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篇 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概况 2
1.3地理位置 2
1.4小区概况 3
1.5 自然条件 3
第二篇 道路工程 6
第1章 工程概况 6
第2章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7
2.1道路现状及评价 7
2.1 主要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 7
第3章 道路交通规划 8
第4章 工程设计内容 8
第5章 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 15
第三篇 给水排水工程 16
第1章 给排水概述 16
第2章 给排水量预测 17
2.1设计原则 17
2.2水量预测 18
第3章 给排水方案 20
3.1给水方案 20
3.2排水方案 22
第4章 给排水工程设计 27
4.1设计原则 27
4.2给水工程设计 27
4.3排水工程设计 29
4.4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30
第四篇 供热工程 31
第1章 供热概述 31
1.1 供热水量论证 31
1.2编制人口规模 31
第2章 热负荷预测 31
2.1 当地供暖计算参数 32
2.2 采暖综合热指标 32
2.3 供暖面积 32
2.4热负荷 32
第3章 集中供热工程方案 32
3.1供热介质、供热参数、热源及管网敷设选择方案 32
3.3供热方案确定 33
第4章 热网设计 33
4.1管网布置原则 33
4.2直埋管道补偿方式及补偿器的比较 34
4.3热网水力计算 35
4.4 管材、附件 35
4.5保温材料及外护管 36
4.6 主要材料 37
4.7管道施工及验收要求 37
第5篇 劳动安全保护和安全 38
5.1设计依据 38
5.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39
5.3防火防爆 39
5.4防毒 39
5.5防机械伤害 39
5.6防电伤 39
5.7防噪音 39
5.8防暑降温 39
5.9工业卫生 40
5.10检测、评价及评估制度 40
第6篇 环境保护 40
6.1 施工期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40
6.2 使用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41
第七篇 项目组织与管理 42
7.1项目管理机构 42
7.2工程建设管理 42
7.3工程使用管理 43
第八篇 概算及招投标 43
8.1 概算编制说明 43
8.2 招投标 44
第九篇 项目实施计划和结论 46
9.1项目组织管理 46
9.2建设进度安排 46
9.3结论 47
9.4 建议 47
附表:综合概算表 概算书
附图:农牧团场分布示意图
项目选址位置示意图
项目总平面图
工程设计图纸
附件: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可修改编辑
第一篇 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第四师六十六团保障性住房花城佳苑小区配套基础设施(二期)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1.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第四师六十六团保障性住房花城佳苑小区位于拟建可克达拉市中部,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拟建可克达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拟建可克达拉市的城市性质、发展规模与发展目标如下:
一、拟建可克达拉市城市性质
可克达拉市是州直维稳戍边的战略支撑,“伊霍经济圈”城市群的重要组成,是州直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兵团经济的纽带以及前沿窗口,州直的产业新区滨水宜居的生态新城。四师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城市近期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镇人口7万人,城市化水平67%;
中期(2020年):城镇人口12万人,城市化水平82%;
远期(2030年):城镇人口18.5万人,城市化水平93%。
(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城市规划区以66团部分区域(清伊高速以南)和68团全域为准。城市规划区面积为199.09平方公里。
1.1.3 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初步设计编制依据
(1)《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3)《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
(6)《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7)《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JJ/T81-98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2)《新12系列给排水标准设计图集》
(13)第四师六十六团保障性住房花城佳苑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14)第四师六十六团保障性住房花城佳苑小区地质勘察报告
