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脉管系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384318 上传时间:2025-02-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脉管系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脉管系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9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 脉 管 系 脉管系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其内流动着血液;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淋巴液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后汇入静脉。因此淋巴管道常被看作是静脉的辅助管道。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脉管系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体、肺循环的概念。 重点提示: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1.心heart是心血管系的动力器官。 2.动脉artery是发自心室、导血离心的血管 。 3.静脉vein 是终于心房、导血回心的血管。 4.毛细血管capillary 是连接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物质交换的场所。 二、血液循环的概念 血液由心室流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后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 1.体循环 ( 大循环 ) systemic circulation 起于左心室(动脉血)→主动脉→主动脉各级分支→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腔、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血) 2.肺循环 ( 小循环 ) pulmonary circulation 起于右心室(静脉血)→肺动脉干→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肺各级静脉→左心房(动脉血) 第二节 心(heart) ·心的位置、外形、各腔的形态结构。 ·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重要分支分布。 重点提示: 一、心 的 位 置 心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其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1/3在右侧,大小相当于本人的拳头。 二、心 的 外 形 ·心的外形 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条沟 巧记速记: 心似前后略扁倒置的圆锥体,心的外形分为心底、心尖、两面、三缘和三条沟。 心底朝右后上方,连接出入心的大血管。心尖朝左前下方,平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活体于此处可触到心尖的搏动。 心前上面称胸肋面,后下面称膈面。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左缘主要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缘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心表面有3条浅沟:冠状沟是房、室表面分界的标志。前室间沟在胸肋面。后室间沟在膈面。前、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表面分界的标志。 ·心腔 左右上下四个腔, 下为心室上为房, 各腔均有入出口, 结构类似抽水泵。 巧记速记: 三、心 腔 1、右心房 位于心的右上部,以界嵴分为前方的固有心房和后方的腔静脉窦。右心房有右心耳、梳状肌、卵圆窝等重要结构,卵圆窝是位于房间隔右心房侧后下部的浅窝,它是胎儿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若生后卵圆孔未闭,则为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右心房的入口有: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通向右心室。 2、右心室 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构成胸肋面的大部分。右心室有动脉圆锥、室上嵴、三尖瓣、肺动脉瓣、乳头肌、肉柱和等重要结构。 右心室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两口之间的肌隆起,称室上嵴,将室腔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右房室口周围附着有三尖瓣。每个瓣膜有数条腱索连于室壁的乳头肌。室间隔至前乳头肌根部有一圆肌束,称节制索(隔缘肉柱)。 肺动脉口周围附着有肺动脉瓣。防止肺动脉内的血液逆流入右心室。 3、左心房 构成心底的大部分。前部向右前方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内有与右心耳相似的梳状肌。左心房后部左、右各有两对肺静脉口,是左心房的入口,出口为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4、左心室 构成心尖和心的左缘。