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39472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9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讲人:周丽1旅游经济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学科地位 1、主干课程之一-重要性 2、基础学科-性质2学习要求:1、注重理解2、把握好各个学习环节3、所有知识点都要求自己练习3 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二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第四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第一节 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一、旅游活动、旅游经济活动以及旅游业 的产生二、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三、旅游经济学发展评述四、旅游经济学的产生5第一节 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一、旅游活动、旅游经济现象以及旅游业的产生1、旅游活动的出现(1)旅游活动的含义 是人们以游览为目的进行的旅行,包含旅行与游览两方面内容,其

2、中游览是旅游的目的,旅行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2)旅游活动的出现 1)国外旅游活动早在3000aBC就已经出现 )我国旅游活动早在西周的周穆王时期就已出现()旅游活动的发展 )古代旅游活动产生1a )近代旅游活动-1aa )现代旅游活动-1950a以后62、旅游经济现象的产生(1)旅游经济的含义 是旅游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经济联系以及由于这种联系所产生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总和。(2)旅游经济现象的产生 73、旅游业的产生(1)旅游业的含义 是向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提供旅游产品的行业。包括旅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业、商业等业务范围的一部分或全部。(2)旅游业的产生 自

3、从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540人参加禁酒大会以及1845年创办世界第一家旅行社,则标志着世界旅游业的产生。8二、对旅游经济的研究1、国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1)19世纪后期二战 1)旅游经济活动研究始于19世纪90年代。尽管当时旅游经济活动仅限于西欧和北美,旅游对社会经济的作用还未显现出来,但是,一些专家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这一活动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研究。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旅游经济的研究多属探索性的;9(2)二战现在1)旅游活动范围已经从欧美扩展到全世界,吸引许多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2)研究的内容已经深入到旅游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

4、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 旅游业的性质和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特点;10第二,关于旅游供需关系与市场营销;第三,关于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第四,关于旅游规划和资源开发。112、国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1)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改革开放政策以后。(2)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发展较快。12三、旅游经济学发展评述1、技术路线和理论框架问题2、旅游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体系问题3、教材建设的逆向路径问题4、旅游经济学中体现人文精神问题13n四、旅游经济学的产生14 第二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 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5 对象 目的 任务 内容 旅游产品 生产

5、销售消费效益发展 需求供给旅游者经营者旅目的地政府 游 经运 济行 活动经经经运济济济行现关规过象系律程16n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n 需求 经济现象n1、研究对象-旅游产品 -经济关系n 供给 经济规律n 旅游者n2、外在表现 旅游经营者 三者利n 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 益矛盾17n3、不同学者对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n(1)王立刚等是旅游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n(2)黄辉石是研究旅游活动商品化过程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n(3)张汝昌是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n(4)张辉是研究旅游劳务生产和流通的经济现

6、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或是研究旅游劳务领域的生产、流通、以及分配和消费的经济规律。n(5)高春初等是通过研究经济活动领域里特殊的矛盾性,来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n(6)王大浯等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经济现象、结构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18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供求关系(1)旅游产品的含义、构成、及其特性(2)旅游产品的开发及其供求关系2、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和销售(1)旅游市场的含义、特点及其开拓策略(2)旅游市场的价格类型以及科学的定价方法和策略3、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旅游产品消费的倾向、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效果的评价等19n4、旅游产品的经营成

7、本及效益n1)旅游经营成本及投资n2)旅游收入与分配n3)旅游业效益及其评价n5、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n1)旅游经济结构n2)旅游经济发展战略20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大体上可分为概论、本质论、运行论、发展论、调控论五大模块。其中,概论主要包括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特征等。本质论主要包括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客体、学科性质、旅游经济的地位与作用等。运行论主要包括旅游产品的生产、消费、交换及旅游收入的分配等。发展论主要包括旅游投资、旅游经济结构及优化等。调控论主要包括旅游市场机制、旅游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旅游经济管理体制及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21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一、旅游

8、经济学的学科特征1、是一门应用性学科2、是一门产业经济学3、是一门基础学科4、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二、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与经济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关系2、与旅游学的关系一般与特殊关系3、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平行关系和纵向关系22第四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n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n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n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n四、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3第二章 旅游经济活动第一节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特点第三节 旅游服务贸易及其特征第四节 旅游经济活动的作用24n第一节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n一、旅游经济活动产