(15)《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
(16)工程建设有关概预算指标。
(1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8)六十六团提供的地形测量资料及岩土勘察报告;
(1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拟建可克达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20)第四师六十六团保障性住房花城佳苑小区基础设施(二期)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设计委托书及合同书;
1.1.4 编制原则
1、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及拟建可克达拉市城市总体规划。
2、坚持统筹考虑,近远期相结合、分步实施原则。力求工程方案安全、经济、美观、合理。
3、坚持技术、经济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市政配套工程总体布局方案经济合理。
4、因地制宜,注重节约,就地取材,满足使用,适应发展。
5、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6、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达到节能、节水、节电的目的。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建设内容及范围
1.2.1.1项目建设内容
第四师六十六团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小区小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给水、排水、供热、道路工程。
1、拟建给水管网:
DN40,长度:458m, DN50,长度:1122.8m; DN80,长度:169.97m; DN70,长度:344.15m。DN100,长度:987.29m。
2、拟建排水管网:
DN300,长度:12334.12m;
3、 拟建供热管网:
DN50~DN300,管网总长度: 2×2891.05m。
4、 拟建道路:
1)小区路:车行道7米;共计2条,总长736.66m;
2)宅前路,路面宽4米;共计28条,总长4988.95m;共计5725.61m;
3)停车场,总面积6450㎡;
1.2.2.2项目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为2705.4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资金2164.36万元,自筹资金为541.09万元;工程直接费为2300.61万元,其中道路工程投资870.83万元;给排水工程投资870.69万元;供热工程投资432.57万元;项目建设其他费用276.02万元;基本预备费128.83万元。
1.3地理位置
可克达拉市市域位于新疆建设兵团四师沿边境一带,主要包括六十三团、六十四团、六十八团全部区域和六十六团部分区域(清伊高速以南)、六十七团部分区域(都拉塔分场以北、都拉塔口岸以东区域)。
规划区域西侧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西北侧临霍尔果斯口岸,南侧临都拉塔口岸,东侧临伊犁州直中心城市伊宁市,东北侧临霍城县。整体区域跨伊犁河两岸,处于伊霍经济圈和霍尔果斯口岸—伊宁市—都拉塔口岸所形成的三角区域的腹地,该区域内所有交通要道均从本次规划区域内部或者边缘通过,区域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1.4小区概况
1.4.1小区位置
花城佳苑小区(二期)规划用地包含4#、5#地块,两地块与小区公共中心相邻,用地总面积为13.96h㎡;整个地块地势较平坦,东北高西南低。
1.4.2小区性质
第四师六十六团保障性住房花城佳苑小区(二期)是按照国家对新疆生产建兵团住房保障政策而统一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规划利用拟规划地块的地形优势,结合现状用地情况,对城镇片区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形成优越的绿色住宅小区,为可克达拉市居民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生态型社区。
1.4.3小区用地及人口规模
规划用地面积为13.96h㎡,建筑总面积94614平方米,规划居住总户数346户,居住总人口数1107人。
1.5 自然条件
1.5.1地形地貌
可克达拉市六十六团地处伊犁河谷西北部,西靠塔克尔木库尔沙漠,南傍伊犁河,北依天山山麓,海拔高度570-1137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218国道(乌-伊公路)以北为山坡丘陵地带,以南为平原区,有5条较大的山洪沟从北部纵穿全团,平原区南北落差在50米以内,坡降在0.1%-3%,地势较平缓。
1.5.2气候条件
气候:六十六团属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因地处伊犁河谷西北部,西靠霍城县南塔克尔木库尔沙漠,故有“逆温带”,基本特征是: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
气温:六十六团年平均气温8.9℃,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35.2℃,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00℃≥10℃,积温3657.7℃,7月最热,平均温度23.4℃。
