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 科 总 论 复 习 提 纲第一章 无菌术消毒章节可以看看关于显微器械的消毒,如戊二醛。第二章 外科感染第一节 概述1. Sugical Infection 外科感染2. Super infection 二重感染和Oppotunistic infection机会感染3. 外科感染的特点和治疗原则第二节 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外科感染中可以关注淋巴管炎,丹毒的英文和解释,处理。1. Furuncle疖 Carbuncle痈2. Acute Phlegmona急性蜂窝织炎:溶血性链球菌或金葡菌侵入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引起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3. Erysipelas丹毒:俗称
2、流火”,是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好发于面部和下肢,表现为颜色鲜红的玫瑰色片状红疹,中央较淡,边缘清楚,略隆起。压之褪色,去除压力后红色很快恢复。4. Abcess脓肿5. Acute Lymphangitis急性淋巴管炎:金葡菌或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浅层淋巴管炎在伤口近侧表现为一条或多条“红线”,硬而有压痛。深层不出现。第三节 败血症与脓毒血症关注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的诊治。1. 败血症(septicemia)、脓毒血症(pyohemia)、脓毒败血症(pyosepticemia)2. 败血症与脓毒血症的异同点第四节 手部感染第五节 破伤风Te
3、tanus和气性坏疽Gas gangrene第六节 淋巴结结核 治疗原则(P27)第三章 溃疡、坏死、坏疽、窦道和瘘第四章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1. 名词解释内稳态,homeostasis。指细胞周围体液(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的稳定性。主要包括体液的容量、解质的浓度和比例、渗透压和酸碱度等。Sick Cell Syndrome病细胞综合征。严重烧伤或创伤后,由于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膜上的钾钠泵功能障碍,引起钠离子向胞内转移。第三间隙液:为细胞外液的一部分,包括胃肠道消化液、汗液、尿液、脑脊液、关节液及炎性渗出液等。这部分液体的大量丢失也会引起细胞外液容量的减少。Hyponatremia低钠
4、血症Hypernatremia高钠血症Hypokalemia低钾血症Hyperkalemia 高钾血症2. 水电平衡中看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由体内HCO3 -减少所引起。根据阴离子空隙有否增大,分为两类。1)属于阴离子空隙正常的原因丧失HCO3 - 见于腹泻、肠瘘、胆瘘和胰瘘等,也见于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后,偶见于回肠代膀胱术后。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也可引起HCO3 - 的丧失。肾小管泌H功能失常,但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造成HCO3 -再吸收或(和)尿液酸化的障碍。见于远曲肾小管性酸中毒(泌H+功能障碍)和近曲肾小管性酸中毒(HCO3 - 再吸收障碍)体液中加入HCI 因治疗需
5、要,应用氯化铵、盐酸精氨酸或盐酸过多,以致血CI- 增多,HCO3 -减少,引起酸中毒2)阴离子空隙增大的原因体内有机酸形成过多 例如组织缺血、缺氧、碳水化物氧化不全等,产生大量丙酮酸和乳酸,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在糖尿病或长期不能进食时,体内脂肪分解过多,可形成大量酮体积聚, 引起酮体酸中毒。休克、抽搐、心搏骤停等出能同样引起体内有机酸的过多形成。肾功能不全 肾小管功能不全,不能将内生性H+排出而积聚在体内。再灌注损伤的英文拼写。reperfusion,重点考虑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上的处理原则,主要是肢体和大脑的反应。第五章 休克1. 名词解释Shock 休克。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