左房室口附着有二尖瓣, 每瓣亦有数条腱索连于室壁的乳头肌。二尖瓣功能与三尖瓣相同,可防止左心室血液逆流入左心房。 在主动脉口周围附着有主动脉瓣,有防止血液逆流入左心室作用。 两侧房室的收缩与舒张是同步的,当心室收缩时,三尖瓣和二尖瓣关闭、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开放,血液射入动脉;当心室舒张时,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闭合、三尖瓣和二尖瓣开放,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 四、心壁的构造 1、心内膜 是一层光滑的薄膜,与大血管的内膜相续。在房室口和动脉口处,心内膜向心腔褶叠形成心瓣膜。 2、心肌层 为心壁的主体,由心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支架组成,心房肌较薄,心室肌肥厚,左室肌尤为发达。结缔组织在肺动脉口、主动脉口和左、右房室口周围形成四个纤维环和左、右纤维三角,构成心壁的纤维支架,为心脏的“骨骼”。 3、心外膜 被覆于心肌层和大血管根部的表面,为光滑的浆膜,亦是浆膜心包的脏层。 房间隔:较薄,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由2层心内膜中间夹有肌束及结缔组织构成。 4、室间隔:位于左、右心室之间,由心肌和心内膜构成。其下部的大部分称室间隔肌部,较厚(1~2cm);上部近心房处有一小卵圆形薄弱区域,缺乏肌层,称为室间隔膜部,室间隔缺损多发生于此部。 五、心的传导系统 1、窦房结 sinuatrial node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是心脏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发源地,为心正常起搏点。 2、房室结 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冠状窦口的前上方。 4、房室束 又称His束,起于房室结,穿过右纤维三角,下行到达室间隔肌部上缘分左、右两束支。 5、左、右束支及终末分支分出后沿室间隔两侧心内膜深面下行,再分散成蒲肯野氏纤维网Purkinje fiber,分布于室壁的肌纤维。其中右束支经隔缘肉柱达前室壁。 由窦房结发出的节律性冲动,经上述传导系统,分别兴奋心房肌和心室肌,从而引起心的节律性搏动。 六、心 的 血 管 (一)冠状动脉 1、右冠状动脉 起自升主动脉右窦,经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入冠状沟向右后行,至冠状沟后部分为二支,一支粗大称后室间支,沿后室间沟下行与前室间支吻合,另一支较细小分布于左室后壁。右冠状动脉沿途发支营养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下1/3部分。 2、左冠状动脉 起自升主动脉左窦,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向左行,立即分为2支:旋支,沿冠状沟向左后行至膈面,沿途分支营养左心房及左心室膈面;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右侧至膈面,在后室间沟上行一小段而终,亦可与后室间支吻合,沿途分支营养左心室前壁、右心室前壁一小部分及室间隔前上2/3的区域。 (二)冠状窦(sinus coronarius) 心壁的静脉大部分汇入冠状窦流入右心房。主要属支有: 1、心大静脉 与前室间支伴行,起自心尖右侧上升转向左后方,沿冠状沟注入冠状窦。 2、心中静脉 与后室间支伴行,上升注入冠状窦。 3、心小静脉 位于冠状沟后部的右侧,向左行注入冠状窦。 七、心 包(pericardium) 心包是包裹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可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 1、纤维心包是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向上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延续,向下则附着于膈中心腱。 2、浆膜心包脏层贴于心肌层表面,称心外膜;壁层衬于纤维心包的内面,与纤维心包紧密相贴;脏、壁两层围成的腔隙,称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以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 心包窦: 1.心包横窦:位于主动脉、肺动脉后方与上腔静脉及左心房前壁前方的间隙。 2.心包斜窦:位于左心房后壁与后部心包壁层之间,其两侧界为左、右肺静脉和下腔静脉。 第三节 动 脉(artery) 动脉是从心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由左心室发出的主动脉及各级分支运送动脉血;而由右心室发出的肺动脉干及其分支则输送静脉血。 ·主动脉的起止、分部、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分支。 ·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颈外动脉主要分支分布。 ·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主干的起止、主要分支分布。 ·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的起止及分支。 ·腹主动脉不成对脏支分支的分布。 ·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 ·子宫动脉的行径和子宫动脉与输尿管关系。 ·下肢动脉主干的起止、分支分布。 