霜期:霜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终霜期4月上旬至5月中旬,无霜期1953~1995年42年年平均无霜期166天,作物一年一熟有余。
冷冻程度:1月中旬封冻,次年3月中旬解冻,标准冻土厚度为100厘米。
降水:均降雨量196毫米,降雨量的59.4%集中在4~10月份,平均积雪厚度28厘米。
蒸发:平均蒸发量1589.2毫米。
日照:年平均日照2700-2750小时,日平均日照时数7.51小时。
风向风速:年以东南风为主。6至8级大风年达4至10次,主要是偏西风,时间多在3~11月。
1.5.3水文及水文地质
①地表水:六十六团地表水的唯一来源是人民渠,属喀什河尾水灌区,水量季节性不平衡,春旱夏丰,年内变化大,历年平均引水日流量3.4~3.6m3/s,年均引进毛水量为6600 m3。伊犁河水源丰富,年径流量达162亿m3,汛期最大洪峰流量为2250m3/s,一般年份为1800m3/s,枯水期75m3/s。虽然伊犁河水源丰富,但因河床低、灌区高,在六十六团境内难以开发利用。
②地下水:团部以北地下水埋藏深度均在50米以下,南部地下水埋藏较浅,深度一般在8-12米,均为重力补给水,大部分地区水质较差,不能作为饮用水源。水储量0.711亿方,可开采量0.043亿方。
1.5.4区域地质概况
1.5.4.1场地地基土构成与特征
经初次勘察查明,在探点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以第四纪冲-洪积层(Q4al+pl)为主,现分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Q4ml),黄色;稍密;稍湿;以粉土为主,结构杂乱;层厚0.3~0.9m,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
②层:粉土(Q4al+pl),浅黄~黄色;稍密~密实;稍湿;肉眼可见大孔隙,具垂直节理;低液限;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夹薄层粉质粘土和细砂透镜体;初见埋深0.3~0.9m,层顶标高649.64~650.49m,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7.5m,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和地基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1.5.4.2 岩土层评价
①层:素填土,结构杂乱,物理力学性质极差。
②层:粉土,稍密~密实;稍湿;物理力学性质一般。
地基土承载力及变形参数表
地层
编号
岩土
名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压缩模量Es(MPa)
变形模量E0(MPa)
②
粉土
125
19.59
/
1.5.4.3不良地质现象的评价
根据本次勘察结果,该场地不存在岩溶、泥石流、震陷、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问题。
1.5.4.4场地冻胀性评价
团域所在地霍城县标准冻结深度为1.0m,场地粉土层冻前天然含水量界限值2.4%~13.8%,平均值5.3%,小于19%,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最小距离>1.5m,综合判定场地冻胀等级为Ⅰ级,冻胀类别为不冻胀。
1.5.4.5土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土化分析结果: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判定结果见下表。
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表
腐蚀介质
硫酸盐含量
镁盐含量
总矿化度
PH
SO42-(mg/Kg)
Mg2+(mg/Kg)
(mg/Kg)
含量
415.5~438.5
244.4~248.5
2922.2~3030.8
8.1
环境类型
Ⅲ
B
评价
标准
微
<750
<4500
<75000
>5.0
弱
750~4500
4500~6000
75000~90000
5.0~4.0
中
4500~9000
6000~7500
90000~105000
4.0~3.5
强
>9000
>7500
>105000
<3.5
腐蚀等级
微
微
微
微
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
腐蚀介质
土中CL-的含量
含 量
211.3~282.9(mg/kg土)
环境条件
稍湿(粉土含水量平均值5.3%)
评价
标准
微
<400
弱
400~750
中
750~7500
强
>7500
腐蚀等级
微
1.5.5公用设施条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拟建可克达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报告数据)
项目建设公用设施依托小区内自来水、热力管网、电力线路。项目场址土地平整,达到了“五通一平”要求。项目施工建设、生活用水、用热、用电由城镇管网(线路)引入。
⑴供水
拟建可克达拉市中心城区自建一个水厂满足近期需求,位于伊犁河北岸六十六团现状取水口附近。水源则以伊犁河地表水作为水源。水厂水源地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的相关标准。 拟建水厂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作为镇区生活用水。
可克达拉市市域拟建的城镇水厂的总供水能力约为1.65万立方米/日。水厂周围圈定卫生防护带,符合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有关规定。