6、因素侵袭后,由于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机体失去代偿,引起组织低灌注和缺氧时呈现的一种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重要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代谢紊乱和全身各系统的机能障碍。CVP central venous pressure中心静脉压PAWP 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肺动脉楔压热休克也应当关注。又称高动力型休克,高排低阻型休克,有心脏指数和周围血管阻力的降低,病人皮肤比较温暖干燥,故名。多见于G+所致的感染性休克。冷休克,又称低动力型休克,低排高阻型休克,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CO减少,病人皮肤湿冷。故名。多见于G-所致的感染
7、性休克。2. 关于失血性休克的机体病理生理改变,特别是肺、肾的打击,以及考虑如何保护器官。第六章 输血1. 名词解释Cross matching test 交叉配血试验Rh血型:人类红细胞含有CcDdEe六种抗原和抗CcEeD五种抗体。凡含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反之为Rh阴性。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成分输血大量输血HTR Hemolytic reaction溶血反应。输入不相容的红细胞或受血者自身红细胞被抗体破坏引起的反应。2. 输血的并发症: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3. 输血中看看大量输血的并发症,4. 重点为大量输血补
8、充各种其他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血小板的意义。第七章 麻醉和复苏1. 麻醉关注控制性降压的含义,英文拼写。Controlled hypotension选择作用于小动脉、静脉和交感神经节的抑制性药物,有目的的使血压下降,下降的幅度又不致影响机体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而手术出血和渗血缺显著减少,输血需要量相应下降,或者大血管的张力降低,以方便手术进行。2. 深低温器官保护和脑保护。Hypothermia,全身低温,简称低温。是将机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以求达到降低机体代谢,保持和延缓机体细胞活动,以适应治疗和手术的需要。32-34为浅低温,28-32为中低温,20-28为深低温。3. 心肺复苏中关注
9、脑复苏及监测。CPCR cardio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心肺脑复苏。心跳呼吸停止后,为挽救生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恢复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稳定性,并保证其他器官的功能正常,尤其是CNS功能的恢复等。脑死亡。连续两次脑电图检查未见脑和脑干的电活动;无论有无听觉刺激或脑电图均呈直线;机械呼吸停止3min仍无自主呼吸;脑神经的一切反应和反射(包括瞳孔反射)小时;心率对阿托品无反应。具备以上可诊断。第八章 创伤Trauma创伤中血管创伤的救治原则,大手术前的器官保护药物的意义。第一节 概述1. 几个名词解释创伤(Trauma)分级救治(Medical ca
10、re scope in division levels)穿透伤(perforating wound)和非穿透伤(non-perforating wound)创伤性窒息闭合伤(close wound)和开放伤(open wound)多发伤、多处伤和联合伤2. 创伤反应的过程(按代谢和内分泌变化分三个阶段)3. 临床上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有哪些?1)全身因素:低蛋白血症和贫血,胶原纤维合成和粘多糖硫化作用障碍,伤口愈合速度和拉力均受影响。维生素缺乏。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未经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恶性肿瘤病人使用抗癌药和放射疗法。年老病人代谢缓慢,组织修复慢。2)局部因素:局部血液循
11、环差。伤口坏死组织、血块多。伤口异物存留。伤口软组织缺损多。止血不彻底。局部固定不良。4. 开放伤愈合的类型:依据损伤程度、有无感染及治疗情况,可将创伤愈合分为三种类型。1)一期愈合:组织损伤少,创缘整齐,或无感染的伤口,缝合后对合良好,上皮于术后12天可将创口覆盖,瘢痕组织很少,称一期愈合。 2)二期愈合:组织缺损较多,创缘不整齐,或有感染的创口,经伤口收缩和肉芽组织增生后,上皮细胞才开始覆盖创面,愈合后疤痕组织明显,称二期愈合。3)三期愈合:战伤伤口清创后经47天再行延期缝合,或8天后行二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这一愈合过程称三期愈合。5. 止血带的应用需注意什么?6. 清创中如何判断肌肉