9、生的基础产业革命n 工商业资本家n 寻找原料和市场n 社会、家庭收入的增加n 欧美之间工商业的发展,促成交流机n 会的增多 1、需求2、供给形成旅游经营行业 交通运输旅馆业餐饮业专门提供旅游服务机构旅行社251、旅游经济活动的萌芽阶段-产业革命以前(1)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2)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不能使旅游活动商品化2、旅游经济活动的形成阶段 产业革命到1845年(1)产业革命为旅游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2)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为旅游经济的形成创造大量需求(3)出现专门从事旅游服务的机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是现代旅游经济产生和形成的标志。3、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阶段1

10、845年以后(1)从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看超过了工业的增长速度(2)从旅游业对公民经济的贡献看1992年,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3)从世界旅游业就业人员及创汇水平看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汇行业和高就业行业;(4)从世界旅游业地位看带动目的地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二、旅游经济活动的形成与发展262024/3/18 周一27三、旅游经济的发展特点n1、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性n2、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n3、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n4、旅游经济发展的持续性28第二节 旅游经济的运行与性质一、旅游经济活动概念1、是一种花钱的旅游活动/具有买卖关系的旅游活动/旅游产品交换。2、这种买卖关系是由供需双

11、方构成。3、供需双方的纽带是旅游产品。29 旅游经济运行过程 旅游产品交换过程 基本环节 购买 销售 发生 方向 推销 服务 次环节 批发商 零售商 旅行社 中间环节 二、旅游经济运行过程30二、旅游经济性质1、旅游经济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2、旅游经济是综合性的服务活动3、旅游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1)旅游需求的集中化(2)旅游供给的专业化(3)旅游经济运行的规范化31第三节 旅游服务贸易及其特征一、旅游服务贸易概念1、服务贸易概念服务的国际间贸易,即服务业 的进出口。2、旅游服务贸易概念国家之间相互为旅游者进行 国际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旅游服务的交易过程。(1)是国家间旅游服务的有

12、偿交换活动;(2)包括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定义的范围和内 容;(3)包括旅游服务的进口和出口;(4)应遵循服务贸易的基本运行规律和惯例。32二、旅游服务贸易的形式1、跨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33三、旅游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1、旅游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 意义?2、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性 意义?3、旅游服务贸易的不确定性 意义?4、旅游服务贸易的高效益性5、旅游服务贸易财富转移性34 第四节 旅游经济的作用一、经济作用和影响(一)积极作用、增加外汇收入35 我国年 旅游外汇收入增长情况年份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年份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19828.43199128.4

13、519839.41199239.47198411.31199346.83198512.50199473.23198615.31199587.33198718.621996102.00198822.471997120.74198918.601998126.02199022.181999140.9936 、是货币回笼的重要途徑 、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1)旅游业的发展还会促进和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间接地扩大劳动就业。旅游业的就业带动系数为:,我国年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万,可以带动就业人数约万(2)发展旅游业,扩大就业,对于我国解决严重的劳动力过剩问题显得尤其重要。4、积累建设资金375、调整

14、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筑工业及其相关行业轻工业、工艺美术农副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电信、娱乐386、可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1)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2)增加税收(3)促进当地市政、道路、自来水、供电、电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为当地工业、手工业、轻纺工业等的发展提供条件。(5)促进当地的多种经营,有利于发展农副产品生产。(6)“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引进外来资金,开展经济交流和合作。7、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39旅游业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分析n、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n我国旅游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

15、模,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九五”期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年中旅游生产力全面增长,旅游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旅游业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1999年我国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达7280万人次,为1978年的40倍。其中,过夜旅游人数为2705万人次,位居世界第;旅游外汇收入141亿美元,为1978年的54倍,在世界所居位次由“七五”时期的第位,跃升至1999年的第7位。国内旅游人数达7.1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2831.92亿元,旅游业不仅成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且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行业之一。40n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

16、在第三产业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把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序列中的第一位,标志着在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大局中,旅游业的产业形象进一步明确和提高。在1998年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做出了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决策,为旅游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业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将旅游业和将旅游业作为当地未来的支柱产业培植发展。其中,云南、海南、陕西、江苏、湖南、湖北、黑龙江、安徽、贵州把旅游业定为本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上海、福建、辽宁、山西、

17、新疆、河南、甘肃把旅游业确定为重点产业或先导产业;广东、北京、河北、四川、江西等省市把旅游业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和龙头产业。这些省区市都在加大对旅游业和相关行业的投入,以期形成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41 根据中国旅游业“十五”发展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旅游业将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以1999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情况的实绩为基数,规划数量指标为:到2005年,旅游业总体产出为7500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8。到2015年,旅游业总产出为2.1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到202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真正成为国