供水管网:富强西路、安康路均已铺设DN400 供水主干管,管材为PE。整个市区供水管网系统基本形成环状供水,以保证市区人口的供水安全。
⑵排水
中心城区建立统一的排水管网采用不完全分流制,以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至2030年,全区污水处理率达100%。新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7.8万立方米/日。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有效处理,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有关规定。污水处理厂等级为二级(强化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达一级A。新建小区周围富强西路、安康路均已敷设DN400排水管。
⑶供电
规划在拟建可克达拉市建两处110kV变电站,变电站的主变总容量为3×63MVA+1×90MVA、4×63MVA。城区将新建110kV六十六团变电站至220kV西郊变电站(规)的110KV电力线;110kV三道河变电站(现)至110kV金泉变电站(现)的110kV电力线。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小区南、北侧道路(富强西路、安康路)将敷设10KV配网。
⑷供暖
中心城区热源:中心城区热源为西北角新建荣新集团热电厂,位于北城区工业区内,小区北侧道路(富强西路)将DN450供暖主管一次网,在1号地拟建换热站一座。完全能满足新建住宅小区供热要求。
(5) 交通
1号、2号、3号地块周围均有市政道路,其中富强西路为城市,
1.5.6地震
新建小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第二篇 道路工程
第1章 工程概况
1.1编制原则
1、在小区建设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小区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2、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保证工程质量。
3、结合小区具体情况,提出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
4、力求使道路的走向合理,减少投资和运行费用。
5、在适用、经济的情况下选用合理的道路设施。
6、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规范、标准的要求。
7、在设计内容及深度上不仅满足建设单位在合同中所约定的要求,同时还执行《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
8、贯彻为人民服务,为改善城镇生活环境服务,提出合理小区道路的设计方案。
1.2国家规范、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TJ50—2001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建质[2005]51号)及相关图集
1.3编制范围及内容
新建小区二期道路包括小区路736.66m,宅前路4988.95m,,及小区内停车场6450㎡。
1.4工程推荐方案及投资
1、道路等级:参照城市支路,设计速度10km/h、5km/h
2、道路平面按照规划布置。
3、道路纵断面主要技术指标为:最大纵坡0.9%;最小纵坡0.2%;
4、道路横断面形式:均采用单幅路型式;路拱横坡1.5%,按直线型过渡,小区路、组团路采用双向横坡,宅前路采用单向横坡,坡向地势较低一侧。
5、道路交叉口采用加铺转角式平面交叉;
6、路面结构类型:小区路、组团路采用沥青砼面层;宅前路采用水泥砼彩砖面层;基层均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材料为天然砂砾。
第2章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2.1道路现状及评价
目前小区室外配套道路工程现状尚未建设,各住宅楼之间以及通往小区外部的道路均为简易道路。
2.2 主要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
2.2.1 主要建筑材料来源,供应情况
1. 水泥从巩留县南岗水泥厂购入;
2、沥青从克拉玛依购入;
3、钢材、彩砖从新源县采购;
4. 路基填料(砂、砾石土)为团场砂石料场提供。平均运距为15km;
4. 路面及结构物用粗细骨料为团场砂石料场提供。平均运距为12km;
4. 施工用水、用电、生活用水均由六十六团提供。
上述主要筑路材料质量良好,数量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2.2.2 施工条件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六十六团花城佳苑小区(二期)内,小区道路沿线规划为住宅、绿地,由于为新建小区施工期间对本小区居住环境无影响,但与建筑施工、绿化等施工同时进行,施工中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详细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使施工对环境、经济建设的影响降到最小。
2.2.3 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