12、已无生机?肌肉色暗红,无张力,切开不出血,钳夹无收缩已属无生机。第二节 火器伤Fire-arm wound1. 火器伤Fire-arm wound和投射物2. 投射物的致伤原理?直接损伤作用,空腔形成作用,继发性投射物效应,瞬时冲击波效应。3. 决定伤情的因素有哪些?1) 投射物本身的致伤力包括投射物的速度、质量、飞行中的稳定性等,以速度最为重要。2) 组织或器官的特性包括受伤组织的密度、组织含水量和弹性等。以密度最为重要。4. 何为战伤处理中的延迟初期缝合、早二期缝合和晚二期缝合?第三节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1. 名词解释挤压伤(crush injury,又称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四肢或躯干肌肉
13、丰富部位,受重物长时间(1-6H)挤压所造成的损伤,若只有肌肉缺血坏死形成肌红蛋白血症,而无肾缺血,肾功能正常,尚能即时排出肌红蛋白,称为挤压伤。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若有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衰发生,则称为-。2. 挤压综合症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中枢神经内分泌紊乱 血管活性物质释放 肾 出血渗出 有效血容量降低 缺血 肌肉受挤压、压榨 肌肉组织坏死 代谢产物入血 急性肾衰 渗出肿胀 筋膜间区压力增加 挤压综合征,要经过通过筋膜间区压力增高造成肌肉缺血坏死,神经内分泌紊乱,和周身应激下反射性血管痉挛所致的肾缺血的过程。3. 挤压综合征少尿或无尿期的主要代谢改变
14、三高三低两中毒。4. 挤压综合征的治疗?第四节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OSF是重点,特别关注心、肺、肾、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打击。各个器官如何保护,比如抑肽酶的细胞膜稳定作用。SIRS(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由于严重的生理损伤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具有以下临床表现两项以上即可诊断:体温38或90次/分;呼吸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小于32mmHg;WBC12109/L或10%。MODS(Mu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在急性危重病情况下
15、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序贯发生,不能维持其自身功能,发病机制又互相关联,从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征。MSOF(Mu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或MOFS(Mutiple organ failure syndrome)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指急性生理损伤条件下,2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发生功能衰竭,病情序贯性和渐进性加重,死亡率高。Gut orgin septic state肠源性感染状态。肠道是一细菌的贮存源,在肠壁功能受损的情况下,细菌或内毒素可以发生移位,进入门脉、体循环及淋巴系统,对MODS起着“启动”作用。CARS compensatory antiflam
16、matory response syndrome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SDD(selective decontamin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选择性肠道灭菌。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进行选择性的肠道灭菌,抑制肠道菌群的繁殖,有可能减少细菌移位。TSR(total splanchnic resuscitation)全方位内脏复苏治疗。FENa(fractional extretion sodiun)钠排泄分数。(尿钠/血钠)/(尿肌酐/血肌酐)100,肾前性氮质血症时FENa小于1。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reapy
17、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第九章 烧伤与冻伤Burn and Cold Injury1. 烧伤Burn Injury2. 烧伤的面积以及严重程度如何如何估计?3. 烧伤的病理分度(三度四分法)4. 烧伤补液公式5. 吸入性烧伤(Inhalant Burn):干热空气和蒸汽吸入致呼吸道损伤,烟雾吸入引起呼吸道和肺泡的化学损伤和全身中毒。6. 冷伤及其分类冷伤Cold Injury:人体局部或全身置于低温条件下,由于散热过快或散热量过大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严重降温,而引起的损伤。1)冻结性损伤:0度以下,尤-5度以下引起的低温性损伤。受冻组织内有冰晶形成。局部者称冻伤(Cold Injury),全身者称冻
