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外科重点总结
名解:
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肺动脉压力等于主动脉舒张压时,仅收缩压存在分流;当其压力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呈双向或逆向分流,临床上出现发绀,形成~~,终至右心衰死亡。
Thyroid crisis甲状腺危象是甲亢术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变现为发热和心率增快,症状往往发展很快,体温可升至39摄氏度,脉率增至120-140次/分以上。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也可表现为神志淡漠、嗜睡,可有呕吐及水泻,以及全身红斑及低血压。
Paget’s carcinoma of breast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少见,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乳头有瘙痒、烧灼感,以后出现乳头和乳晕皮肤变粗糙、糜烂如湿疹样,进而形成溃疡,有时覆盖黄褐色鳞屑样痂皮。部分病例于乳晕区可扪及肿块,较晚发生腋淋巴结转移。
First degree breast cancerⅠ期乳腺癌指癌瘤长径小于等于2cm,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无远处转移的乳腺癌。
Hernia体内某各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的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
Hesselbach triangle直疝三角的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为薄,故易发生疝。腹股沟直疝即在此由后向前突出,故称直疝三角。直疝三角与腹股沟管深环之间有腹壁下动脉和凹间韧带相隔。
Remnant gastric cancer, RGC残胃癌指胃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五年以后残胃发生了癌变。
EGC早期胃癌指病变仅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而不论病变的范围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三型:Ⅰ型:隆起型Ⅱ型:表浅型,包括三个亚型:Ⅱa型:表浅隆起型 Ⅱb型:表浅平坦型 Ⅱc型:表浅凹陷型Ⅲ型:凹陷型
Benign duodenal stasis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系因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而引起梗阻,导致十二指肠近段淤滞、扩张,临床上出现上腹胀满、腹痛、恶心与呕吐等一些列症状,因其主要原因为肠系膜上动脉发出位置过低,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之间夹角过小,故也称之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
Short-bowel syndrome短肠综合症是指大段小肠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常发生于广泛的肠切除后,常见病因有肠扭转、腹内外疝绞窄、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此外,较长肠段的功能损害如放射性肠炎,或不适当的外科手术如空肠结肠吻合或胃回肠吻合,也可产生类似的临床综合征。
AOSC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因急性胆管梗阻并继发化脓性感染所致,是胆道感染疾病中的严重类型,已成为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
Reynolds’ pentad肝外胆管梗阻合并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典型症状称为夏柯三联征(Charcot’s triad),该三联征为胆管炎的基本表现和早期症状,当胆管梗阻和感染进一步加重时,其临床表现将继续发展,出现感染性休克和神志改变,Reynolds补充了后两项,统称为AOSC的“五联症”,是诊断AOSC不可缺少的依据。
Budd-Chiari syndrome肝后型门静脉高压症又称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由先天或后天性原因引起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段狭窄或阻塞所致。分为三型:Ⅰ型:57% 以下腔静脉隔膜为主的局限性狭窄或阻塞 Ⅱ型:38%下腔静脉弥漫性狭窄或阻塞 Ⅲ型:5%肝静脉阻塞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将纤维十二指肠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主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塑料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成为诊断胰腺和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Incarerated hernia嵌顿性疝,疝门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疝。
Radical mastectomy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应包括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可采取横或纵行切口,皮肤切除范围一般距肿瘤3cm,手术范围上至锁骨,下至腹直肌上段,外至背阔肌前缘,内至胸骨旁或中线。该术式可清除腋下组(胸小肌外侧)、腋中组(胸小肌深面)及腋上组(胸小肌内侧)三组淋巴结。
peritoneal irritation sign腹膜刺激征,有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卫性反应。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