重点提示: 一、肺循环的动脉 肺动脉干pulmonary trunk 起自右心室,向左后上斜行至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较短,分二支进入左肺。右肺动脉较长,分三支进入右肺。 在肺动脉干分为左、右肺动脉的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短的结缔组织索,连于主动脉弓的下缘,称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若出生后未闭,即形成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一动脉导管未闭。 二、体循环的动脉 (一)、主动脉(aorta) 主动脉起自左心室,为体循环的动脉主干。根据行程,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三段。 1.升主动脉 在胸骨左缘后方平第3肋间起自左心室,向右前上方斜行至右侧第2胸肋关节后,续于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发出左、右冠状动脉。 2.主动脉弓 续升主动脉,呈弓状弯向左后方,达第4胸椎体下缘处,移行为降主动脉。 从主动脉弓的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3条大的动脉,即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3.降主动脉 续主动脉弓,从第4胸椎下缘左侧沿脊柱下降,至第12胸椎水平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腹腔,下行达第4腰椎体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其中在胸腔一段称胸主动脉,在腹腔一段称腹主动脉。 (二)、头颈部动脉 1、颈总动脉 右侧发自头臂干,左侧直接起自主动脉弓。两侧均在胸锁关节后方进入颈部,沿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升至甲状软骨上缘,分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三者共同包在颈动脉鞘内。 颈动脉窦: 为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膨大部分,为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 为一扁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 1)颈外动脉 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 2)颈内动脉 自颈总动脉分出后,垂直上升达颅底,穿过颈动脉管入颅中窝,分支分布于脑与视器。 2、锁骨下动脉 左侧起于主动脉弓,右侧起于头臂干,沿肺尖内侧斜越胸膜顶前面,至第1肋外侧缘,移行为腋动脉。其主要分支如下: (1) 椎动脉 向上穿过上位6个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布脑和脊髓。 (2) 胸廓内动脉 向下入胸腔,沿上6肋软骨后面。沿途分支营养胸膜、心包及乳房等处。其终支称腹壁上动脉,穿膈进入腹直肌,分支营养该肌和腹膜。 (3) 甲状颈干 为一短干,在椎动脉外侧,发出甲状腺下动脉,分支营养甲状腺和邻近的肌、食管、咽、气管等。 (三)、上肢的动脉 1.腋动脉 自第l肋外侧缘续锁骨下动脉,行于腋窝深部,至大圆肌下缘,移行为肱动脉。, 2. 肱动脉 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下行与正中神经相伴,至肘窝平桡骨颈处,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肱动脉主要分支是肱深动脉,与桡神经伴行,经桡神经沟,分布于肱三头肌。 3. 桡动脉 平桡骨颈处发自肱动脉,沿前臂桡侧下行,在腕上方1cm处位置表浅,是临床触摸脉搏的部位。 4. 尺动脉 从肱动脉分出后,沿前臂尺侧下行。尺动脉的主要分支有:①骨间总动脉,分支营养前臂诸肌、桡、尺骨。②掌深支,与桡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深弓。 5. 掌浅弓和掌深弓 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掌深弓: 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 (四)、胸主动脉 (thoracic aorta) 胸主动脉是胸部的动脉主干,位于胸腔后纵隔内。自第4胸椎体下缘左侧续主动脉弓,下行至第12胸椎高度穿膈主动脉裂孔入腹腔,移行为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分支有脏支和壁支,分布于胸腔器官、胸壁和腹壁等(心除外)。 肋间后动脉分布于3—11肋间隙,沿相应的肋沟前行。肋下动脉在12肋下缘走行。 (五)、腹主动脉 (abdominal aorta) 腹主动脉是腹部的动脉主干,在膈主动脉裂孔处续于胸主动脉,沿脊柱左前侧下行,达第4腰椎体下缘前方,分左、右髂总动脉。腹主动脉亦分脏支和壁支,分布于腹腔脏器和腹壁。 (一)脏支 1、不成对的脏支 分布于腹腔不成对器官。 1)腹腔干 为一粗短的动脉干,平第12胸椎向前发出,立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 胃左动脉 发出后向左上,至贲门处转向右下,继沿胃小弯向右行,与胃右动脉吻合。 肝总动脉 由腹腔干发出后行至十二指肠上部的上方,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胃网膜右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脾动脉 沿胰的上缘迂曲向左行,至脾门附近分数支入脾,主要发出:胃短动脉、胃网膜左动脉。 2)肠系膜上动脉 约平第1腰椎高度由腹主动脉发出,经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前方,进入小肠系膜根,向右髂窝方向走行。