工程建设该地区有许多有资质、实力强的施工企业,施工队伍应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工程施工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为辅。施工队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具有一批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同时,要求施工设备配套、机械设备齐全,能够适应本工程的建设需要。路基路面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
第3章 道路交通规划
3.1总体规划概要
六十六团保障性住房花城佳苑小区(二期)室外配套工程按照国家对新疆生产建兵团住房保障政策而统一建设的保障性住房。
花城佳苑小区(二期)规划用地包含4#、5#地块,两地块与小区公共中心相邻,用地总面积为13.96h㎡,规划居住总户数346户,规划人口1107人;整个地块地势较平坦,东北高西南低。
3.2道路系统规划
小区内道路系统采用小区路---组团路---宅间路三级交通网络。小区路连接组团路与四个出入口。组团路以曲线贯穿整个小区,相对入口的住宅之间布置宅间路,两端均与小区路、组团路连接,无法连接的在尽端设回车场。
小区沿外部城镇道路设四个出入口,在入口处将车行和人行分离,内部交通尽量实行人车分行。
小区路:道路路面宽7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6米,为小区车辆主要流线。其中1号路宽14m。
宅间路:路面宽度4米,通向住宅楼的单元入口,与小区路相连。
3.3 对外交通
拟建项目花城佳苑小区(二期)东侧为民生路,西为通站南路,南为富强西路,北为安康西路,两个地块分别与城市道路相连,对外交通畅通。
第4章 工程设计内容
4.1 设计原则
1、充分考虑小区的总体规划,使拟建道路与周围环境配合的更合理、更完整。
2、尽量满足小区居民日常出行的要求。
3、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尽可能减少填挖方量,降低工程投资。
4、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4.2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1)小区路:车行道7米;共计2条,总长736.66m;
2)宅前路,路面宽4米;共计28条,总长4988.95m;
共计5725.61m;
3)停车场,总面积6450㎡;
4.3 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由于六十六团保障性住房花城佳苑小区(二期)室外配套工程属于小型工程,同时考虑小区总体规划,确定本次设计范围内的道路等级为小区路和宅前路。
拟建道路一览表
序号
道路名称
长度(m)
规划级别
路面宽度(m)
路面类型
1
小区路1
628.85
小区路
7
沥青砼
2
小区路5
107.81
小区路
7
沥青砼
小计
736.66
3
4#地块宅间路
1876.83
宅前路
4
水泥砼彩砖
4
5#地块宅间路
3112.12
宅前路
4
水泥砼彩砖
小计
4988.95
2、设计速度:小区路:10km/h;
宅前路:5km/h。
3、路面结构设计基准期:10年
4、横断面型式:单幅路
5、最小路缘石转弯半径:3m
6、道路纵断面主要技术指标为:最大纵坡0.73%;最小纵坡0.12%;
4.4 道路工程
1、道路平面设计
⑴结合新建小区对道路规划要求,最大限度的方便小区人民,满足道路技术标准,路线严格按点规划布置。
⑵本次项目实施的路线方案是在充分考虑建设方的意见,并根据现状实际情况综合确定的,形成了小区道路主骨架。
⑶道路平面设计依据道路等级合理的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出入口等。
⑷道路分期实施时,选定的路段及其等级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2、道路纵断面设计
⑴道路纵断面控制点严格按照规划图控制标高进行设计,道路标高应与建筑用地的标高相协调,低于或等于邻近建筑用地的标高。
⑵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顺缓,起伏不宜频繁。
⑶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
3、道路横断面设计
⑴确定路幅宽度的依据
由于小区道路路幅宽度的确定不仅仅取决于交通量的要求,还涉及到小区景观、小区建筑物、各种市政管线的布置要求,因此本设计路幅宽度主要以规划道路宽度为依据。
⑵路幅型式的确定
道路横断面型式一般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廉租房小区是保障性住房小区,空间限制较多且交通量不大,不宜采用三幅路、四幅路型式。
⑶横断面形式的方案比选:
方案一:单幅路形式
单幅路形式的特点是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与交通安全不同,占地少,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地段。
方案二:双幅路形式
双幅路形式的特点是将对向行驶的车辆以分隔带分开,对交通安全有利,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化带,减少噪音,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或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景观道路。
综合考虑安居住房小区的实际及未来发展,建设道路均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功能。主要功能是小区住宅之间的连接。综合确定建设道路的横断面形式为单幅路。
⑷路幅宽度的确定
根据望江小区总体规划,结合现有道路的宽度、交通种类及近远期结合等因素,确定进小区主干道路的横断面型式为单幅路;小区路路面宽度7.0m,组团路面宽度6.0m,宅前路路面宽度4.0m。