Direct inguinal hernia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为腹股沟直疝。
primary peritonitis原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性病灶。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菌。细菌进入腹腔的途径为:血行播散;上行性感染;直接扩散;透壁性感染。在某些情况下,如肝硬化并发腹水、肾病、猩红热或营养不良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肠腔内细菌即有可能通过肠壁进入腹膜腔,引起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感染范围很大,脓液的性质与细菌的种类有关,常见的溶血性链球菌的脓液稀薄,无臭味。
知识点:
颅内压增高:病因:⑴脑体积增加⑵颅内血容量增加⑶颅内脑脊液量增加 常见的原因有:①脑脊液分泌过多②脑脊液吸收障碍③脑脊液循环障碍⑷颅内占位病变。除病变本身占据一定体积外,病变周围的脑水肿,或因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的脑积水,均未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因素。
分期和临床表现:⒈代偿期 颅腔内容物虽有增加,但并未超过代偿容积,颅内压可保持正常,临床上也不会出现颅压增高的症状。⒉早期 病变继续发展,颅内容增加超过颅腔代偿容积,逐渐出现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呕吐等。此期颅压不超过体动脉压的1/3,脑组织轻度缺血缺氧。但由于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良好,仍能保持足够的脑血流量。⒊高峰期 病变进一步发展,脑组织有较严重的缺血缺氧。病人出现明显的颅内压增高“三联症”——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⒋衰竭期 病情已至晚期,病人深昏迷,一切反应和生理反射均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血压下降,心率快弱,呼吸不规则甚至停止。此时颅内压高达平均动脉压水平,脑灌注压<20mmHg,甚至等于零,脑组织几乎无血液灌注,脑细胞活动停止,脑电图呈水平线。
脑疝临床表现:颅内高压、意识障碍、瞳孔变化、锥体束征、生命体征改变(血压高,脉缓有力、呼吸身慢、体温上升)紧急处理:⒈维持呼吸道通畅。⒉立即经静脉推注20%甘露醇溶液250~500ml;⒊病变性质和部位明确者,立即手术切除病变;尚不明确者,尽快检查确诊后手术或作姑息性减压术;⒋对有脑积水的病人,立即穿刺侧脑室作外引流,待病情缓解后再开颅切除病变或作脑室-腹腔分流术。
枕骨大孔疝临床表现:⒈枕下疼痛、项强或强迫头位。⒉颅内压增高 表现为头痛剧烈,呕吐频繁,慢性脑疝病人多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⒊后组脑神经受累 由于脑干下移,后组脑神经受牵拉,或因脑干受压,出现眩晕、听力减退等症状。⒋生命体征改变 慢性疝出者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急性疝出者生命体征改变显著,迅速发生呼吸和循环障碍,先呼吸减慢,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很快出现潮式呼吸和呼吸停止,如不采取措施,不久心脏也停止。枕骨大孔疝的特点是:生命体征变化出现较早,瞳孔改变和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颅脑损伤
颅底骨折临床表现:①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②脑神经损伤;③皮下或粘膜下瘀血斑。
脑震荡临床表现:上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和脑干功能紊乱的表现。意识恢复后有逆行性遗忘。多有头痛、头晕、疲乏无力、失眠、耳鸣、心悸、畏光、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一般持续数日、数周或更长。
脑挫裂伤临床表现:①意识障碍 最突出的症状。伤后立即发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由数分钟至数小时、数日、数月乃至迁延性昏迷、与脑损伤轻重相关。②头痛、恶心、呕吐。③生命体征 轻度和中度脑挫裂伤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严重脑挫裂伤,由于出血和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可出现血压上升,脉搏徐缓,呼吸深慢,危重者出现病理呼吸。④局灶症状和体征 伤后立即出现与脑挫裂伤部位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或体征。
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进行性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瞳孔改变,神经系统体征。中间清醒期,当再度进入昏迷时最根本的治疗措施是立即清除血肿。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的局限性梭形高密度区,局部常有颅骨骨折合并发生。
硬脑膜下血肿:①多见于中老年②不明显的外伤史③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④有精神症状⑤有肢体偏瘫和尿失禁
颈部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术前准备:心理准备,术前检查,药物降低基础代谢率;手术要点:宜用局麻,充分暴露甲状腺腺体,切除腺体的量,严格止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甲状腺危象;及处理。
