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研究的人士知道,l 声母在现代汉语的声母中,属于舌尖中、浊、边音。l 声母本音的发音原理是:舌尖向上抵住上齿后面的硬腭处形成阻碍,然后气流缓缓流出,声带颤动,最终气流从舌的两边轻轻呼出。在21个声母中,属于舌尖音的有4个,即d、t、n、l 。这4个声母发音前的准备动作很相似,只是d、t、的舌尖稍靠前,在上齿背;而n、l的舌位略紧张和稍靠后,在硬腭上。发d、t、本音时,气流要冲破阻碍(舌尖轻快弹出)发出清音,声带不颤动;发n、l的本音时,舌位不变,n是浊鼻音,l是浊边音。发这4个声母的呼读音即de、te、ne、le就非常相似了。
据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些发l声母音不准或不对的人,只要是能够把d、t、n声母读准,就应该能把l声母读准!
那么,发不准l声母的人,错误的原因何在呢?
我们知道,有这种发音问题的人会把舌尖声母l 读成“ng”。如:老读成ngao;来读成ngai,等等诸如此类。
这个“ng”是个什么东西呢?
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有21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它们都是辅音,但它们却不是辅音的全部。全部的辅音是21个声母再加上一个“ng”,即22个辅音。既然它有来龙去脉,它就应该有固定的发音的部位和发音的方法。是的,它属于舌面后、浊、鼻音。所谓舌面后,就是说它的发音部位在舌根。
我们弄清楚了l和ng的发音原理,那么l声母的发音错误的原因就有了答案,那就是:把舌尖声母l读成了舌根音ng!自幼养成的错误习惯。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发音习惯,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有的老师或家长费劲地甚至脸红脖子粗地给孩子纠正,但收效甚微,而且孩子一听矫正就望而却步。其实,与其这样的矫正,还不如让他自己慢慢纠正。
在此,我也奉劝一句:不懂发音原理即不知声母本音读法(非呼读音)的,不要勉强给孩子纠正。更不要听信有些人宣传的如何用医用药,因为读音不准根本就不是病或是什么生理上的原因。有人强调说是舌头下面的韧带粗或紧造成的,需要手术云云。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他就不仅仅是l声母发不准了,而应该是有大范围的语病。那样的话就更治不好了。所以语言障碍无需治。除非颚、齿、鼻、咽、舌等有较严重疾患的。但在现阶段社会的文明程度、生活水平、医疗保障、人们的优生优育意识,使这种患儿极少。如果你非要把稍有点语言障碍的孩子送到那些挂着“医治大舌头、口吃”的医生那里去治的话,那就是无知加愚蠢,必定人财两空,无功而返。
那么,所谓的“大舌头”怎样矫正呢?
很简单。先让孩子平静,最好在一个清静的场所,气氛要非常的轻松。可以不必说要什么矫正。只是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口腔动作。
一、用舌尖轻轻的抵住硬腭,不要发音,然后舌尖轻轻弹出。做的次数根据他动作的情况决定。如果他的舌头很软,很放松,次数就要多一些。舌头要能够渐渐地紧张起来。注意,是舌头紧张,不是全身紧张。如果做不好,可以给他讲明白动作的要领,然后让他自己慢慢地体会几天;如果动作很好,舌尖很利落,就可以马上尝试进行下一步。
二、仍用舌尖抵住硬腭,然后持续发音。在持续发音的同时,舌尖轻轻弹出。如果动作正确的话,就大功告成。然后他自己就会强化练习了,并且绝不会出现反弹。如果动作不正确,也无须着急。同样是讲明动作要领,然后让他自己回去慢慢体会、琢磨。过几天,再尝试矫正。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孩子稍大一点,比如四五年级以上,能理解、接受老师(具有语音方面的专业知识)的意图和指导,一般情况下,矫正成功所需的时间可用分钟计,慢一些的不会过周。
如果孩子小,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距离,纠正起来有一定难度。可暂不去管他。稍大些时,比如说到四五年级以上,自尊心渐强,有主动纠正的愿望时,再纠正不迟。家长完全不必要为此忧心忡忡。
2011年新生抽签仪式
作者:张萃一 文章一年一班:李喆 一年二班:滕颖 一年三班:崔云超
一年四班:韩雪 一年五班:郎乔巧 一年六班:刘莉莉
一年七班:孙漪 一年八班:王欣 一年九班:迟爽
一年十班:王玉香 一年十一班:吴丽杰
一年十二班:张琨 一年十三班:朱洁兰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5 更新时间:2011-8-27
2011年8月27日上午,师范附属小学校新生抽签仪式在低年部校区顺利举行。主持仪式的领导有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处姜凤英处长、石瑾娜校长、梁玉祯校长、李梅主任及谷丹主任。整个仪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各位领导及家长的监督下顺利进行并圆满结束。
抽签结果为:
一年一班:李喆 一年二班:滕颖 一年三班:崔云超
一年四班:韩雪 一年五班:郎乔巧 一年六班:刘莉莉
一年七班:孙漪 一年八班:王欣 一年九班:迟爽
一年十班:王玉香 一年十一班:吴丽杰
一年十二班:张琨 一年十三班:朱洁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