18、僵(Cold Stiffening)。2)非冻结性损伤:在0-10度下发生的低温性损伤,受冻组织无冰晶形成。手、足、耳廓和鼻尖等部位,应受风速大的湿冷空气流动引起的局限性损伤称为冻疮(Chiblain)。第十章 咬伤和螫伤第一节 蛇咬伤Snake bite (可以看看蛇咬伤)蛇毒主要由神经毒和血循毒两类。其中毒性最强烈的是神经毒、心脏毒素和出血毒素。神经毒对CNS、PNS及神经肌肉传导机能有选择性损害作用,引起呼吸麻痹和肌肉瘫痪。血循毒引起出血、溶血、DIC、心肌损害和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毒蛇咬伤厚的治疗注意:1)急救措施:镇静制动,减少毒素吸收速度。环扎。在伤处近心端约5-10cm处扎止血带或
19、代用品,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冲洗伤口。可用冷开水、肥皂水等,有条件可再用生理盐水、双氧水和高锰酸钾溶液等。扩创排毒:在咬伤后24小时内,此为急救处理最重要的环节。2)解毒措施:蛇药、抗蛇毒血清以及中药等。3)减轻毒性反应和组织损害:封闭:0.25普鲁卡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减轻中毒反应和组织损害有良好的作用。胰蛋白酶:可迅速破坏蛇毒。4)对症及支持治疗。第二节 狂犬病Rabies1. 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为狂犬病毒所引起,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早期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蚂走感,为病毒繁殖刺激周围神经所致。兴奋期典型表现为恐水,甚至闻
20、水声即引起疼痛性咽肌痉挛,更严重的引起呼吸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麻痹期则出现弛缓性瘫痪。第十一章 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第一节 手术前准备1. 名词解释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相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姑息性手术Palliative operation 2. 哪些手术需术前应用抗生素?1)严重创伤:清创不彻底,估计伤口内有较多病原菌存在,发生感染可能性较大者。2)大面积烧伤。3)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4)急症手术病人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性感染。5)营养不良,全身情况差或接受激素、抗代谢药物治疗病人需手术时。6)人造物留置手
21、术。7)有心脏瓣膜病或已植入心脏瓣膜,因病需手术时。3. 围手术期处理关于术前全身水化作为肾脏保护,4. 肠道准备的意义,具体做法: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1-2天开始流质饮食。所有手术,术前12小时开始禁时,术前4小时开始禁水。一般性手术,术前一日可肥皂水灌肠,早晚个一次。结、直肠手术,应清洁灌肠,并于术前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意义:防止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术中排便,增加污染的可能;减轻或防止术后腹胀;减少术后感染。第二节 手术后处理1. 外科引流的注意事项?术后关于引流的类型和置放原则。1)引流条应达伤口底部,保证引流充分。2)手术切口长时,引流条(管)可另外戳孔引出,以免整个切口并发感染。3
22、术后引流要保证通畅。4)完成引流的目的后要及时取消引流物。5)适当固定,防止引流物意外脱落。但要防止错将引流物内端缝于组织内。2. 伤口换药(简称换药,又称敷料交换)的注意事项。第三节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1.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从总体上可将术后并发症化为两大类:一类为一般性并发症,即各专科手术后共同的并发症;另一类为各特定手术的特殊并发症,如胃切除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1)术后出血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小血管断端的痉挛及血凝块的覆盖,使创面出血暂时停止
23、而使部分出血点被遗漏,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后期手术野的感染和消化 液外渗等因素,使部分血管壁发生坏死、破裂、可导致术后的继发性出血。 2)肺部并发症以肺不张最常见,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吸烟的病人,常伴有慢性气管炎,呼吸道内分泌物较多。而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止痛药和镇静剂,又抑制了呼吸道的排痰功能。切口疼痛、术后胃肠胀气和长期卧床,使肺的扩张受到影响。过于粘稠的分泌物无力咳出时,可阻塞小支气管,所属肺泡内的空气被完全吸收后,肺组织萎陷。轻者仅限于肺底部,严重者有大块肺组织萎陷,使纵隔拉向患侧,引起呼吸功能障碍。肺不张常常伴有肺部的感染,使病情更加严重。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急性