各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①乳头状腺癌:好发于女性,恶性程度低,预后好,未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只切除患侧、峡部及对侧大部分,不必颈淋巴结清除。如发生淋巴结转移,则应同时清除患侧淋巴结;②滤泡状腺癌:好发生于中年,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易发生血行转移,转移后应全甲状腺切除后放射性碘治疗;③未分化癌:好发生于老年人,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淋巴结、血行转移,切除癌肿反而易癌肿扩散,通常采用放射治疗;④髓样癌:恶性程度处于分化于未分化之间,手术切除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甲亢分度:BMR正常为± 10%,(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轻度甲亢为+20%~+30%,中度甲亢为+30%~+60%,+60%以上为重度甲亢。 确诊:临床表现+血T3、T4手术指标: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90次/min,BMR<+20%,甲状腺腺体变硬缩小。 并发症: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双侧损伤——失音,喉上神经内支损伤——误咽,外支损伤——声调降低。 甲状旁腺损伤——手足抽搐(低钙性抽搐)甲状旁腺作用: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原发性甲亢:甲状腺肿大同时,出现功能亢进;继发性甲亢:先出现甲状腺肿大,后有亢进—手术治疗
甲状腺危象预防措施:术前使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表现:术后高热,脉搏细速,呕吐,精神症状,多于术后36小时内出现。甲状腺癌:甲状腺肿大+Horner综合征。均为冷结节
乳房疾病
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内因:产妇抵抗力下降,乳汁淤积,乳腺导管发育差,外因:以金葡为主;临床表现:局部为红肿热痛,有硬结,脓肿破溃喉可形成乳房后脓肿,全身表现发热寒战,血WBC及分类升高;防治原则:暂停哺乳,局部热敷,促进排乳,前期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理疗,后期需切开引流。切开时的注意事项。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特点:乳房涨痛,乳腺肿块,病程长变化慢,可有乳头溢液。
乳癌:早期表现为无痛性乳房内肿块,进展期可出现“酒窝征”、“橘皮样”改变及乳头内陷。手术:乳癌扩大根治术可清除同侧腋下及胸骨旁的淋巴结。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①手术:对于Ⅰ、Ⅱ期乳癌采用根治或改良根治法,必须确诊之后进行;②放疗:有淋巴结转移者,对二、三期配合术后治疗;③化疗:为全身辅助疗法,有淋巴转移或血行转移时采用;④激素治疗:对绝经前病人使卵巢去除,接合手术或放疗。转移途径(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运转移,)和分期方法(第一期:肿块直径<3cm,无粘连,无淋巴结转移;第二期>3cm,<5cm,与皮肤粘连,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第三期肿块>5cm,与皮肤肌肉粘连,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第四期肿瘤广泛转移。
胸部损伤
肋骨骨折:早期判断严重胸部损伤的7个致命情况:①血容量不足②心脏压塞③呼吸功能不全④气胸类型⑤多发性肋骨骨折⑥血胸⑦膈肌破裂。
临床表现:肋骨骨折断端可刺激肋间神经产生局部疼痛;胸痛使呼吸变浅、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潴留;胸壁可有畸形,局部明显压痛,产生血胸、气胸、皮下气肿或咯血;连枷胸,纵隔扑动,影响肺通气,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广泛肺损伤、挫伤区域的肺间质或肺泡水肿导致氧弥散障碍,出现低氧血症。胸部X线片可显示肋骨骨折断裂线和断端错位,但不能显示前胸肋软骨骨折。
治疗原则是镇痛、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固定胸廓和防治并发症。
气胸
开放性气胸急救处理要点:将开放性气胸立即变为闭合性气胸,使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器材制作不透气敷料和压迫物,在伤员用力呼气末封盖吸吮伤口,并加压包扎。送达医院后作进一步处理:给氧,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清创、缝合胸壁伤口,并作闭式胸腔引流;给予抗生素,鼓励病人咳嗽排痰,预防感染;如疑有胸腔内脏器损伤或活动性出血,则需剖胸探查。
张力性气胸最充分的诊断依据:胸膜腔穿刺有高压气体。急救处理:锁骨中线第2肋间插人粗针头排气减压。进一步处理应安置闭式胸腔引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气胸引流位置 ——伤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血胸引流位置 ——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
进行性血胸: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 引流血量连续3个小时,每小时超过200ml; Hb、RBC反复测定呈持续下降;胸膜腔穿刺抽不出血,但X线示胸内荫影增大; 经输血补液后血压不回升或升高后又迅速下降。 血胸引流位置 ——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
肺癌临床表现:多为鳞癌、预后最差、淋巴转移、首选手术㈠早期没有任何症状,胸部X线检查发现。在较大的支气管内长大后,常出现刺激性咳嗽,。常见症状是血痰㈡晚期下列征象:①压迫或侵犯膈神经②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③压迫上腔静脉④侵犯胸膜,⑤癌肿侵入纵隔⑥上叶顶肺癌㈢少数肺癌病例,由于癌肿产生内分泌物质,临床上呈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诊断过程:X线检查:多数病例能获得较正确的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既可直接看到病变,又可取病理活检。对中心型肺癌做出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经胸壁穿刺法检查对周围型肺癌常能得到定性诊断。