⑸道路路拱横坡:双向横坡,小区路、组团路横坡为1.5%。宅前路1.0%。
4、道路交叉口设计
交叉路口的型式和规模,根据交通量、设计行车速度、交通组成和交叉路口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次设计道路之间的交叉,均按加铺转角式平面交叉设计。
1)、路基标高确定
拟建道路位于小区内,路基标高受到小区两侧建筑物的制约与限制,无大填方工程,大部分为挖方工程。当路基处于潮湿、过湿状态时,应对其处理,使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
2)、路基填土与压实
路基填料应选用级配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砾(角砾)类土、砂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基底部;当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当用细粒土作填料时,当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采取晾晒处理;路基在填土时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度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路基填筑分层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试验法)
填挖
类型
路槽以下深度范围(cm)
压实度(%)主干路
压实度(%)次干路
压实度(%)支路
填方
0-80
≥95
≥93
≥90
>80
≥93
≥90
≥87
挖方
0-30
≥95
≥93
≥90
3)、路基排水
由于镇区的降水量较少,地下水较深,同时两侧绿化带采用微喷灌溉,因此不考虑路基排水。
6、路面工程
1)设计原则、依据
本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根据区域地质、气候条件、土产材料、累计当量轴次和方便施工、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依据道路地质岩性及其力学指标,根据相关路面设计规范设计。
2)小区路面结构类型的比选论证
路面结构类型是影响该工程投资的主要因素,路面设计必须满足一定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粗糙度,使车辆能快速、平稳的行驶。道路常用的路面结构类型有两种,即: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① 造价相对较低,平均单位造价176元/m2;
②.沥青属于弹性材料,对超载不敏感;
③.铺筑完面层后即可开放交通,行车舒服;
④.维护养护较为容易,适合于城镇道路地下管线多的特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①.路面刚度大,强度高,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扩散能力,使用寿命长;
② .使用年限长,路面美观;
③ 造价较高;平均单位造价185元/m2;
④铺筑完面层后需较长时间的养护;
⑤维修较困难,适合于大城市主干道路;
综上所述,考虑到小区道路窄而多的特点以轻交通为主,结合小区道路建设情况,小区路、组团路行车道采用沥青砼路面,宅前路考虑美观的需要,面层采用水泥砼彩砖。
3)、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确定
本小区道路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般,表层均为粉土,且厚度较大,应进行压实处理,土基回弹模量E0不小于30Mpa。结合镇区已建道路的成功经验,经过综合考虑和计算、拟定新建道路路面结构层为:
道路面结构
小区路
宅前路、停车场
4.5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厘米预制彩色异形混凝土砖
1厘米沥青同步碎石下封层
3厘米中、粗砂调平层
18厘米水泥稳定砂砾(4.5%)
15厘米水泥稳定砂砾(4.5%)
31厘米天然级配砂砾
26厘米天然级配砂砾
总厚度54.5厘米
总厚度50厘米
4.5 道路路面排水
道路排水系统是道路设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交通,改善镇区的卫生条件,避免路面过早损坏,必须将地面积水及时的排除。
六十六团年均降水量475㎜,年均蒸发量1416㎜,为降雨量的3.5倍。年平均相对湿度65%。因此不设雨水系统,排水体制采用不完全分流制,雨雪水就近排入道路绿化带中,只在部分积水点设置雨水口,就近排入污水管道或水系中。
道路路面排水主要以横向排除为主,建筑周边积水排向宅间路,宅间路积水留洞缘石排入绿化带中,或通过纵向坡度排向组团路和小区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积水主要通过路面集水井排入排水管道。注意处理好交叉口的竖向设计,使整个路面没有积水点。留洞缘石间距20~40米。
4.6照明工程
4.6.1 LED路灯照明工程设计方案
(1)LED照明光源简介
LED半导体照明光源作为最新的第四代照明光源,具有节能、环保、长寿命、抗震动、安全可靠等特点,必将带来人类照明方式的重大革命。
LED照明灯具采用独特新颖的二次配光技术,确保无炫光,采用自洁净钢化玻璃,新颖的散热结构,确保灯具使用寿命,采用独到的驱动技术,确保半导体长时间稳定工作,节能效果达到60%-80%。
(2)LED光源与传统高压钠灯光源对比
项目
高压钠灯
LED路灯
配光性能
差
优秀
散热性能
差
优秀
电气性能
易触电(高压)
安全(低压)
使用寿命
短(5000h)
极长(﹥5000 h)
功耗
高
低
启动速度
很慢(10分钟以上)