主要分支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 3)肠系膜下动脉 约平第3腰椎高度由腹主动脉发出,行向左下方。主要分支有:右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 各动脉分支之间吻合丰富,直肠上动脉与髂内动脉分支直肠下动脉在直肠内吻合。 2、成对的脏支 1)肾上腺中动脉 分布于肾上腺。 2)肾动脉 平第2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管径较粗,横行向外,经肾静脉后面至肾门入肾。右侧比左侧稍长。 3)睾丸动脉 细而长,沿腰大肌表面斜向外下方,跨过输尿管前面,经腹股沟管腹环在精索内下行至阴囊,营养睾丸和附睾。在女性则为卵巢动脉,分布于卵巢和输卵管。 (二)壁支 腰动脉:共4对。分支布于腹后壁及背部肌肉和脊髓等处。 (六)、髂总动脉(common iliac a). 髂总动脉从腹主动脉发出,左、右各一,斜行下外至骶髂关节的前方处,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 (一)髂内动脉 短而粗,沿盆腔侧壁下行,发出壁支和脏支,分布于盆腔器官和盆壁。 1、脏支 分布于盆腔脏器和外生殖器。 1)子宫动脉 为较大的分支,向前行于子宫阔韧带内,在子宫颈外侧1~2cm处跨过输尿管的前面与之交叉,子宫切除手术时,在结扎子宫动脉时,要注意该动脉与输尿管的关系,否则易将深面的输尿管损伤。 2)阴部内动脉 从梨状肌下孔出骨盆,经坐骨小孔入坐骨肛门窝,发出肛动脉、会阴动脉和阴茎(蒂)动脉等分支。 3)直肠下动脉 较细小,分布于直肠下部,并与直肠上动脉和肛动脉的分支吻合。 4)膀胱下动脉 分布膀胱底、前列腺、精囊和输尿管下段。在女性还发出至阴道的小支。 2、 壁支:主要有闭孔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 (二)髂外动脉 沿腰大肌内侧缘下降,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至股三角,移行为股动脉。髂外动脉的主要分支为腹壁下动脉。 (七)、下肢的动脉 1、股动脉 femoral a.上续髂外动脉,在股三角内下行,入收肌管,出收肌腱裂孔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股动脉的分支有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和3~4条穿动脉。 2、腘动脉 在收肌腱裂孔处续于股动脉,经腘窝深部下行至腘肌下缘处分为胫前、胫后动脉。 3、胫前动脉 从腘动脉发出后,随即穿过小腿骨间膜上部裂孔至小腿前群肌深面,在胫骨前肌与趾长屈肌之间下行至足背,移行为足背动脉。 4、胫后动脉 在小腿后群肌浅、深层肌之间下行,经内踝后方入足底。分为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侧动脉。 第四节 静 脉(vein) ·体循环静脉特点。 ·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的起止、行径。 ·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止、行。 ·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的起止、行径。 ·髂内和髂外静脉的起止和收集概况。 重点提示: 一、肺 静 脉 (pulmonary vein) 肺静脉左、右各2支,分别称为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肺静脉起自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逐级汇合成肺静脉出肺门,注入左心房。 二、体循环的静脉 (一)体循环静脉特点 1. 起始于毛细血管,在向心汇集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管径越合越粗。 2. 分浅、深两类。浅静脉位于皮下浅筋膜内,又称皮下静脉。深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故称伴行静脉,其导血范围、行程、名称和与之伴行的动脉相同。 3.吻合比动脉丰富。体表的浅静脉多吻合成静脉网,深静脉在某些部位或器官周围或壁内吻合成静脉丛(如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等)。 4.静脉管壁内有防止静脉内血逆流的静脉瓣 5.特殊的静脉结构:如硬脑膜窦、板障静脉。 (二)上腔静脉系(superior vena cava system) 上腔静脉系的主干是上腔静脉,收集头颈、上肢、胸壁和部分胸腔器官(心除外)的静脉血。 上腔静脉 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后方汇合而成,下行至升主动脉右侧,注入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心房前有奇静脉注入。 头臂静脉 (无名静脉)左、右各一,在胸锁关节后方由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的部位。 1.头颈部的静脉 (1)颈内静脉 是颈部最大的静脉干,上部在颈静脉孔颅内乙状窦相续,在颈动脉鞘内下行,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颈内静脉的主要属支有: 1)颅内支 收集脑膜、脑和感觉器官等处的血液。 2)颅外支 ①面静脉 起于内眦静脉,与面动脉伴行。在口角平面以上面静脉缺少静脉瓣,借内眦静脉,眼上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又可经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眼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当口角以上面部,尤其是鼻根至两侧口角间的三角区发生感染处理不当,病菌可经上述途径侵入颅内。