鉴别诊断:⒈肺结核①肺结核球多见于青年②病变常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③可有钙化或卫星灶④系统抗痨治疗有效。⒉肺部炎症①有感染史或脓痰史②易发生于背部后段③如有空洞者,则壁相对薄而光滑④系统抗炎治疗有效。⒊肺部其它肿瘤 ①良性肿瘤 表面光滑,密度均匀,生长缓慢,均应手术切除。②支气管腺瘤 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发病年龄比肺癌轻,女性发病率较高。⒋纵隔淋巴肉瘤 生长迅速。临床上常有发热和其他部位表浅淋巴结肿大。在X线片上表现为两侧气管旁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对放射疗法高度敏感,小剂量照射后即可见到块影缩小。纵隔镜检查仪有助于明确诊断。
食管癌:女性肺癌——大多为腺癌,磷状细胞癌,造影:食管呈鸟嘴样改变
临床表现:㈠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偶有吞咽食物哽噎、停滞或异物感,胸骨后闷胀或疼痛。㈡中晚期症状主要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若出现持续而严重的胸背疼痛为肿瘤外侵的表现。刺激性咳嗽。声音嘶哑,致死性大呕血。鉴别诊断:①反流性食管炎②贲门失弛症:③食管瘢痕狭窄④食管良性肿瘤⑤食管憩室
纵隔肿瘤:前纵隔——畸胎瘤与皮样囊肿,接近心底部的心脏大血管前方;前上纵隔——胸腺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胸骨后甲状腺肿:X线片示前上纵隔类圆荫影压迫气管
房间隔缺损 ⑴症状:一般发育落后,乏力,活动后心悸、咳嗽、气短,晚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时有青紫。⑵心脏体征①杂音部位:胸骨左缘第2、3肋间②杂音性质和响度: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传导范围较小③震颤:无④P2:亢进,分裂固定。⑶X线表现①房室增大:右房、右室大②肺动脉段:凸出③肺野:充血④肺门“舞蹈”:有。⑷心电图: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大。
室间隔缺损 ⑴症状:同上。⑵心脏体征①杂音部位:胸骨左缘第3、4肋间。②杂音性质和响度:Ⅱ~Ⅴ级粗糙全收缩期杂音,传导范围广。③震颤:有。④P2:亢进。⑶X线表现①房室增大:左、右室大,左房可大。②肺动脉段:凸出③肺野:充血④肺门“舞蹈”:有⑷心电图:正常,左室或左、右室肥大。
动脉导管未闭 ⑴症状:同上。⑵心脏体征①杂音部位:胸骨左缘第2肋间。②杂音性质和响度:Ⅱ~Ⅳ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向经部传导。③震颤:有④P2:亢进⑶X线表现①房室增大:左室大,左房可大。②肺动脉段:凸出③肺野:充血④肺门“舞蹈”:有。⑷心电图:左室肥大,左房可肥大。
肺动脉瓣狭窄 ⑴症状:轻者可无症状,重者活动后心悸、气短、青紫。⑵心脏体征①杂音部位:胸骨左缘第2肋间。②杂音性质和响度:Ⅲ~Ⅴ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③震颤:有④P2:减低,分裂。⑶X线表现①房室增大:右室大,右房可大。②肺动脉段:明显凸出③肺野:清晰④肺门“舞蹈”:无。⑷心电图:右室、右房肥大。
法洛四联症TOF ⑴临床表现:紫绀、喜蹲踞和缺氧发作。⑵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迟缓,口唇、眼结膜和指(趾)端发绀,呈杵状指(趾)。听诊在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严重肺动脉狭窄者,杂音很轻或无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或消失。⑶心电图: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⑷X线检查:心影正常或稍大,肺动脉段凹陷,心尖圆钝,呈“靴状心”。肺血管纤细,升主动脉增宽。⑸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内径增宽,骑跨于室间隔上方,室间隔连续中断,右心室增大,室壁增厚,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瓣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心室水平右向左分流信号。⑹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和压积均升高。且与紫绀成正比。血红蛋白在150~200g/L以上。动脉血氧饱和度在40%~90%之间。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㈠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在于心包缩窄使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舒张早期以后心室容量已接近缩窄心包的限量而难以进一步充盈,出现腔静脉系统瘀血和重要器官动脉供血不足㈡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脉压小而静脉压高;X线检查发现正常大小而安静的心脏;UCG、CT或MRI发现心包增厚、缩窄或钙化。㈢治疗:首选外科手术。心包剥离术:应剥离切除上至主、肺动脉根部,两侧达膈神经,下肢膈肌与下腔静脉入口处的增厚心包。剥离心包首先首先从左心室开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㈡治疗:外科手术的目的是血管旁路移植绕过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狭窄,改善狭窄冠脉远端心肌的血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手术适应证:①顽固反复发作心绞痛,3支冠脉主要分支中至少有一支近端血管腔狭窄>70%;远端血管直径≥1.0mm;②3支管腔狭窄>50%,EF≥0.3;③左冠状动脉主干管腔狭窄>50%,不论有无症状,应尽早手术;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狭窄复发者。