18、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由此可见,21世纪的我国旅游业将会以更大的规模、更高素质、更完整的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之一,并最终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42 2、旅游业的旅游创汇功能(交易乘数效应)从外汇的意义上看,接待国际入境旅游者同向海外出口商品一样也是一种出口。“九五”期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为645亿美元,成为国家非贸易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1999年旅游外汇收入达140.99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7.2,可见旅游出口是我国获取外汇的一种重要途径。旅游业创汇收入,对弥补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起了重要作用。旅游创汇较之贸易创汇

19、,有四个显著优势:)旅游创汇是无形贸易,国际上称“无烟工业”。旅游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不需付出很多物资产品,不消耗很多能源。)旅游创汇是就地出口,不受一般的贸易保护限制。)旅游创汇是现汇收入,资金可马上投入周转使用。)旅游创汇的换汇成本较低。43n、旅游业的回笼货币功能(旅游收入乘数效应)n国内旅游可以回笼货币,加速建设资金的周转,在防止通货膨胀、繁荣市场、安定民心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货币回笼的途径之一是向市场投放相应数量的商品,再则是供应商业性的服务消费品。在商业投放能力有限,难以及时扩大市场所需商品投放量或市场需求不足、消费欲望下降的情况下,转移人们的购买倾向,鼓励人们多消费服务产品,就

20、成为必要的货币回笼手段。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发展国内旅游来促进货币回笼不仅意义重大,而且现实可行。近几年,国内旅游发展迅猛,1999年在1998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国内旅游人数达到7.1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了3.6,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831.92亿元人员币,比上年增长了18.4,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达70.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数字是相当可观的,对促进货币回笼起了重大的作用。44n、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产出乘数效应)n旅游业完成每一次供给直接涉及十几个行业,间接涉及行业高达70个左右,为现有各产业部门关联度之冠。围绕着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旅游

21、业可直接扩大这些相关行业的需求、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功能。旅游业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邮电、建材、城市建设、商业服务、轻纺工业、对外贸易、金融、房地产等部门的发展,特别是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外贸、民航、建筑业所受影响最大。旅游需求可以带动基础产业、服务业及文化事业共同兴旺。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旅游业有较高的乘数效应,旅游业每直接收入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关联系数更高一些,据贵州、云南一些地方的调查,关联系数高达1.7左右,对国民经济相关部门的促进作用更大。45 、旅游业的劳动就业功能(就业乘数效应)十几年来通过发展旅游业,吸纳了大量劳动者,开辟

22、了劳动就业的新门路。1999年,全国旅游业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24.92 万个,直接从业人员达512.1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500万人,其发展速度之快,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与之相比。同时旅游业又是一个能为相关产业和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因为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它要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它要向旅游者提供多方面供给,所以,发展旅游业势必要发展为旅游业直接或间接提供服务的各行各业,这就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46n、旅游业的旅游扶贫功能(政府收入乘数效应)n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国内财产的移动和再分配,旅游业实现了财富从发达地区向不发

23、达地区的转移,即从收入高的地区注入到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旅游地区的很多人可从旅游的直接收入中得到益处。在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在山区、半山区、荒漠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其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但同时这些地区得以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原始地形、地貌、人文景观和风士人情。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有很大的重合性,发展旅游业与扶贫工作客观上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许多有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并依托旅游市场发展旅游农业、旅游工业,取得了大面积脱贫致富的效果。1991年贵州省创造性地提出了“旅游扶贫”的观念,几年来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一是景区周围农民普遍脱贫致富;47 二是活跃了村级经济;三

24、是给县级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其他产业迅速发展。据河北省有关部门搞的社会调查,全省通过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的村庄达1200个,30万户,近百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通过旅游开发而脱贫的人口已有300万人以上,旅游业在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党中央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将对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大发展产生极其巨大的推动作用。旅游业在振兴中西部经济中是大有可为的产业,在我国经济体系的结构调整中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起到合理利用资源、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不少地方,如云南、新疆、四川、贵州、西藏、湖南、湖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都

25、已开发出了一大批旅游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8(二)消极作用、容易引起接待国(地区)物价上涨、过分依赖旅游业可能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二、社会、政治、文化影响(一)积极影响、对于旅游者: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趣味和情操,了解社会和世界。、对于旅游地 促进国际间、民族间、地区间友好往来 促进民族文化保持和发展 促进环境保护、美化工作和公共设施建设 推动科学技术交流和发展49(二)消极作用、可能导致一些具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可能导致接待地的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可能导致意识形态中的一些糟粕随着旅游者的活动悄然而至。、可能导致旅游地的环境和生态失衡。50512024/3/18 周一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