临床上称此区为危险三角。 ②下颌后静脉 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在腮腺内汇合而成。 (2)颈外静脉 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枕静脉和耳后静脉汇合而成,在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位置表浅,临床上常作为穿刺部位。 (3)锁骨下静脉 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行走,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合成头臂静脉。其属支主要有颈外静脉。 2. 上肢的静脉 (1)上肢的深静脉 均与同名动脉伴行。 (2)上肢的浅静脉 起于手背静脉网,向上汇合形成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 ①头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转至前臂前面桡侧缘上行至臂部前外侧,在肱二头肌外侧上行,经三角胸大肌间沟,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②贵要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上行,在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后,在肱二头肌内侧上升至臂中点稍下方,穿深筋膜注人肱静脉,或与肱静脉汇合成腋静脉。 ③肘正中静脉 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是临床常选作注射、输液或采血的部位。 3.胸部的静脉 (1)奇静脉 起自右腰升静脉,穿膈入胸腔,沿脊柱右侧上行至第4胸椎高度,向前绕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 (2)椎静脉丛 位于椎管内、外,纵贯脊柱全长,分椎内、外静脉丛,两者间有丰富的吻合。是沟通上、下腔静脉的又一重要途径。 (三)下腔静脉系(inferior vena cava system) 下腔静脉系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还包括肝门静脉系)构成,主干是下腔静脉,收集下肢和腹、盆部的血液。 下腔静脉 是全身最大的静脉干。在第 4~5腰椎体之间的高度,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在腹主动脉的右侧沿脊柱上行、经肝的后方,穿膈的腔静脉孔人胸腔,注入右心房。 1.下肢的静脉 (1)下肢的深静脉 均与同名动脉伴行,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股静脉行于股三角内,经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内侧深面向上移行为髂外静脉。 (2)下肢的浅静脉 主要有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 ① 大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伴隐神经上升,经膝关节后内方、大腿前内侧,在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在内踝前方,大隐静脉位置表浅且恒定,临床常在此作静脉穿刺或切开。 ② 小隐静脉 在足的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中线上升,至腘窝处穿深筋膜入腘静脉。 2. 盆部的静脉 (1)髂内静脉 短而粗,收集各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并与同名动脉伴行。 (2)髂外静脉 是股静脉的直接延续,收集下肢所有浅、深静脉的血液。 (3)髂总静脉 由髂内和髂外静脉汇合而成。双侧髂总静脉斜向内上至第5腰椎右前方处,合成下腔静脉。 3. 腹部的静脉 腹部静脉分为壁支和脏支两种。成对的壁支与脏支直接或间接注入下腔静脉;不成对的脏支(除肝外)先汇入肝门静脉,经肝门入肝血窦,再经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1)脏支 1)肾静脉 在肾门处合为静脉干,经肾动脉前方横行向内,注入下腔静脉。左肾静脉长于右肾静脉。 2)睾丸静脉 起自睾丸和附睾的小静脉(在女性为卵巢静脉),在精索内彼此吻合形成蔓状静脉丛,合成一条睾丸静脉。右侧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左侧注入左肾静脉。由于左侧睾丸静脉以直角注入肾静脉,故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左侧。 3)肝静脉 2~3支,在腔静脉沟处注入下腔静脉。 (2)壁支 1)膈下静脉,1对。 2)腰静脉,4对。每侧腰静脉之间相连成腰升静脉,向上分别延续为半奇静脉和奇静脉。 (四)肝门静脉系 ·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 ·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及意义。 重点提示: 由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集除肝以外腹腔不成对器官的血液。 1、肝门静脉的组成 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 2、肝门静脉主要属支 1)肠系膜上静脉 在同名动脉的右侧上行,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的血液并可接纳肠系膜下静脉的血液。 2)脾静脉 在同名动脉下方走行并收集相应区域的血液。 3)肠系膜下静脉 起始部与同名动脉伴行,多数注入脾静脉或注入肠系膜上静脉。 