极快(2秒)
频闪
有(交流驱动)
无(直流驱动)
发光效率
低(﹤60%)
高(﹥90%)
显示性/辩识性
差(Ra﹤50)
好(Ra﹤75)
色温
色温太低
色温合适
不良眩光
有眩光
无眩光
光污染
强
无
发热
严重
冷光源
灯罩发黑
容易并吸尘
不会发黑
灯罩老化发黄
很快
不会
耐震性能
差(易碎)
好
环境污染
含铅等污染元素
无
维护成本
高
低
性价比
差
高
综合性能
差
优
(3)LED路灯效益分析
120W LED路灯与250W高压纳灯使用分析
光源规格及类型
250W高压钠灯
120W LED光源灯
耗电量
250W光源功率60W镇流器综合线损15W变压器损耗7W
120WLED、30W电源消耗、综合线损7W变压器损耗4W
综合消费功率
332W
161W
节约消耗
332W-161W=171W
全年1000只灯节约费用
171W×12 h÷1000×365天×0.7元=524元
524元×1000只=52.4万元
使用寿命
5000小时
5万小时
维修费用(10年计算)
120元×1000只×10年=120万
10年无维修费用
节约电费及费用(10年计算)
52.4万元×10年=524万元+120万元=644万元
综合造价
5100元/平均每套
6500元/平均每套
节约电缆、变压器、控制器
50%
(4)照明标准
道路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照度)、均匀度和限制眩光三项指标,设计标准如下:
道路照明标准
道路类型
亮度
照度
眩光限制
平均亮度La(cd/平方米)
均匀度L米in/La
平均照度Ea(lx)
均匀度E米in/Ea
小区路
0.50
0.35
8
0.30
禁止采用非截光灯具
组团路
0.30
0.30
5
0.30
禁止采用非截光灯具
(5)路灯设计
本项目路灯采用120LED灯,灯杆采用度锌六边形钢管,高度为8米路灯,单侧布置,灯具配光类型为半截光型,路灯安装高度为7-8米,路灯安装间距为30米,灯具的悬挑长度为1.5米,仰角<15°。小区路在道路两侧双排布置路灯,组团路和宅间路在道路一侧单排布置路灯,每间隔30米设置一盏,小区布置路灯共计119盏。
(6)照明供电和控制
道路照明电源由10KV配电线路上专用路灯箱式变电站供电,三相负荷均衡分配,交替布置。路灯照明线路末端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90%。
照明线路采用地埋的6芯(带接地芯线)电缆,穿越道路设SC32钢管保护。
路灯的金属灯杆和箱式变电站等金属照明设备均需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并在箱变及每盏路灯各设一组重复接地系统。
道路照明控制采用成套节能控制器,实施分组路灯控制,将路灯分成若干个回路(组)进行供电,按23:30前和23:30后两个时段,采用两种方式控制。
① 自动控制:晚上所有回路全部送电;23:30时实施间隔亮灯,各回路采用钟控。
② 手动控制:平时手动停若干回路;节日全送,用人工手动控制送电。
4.7 其他附属工程
4.7.1附属构筑物
由于本项目含道路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和供热工程四部分,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均另行立项,单独实施。在道路实施过程中做好各类地下管线铺设和协调工作。
4.7.2管线综合
1、管线综合的目的
地下管线是城镇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合理的利用道路断面、科学地综合确定市政管线在道路断面上的平面,竖间位置,避免管线之间及其相关建筑物之间相互矛盾和干扰,为各种管线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提供良好条件,高水平现代化的城镇基础设施。
2、管线综合的原则
(1)各种管线均应符合各专业的相应技术规范。
(2)管线之间遇到交叉时,应以下列原则处理:
① 新建管线让已建管线
② 管径小的管线让管径大的管线
③ 临时性管线让永久性管线
④ 有压管线让重力管线
⑤ 易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⑥ 检修方便、检修次数少的管线让检修不方便、检修次数多的管线
(3)各种管线相互间水平与垂直净距必须满足相应规范的最小净距要求。
3、管线综合的内容
红线范围内需要安排的地下管线有:给水管线、排水管线、供热管线、电力管线等四种。其它管网参照六十六团团部总体规划图,在相应横穿道路处预留管道。
4、管线综合的具体布置
(1)各种管线由近到远距道路中心线的水平排序为:给水管线或排水管线、路灯照明电缆线、绿化喷灌管线、供热管线或燃气管线、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
(2)各种管线由深到浅的垂直排序为:排水管线、给水管线、供热管线、燃气管线、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绿化喷灌管线、路灯照明电缆线。
各种管线相互间水平与垂直净距见下表:
地下管线间最小水平净距
顺序
管线名称
1
2
3
4
5
6
供水管
排水管
供热管
燃气管
电力管
电信管
低压
中压
1
供水管
---
1.5
1.5
1.0
1.0
0.5
1.0
2
排水管
1.5
1.0
1.5
1.0
1.0
0.5
1.0
3
供热管
1.0
1.0
---
1.0
1.0
2.0
1.0
4
燃气管
低压
1.0
1.0
1.0
---
---
1.0
1.0
中压
1.0
1.0
1.0
---
---
1.0
1.0
5
电力管
0.5
0.5
---
1.0
1.0
---
0.5
6
电信管
1.0
1.0
1.0
1.0
1.0
0.5
---
地下管线间最小垂直净距
序号
管线名称
1
2
3
4
5
6
供水管
排水管
供热管
燃气管
电力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