24、胃扩张 水电解质的紊乱,麻醉口罩下加压呼吸时大量氧气灌入胃内,腹部术后持续性幽门痉挛,严重感染和休克等,均能诱发急性胃扩张。发病后胃壁张力降低,静脉回流障碍,大量体液与电解质进入胃内,使胃容量迅速、急据增加,胃腔扩大。 5)泌尿系感染 以膀胱炎最为常见。各种原因所致的尿潴留,多次导尿和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均容易引起膀胱炎。膀胱的感染又可沿输尿管逆行向上,蔓延到肾盂。导尿本身的刺激,也可引起尿道和尿道球腺的感染。 6)切口感染和裂开 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英文和临床表现,处理原则。静脉血栓形成Phlebothrombosis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凝固性增高。分
25、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周围型)和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两大类型。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小静脉丛内。表现为:小腿轻度疼痛和压痛小腿轻度水肿Homan征阳性:足急剧背屈,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拉紧,刺激有血栓形成的静脉丛,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的疼痛2)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整个患肢疼痛、肿胀、皮肤发白或略发绀,股管区有明显压痛。全身表现为畏寒,轻度发热,脉速,白细胞计数增加。常用特殊检查:P169治疗原则:P1703. 术后并发症中腹膜后出血的控制和体内带有移植物的感染的控制。第四节 外科病人的营养静脉高营养可以看看意义和基本原则。1. 几个名词解释TPN Total Pare
26、nteral Nutrition 完全胃肠外营养。 又称人工胃肠artificial gut。指完全从静脉途径供给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组成成分:热量物质(主要为糖和脂肪)、氮源物质(主要为复合氨基酸注射液)以及水、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使病人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创伤愈合。而一般的静脉输液只能供应病人所需热量的一部分和一部分电解质,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TNA total nutrition administration全营养输液。 TPN的一种输入方法,将TPN的所有成分混合在一起,输入病人体内。TEN total enteral nutrition 全
27、胃肠内营养。 经口摄入、经鼻胃/鼻肠道或经胃肠造露管滴入要素饮食,可以提供各种必需的营养素,以满足病人代谢的需要。ED Elemental Diet 要素饮食。 由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剂配成,含有人体必须的各种营养素,可以完全经胃肠道满足营养的需要。其组成成分是易于吸收的单体物质,无机离子及已乳化的脂肪微粒,不经消化即可吸收。可通过鼻饲、胃造瘘、空肠造瘘等方法给予。 2. TPN的适应证和禁忌症?适应证:1)高代谢状态;2)胃肠道皮肤瘘及短肠综合征,肠道实际吸收面积不足;3)急性肠道炎症综合征,如Crohn病,广泛性溃疡性结肠炎;4)胃肠道梗阻,包括慢性幽门梗阻、慢性肠梗阻等;5)肿瘤病人接
28、受大面积放疗和大剂量化疗时;6)轻中肝、肾功能衰竭。禁忌症有:休克、重度败血症、重度肝、肾、肺功能衰竭等的病人。3. TPN的并发症及监测注意事项?1)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最严重的是导管性败血症,其他主要在插管过程中发现,如气胸、血胸、出血及空气栓塞等。2)与代谢相关的并发症:与输入高渗葡萄糖有关的并发症,包括高血糖和低血糖、非酮性高渗性昏迷(与糖有关中最严重)、脂肪肝变性等。与输入氨基酸有关的并发症,包括高氯性酸中毒和高血氨症等。重要营养物质缺乏,如低磷、缺锌等。第十二章 肿瘤第一节概述1. 癌(carcinoma)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sarcoma)指来源于间叶组织、淋巴组织