4)胃左静脉 沿胃小弯与胃左动脉伴行,向右汇入肝门静脉,并在贲门处接受食管静脉丛的食管支。 5)附脐静脉 起始于脐周静脉网的数条小静脉,沿肝圆韧带行走,注人肝门静脉。 肝门静脉主干及属支内无功能性静脉瓣,当肝脏疾病时,导致肝门静脉高压,血液可出现逆流。 3、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其主要吻合处有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网等。 1)经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系的吻合:肝门静脉 胃左静脉 食管静脉丛 奇静脉 上腔静脉。 2)经直肠静脉丛与下腔静脉系的吻合:肝门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直肠上静脉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髂内静脉 髂总静脉 下腔静脉。 3)通过脐周静脉网分别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肝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胸、腹壁静脉 上、下腔静脉。 心血管系统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A型题 1.体循环起于: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E.左心耳 2.肺循环起于: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E.右心耳 3.关于心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右心室构成 B.朝向左后下方 C.朝向左前下方 D.朝向右后下方 E.朝向右后上方 4.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界线是: A.隔缘肉柱 B.三尖瓣前尖 C.室上嵴 D.前乳头肌 E.以上都不对 5.右房室口有: A.主动脉瓣 B.肺动脉瓣 C.二尖瓣 D.三尖瓣 E.下腔静脉瓣 6.关于颈总动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侧均起于主动脉弓 B.左侧起于头臂干 C.与肱动脉相伴行 D.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E.起始处发出甲状腺下动脉 7.下列哪项不是颈外动脉的分支: A.甲状腺上动脉 B.甲状腺下动脉 C.面动脉 D.颞浅动脉 E.舌动脉 8.咬肌前缘能摸到的动脉: A.面动脉 B.舌动脉 C.上颌动脉 D.颞浅动脉 E.硬脑膜中动脉 9.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的脏支是: A.卵巢动脉 B.肾动脉 C.肾上腺中动脉 D.肠系膜下动脉 E.以上都不是 10.分布至胃底的动脉: A.胃网膜左动脉 B.胃网膜右动脉 C.胃左动脉 D.胃右动脉 E.胃短动脉 11.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不包括: A.空肠动脉 B.回肠动脉 C.右结肠动脉 D.左结肠动脉 E.中结肠脉 12.肠系膜下动脉分支的是: A.中结肠动脉 B.右结肠动脉 C.阑尾动脉 D.乙状结肠动脉 E.回肠动脉 13.睾丸动脉起自; A.腹腔干 B.腹主动脉 C.髂内动脉 D.髂外动脉 E.髂总动脉 14.子宫动脉起自 A.髂内动脉 B.髂外动脉 C.闭孔动脉 D.阴部内动脉 E.膀胱上动脉 15.下列哪条不是髂内动脉的分支: A.子宫动脉 B.膀胱上动脉 C.直肠下动脉 D.卵巢动脉 E.阴部内动脉 16.上肢的浅静脉不包括: A.头静脉 B.贵要静脉 C.肱静脉 D.肘正中静脉 E.手背静脉网 17.关于大隐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起于足背静脉网的内侧 B.起于足背静脉网的外侧 C.经内踝后方 D.经外踝前方 E.入股静脉前无属支 18.左睾丸静脉一般注入: A.下腔静脉 B.肠系膜下静脉 C.左肾静脉 D.脾静脉 E.肠系膜上静脉 19.肝门静脉收纳的范围不包括: A.胆囊 B.肝 C.脾 D.胰 E.阑尾 20.毛细血管不分布于: A.肝 B.肌肉 C.角膜 D.肺 E.甲状腺 21.冠状窦开口于: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E.下腔静脉 22不是右心房的结构: A.卵圆窝 B.冠状窦口 C.上腔静脉口 D.乳头肌 E.下腔静脉口 23.隔缘肉柱位于: A.右心室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左心房 E.主动脉窦 24.不属于心传导系统的结构是: A.窦房结 B.房室结 C.心室肌纤维 D.左、右束支 E.房室束 25.左冠状动脉: A.发出右缘支 B.发出后室间支 C.营养右心房 D.分布于室间隔后三分之一 E.发出前室间支和旋支 26.主动脉弓从右向左发出的第三个分支: A.右颈总动脉 B.左颈总动脉 C.左锁骨下动脉 D.右锁骨下动脉 E.头臂干 27.颈动脉窦: A.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 B.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C.位于颈外动脉的起始处 D.属于化学感受器 E.可感受血液中氧浓度的变化 28.翼点骨折易损伤: A.眶下动脉 B.眼动脉 C.面动脉 D.颞浅动脉 E.脑膜中动脉 29.椎动脉: A.起于颈外动脉 B.由锁骨下动脉发出 C.经卵圆孔入颅 D.经颈内动脉发出 E.经圆孔入颅 30肱动脉: A.在肱二头肌外侧下行 B.是常用测量血压听诊的动脉 C.是锁骨下动脉的延续 D.在臂部无分支 E.始终与腋静脉伴行 31.发出阑尾动脉的是: A.回结肠动脉 B.中结肠动脉 C.右结肠动脉 D.空肠动脉 E.左结肠动脉 32.