困山区“留守”家庭子女卫生意识不浓,农村医疗设施又不完善,容易引发身体疾病。 15、“留守”家庭 子女父母每月务工收入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父母每月务工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有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父母每月务工收入在5001000元的有12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4%;父母每月务工收入在10002000元的有11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1%;父母每月务工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有1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
36、;不知道父母每月务工收入的有1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由于学历低,又没有特长,只能从事简单、粗重、危险的工种,收入低,只能维持自己的生计,难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更谈不上对子女学业的巨大投入了。16、“留守”家庭子女父母对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用打电话直接教育的方式半月打一次电话的有10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9%;一月打一次电话的有4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5%;两月打一次电话的有1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没有打过电话的有11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2%。监护人间接教育的方式半月一次的有10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7%;一月一次的有3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
37、11%;两月一次的有1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没有教育过的有12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8%。回家教育的方式半年回家一次的有1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一年回家一次的有4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7%;两年回家一次的有3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4%;两年以上回家一次的有16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2%。调查中发现,“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往往通过三种渠道:监护人通过打电话的办法教育子女,但这种方法成效不大。通过临时监护人教育子女,但由于临时监护人与“留守”家庭子女之间的亲情基础薄弱,也无法达到亲情管制的目的。 回家亲自教育子女,但有于务工地点常常与家相距很远且交通不便,所以亲情教育的模式在“留守”家庭子
38、女身上有“特殊性”,与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存在矛盾冲突。最好的亲情教育模式仍旧是直接监护人(如父母)进行的亲情呵护与亲情管制。17、“留守”家庭子女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很想您们” 的有6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2%;是“放心工作,我不会辜负你” 的有5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0%;是“感谢你们” 的有1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是“保重身体” 的有3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2%;是“快回来吧” 的有6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4%;是说的其他话的有4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5%;什么话都没说的有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调查中发现,“
39、留守”家庭子女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虽然不一样,但是意思是一个,就是想父母在自己身边。因为家庭是“留守”家庭子女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留守”家庭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留守”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对“留守”家庭子女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的关心、爱护和引导,对于“留守”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十分关键,有时候甚至影响“留守”家庭子女的一生。18、“留守”家庭子女家庭成员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家庭成员有爷爷的有6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6%;有奶奶的有7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6%;有哥哥的有6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4%;有姐姐的有67人,占被调查人数
40、的25%;有弟弟的有9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有妹妹的有6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4%;家庭有其他成员的有2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知识水平、不同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对这些“留守”家庭子女的教育帮助力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子女较多,爷爷、奶奶也无力照管,导致这些“留守”家庭子女缺乏必要的亲情管教,容易形成我行我素、漠然置之的行为心理。19、“留守”家庭子女父母年龄两镇一乡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父母的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1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在3040岁的有32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0%;在4050岁的有10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0%;在50岁以
41、上的有2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不知道父母的年龄的有1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年轻的父母虽然有教育子女的方法,但由于生活所迫,他们也不得不先挣回票子,再培养“留守”家庭子女;年老的父母们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子女的希望不大,“留守”家庭子女在他们眼里,成龙成蛇,任其发展。这些情况使得“留守”家庭子女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本来素质很好的“留守”家庭子女也极为容易走上人生的邪路。20、“留守”家庭子女父母务工地点在我们问卷调查“留守”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父母在广东打工的有22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2;在福建打工的有24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6;在浙江打工的有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
42、;在北京打工的有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在上海打工的有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在江苏打工的有1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在重庆打工的有1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在其他地方打工的有2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路途的遥远使得父母们难以舍弃一年一两千元的旅途耗费,回家了解“留守”家庭子女、管教“留守”家庭子女。不同的地域文化也使他们对“留守”家庭子女的教育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心态。这样“留守”家庭子女们一边学习,一边饱受思念的煎熬。21、外出务工人员多为低学历者在我们问卷调查“空巢”家庭子女的270名同学中,父母文化程度在初中文化以下的有17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2;是初中文化的有26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
43、8;是高中文化的有10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9;具有大学及其更高学历的人有2人,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造成学历偏低主要是思想上的原因:封闭落后,人民文化意识不浓,不少人认为读书无用,直接影响了“留守”家庭子女的学习兴趣。在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来看,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比低学历者高。所以“留守”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令人忧虑。五、调查结论“留守”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也使他们形成了多种不良心理,由于家庭教育环境差以及存在着的疏漏和社会“污染”等因素使这些“留守”家庭子女的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1、代管给“留守”家庭子女带来不能忽视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代管中的“留守”
44、家庭子女存在不能忽视的问题:(1)教育难。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健全,加之缺乏父母的直接管教,相当部分“留守”家庭子女教育成长令人担忧。隔代培养问题严重,由于多数“留守”家庭子女被寄养在老人家中,大多数农村老人呈文盲或半文盲状态,以落后的思想来教育他们显然是不利的。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怀,情感交流错位,有的“留守”家庭子女养成娇惯任性,而有的则养成抑郁孤僻的性格。(2)安全难。委托代管很难到位,他们的权益很难明确,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诱骗拐卖“留守”家庭子女现象时有发生。“留守”家庭子女由于父母不在家,缺乏家庭管护,加之节假日又是同学们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造成学校与家庭管理上的真空地带,他们年
45、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他们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节假日他们在水塘中游泳,在鱼塘边垂钓,在公路上爬车,在网吧中沉迷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影响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每学期,各地时常发生“留守”家庭子女受到伤害的悲剧。“留守”家庭子女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普遍问题。2、缺乏父母关爱造成多种不良心理 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许多“留守”家庭子女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厌世自闭、社会逆反、拜金主义等不良心理。有专家认为,“留守”家庭生活将是这些“留守”家庭子女心灵上一道永远无法治愈的伤疤。(1)心理变态。由于父母为养家糊口而外出务工,从而使得原本温馨的亲情逐渐冷淡下来,他们少了父母的关爱和亲人的温暖。一些“留守”家庭子女认为这是社会对他们的不公平,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在我们进行的一项随机调查中,不少“留守”家庭子女对父母常年外出表示“怨恨他们,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还有不少的“留守”家庭子女认为应该“恨社会不公平,父母为了赚钱,没办法才出去的”,从而对父母、老师、亲人、社会的管教产生逆反心理。(2)抑郁悲观。由于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家庭子女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喜欢孤僻独行,不愿与人群居相处,常常把自己的心灵封闭在一个外人难以打扰的狭窄空间。部分“留守”家庭子女因感觉“生活没意思”,曾表示出“想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