29、网状组织和骨骼的恶性肿瘤。2.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3. 原位癌:肿瘤早期,癌细胞局限于原发组织层内,尚未侵入深层,也未发生转移,无明显症状,故名。4. 各种癌瘤根治术的要求:将原发灶与区域淋巴结作整块切除术中做活检应按沾污性手术处理,更换手套、器械及手术巾单术中不应切入肿瘤与淋巴结之间的组织,以免癌细胞污染创面。5. AFP(-fetoprotein)甲胎蛋白:主要存在于胚胎肝和卵黄囊,产生的一种球蛋白,肝细胞癌、睾丸和卵巢的胚胎癌及恶性畸胎瘤者均可增高,用于肝癌普查效果好。6.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为胎儿胃肠道产生的一组糖蛋白,在结肠癌、胃癌、
30、肺癌和乳癌均可增高。作为上述肿瘤的术后监测,预测复发有较好的作用。7. Tumor markers肿瘤标记:指肿瘤发生、增殖过程中,宿主体液内出现的浓度异常的生化物质,可以是肿瘤细胞的产物,也可以是宿主反应产物。用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定位、分期和预后、治疗监测和预测复发等。理想特征为:1)特异性高:只在肿瘤患者检出或有显著差异。2)敏感性强:对一特定肿瘤,在所有患者中都能出现。3)体液水平能发应负瘤量的大小:可正确判断预后。4)半衰期短:便于动态观察。8. non-touch technic 无瘤技术恶性肿瘤手术过程中为减少转移复发,提出的概念。建议术中尽早结扎相应静脉血流,避免瘤细胞血行
31、扩散。如乙状结肠癌手术时,应先结扎肠系膜动静脉,并肿瘤两端肠管。9. 何为肿瘤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三级预防即诊治后康复,提高生存质量。10.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1)增殖与分化调控的失调。2)浸润和远处转移性。3)多源性。4)自行消退。11. 恶性肿瘤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请说明原由?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与中医中药治疗等。1)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表现看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疾病,有转移和扩散的特性,局部表现也很突出,因此需坚持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综合治疗。2)单一治疗方案的局限性单纯的外科手术,切缘可能残
32、留小的癌灶,手术野可能有癌细胞污染,周围或远处扩散的病灶无法辨认,或者局部肿瘤已为晚期难以彻底清除,都可引起外科手术不能根治。且手术为局部治疗,不能防止远处转移。化疗虽为全身治疗,但选择抑制性不强,全身用药毒性大。免疫及中医中药治疗,在调动机体抵抗力,减轻其他治疗的副作用方面有长处,但对肿瘤的局部控制较差。3)综合治疗可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合转移术前化疗放疗:使肿瘤分期降低,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肿瘤细胞存活率,相对预防转移和复发。术中化疗放疗:削弱脱落肿瘤细胞存活能力。术后化疗放疗:针对残存肿瘤存活率降低,减少局部复发和转移。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1. 皮样囊肿Dermoid cy
33、st:胚胎期中遗留在周围组织中的外胚叶形成的囊肿。内壁由皮及皮脂腺、汗腺、毛囊等皮肤附件构成。内容物称粥样,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毛发等。2. 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又称粉瘤,皮脂腺的排泄管阻塞所致。并非真性肿瘤,内容物为皮脂和脱落的上皮细胞。3.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后天性形成,外伤时少量表皮碎片随暴力或异物植入皮下层而逐渐形成的。4. 脂肪瘤Lipoma:分化良好的脂肪组织构成。5. 纤维瘤Fibroma: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6. 硬纤维瘤Hard Fribroma:好发于腹壁肌肉组织内的一种质地较硬的纤维瘤,纤维基质多,细胞少。生长缓慢
34、无痛、坚硬,有浸润性生长而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7. 血管瘤Hemangioma:血管瘤的定义和分类?以内皮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为基础的血管源肿瘤。分为毛细血管行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8.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9. 黑痣nevus和黑色素瘤色素痣(pigmented nevus),简称色痣、斑痣或黑痣,是由含有色素的痣细胞密集排列成细胞巢,所构成的常见于皮肤的肿瘤。黑痣恶变的征兆:1)病变增长扩大,或面积大小虽无变化,但显著增深。2)颜色改变,色增深,或特别时淡蓝色调的出现。3)发生脱毛、脱痂现象。4)表面破损,出血,形成溃疡。5)病变四周出现卫星病灶。是经毛细
