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郑庄小学“体育、艺术2+1”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为深入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构建活力校园、艺术校园、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全面、多元、健康成长,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的通知》精神,倡导“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理念和“我欣赏、我创造、我展示、我成功”的艺术思想,让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和艺术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和艺术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全人格,让每一颗心灵都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幸福成长,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修养水平。
二、实施目标:
1、加强学生体育、艺术素养的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完善人格,提高能力。
2、规范学校体、艺课程的实施,加强体、艺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体艺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效。
3、尊重学生年龄的差异,不同年级段设立相应的练习项目;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练习项目。
4、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力争学生参与率100%,体艺技能达标率达到80%以上。同时发现一批有体艺特长的学生,提高他们的体艺素质和技能。
三、实施办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2+1项目”,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其等次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做好“2+1项目”实施工作,学校成立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班主任及体育教师具体负责体育艺术“2+1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学校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2+1项目”活动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
3、规范办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第一、把实施“2+1项目”融入新课改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并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课程。
第二、确保课外活动时间与空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保证学生每天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要保证学生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下午必须保证40分钟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时间。成立各类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兴趣组织,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项目,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比赛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
第三,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体育竞赛和重大节日的艺术赛。
4、认真开展体育竞赛。
认真组织课余体育训练,把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体活动与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运动水平。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广场类体育竞赛,力争在开展的形式上有新的突破。继续开展好“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快乐体育的观念、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认真做好县田径运动会、乒乓球运动会等参赛人员的选拔和训练工作,力争取得好成绩。
四、参与对象与内容
1、 参与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2、项目类型与内容:
体育类:1000米、跳绳、踢毽子、篮球、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游戏、50米往返跑等
艺术类:课堂乐器、葫芦丝、鼓号、舞蹈、合唱、国画、水彩水粉、橡皮泥、儿童画、剪纸、铅笔字、钢笔字、手工制作等
3、 固定普及内容:两项体育技能为花样跳绳和乒乓球;一项艺术特长为竖笛。
4、 自主选择内容:学生依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在绘画、书法、舞蹈、合唱、乒乓球、篮球、踢毽子项目中自主选择。
五、实施措施
(一) 建立机制
建立“校长亲自领导,教导处主抓落实,体艺教师组织训练,班主任主力牵头,科任教师全程参与,家长和社会广泛调动”的整体工作机制,以形成贯穿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和纵向的“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体系。
1、为全面指导和管理我校体艺2+1项目的实施,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及时添置活动器材。成立郑庄小学体艺“2+1”项目实施领导机构:
组 长:苏富林
副组长:李建军 郭新建
成 员:赵利军、田董强、全体班主任及音体美教师
2、为维护全校2+1项目开展的秩序,保证有序有效,成立郑庄小学体艺2+1项目实施督查组,在开展活动的时间里,巡视校园,做好记录,排除安全隐患,及时反馈。
3、普及项目负责人
花样跳绳------李英 乒乓球---------李建军
竖笛-------赵利军
4、自主项目负责人
绘画------田董强;书法------郭新建;舞蹈------牛红梅声乐------张帅;篮球------孙景茂;踢毽子------翟志琴
5、各项目负责人职责
第一、有效开展普及项目的技能教学和训练安排。
第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主发展项目。
第三、每月对学生普及项目情况进行成绩测试。
6、班主任职责
第一、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项目,动员学生参与“体育、艺术2+1项目”的活动兴趣,及时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为评价学生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
第二、支持体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利用班队会等各种教育时机,总结学生体艺技能掌握情况,定期与体艺教师交流、反馈,及时调整辅导项目的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问题。
第三、加强对本班学生在“体育、艺术2+1项目”上整体的思想认识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全面支持。
(二) 实施途径
1、 课堂教学:按照教育部办公厅下达的“体育、艺术2+1项目”通知精神,开足体艺课时数,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完成课堂教学情况下,有计划、适时开展体艺技能的教学。
2、 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每天大课间活动,有序、高质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3、 校本课程: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在普及性、选择性、自主性、主题性四大版块的课程设计中,提高体艺课程的比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4、第二课堂活动:利用每天下午的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结合学生自主的活动形式加强训练和提高。
5、 家校结合:广泛宣传与动员家长,做好学生体艺器械的支持与保障工作,积极投资孩子课后体艺特长的学习。
6、 课外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举办各层面形式的竞赛活动活跃校园氛围,创设良好的体艺活动氛围,邀请社会等专业人士到学校指导学生体艺项目的训练和活动开展工作等。
(三)考核办法
1、 把“2+1”纳入到对体艺教师、班主任、课任的考核中,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教导处每月两次督查体艺教师、班主任的过程记录和数据统计,在学校显著位置公示各班体艺发展是量化结果。
3、 在绩效奖励、评优评先、工作总结中,把“2+1”执行情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4、 每学期末,对在“体育、艺术2+1项目”中表现突出的班主任、体艺教师、校本课程专、兼职教师进行表彰。
六、活动安全措施:
1、在活动时间里,学校门卫要把好关,禁止家长和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2、活动中,组织教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教育,时刻关注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偶发事件,重大事件及时向安全员汇报。
3、学生在活动中要遵守纪律,进出不能拥挤、推搡,不得大声喧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