体表不易摸到的动脉: A.臀上动脉 B.足背动脉 C.桡动脉 D.股动脉 E.肱动脉 33.有分支营养肝的动脉: A.腹腔干 B.肠系膜上动脉 C.肠系膜下动脉 D.脾动脉 E.胃网膜右动脉 34 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导血离心的血管 B.起于毛细血管,止于心室 C.静脉的吻合没有动脉吻合丰富 D.静脉管壁的弹性比动脉大 E.浅静脉注入深静脉 35.静脉角位于: A.左、右头臂静脉汇合处 B.奇静脉注入上腔静脉处 C.颈外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 D.颈内、外静脉汇合处 E.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 36.对颈内静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颈静脉孔处续于乙状窦 B.位于皮下,属于浅静脉 C.行于颈动脉鞘内 D.属支有颅内支和颅外支 E.为颈部最大的静脉干 37.行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的静脉是: A.贵要静脉 B.锁骨下静脉 C.肘正中静脉 D.头静脉 E.肱静脉 38.有关下腔静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人体最大的静脉干 B.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 C.穿膈的腔静脉孔 D.注入右心房 E.先入肝,再注入右心房 39.半奇静脉先注入: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头臂静脉 D.胸廓内静脉 E.奇静脉 X型题 1.心血管系统包括:( ) A.心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E.毛细淋巴管 2.右心房的入口有:( ) A.肺静脉口 B.冠状窦口 C.右房室口 D.上腔静脉口 E.下腔静脉口 3.关于左心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后方与食管相邻 B.左心耳内有梳状肌 C.两侧各有两一对肺静脉口 D.房间隔上有卵圆窝 E.流出口是左房室口 4.关于主动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自左心室 B.是体循环动脉的主干 C.第四胸椎至第四腰椎间为主动脉降部 D.主动脉降部行于脊柱的左前方 E.穿经主动脉裂孔 5.主动脉弓凸侧发出的分支有:( ) A.头臂干 B.左颈总动脉 C.右颈总动脉 D.左锁骨下动脉 E.右锁骨下动脉 6.腹腔干的分支分布于:( ) A.肝 B.脾 C.胰 D.肾 E.胆囊 7.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有:( ) A.回肠动脉 B.空肠动脉 C.回结肠动脉 D.右结肠动脉 E.中结肠动脉 8.髂内动脉的脏支有:( ) A.脐动脉 B.膀胱下动脉 C.直肠下动脉 D.子宫动脉 E.阴部内动脉 9.属于浅静脉的是:( ) A.颈内静脉 B.颈外静脉 C.头静脉 D.大隐静脉 E.小隐静脉 10.上肢的浅静脉:( ) A.腋静脉 B.肱静脉 C.头静脉 D.贵要静脉 E.肘正中静脉 11.关于肝门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收集腹腔不成对器官(除肝外)静脉血 B.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C.穿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D.注入下腔静脉 E.与上、下腔静脉均有吻合支 12.有关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分为心房和心室共四个腔室 B.左右心房间有房间隔 C.左右心室间有室间隔 D.同侧的房室间有房室口相通 E.心房肌和心室肌直接相延续 13.左心室:( ) A.入口为左房室口,附有三尖瓣 B.出口为主动脉口,附有主动脉瓣 C.左心室肌最发达 D.可见腱索和乳头肌 E.内含动脉血 14.心包: A.阻断下腔静脉可在心包横窦进行 B.外层为纤维性心包 C.内层为浆膜性心包 D.脏壁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叫心包腔 E.心包腔内含有大量滑液 15.颈总动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左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 B.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 C.均经过胸锁关节的后方 D.于甲状软骨下缘平面分为颈内、外动脉 E.颈动脉窦是化学感受器 16.属于锁骨下动脉的直接分支:( ) A.椎动脉 B.胸廓内动脉 C.腹壁上动脉 D.甲状颈干 E.甲状腺上动脉 17.腹主动脉成对的脏支有:( ) A.腹腔干 B.肾上腺中动脉 C.肠系膜下动脉 D.肾动脉 E.睾丸动脉(卵巢动脉) 18.肝门静脉的属支有:( ) A.脾静脉 B.肠系膜上静脉 C.胃左静脉 D.肠系膜下静脉 E.附脐静脉 二、名词解释: 1.大循环、2.小循环 3.窦房结 4.动脉韧带 5.颈A窦 6.颈A小球 7.掌浅弓 8 静脉角 9 危险三角 三、问答题: 1.心的四个腔各有哪些出入口?心腔内有哪些瓣膜,有何作用? 2.颈外A有哪些主要分支? 3.腹腔干的主要分支分布? 4.试述头V、大隐V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 5.肝门静脉的组成、特点、主要属支及侧支循环 6.写出下列循环途经(用箭头表示): (1)手背桡侧静脉注药→阑尾 (2)口服药物(如黄莲素)→体外(经尿排出) (谢加兴 刘文国 朱建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