腹外疝:临床类型(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腹股沟区解剖。腹股沟管:①外环;②内环(腹环);③前壁;④后壁。直疝三角:外侧边:腹壁下动脉;内侧边:腹直肌外缘;底边:腹股沟韧带。直疝在此由后向前突出。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直疝和斜疝,斜疝与直疝的鉴别要点:直疝绝不进入阴囊,极少嵌顿。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加强前壁,加强后壁,Mcvay法,Halsted法。
嵌顿性疝的处理原则:手法复位,紧急手术。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紧急手术,手术关键在于正确判断疝内容物的生命。
鉴别嵌顿疝与绞窄疝:绞窄疝有动脉性血循环障碍,嵌顿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还纳,但无动脉性循环障碍。
滑动疝:疝囊壁的一部分由盲肠组成。股 疝 :最易嵌顿,多见于女性。成人腹股沟管长度:4-5厘米。
穿过股管下口的结构——大隐静脉。腹外疝治疗:疝修补术
鉴别斜疝:儿童、青壮年,可进阴囊,椭圆形、梨形,上部呈蒂柄状,回纳后压住深环不再突出,嵌顿机会较多;直疝:老年,不进阴囊,半球形,仍可突出,极少。
腹部外伤: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了解受伤过程和取得体征;腹内脏器损伤指征:①早期出血休克征象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②有持续性或者是进行性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③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④有气腹表现者;⑤腹部出现转移性浊音者;⑥有便血,呕血或血尿者;⑦直肠指检发现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或指套染血。救治原则:内脏损伤治疗原则和手术治疗基本原则。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继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病理生理:胃肠内容物和致病菌进入腹腔机体产生反应;诊断:临床表现疼痛、压痛和腹腔穿刺,及鉴别诊断内科疾病,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手术(适用于腹膜炎较重,局部或全身症状较重,继发性腹膜炎)与非手术治疗(原发腹膜炎或盆腔器官感染引起者,急性腹膜炎初期,病情较轻,有好转趋势、或病因不明)的选择。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适应证(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及恶变,急性穿孔,大出血,并发瘢痕性幽门梗阻,应激性溃疡,胰源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大出血——多位于十二指肠球后壁和胃小弯侧后壁,主要症状是大量呕血或黑便。
瘢痕性幽门梗阻:突出症状是顽固性、大量呕吐隔餐或隔夜食物,可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振水音
治疗胃溃疡穿孔——毕Ⅰ胃大部切除术,十二指肠——毕Ⅱ胃大部切除术。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吻合口破裂或瘘、术后梗阻、急性胆囊炎、倾倒综合征(胃肠、血管舒张功能紊乱)和低血糖综合征(碱性肠液、胰液胆汁反流入残胃引起化学性炎症)、碱性反流性胃炎、吻合口溃疡、营养性合并症、残胃癌、吻合器有关合并症。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急性穿孔的临床表现:腹痛,体征(表情痛苦,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消失或缩小,立位X线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诊断(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和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年轻患者,症状轻,单纯性,空腹穿孔,一般情况良好者;手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或高选择迷走神经术),手术指征:①多年频繁发作并且严重经一次或以上内科治疗仍影响正常生活者;②X线钡餐证实有迹象已穿透十二指肠或球后部溃疡;③既往有穿孔史或反复多次大出血,而溃疡仍呈活动者。
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梗阻治疗原则(绝对外科治疗,作胃肠吻合术或迷走神经切断加胃大部分切除)。
胃癌转移(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性转移、种植转移、胃癌微转移)诊断(X线钡餐、胃镜、B超、CT/PET)治疗原则:早期应行根治手术,根治手术应切除胃的全部和大部,大小网膜和局部淋巴结,重建消化道,手术切除范围举例肿瘤6cm~8cm才可。
肠梗阻的分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病理和病理生理:①梗阻一旦发生,肠腔内可因气体和液体的积聚而膨胀,肠梗阻的部位越低,时间越长,则膨胀越明显;②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症状:腹痛、呕吐、腹胀、排气排便停止。立位腹部X线:可见液气面,确诊。
诊断:判断有无梗阻,梗阻类型,单纯性或绞窄性,低位或高位梗阻,原因或病因,梗阻是否完全;治疗(非手术治疗,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炎症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肠套叠早期;手术治疗用于各类绞窄性肠梗阻,先天畸形,保守治疗无效,肿瘤引起的肠梗阻)。