35、淋巴管转移所形成的。6)局部有炎症表现。7)有刺痒或疼痛症状出现。8)黑尿melanuria。恶性黑瘤melignant melanoma:从表皮的正常黑素细胞或原有的痣细胞发源的皮肤恶性肿瘤。第十三章 组织与器官移植第一节 组织移植1. 组织移植Tissue Transplantation把人体或动物的组织,从同一机体的某一部位移植到另一部位,或从一个机体移植到另一个机体,称为组织移植。2. 皮片移植skin grafting 将一块不带皮下脂肪的皮肤,自身体的某部位(称取皮区或供皮区Donor area)取下,与机体完全游离,移植于身体另一部位(称植皮区或受皮区recipient area
36、皮片与受区重新建立血液循环而成活。3. 自体皮片的分类刃厚皮片(thin skin graft),又称表层皮片(epidermal skin graft)中厚皮片(intermediate skin graft)断层皮片(split thickness skin graft)包括刃厚皮片和中厚皮片。全厚皮片(full thickness skin graft)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free skin graft with sundermal vascular plexus)4. 植皮手术的最基本的原则:创面彻底止血,妥善安置皮片,四周缝合固定,适当的加压包扎和术后确切的制动。5. 植皮手术失
37、败的原因: 皮片下血肿、创面感染、皮片移动、皮片压力不当、移植床选择不当等。6. 皮瓣移植:皮瓣(skin flap),又称带蒂皮瓣(pedicle skin flap)。7. 皮瓣移植的适应证。8. 皮瓣的分类:以血液供应类型为主导,结合转移方式及皮瓣组成成分。1)随意型皮瓣(random pattern skin flap)也称任意皮瓣,是由血供特点决定的。即在皮瓣中不含轴型血管,仅含真皮层血管网、真皮下层血管网,有时也带有皮下层血管网,但没有携带动脉轴心血管。按供区与受区部位的远近又分为以下三类。局部皮瓣Local Skin Flap又称邻接皮瓣(adjacent skin flap)。
38、是利用缺损区周围皮肤及软组织的弹性、松动性和可移动性,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安排局部皮肤的位置,以达到修复组织缺损的目的。A:推进皮瓣Advance skin flap,又称滑行皮瓣(sliding skin flap),在缺损区的一侧或两侧设计皮瓣,经掀开及剥离后,向缺损区滑行以封闭创面。又分为矩形推进皮瓣(rectangle advance skin flap),三角形推进皮瓣(triangle advance skin flap),即VY或YV成形术),双蒂推进皮瓣(bipedicled advance skin flap)和皮下组织蒂皮瓣(suncutaneous pedicle skin
39、flap)。B: 旋转皮瓣(rotation skin flap,pivot skin flap)C: 交错皮瓣(transposition skin flap),又称易位皮瓣或对偶三角形皮瓣,兼程Z成形(Z Plasty)。邻位皮瓣(Ortho-position skin flap)供瓣区与缺损区不直接相连,之间有正常的皮肤或组织器官。远位皮瓣(Distant skin flap)2)轴型皮瓣Axial pattern skin flap又称动脉性皮瓣,即皮瓣内含有知名动脉及伴行的静脉系统,并以此为皮瓣的轴心,使其与皮瓣的长轴平行。其血管类型有:直接皮肤动脉、知名动脉血管干分支皮动脉、肌间隙
40、或肌间隔穿出的皮动脉、肌皮动脉的缘支或皮支、终末动脉等。一般轴型皮瓣岛状皮瓣(island skin flap)肌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的皮肤复合组织游离移植9. 筋膜皮瓣(fasciacutaneous flap):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的一种新型皮瓣。血供来自穿动脉、皮下动脉和筋膜下动脉,血运丰富,其长宽比例可达3:1。10. 皮瓣“延迟转移”(Dalay transfer):指皮瓣在转移前需经一次延迟手术,使血管管径增大,血管排列方向与皮瓣长轴一致,保证皮瓣血供丰富和安全转移。第二节 器官移植1. 同质移植isotransplantation 同卵双生间的移植,供受者虽非同一个体,但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结构,移植后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第十四章 显微外科显微外科中关于血管吻合的原则,1)缝接的血管必须是正常的血管。2)血流是正常的。3)缝合的血管口径最好是相似的。4)缝合的血管硬要适当的张力。5)注意无损伤缝合血管技术。6)针距与边距要适当。非接触技术,no-touch technology含义,即吻合血管时镊子不能接触血管内膜,只能接触外膜。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