左、右侧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左侧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为著,右侧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著)、诊断(近期持续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脓血、粘液便,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乏力,腹部肿块,)处理原则: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切除范围包括癌肿所在的肠袢及其系膜和区域淋巴结。
鉴别: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呕吐物隐血试验; 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早期有无绞痛、腹胀和肠鸣音变化
结肠癌:早期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及黏液血便出现。 诊断——X线气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活检。分型: 肿块型:好发于右侧结肠,肿瘤向肠腔内生长;侵润型:好发于左侧结肠,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溃疡型:结肠癌常见类型。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腹痛,压痛,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系膜淋巴结炎、妇科疾病,外科其他疾病等)、手术选择(阑尾切除术,切开引流)及术后并发症(脓肿,瘘,门静脉炎,或切口感染,出血,阑尾残端炎,粪瘘,粘连性肠梗阻,其他感染)阑尾尖端指向: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盲肠下位、盲肠外侧位、回肠后位。
肝疾病
细菌性肝脓肿:细菌进入肝脏主要途径——胆管。治疗:切开引流。诊断: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X线,B超检查。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表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阿米巴性肝脓肿的诊断(继发于阿米巴痢疾,发病缓慢,病程长,便常规,纤维结肠镜检查,穿刺,诊断性治疗)肝癌的临床表现:①肝区疼痛②有全身和消化道症状,③肝肿大。诊断(AFP,超声,血液酶,放射性核素扫描,CT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治疗原则(手术切除,全身或局部化疗,放射治疗,肝动脉结扎或填塞止血,液氮冷冻,激光气化)。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肝硬变)、病理(肝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交通支扩张、腹水)、临床表现(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黑便,腹水。体征:黄疸,浅腹壁静脉曲张)腹水形成原因:①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②低蛋白血症;③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④淋巴液生成增加;⑤醛固酮分泌增加。
胆道疾病:腹胀禁忌行腹腔穿刺。胆管炎——Chacot三联征,即腹痛、高热、黄疸。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典型临表:Reynolds五联征,即在腹痛、发热、黄疸的基础上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治疗原则: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引流。胆囊结石约半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向右肩部放散,即胆绞痛。治疗:首选胆囊摘除。B超检查为胆道疾病首选方法。X线腹平片可发现部分结石和胆囊钙化。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绞痛向右肩放射,墨菲征阳性。
胆石病、急慢性胆囊炎的病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由于结石、蛔虫、肿瘤或狭窄等原因所造成急性胆管完全梗阻和急性化脓性炎症所致;临床表现:突发剑突下或上腹部胀痛或绞痛、寒战高热、黄疸,剑突下压痛及肌肉紧张,胆囊肿大。在此基础上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寒热,黄疸三特征,加上休克和神经症状,尤其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即可初步诊断。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典型临表:Reynolds五联征,即在腹痛、发热、黄疸的基础上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治疗原则: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引流挽救生命
急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腹痛腹胀,腹膜炎体征,休克体征)、诊断方法(症状,体征,检查:胰酶测定、腹腔穿刺、B超CT)病程:急性反应期、全身感染期、残余感染期。并发症:急性液体积聚(自行吸收无需手术)、胰腺及周围组织坏死(清除坏死组织局部灌洗引流)、急性胰腺假性囊肿(无症状不处理,有则手术引流),胰腺囊肿(手术引流)。治疗:尽量减少胰液分泌,防止感染,防止向重症发展,后进行手术治疗。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上腹饱胀感、笑话逗啊症状、黄疸、腹部肿块、消瘦乏力)
壶腹部癌(黄疸深色呈波浪式变化、胃肠道出血、腹痛、其他症状)
胰岛素瘤(Whipple三联征:空腹时低血糖症状发作;空腹或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可迅速缓解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